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代《针灸学》线上教学融合思政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2022-02-16胡英华治丁铭项鑫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12期
关键词:针灸学思政疫情

胡英华,治丁铭*,项鑫

(1. 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长春 130117;2. 长春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长春 130117)

后疫情时代,在全国人民不懈抗击疫情的努力下,新冠疫情进入维稳阶段,但直到现在,这场瘟疫依然没有被完全消灭,时断时续,随时还会出现一些小规模的暴发。在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下,为了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和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要求,网上教学已成为高校教学的主要阵地。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领导核心的党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树人的工作,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关爱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境界、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底蕴,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1]。习近平总书记就高校思政工作问题做出了一系列批示和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思政教育的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

为此,长春中医药大学制定了《关于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构建了一种以“一横”“一纵”“一深化”为特色的中医药学科思政教学改革的新模式,并对其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研究。教研室采用了校园网络教学平台,以及“学习通”“钉钉”“腾讯课堂”“爱课程”“超星泛雅”等信息化教学平台,开展“直播+信息化答疑讨论”“录播+信息化答疑讨论”等形式的线上教学。这种线上教学模式扩展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且教学方式更加灵活;课程资源形式多种多样,深受同学们喜爱。

《针灸学》作为中医教学的经典课程,有着丰富的内涵。在总结既往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改革实践的基础上,以“八个相统一”为重要抓手,以课程设计的优化为主线,发掘课程的思政要素,以《针灸学》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为脉络,序贯衔接,把课程的思政要素融入到教学活动中,目的是丰富线上教学内涵,为课程创新提供新道路。

1 《针灸学》课程线上教学融合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1.1 《针灸学》传统教学方式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我校本着为社会培养综合型中医人才的理念,制定了一系列的学生培养计划,教学学科的多样化导致《针灸学》课时有所压缩,课程内容多和课时不够形成了中医院校深化教育改革的主要矛盾。《针灸学》课程内容具有缜密的逻辑性,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目前课时设置不够的局面导致教师在授课时会主动删减教学内容,这破坏了《针灸学》的课程体系,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课堂上只有“输出”而没有“倾听”,师生之间缺乏交流,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无法及时思考处理,久而久之丧失学习兴趣。

另外,在后疫情时代,新冠肺炎暴发具有不确定性,使得线上教学成为了高等教育的主要形式,如何更好的建设线上教学体系成为了各级教学单位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

1.2 《针灸学》线上教学优势

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利用“超星泛雅”“学习通”“钉钉”“腾讯课堂”“爱课程”等网上教学平台,在网上开展了远程教育。在线教学能有效地将教学资源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教育形式也从原来的“填鸭式”教学转变成了“直播+信息化答疑讨论”或“录播+信息化答疑讨论”的形式,这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且学习也变成了“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对于有疑惑的知识点学生可以反复观看课程教学视频,并在讨论区发起提问,以便更好的对本课程进行学习。

1.3 《针灸学》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青年是党和国家发展的新生力量,历来受到人们的关心和关注,高校始终是“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和“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 ”[2],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健全正确的政治态度,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接班人”,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人才保障。

《针灸学》是一门融合针灸学基础与临床的课程,是中医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课程。在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役中,我国表现得有序、高效,这依赖于我国优越的民主集中制度,上下一体,集中力量干大事。在后疫情时代的大背景下,中医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作为中医学子要保证“医”与“德”的高度结合。有医无德,不堪为医;有德无医,害人害己。《针灸学》课程思政旨在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医人才,为实现我国“健康中国”战略奠定基础。

2 《针灸学》线上教学融合思政教育的教学体系和环节设计初探

《针灸学》作为中医学类的专业课程,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为顺应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充分发挥《针灸学》课程“立德树人”的功能,在教学中引入思政因素,积极挖掘专业课知识与思政教育之间的联系,根据教学内容,融贯古今,做好学生的思想导师,在专业课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学生的专业自信、文化自信,铸就新时代中医人的爱国情怀。

2.1 建立完善的线上教学体系

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建设《针灸学》网络课程,在网络课程板块中为学生提供课程教学视频、课件、课外学习链接等资料。利用“学习通”等软件将一个大班级随机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学习为主要载体;通过平台发布课前预习任务及预习测验,让学生提前对本节课有大致了解,并及时检测自己的预习成效;在“腾讯课堂”等软件进行课程直播,利用签到功能,提升学生对本门课程的重视;在网络教学平台上传课程教学录播视频,学生可以反复对课程内容进行学习,不受时间、地点条件限制;在网络课程讨论区定时发布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对《针灸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及独立思考能力;学生如有任何学习上的问题,可于直播授课或录播授课平台发起讨论。此外,除根据正常课时设置的直播教学任务以外,特别增加了每周两次的在线直播答疑课程,学生可以对近期的学习问题进行提问、分享学习心得体会以及对课程相关的课外知识的延伸,以此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真正做到“包教包会”,使线上教学体系更加完善。

