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宰辅的权力分配与监督机制
2022-02-16宋华
宋 华
宋代宰辅是宰相和辅政大臣的总称。王瑞来在《宋史宰辅表考证》中指出宋代宰辅指的不是宰相个人,而是指以宰相为首的整个决策集团。学术界针对宋代宰辅的研究由来已久,本文主要考察宋代宰辅制度中权力的分配与制约方式,探讨宋代统治阶层的权力运行机制。
一、宋代宰辅的权力保障制度
宋代等级制度森严,宰相地位较高,但与汉代“丞相进见圣主,御座为起”“丞相所请,靡有不听”的尊崇不同,宋代宰相废坐论之体,宰相和群臣一样立侍君主,但作为百官之长,宰相的地位还是很特殊的,宋太宗曾说“宰相之任,实总百揆,与群官礼绝”①,虽然在皇帝面前失却往时尊荣,但在群官面前,依然身份至尊。
首先,宋代宰辅“礼绝百僚”的至尊地位,突出体现在宰辅的序位和班位上,太宗曾于太平兴国八年亲诏“自今宰相序位在亲王之上”,甚至有时宰相的序位都在皇太子之上。王应麟《玉海》 中载:“天禧三年十一月九日辛酉,合门礼院上大礼称庆,合班图皇太子序位在宰相上,太子恳避,寇准陈储副之重,不可谦抑,望遵仪制,凡再请乃许。”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合班图中将皇太子置之于宰相之上,皇太子作为统治主体却提出恳辞,在寇准的再三劝说下方才应许,表现出皇室对宰相之位的尊重。此外,宰辅上朝时,二府班位与群臣分开,并班位在皇子之上。南宋周必大《文忠集》中载:“御批皇子嘉王某官品自有定制,班位当在宰辅之下。”②可见宋代朝堂之上对宰辅地位的强调。这样的一些政策,突出了宰辅在地位上的与众不同,不仅高于普通官员,同时也高于一般皇亲,甚至高出皇储,突出了宰辅之位的独特性,使拜为宰辅的士人拥有荣耀非常的地位。
除了在朝堂上宰辅的地位比较突出。在日常生活中,宋代职官制度也处处彰显宰辅地位的独特。百官见宰相有其礼,百官避宰相亦有其礼。洪迈《容斋随笔》中称“祖宗朝,宰辅名为礼绝百僚,虽枢密副使,亦在太师一品之上”。书中“百官避宰相”条云:“按天圣编敕诸文武官与宰相相遇于路,皆退避,见枢密使副参知政事避路同宰相。”③可知宋代二府中宰辅所受尊崇一致,文武百官一旦道遇宰相、参知政事、枢密使、枢密副使,皆要退避。
其次,据《中国俸禄制度史》记载,宋代宰辅正俸,宰相和枢密使的每月俸料300 贯,禄粟100石,其他绫、绢、棉、罗有差④。其他宰辅自参知政事至知院事俸禄相同,比宰相略低,签书枢密院事较之副宰相又略低。元丰改制后,除宰相俸禄根据职位略有不同,其他二府副职待遇未见变动。改制前后宰辅的俸禄钱数未见改变,而宋代一个县令的月薪是15 贯,收入差距之大可见一斑。
宰相除了正俸之外,还有加俸,加俸主要指职钱、傔人衣粮、傔人餐钱、茶酒厨料、薪蒿炭盐、各种添支⑤。职钱是一种固定收入,宋代官、职、差遣相分离,最初职钱的设立就是为了优待一些在外任职的学士官,元丰以后则主要针对在京官员,自上而下,从6 万到1.6 万不等,按月发放。职钱分成“行、守、试”三种,宣和以后以官高职低为“领”、官低职高为“视”,一般来说,越是官高职低,职钱越丰厚。加俸中给傔人的费用也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措施,“中书、枢密、宣徽、三司、及正刺史以上,皆有衣粮,余只给餐钱”,月给餐钱的数目:“宰相、枢密使、宣徽使、知枢密院,月给五十千;参知政事三十五千,枢密副使等二十五千”,划分相当细致,也是以宰相为最多。茶酒厨料等,宋代学士以上就日给酒一升至五升不等。薪蒿炭盐也是按等级支给,宰相、枢密使月给薪二千束,炭一千六百秤,盐七石,另外“中书、枢密、宣徽、三司、宫观副使、御史、判官、谏官”皆月给纸。此外,宋代宰相还时常得到米、面、粮、马、羊、驿料等添支及支破,通常比较随机。俸禄之外,宋代为了防止地方官腐败,还给士大夫以职田。颁田对象为在外差遣官,宰相罢相后到地方任职,通常也有职田。
