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教学探究
——以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少年正是读书时”教学实践为例
2022-02-16钟师慧
钟师慧
(合肥市金湖中学 安徽合肥 230000)
所谓综合性学习,指的是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课堂理论知识的传授之外,让语文教学更为广泛地参与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社会生活中去,鼓励学生走出课堂、接触社会,对课堂、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综合性学习是举足轻重的一环。其设置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遵循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也符合课程目标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出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设计初中阶段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时要考虑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学建议。综合性学习意义重大,值得广大语文教师将其作为日常教学的重要一环进行深入解读、分类整合,科学合理地开发与利用,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所谓有效教学,是指在满足个体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主张用相对少的时间、精力和其他相关投入达到较高程度的教学效果,鼓励学生的创新性、社会性发展。这与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要求不谋而合。自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起,有效教学的相关研究学者开始重点关注教学对象(即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地位;九十年代,有效教学研究进一步提高了对综合性能力培养的关注程度,并把教学情境引入有效教学研究,主张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与世界的联系与互动。我们强调初中语文教学的综合性学习,也正着眼于此。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在教材中的体现
(一)主题的设置
语文综合性学习板块在部编版语文教材中,每册书都会编排2个或3个,且符合课标中对于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其主题众多,多贴合学生的实际学习与生活。如七年级上册教材中第一个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是“有朋自远方来”,活动主要有“交友之道”与“展示自我”,旨在让学生既能正确认识交友之道,又能够通过自我展示迅速建立起新的人际关系;而九年级下册教材中最后一个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是“岁月如歌”,主要活动是全班同学一起制作“毕业纪念册”,为三年的初中生活画下圆满的句号。
综合性学习的主题往往与教材中的课文一脉相承。如七年级上册“少年正是读书时”就与本单元的单元主题相照应;七年级下册“天下国家”也与本单元的单元主题相照应。
(二)活动的设置
在具体的活动设置中,注重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如七年级上册“少年正是读书时”中主要设置的活动是通过对个人阅读情况的自查,研究出属于自己的读书策略。
二、当前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师生的重视程度不高
在城市学校,学校的教学设备已经十分完善,我校作为“电子书包”试点,有着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但对于综合性学习,师生的关注度不够。
一次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往往需要准备、实施、评价三个环节,呈现在课堂中至少要两个课时。在一学期课时有限的情况下,迫于应试的压力,教师和学生都会轻视综合性学习,教师往往会自己整合教材资源,完全代替了学生的自主查找与收集资源,违背了课标中“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这一实施建议。
(二)缺少全面的评价机制
目前,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往往以纸笔测验的形式进行,缺少过程性考核,这样就让教师无法有效把控这一环节的教学。
三、提高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利用、开发、整合综合性学习课程资源
要想提高综合性学习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资源进行利用、开发与整合。
其一,对语文课本中的教学资源进行利用。语文综合性学习与听说读写不可分割,应建立在充分理解语文课文的基础上。如教师在教学小说单元或开展名著阅读时让学生学习制作情节梳理图或人物卡片,为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的教学打下基础,同时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更加深刻、独特的理解。
其二,对“电子书包”等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互联网+”的学习环境下,“电子书包”已进入七年级课堂,授课教师与学生可以手持平板,实现多种形式的教学互动。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以为综合性学习板块的教学提供音视频、文字、图像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更新教学形式与评价形式。这种更为直观的教学模式,可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其三,对其他学科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与利用。笔者认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仅仅要关注语文教学,还要在教学中融入其他学科知识,尤其是其他人文学科的知识。利用学科的交互性,如在“身边的文化遗产”和“天下国家”综合性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历史和政治学科的角度感受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提高政治觉悟与政治素养。