2.2 《针灸学》线上教学课程思政环节设计

2.2.1 文化自信中医的发展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密不可分,其中便包括了中国古代哲学、人文历史、天文历法、地理物候等内容,《针灸学》中亦有大量的记载。中国古代辩证唯物思想的核心内容在于阴阳学说,阴阳学说可以用来区分相关事物的对立属性[3],在我们的经脉命名上可以看到,如手太阴肺经、足太阳膀胱经。青龙,朱雀,白虎,玄武,这些都是中国古代神话中守护四方的神兽,也出现在《针灸学》飞经走气四法的命名中,以及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要素,比如五腧穴“阴井木,阳井金”。

《千金翼方·卷二十八》云:“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如紫宫、中极、璇玑、华盖穴等与天文相关的穴位,通过比照星宿的位置、功能命名[4];又如列缺为闪电之神名,闪电形状有分支[5],就像是列缺作为肺经的络穴,可以起着联络肺经和大肠经的作用一样。在《针灸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对于传统文化要素的融入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针灸相关知识,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帮助建立中医思维,为建设文化强国做出贡献。

2.2.2 医风医德建设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指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作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医”与“德”是绝对不可分割的,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增快,物质利益诱惑大,如何坚定医务人员从业初心,维护行业清明风气显得越来越重要。医学生作为医生行业的后备力量,必须加强医风医德建设,各医学院校都需要认识自己对于医学生的培养的主体地位与不可推卸的责任。在《针灸学》课程建设中,可以通过教师临床所见所闻或结合新闻时事案例的穿插讲解对学生起到警醒作用,为培养新时代具有高品格的医生起到积极作用。

2.2.3 专业自信新冠肺炎疫情是现在全球面临的一场艰难战役,自疫情暴发以来,我国抗疫表现十分突出,震惊世界,这离不开我们党的领导和我国实行的民主集中制度,除却优越的制度以外,中医在治疗新冠肺炎起到的作用也是我国在抗疫中得天独厚的优势。针灸作为中医学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疫病的防治历史悠久,影响深远。最早记载见于《黄帝内经》[6],针灸在干预新冠肺炎疫情中主要选穴多为脏腑募穴配以膈俞、气海等穴位。通过刺激穴位,激发脏腑经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从而击溃侵袭人体的污浊疫气,提升脏腑功能,减少疫毒对人体所产生的后遗症的发生[7]。

在《针灸学》线上教学时,除在直播课程中讲述“针灸抗疫力量”以外,还可以将针灸相关抗疫文章以及各方面针灸抗疫资料做为课程相关课外拓展链接,供学生阅读,做小组讨论,以培养学生在抗击疫情时的大局观、是非观与责任感,和对于本专业的自信与专业认同感。

2.2.4 爱国主义精神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上,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教育工作要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只有以此为方向,才能确保教育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才能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才能使之实现教育战线上更高水平的思想统一。

吃水不忘挖井人。在《针灸学》授课过程中可以结合先烈事迹或相关新闻报道,学习先烈的牺牲奉献精神和当代英雄爱党敬业事迹等,教导学生要有家国情怀,关注时代形势变化,在复杂的形势和变化中,我们要坚定我们的政治信念,在面对重大问题时,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政治头脑。弘扬时代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3 后疫情时代《针灸学》线上教学融合思政教育的创新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创新改革能够最大化激发人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更有利于社会发展。在后疫情时代,线上教学融合思政教育的创新改革是当前教育现状的必然趋势,《针灸学》针对线上教学融合思政教育的创新改革如下。

3.1 打破一言堂现象,实现平等对话

从古代开设私塾起,以面授形式的教学已传承千年余,形成以老师为中心的固定教学模式,主要表现在老师以讲为主输出知识,学生以听为主输入知识,现在高校由于学时与课堂时限关系,老师为完成下达的教学任务,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教材、课件已然成为物化的载体,“填鸭式”地向学生灌输冰冷知识,形成学生只会顺向接受、不会逆向思考的局面[8]。学生在课前预习不够充分,短时间内无法大量吸收与消化,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得以升华,发出有思想高度的疑问是基于前期知识储备。拓宽教育平台与渠道,使学生课前准备充分,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掌握一定基础,并对知识有一定认知,才能摆脱被动吸收僵局,实现教学双方平等对话。

3.1.1 拓宽教育平台与渠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局面。”[9]大学生是一个与时俱进、对新事物接受度高、包容性强的一个群体,习惯于网络获取信息,对于线上教学接受度高。通过在课前网络平台上发布相关视频,在学习APP上发布任务及问题,可以使学生在看视频中获取知识,摆脱枯燥的常态化学习。问题的设计便于重点化学习,通俗易懂的问题有助于加深记忆,难点问题有助于思考。借助于多种形式、多种渠道丰富课前知识储备,弥补知识匮乏导致问题思考浅薄、讨论交流不对等,是打破老师一言堂现象的基础。

