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
2022-02-16郎红琴
郎红琴
(洛阳师范学院 公共外语教研部, 河南 洛阳 471934)
2016年, 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 强调: “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 种好责任田, 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 形成协同效应。”[1]2019年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 习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树立“大思政” 理念, “完善课程体系, 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2]。 2020年6月1日, 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明确指出,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 “课程思政”已成为新时代高校专业课程面临的新课题, 也是高校必须肩负的历史使命[3]。
作为高校覆盖面最广的公共必修课, 大学英语课程隐藏着丰富的思政资源, 如何更好挖掘课程中的德育元素和思政元素, 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融入课堂教学, 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 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思政意识不足
一方面, 一些教师不关心形势、 政策、 时事, 将德育看成思政课教师、 辅导员的事情, 在教学中只顾教书, 不注重育人, 重智轻德; 另一方面, 一些教师自身对思政点不熟悉, 缺乏思政教学素养, 不知道如何挖掘教材中的隐性思政元素、 寻找思政融入点, 难以在教学中做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统一。
(二)教材内容中西文化比例失衡
为了保证语言输入的原汁原味, 大学英语教材多引用西方原版素材, 涉及的多是西方文化, 尤其是英美文化, 有关中国文化的阅读材料相对较少, 导致学生受西方意识形态影响较大, 盲目崇拜西方文化, 削弱了母语文化身份认同; 同时, 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普遍较弱, 不利于中国文化对外传播。
(三)教学功利化现象严重
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还是以四、 六级考试为导向, 教师和学生更多关注的是四级通过率, 这就使得教学内容纯粹知识化, 教学重点聚焦在如何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能力上, 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帮助学生取得好的成绩, 功利色彩浓重。
二、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案例
以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2)》第二单元 Tales of True Love 为例, 展示如何在课前导入、 课中学习、 课后练习等教学环节中融入思政内容。 此次授课对象为2019级文理本科一年级物理、 商学、 国土旅游、 国际教育学院学生, 3周共计6学时完成单元教学。 由于受疫情影响, 教学活动在线上进行。
(一)单元内容概述
本单元主题为“love”, 包含三篇文章: 主课文“WWII Love Letters Telling of Romance and Tragedy”, 通过女儿阅读50年前父母的战地情书, 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浪漫的爱情悲剧; 阅读文Reading 1“The Husband Who Vanished”讲述了爱的坚守的故事; 阅读文Reading 2“The Butterfly Lovers—The Legend of Liang and Zhu”讲述的是中国四大民间爱情故事之一《蝴蝶恋人——梁祝传说》。
(二)教学准备阶段
1. 思政点挖掘及教学融合
本单元的三篇文章均围绕爱情主题。 大学生正值青春期, 校园爱情是不可避免的话题, 因此, 我们首先确定本单元的思政融入点为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同时扩展“爱”的内涵与外延, 重点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谐”“友善”; 并结合时事, 展示抗击新冠疫情时期的人间大爱; 在主课文学习中, 结合课文内容在思念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中西文化对比; 通过阅读文Reading 2的学习培养学生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的能力。 结合单元学习内容, 以上思政点分别融入在课前导入、 课中学习、 课后练习及课后讨论环节。
2. 课前准备
课前采取任务驱动方式。 教师提前一周布置本单元课前讨论主题: Love in My Eyes, 要求同学们结合小组完成, 讲述自己对“爱”的理解, 以PPT形式汇报, 汇报内容提前发送给老师审查。
3. 教学实践阶段
第一, 课前导入, 学生作品展示。 课前老师提前把筛选出的学生优秀作品发至钉钉群里供大家观看学习, 课上向大家集体展示优秀作品片段并概括总结。 学生作品展示了祖国之爱、 父母之爱、 夫妻之爱、 人与自然之间的爱等等, 尤其是当前抗击疫情时期各种感人至深的爱的故事。 通过主题讨论及作品分享, 进行爱的教育, 升华同学们对爱的理解,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友善”。
第二, 课中学习, 主课文学习。 课文主线是二战期间前线的丈夫和家中守候的妻子之间的往来家书, 教材选择了其中的六封。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书信中表达的互相牵挂、 互相鼓励、 互相支持的情感, 引导学生理解幸福婚姻的必备要素。 同时, 借助语言学习, 进行思政渗透。 例如:
第四封信Don’t postpone her enjoyment till I come home...在句型学习的同时引导学生要活在当下, 珍惜现在。
第五封信Here it is Sunday again—Sunday night. I think this is the most lonely time of the whole week for me. 启发同学们联想中国类似的诗句“每逢佳节倍思亲”, 并要求同学们与翻译练习结合。
通过第六封信的学习, 启发学生思考中西方文化的共同之处——借助“moon(月亮)”来表达思念之情。 读下面这些句子, 如“The sight of that shinning moon up there—the moon that keeps shines on you too—fills me with romance. The darned old moon keeps shining for us, darling”, 启发同学们联想“天涯共此时”“千里共婵娟”等经典汉语诗句, 并结合抗击疫情时期的援助口号“山川异域、 风月同天”等, 引领同学们体会中华文化文字之美, 加强文化认同。 此部分也要求同学们与翻译练习相结合, 掌握这些经典句子的英语表达。
第三, 课中学习, 阅读文学习。Reading 2《蝴蝶恋人——梁祝传说》的内容大家都比较熟悉, 要求同学们自己阅读回答课后问题, 并结合写作练习, 缩写故事到200字左右, 同时建议课下尝试用英语介绍其他三个中国民间爱情传说《孟姜女》《牛郎织女》《白蛇传》, 也可在课前作品展示活动中借助PPT讲解这些故事。 通过以上活动, 培养学生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的能力。
第四, 课后练习, 习题处理。课后习题中也包含大量思政元素, 教学中也要善于挖掘运用这些素材, 因势利导。 以本单元课后习题为例。
词汇题: We all sympathize with those who lost loved ones in the disaster.
