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化学唱方法的探讨

2022-02-16徐梅

山西教育·教学 2022年11期
关键词:学唱歌唱精准

徐梅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学唱的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动力,强化学生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让学生真正基于自己的热爱投身音乐的世界,尽情地用歌声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歌唱方法的指导时,教师能够看到学生学唱质量较低等问题,致使学生的学唱效果达不到预期。对此,教师应当主动地挖掘歌曲中的美,用恰当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情感,并将歌曲中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素养传达给学生,真正提高学唱的效果。

一、精准定位,明确目标

在组织学生进行学唱前,教师要对学唱目标进行细致设计,引领整节课的歌唱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基于目标的要求,逐步掌握唱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教师也可以将教学目标当作最终的检验标准,及时查看课堂的最终教学效果,以便结合学生的学唱质量,为学生进行查漏补缺,并实施针对性的教学。

例如,在教学《顽皮的小杜鹃》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定如下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sol、la等,并让学生初步掌握顿音记号,使用轻盈的声音进行歌曲的演唱;(2)通过欣赏、体验和歌唱等方式,感受小杜鹃的可爱形象,促进学生音乐感受能力、审美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发展;(3)能够使用不同方式表现歌曲,体会歌曲的意境,并对歌曲中的杜鹃形象进行完美刻画。

内容细致、要求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起到导向作用。在学唱教学中,教师先基于教学目标提出对学生的期待,再依此恰当地安排学习活动,推动教学目标的落地,从而提升学生学唱歌曲的质量。

二、多重听赏,科学学唱

在指导学生学唱歌曲时,教师应当利用听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感受学唱歌曲的魅力。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问题和任务,为学生划分每一个听赏的重点,让学生带着不同的目的对歌曲进行赏析,用心体会歌曲的节奏和乐曲中的情绪,以便学生在探讨歌曲的速度、力度以及情感中更加了解歌曲,从而在全面把握歌曲的基础上进行歌曲的学唱,逐步提高学唱的质量。

例如,在教学《丰收之歌》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问题引导学生鉴赏歌曲,为学生的学唱作铺垫。在课堂上,教师可先为学生播放歌曲,并向学生提出“透过歌曲的聆听,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景象呢?”“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一画面吗?”等问题,使学生细细研析歌词和歌曲中的情感,完成对歌曲的初步感知,想象歌曲描绘的意境。然后,教师再次播放歌曲,并提出“歌曲中的节拍是怎样的呢?”的问题,引导学生鉴赏歌曲中的节拍,以便学生更好地把握歌曲的节奏。最后,教师组织学生分析歌曲中的情感,并引导学生以歌唱的方式,准确地表达歌曲中的情绪,使学生在体验丰收的喜悦之情中,提高学唱的效果。

案例中,教师利用问题为学生划分不同的欣赏侧重点,不仅能让学生带着目的对歌曲进行鉴赏,提升学生鉴赏歌曲的质量,也可以让学生在精准解读歌曲的过程中,更好地把握歌曲中的情感和节奏,从而高标准地完成学唱活动。

三、发声练习,化解难度

在音乐歌唱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会为学生安排几分钟的发声练习时间,目的在于让学生打开口腔,了解唱歌过程中的呼吸和发声共鸣,从而提高学唱的质量。但是,在传统教学中,许多教师只是枯燥地让学生进行发声练习,并没有完全调动学生的兴趣,也没有真正有效地让学生掌握发声的技巧。对此,为了提升学生的学唱质量,教师应以学生学唱的内容为基础,科学设定趣味化的发声练习活动,从而有效降低学生学唱过程中的难度。

例如,在教学《七色光之歌》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一些小游戏,引导学生进行发声练习。如,教师为学生创建“我是快乐的小火车”的游戏活动,使学生按照教师出示的乐谱,用“呜呜……”来进行演唱。在实际活动中,教师先为学生讲述游戏的基本规则:学生按照教师出示的乐谱,使用“呜呜——”的声音来模仿小火车,当一个学生演唱完毕后,第二名学生接力,直到全体学生都完成演唱,当有学生出现错误时,则从头再来。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也要要求学生做出开心、愉悦的面部表情,并让学生用圆润、明亮的声音表现出相应的情感。

案例中,在学生进行歌曲的学唱前,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发声练习,不仅能发展学生的音乐素养,也能让学生迅速地进入一个好的学唱状态,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唱的积极性,以饱满的情绪完成歌曲的演唱,从而推动学唱课堂的发展,提升学生的学唱质量。

四、理解情感,准确表达

在学生学唱歌曲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感知歌曲中的情感,并让学生准确地表现出来。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能够对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进行精准把握,但是却唱不出歌曲中的情感。对此,在歌唱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的学唱达到理想水平,教师不妨借助多元渠道,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的情感,使学生基于对歌曲情感的精准把握,提升歌曲的学唱效果。

例如,在教学《八月桂花遍地开》一课时,教师先为学生播放歌曲,让学生基于自己的音乐素养,对歌曲中的情感进行初步感知,体会歌曲中的起承转合。然后,教师为学生渗透歌曲的创作背景,本首歌曲是一首江西民歌,在歌曲中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工农政府的喜爱之情,以及对革命坎坷前途的乐观之情,促使学生从歌曲的背景出发,精准把握其中的情感。接着,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让学生基于旋律、节奏,体会真挚感情。随后,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创建轮唱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动人的情境和人民对革命的炽热之情。这样,学生就可以基于对情感的精准把握,完美地演绎歌曲。

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从多渠道出发,对歌曲中的情感进行有效解读,促使学生全方位地把握歌曲中的情感,并让学生在歌唱的过程中进行淋漓尽致地表现,准确演绎歌曲。

五、搭建小组,合作练习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学唱能力呈现出较大的差距,而随着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发展,在现阶段的音乐课堂上,倡导教师创建合作活动,助推学生成长。所以,教师可以搭建互动学习小组,以便学生明确自己的价值,在小组内相互协作中攻克学唱难题,真正地提升学唱水准。

例如,在教学《五指山歌》一课时,教师以先前的教育经验为参照,对学情进行精准把控,以便根据学生间的差距,做好组员的科学安排,使各小组内学生的学唱水平呈现出层次多元的状态。在分好组后,学生基于同伴的水平,确定自己的位置,以便向组内学唱水平较好的学生进行请教,为组内学唱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指导,从而在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学习氛围中,共同掌握本首乐曲的旋律和情感,提高学唱效果。

在音乐课堂中,教师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为学生分组,使学生在相互辅助中,共同探索歌曲学唱的技巧,并进行歌曲旋律节奏的摸索,从而以集体的力量提高学唱歌曲的质量。

总而言之,对学生进行歌唱方法的指导,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乐曲的精髓,掌握歌曲演唱的技巧。在未来的音乐课堂上,教师应当继续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出发,挖掘和应用歌唱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唱效果,让学生透过自己的歌声,体会音乐世界的别样精彩。

猜你喜欢

学唱歌唱精准
二十八,把面发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新闻
精准的打铁
关于《村歌唱晚》的通信
探究高效“律动”,让孩子们快乐学唱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歌唱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