3.1.2 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线上教学缺少严格的管理制度,学生需要具备极高的自主学习能力。以采用课堂提问的形式对课前预习进行抽查,实行相应的奖惩制度以督促课前学习。兴趣是主动学习的动力,部分课时将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组内分工,相互配合协作完成PPT制作、汇报等任务,每组在讲授负责的穴位后,将提前准备好的无字且带有穴位标记的图片放映到屏幕,由汇报人进行随机提问,要求回答其归经与定位。这极大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不仅可以感受到授课时的紧张与刺激,还同时拥有提问权,成为名副其实的主人,从被动提问到主动提问,采用硬性要求与从兴趣出发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最大程度上形成众星拱月的课堂效果,真正做到教、学双方平等对话。

3.2 突破固化思维,实现学有所“思”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致力于专业课学习、重视专业能力的传统理念教学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提出,顺应时代的发展,教育理念悄然发生转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10]。让思政教育走入高校课堂,是深入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11]。《针灸学》作为中医学的一门基础学科,从文化自信、医风医德建设、专业自信、爱国主义精神四方面入手与思政教育进行深度融合,让学生在线上课堂中不仅能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聆听周边真实案例、更能深切感受中医积极应对新冠优势以及针灸疗效,从古贯今,从走入书本到照进现实,潜移默化的渗透身为中国人、中医人的骄傲,真正的称之为教学育人。

《针灸学》线上教学融合思政教育不仅培养的是治病救人的医者,更是在培育勿避险巇、寒暑、疲劳,一心赴救的仁医。对于学生而言,思考的不仅有生涩难懂的专业知识,在独立于书本之外还有对如何拥有仁心仁术做一名称职的好医生的思考。

4 后疫情时代《针灸学》线上教学融合思政教育改革成效

教学成果是检验学生能否把知识、文化、政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最佳衡量指标。《针灸学》线上教学融合思政教育能否发挥立德树人的关键性作用、能否为国家培养国之栋梁,归根结底还要看改革成效。

将思政教育巧妙设计融入《针灸学》,以针灸学作为课堂的主旋律,让思政课走进大学生的脑里、心里,无声的开展思想教育,能深化大学生思想认知并且增加专业认同感,令其行为倾向发生变化[12]。通过多渠道多平台搜集、学习知识,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以OBE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翻转式教学提高学生说、学、讲三方面能力,并大大加强学生心理素质。在线上课堂中,学生常常可以提出有深度有广度的问题,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亦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在身处疫情的漩涡中,能够做到不信谣,不传谣,相信祖国相信党,对于朋友亲人进行有效安抚并帮助制止不良言论,捐钱赈灾,以自己的方式为祖国奉献微薄的力量。在面对疫情时学生的应对态度就是对思政教育所传达的鲜明意识形态和价值导向最好证明。

5 讨论

国家卫生健康事业能否蓬勃发展关键依赖于医学教育。而随着国家的发展,对医学人才的需要也发生转变,从重知识轻医德到知识与医德并重,医德教育在其本质上则为价值教育,重在传达一种关于医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高等医学院校致力于的思政教育即为向医学生传达的价值教育。在新的医学教育改革背景下,将思政教育融入医学教育是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秉承时代的召唤,思政教育已涌入中医药高等院校课堂,并在这一段时期内进行一定程度的探索与实践,通过观察发现对于医学生在政治素养、人文情怀的培养方面思政教育产生效果值得肯定[13]。在后疫情时代,线上教学融合思政教育成为主流,但线上教学呈现效果与思政教育教学设计总是差强人意,一方面是脱离老师的面对面监管,自律性较差的学生常常出现课程空放,讲听分离现象。另一方面老师存在与专业课程结合的思政元素挖掘不够充分现象,无法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两部分进行巧妙融合、有序衔接,未能达到1+1>2的教学效果。如何将线上教学平台、教育资源有效利用,将课程思政从横向、纵向两方面进行充分探索、结合,提高大学生主观学习和有效学习是后疫情时代课程思政线上教学亟待解决的难点与痛点。

基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后,为更好迎合我国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这一高等院校教改趋势[14],《针灸学》更应紧跟时代步伐,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医学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在专业知识中简单加入思政课,更要加强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现针对《针灸学》这一课程,可从文化自信、医风医德建设、专业自信、爱国主义精神等思想政治元素入手,再次进行深度挖掘、融合,思考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针灸学》融合思政教育线上教学体系。

猜你喜欢

针灸学思政疫情
战疫情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针灸学教材中行针手法来历考证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针灸学教学方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