汉译英: 不少人退休后会有失落感, 我们应该帮助、 关心他们。
在做练习时, 引导学生要有同情心、 关爱周围的人。
Cloze练习: ...Watered by these, love will hopefully bloom.
通过总结这里使用的修辞手法, 引导同学们理解爱情之花的盛开也需要平时的滋养和灌溉。
句型练习题: I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developing the habit of not putting off what you can do today until tomorrow(今日事今日毕).
通过对应的习语翻译, 引导学生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强调自律是成功的必备要素。
第五, 课后讨论。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 校园爱情是无法回避的话题, 课后讨论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婚恋观, 处理好恋爱与学业的关系, 正确对待感情挫折, 不在爱情中失去理智, 在爱情的道路上不走或少走弯路, 让校园爱情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
教学中借助同学们课前分享的作品中提到的周恩来邓颖超、 钱学森蒋英、 黄旭华李世英夫妇的爱情婚姻, 引导学生思考幸福婚姻的要素以及和睦夫妻的相处之道。 同时, 学习“八互”原则, 并与翻译练习结合, 要求学生学习掌握其英文表达。
通过一系列的讨论、 阅读活动, 最终要求同学们书面提交对下列问题的思考。
Q1: Have you ever loved someone? Describe your feelings.
Q2: What’s your opinion on campus love?
Q3: 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secret for a happy marriage? What can a couple do to increase their love over the years?
第六, 课后写作任务。
写作练习不仅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还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表达自己内心的思想和情感。 结合本单元课文形式、 课后写作任务及当时教学背景, 本单元写作任务要求同学们写一封感谢信, 感谢对象自己任选, 可以是父母、 老师、 同学、 朋友、 抗击疫情前线的白衣战士、 逆行者, 抑或是曾经给过自己帮助的陌生人。 通过完成写作任务, 唤起学生的感恩之心。
(三) 教学反思
本单元教学中根据单元主题挖掘思政元素, 在完成语言教学目标的同时, 融思政元素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充分发挥了大学英语在德育方面的隐性教学功能。 教学中采取了任务式、 启发式等教学方法, 开展小组合作, 师生、 生生互动, 充分利用网络、 多媒体功能, 输入引导、 输出驱动。 同时, 教学中有意利用同学们提供的素材, 注重课堂生成性,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是如何在学习评价方面体现思政教学的内容, 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三、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调查
在进行了一学期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之后, 利用问卷星对相关院系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以了解教学效果, 共收到有效问卷338份。 现摘取部分相关问题的调查结果予以分析。 表1显示问卷中有关教学中思政融入的部分问题的调查结果。
表1 教学中的思政融入(%)
从表1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同学们对教学中利用课前导入、 主题融入、 课中篇章学习、 课后写作等环节融入课程思政表示“非常认同”与“认同”的达到了90%以上, 同时同学们也高度认可教学中开展中西文化对比、 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 提高中国文化英语表达力、 传播中国文化等内容。
从表2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 与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相比, 87.28% 的同学认为融入了思政内容的英语教学能给他们带来更大的收获。 也就是说,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得到了同学们的普遍认可。
表2 对教学方式的调查
课程思政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 大学英语在课程性质、 教学目标、 课程内容等方面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 大学英语教师要在教育教学方法上不断思考、 探索、 创新, 真正利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 把显性的语言教学与隐性的道德教育进行有机融合, 为传统的语言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实现大学英语课程的育人价值, 履行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