(二)加强综合性学习活动指导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应该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创造性。教师在正确理解、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应该积极合理地开发并利用有效资源,开展多样灵活的教学活动,从而开启学生语文学习的心智,提高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质量。
一方面,教师要对综合性学习活动进行总体性指导。例如,针对七年级下册课本中的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孝亲敬老月”活动,为期一个月,带领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整合书本中便于实施的教学活动,如查找、分享孝亲敬老故事,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制作相关主题的黑板报以强调合作精神,同时展现学生的策划、组织等能力;开展贴近现实生活的孝亲敬老活动,增强与他人互动的能力;布置相关主题写作任务,将听说读写真正关联起来;等等。
另一方面,在具体的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对每一项活动的方案进行具体的规划,对不同的活动小组进行专项指导。如在设计黑板报这一环节,可以就黑板报的文字、图画内容对学生进行精准指导,使黑板报更具宣传意义。
总之,教师一定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将每一次综合性学习内容自我消化后再以统领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这样方能体现综合性学习的真实意义。
(三)注重教学成果的展示
综合性学习成果的呈现方式是多样灵活的。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行选择成果汇报的方式,如报告式呈现、作品式呈现、口述式呈现等。
教师也要提前对各种成果展示进行指导。如报告式呈现,每个活动小组是否分工明确,小组成员是否体现自己的价值,都是需要教师去统筹安排的,以此培养学生严谨工作、团结合作的治学态度。口述式呈现,可以采取演讲、辩论、情景剧等方式,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打磨与指导,力求完美呈现。若能够录制影像,对师生的共同成长更是一份珍贵的记录。
总之,单一的、形式上的书面成果展示不应该成为综合性学习成果展示的主流,多样化的成果展示才是彰显综合性学习真正意义与价值的正确方式。
四、“少年正是读书时”教学实践案例
(一)“少年正是读书时”教学实践案例背景
“少年正是读书时”出自教材的第四单元。此前本单元的四篇课文从不同方面诠释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此节综合性学习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活动和任务环节设置了填写调查问卷活动、小组分享调查问卷结果活动,并补充了有关机构公布的国民阅读指标数据以及名家谈读书的文字片段。
在具体的活动中,教材采用文字表达的方式进行反馈评价,如以“读书计划”“读书建议”“读书之乐”等为话题进行写作。而笔者从综合性学习的开发与利用角度,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设置适合本班学生学情的读书计划与读书建议,以期真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个人阅读状况调查问卷的填写及结果分析
笔者组织学生填写课本上的个人阅读状况调查问卷,以“电子书包”为媒介收集全班46名学生的个人问卷,并对调查问卷的部分结果进行了整合与筛选,在信息技术教师的帮助下得到了以下四张图表(见图1、图2、图3和表1):
图1 学生每日阅读时间统计图
图2 学生每年阅读量统计图
图3 学生阅读图书类别统计图
表1 学生课外阅读习惯调查统计表
以上四张图表分别呈现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每年读书数量、喜欢的图书类别以及阅读习惯等情况。把这四张图表通过“电子书包”反馈给学生,这样的结果呈现,使他们有了更为直观的感受,从而引发他们的思考。基于学生的互动发言,笔者对本班的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本班大多数学生平均每天花在课外阅读上的时间为30分钟至60分钟;每年阅读量以3~5本居多;读书的兴趣点集中在科普作品和历史著作;通过联系自身来理解书中内容、在读后与朋友分享阅读经验、在书上做圈点批注的学生较多,而通过查阅资料弄清不理解的内容和专门记读书笔记的学生很少。
可见,本班学生基本上都有课外阅读的经验和习惯。但是,在课外阅读中存在一些问题亟须教师引导和纠正。
1.课外阅读的时间保持在40分钟左右,并且将精读与跳读相结合、速度与慢读相结合、完整的时间与零散的时间相结合,保证思维的连贯性与完整性。
2.课外阅读以名著为例,最少应读完每册语文课书中推荐的两部名著,保证一定的阅读量。
3.学生除言情小说、漫画等快餐式阅读外,对科普作品和历史著作兴趣较大,对于传记、军事读物等兴趣较小,可以增加综合类杂志报纸的阅读量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4.学生读书时有不良习惯。首先是对于书中一些不理解的问题往往会忽略,不主动查阅资料,其次是专门利用笔记本做笔记的学生很少,且大部分笔记是一些形式上的摘抄,没有意义,这些都需要教师进行引导。
(三)针对性对策探索
基于以上调查情况,笔者制订了一份适应本班学生阅读能力的阅读计划。即阅读计划从一学期、一个月到一周、每天,精细计划阅读量,保证阅读质量。以七年级上册《朝花夕拾》《西游记》为例:前者计划四周读完,一周阅读2篇或3篇;后者计划13周读完,一周读7章回左右。将阅读计划纳入每晚的语文作业,同时准备读书本,每天记录,教师查阅。
此外,教师每周制作一份阅读练习小卷,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高效读书、做笔记。还可以与班级图书馆管理员协商,每周从学校图书馆借多种类型的书,让学生利用课余与午休时间进行碎片化阅读。
结语
本文阐述了综合性学习在教材中的体现,分析了当前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的问题,并以“少年正是读书时”教学实践为例,探究了提高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笔者期待综合性学习真正融入初中语文课堂,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