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普瑞酮联合奥美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2022-02-16林玉山
林玉山
(安溪县医院总院魁斗分院消化内科,福建 安溪 362401)
反流性食管炎主要由食物反流引起,若采用内镜进行检查可发现食管糜烂或溃疡[1]。年龄、肥胖症、负性心理情绪、生活习惯是反流性食管炎常见诱因,反流性食管炎发作的直接原因比较多,主要与食管黏膜、胃十二指肠功能有关,除此之外妊娠患者呕吐也会导致该病发作[2-6]。该病临床表现为上腹疼痛或不适等消化不良或烧心、反流、胸痛、出血等症状或无症状,因此不能根据临床症状是否严重判断患者反流性食管炎是否严重[7]。临床上常用钡餐X线检查、内镜检查等方法诊断,目前主要采用胃动力药物、多巴胺拮抗剂、制酸剂、替普瑞酮、奥美拉唑等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8]。本文采用替普瑞酮联合奥美拉唑药物治疗与奥美拉唑药物治疗进行对比,查看联用替普瑞酮药物是否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现观察替普瑞酮联合奥美拉唑对反流性食管炎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安溪县医院总院魁斗分院消化内科于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患者6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本实验。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一般资料情况如表1-1所示。
表1-1 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一般资料情况
纳入标准:①经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②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③处治患者、无既往治疗史。
排除标准:①奥美拉唑或替普瑞酮过敏者;②合并其他胃肠疾病者;③肝肾功能异常者;④合并恶性肿瘤者;⑤治疗后回访不配合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替普瑞酮联合奥美拉唑药物治疗。
(1)奥美拉唑。选用奥美拉唑肠溶片(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4871,规格:10mg),服用方式为口服,剂量为:一次20~60 mg、一日1~2次(1次为晨起服用或2次为早晚服用),持续治疗两个月。
(2)替普瑞酮。选用替普瑞酮胶囊(卫材株式会社川岛工厂,批准文号H20091057,规格:50mg),口服该药物,剂量为:每日150mg,一日3次,持续治疗两个月。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在不同药物治疗下的临床治疗效果、表皮生长因子水平、环氧合酶-2水平、炎症因子水平、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情况、随访复发率结果。
①统计两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咽部异物感临床症状全部消失且无复发情况表示显效,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下降50%及以上表示有效,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下降50%以下表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显效+有效+无效)]×100%。
②统计两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表皮生长因子水平,取空腹患者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
③统计两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环氧合酶-2水平,取患者食管远端组织标本采用链霉素抗生物蛋白-过氧化物酶免疫组化法测定。
④统计两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各项炎症因子水平
⑤统计两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咽部异物感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
⑥统计两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恶心、便秘、口干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
⑦统计两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治疗后三个月、六个月随访复发率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数据呈正态分布规律,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0.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χ2=12.851,P<0.05)。见表2-1。
表2-1 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2.2 两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表皮生长因子水平对比
观察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治疗后一个月、治疗后两个月表皮生长因子水平分别为288.20±43.29(μg/L)、318.76±52.30(μg/L),对照组分别为261.45±40.54(μg/L)、271.42±44.87(μg/L),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t=18.470、37.269,P<0.05)。见表2-2。
表2-2 两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表皮生长因子水平对比
2.3 两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环氧合酶-2水平对比
观察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治疗后一个月、治疗后两个月环氧合酶-2水平分别为0.160±0.039(μg/L)、0.131±0.032(μg/L),对照组分别为0.173±0.040(μg/L)、0.158±0.028(μg/L),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3.140、3.642,P<0.05)。见表2-3。
表2-3 两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环氧合酶-2水平对比
2.4 两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观察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分别为7.18±1.43(mg/L)、1.49±0.32(ng/mL)、62.56±2.76(pg/mL),对照组分别为9.45±1.52(mg/L)、2.56±0.37(ng/mL)、118.40±3.88(pg/mL),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组间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的t分别为9.347、4.524、127.061,对照组组间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的t分别为7.125、3.816、68.462,两组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的t分别为4.366、3.758、60.736,(P<0.05)。见表2-4。
表2-4 两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2.5 两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
观察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咽部异物感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分别为6.10±1.16(d)、6.35±1.82(d)、5.60±1.64(d)、6.34±1.72(d),对照组分别为7.52±2.37(d)、8.56±1.93(d)、6.93±1.89(d)、8.49±1.96(d),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分别为3.476、4.181、3.254、4.071,P<0.05)。见表2-5。
表2-5 两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
2.6 两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观察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恶心、便秘、口干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恶心、便秘、口干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80,P>0.05)。见表2-6。
表2-6 不良反应情况对比[n(%)]
2.7 两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访复发率结果对比
观察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治疗后三个月、治疗后六个月随访复发率分别为0.00%、0.00%,对照组分别为6.67%、26.67%,观察组低于对照组(χ2=4.391、13.570,P<0.05)。见表2-7。
表2-7 两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访复发率结果对比[n(%)]
3 讨论
本文实验结果表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在替普瑞酮联合奥美拉唑药物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升高趋势明显(P<0.05),可见替普瑞酮联合奥美拉唑药物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单用奥美拉唑相比较得到提高;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在替普瑞酮联合奥美拉唑药物下表皮生长因子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前无明显升高或降低趋势(P>0.05),但是治疗后一个月、治疗后两个月出现升高趋势(P<0.05),可见替普瑞酮联合奥美拉唑药物能够提高患者表皮生长因子水平,李敏在文献中的实验结果同样表明药物治疗会提高患者表皮生长因子水平,与本文研究规律一致,增加了本实验可信度;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在替普瑞酮联合奥美拉唑药物下环氧合酶-2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前无明显升高或降低趋势(P>0.05),但是治疗后一个月、治疗后两个月升高趋势明显(P<0.05),可见在替普瑞酮联合奥美拉唑药物对抑制环氧合酶-2水平具有积极意义;观察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与对照组相比较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可见替普瑞酮联合奥美拉唑药物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许科斌在文献中的实验结果同样表明药物治疗会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与本文研究规律一致,增加了本实验可信度;观察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下降趋势显著(P<0.05),可见替普瑞酮联合奥美拉唑药物治疗能够减轻患者疼痛、咽部不适、胃肠不适等临床症状;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在替普瑞酮联合奥美拉唑药物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可见多用替普瑞酮药物并不会额外增加患者恶心、便秘、口干症状发生几率;观察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访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较下降趋势显著(P<0.05),可见多用替普瑞酮药物对抑制反流性食管炎复发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替普瑞酮联合奥美拉唑药物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表皮生长因子水平提高、环氧合酶-2水平下降、炎症因子水平好转、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减少、随访复发率结果得到好转,安全性尚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