除了俸禄,还有赏赐,宰辅位列百官之首,往往赏赐最多。诸葛忆兵《宋代宰辅制度研究》 中称:“每逢朝廷节日、宰辅生日等节庆都有额外的赏赐,且所赐不菲……二府大臣迁官依例也有赏赐。”⑥宋代每逢大节庆的赏赐也是非常优厚的。《朝野杂记》中载:“国朝故事,郊祀大礼,宰臣、枢密使赐银帛四千匹,两执政三千。”⑦庆历以后,执政以上各减1000,其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节日之外,皇帝还会赏赐一些器物。如《玉海》载“端拱中,作瑞草球路文方团胯带副以金鱼,赐中书、枢密院文臣”⑧。又载“元祐二年九月,太皇太后遗中使赐宰辅酒果及黄金三百两、犀带二、以奖其留意边事”。此外宰辅还享受赐第。 《温国文正公年谱》中载:“徽宗崇宁以后,京卞执政宰相例赐第京师。”⑨退休宰辅偶尔也会得到额外赐第的待遇,如徐元杰《楳野集》中载元丰间宰相王粫赐第京师,《攻媿集》中载淳熙间宰相史浩赐第京师。
再次,宰辅既然与群官礼绝,自然就要承担较之群官更多的责任。诚然,享受权力就要履行相应的责任。关于宰辅的职任,《宋史》称“宰相……朝廷大臣……权总僚属,详品职官,内则主管百司,外则分治四海”,宰相的责任是重大的。宋代王钦若主编《册府元龟》宰辅部总序中称:“夫辅相之职,所以左右天子,总领庶尹,弥纶机务,宣翼统纪,爕调元化,甄叙流品,亲附百姓,镇抚四夷,裁决定庶政,班布王度,乃其任也。”⑩从中可以见出宋代宰辅职任的首领性和包容性。任过宰相的范仲淹曾说:“夫执特典礼,修举政教,均和法令,调理风俗,内养万民,外抚四夷,师表百僚,经纬百事,此宰辅之职也。”⑪宰辅作为朝廷的大管家,需要处理的事情纷繁复杂,凡典礼、政教、法令、风俗相关问题都在宰辅关注范围内,对内要使百姓安居乐业,对外要处理外交事务,道德人格上作百官表率,政务处理上能够以礼法安排调度朝廷诸事。
宰辅以匡扶社稷为己任,很重要的表现是对民生的关注。宰辅运用个人智慧致力于整个国家的兴旺发达,这是其社会责任的主要内涵。由于宰辅个体价值取向的不同,可能秉承不尽相同的执政理念,追求不同的人生目标。一般来讲,受到传统儒家思想影响的士大夫,他们追求更高社会地位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享受荣华富贵,同时也是为了实现儒家士大夫的“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追求,“以匡扶社稷为己任”是宰辅职任的重要表现。以宋朝名臣范仲淹为例。宋人沈作喆称“范文正公微时尝慷慨语其友曰:‘吾读书学道,要为宰辅,得时行道,可以活天下之命,不然,时不我与,则当读黄帝书,深究医家奥旨,是亦可以活人也’。”范仲淹以“活人”为使命,实际上就是“内养万民”,若为宰辅则活天下命,突出了宰辅这一位置在保养万民层面的作用。范仲淹入仕后,治堰泰州,经略陕西,后来拜为宰辅,主持庆历新政,从调整国家人事制度的角度致力于拯救弊政,皆是在实践其“活万民”的理想。
二、宋代宰辅的权力制约机制
既然宰辅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又往往集政事堂与枢密院的行政权和军事权于一体,成为士大夫群体中最靠近核心权力的一类人,稍有不慎,就会架空皇权,导致统治根基动摇,势必要对其进行制约。宋代宰辅制度的权力制约机制颇具特色,主要以义务制约权力。这个义务与其尊崇制度紧密相连,在右文的政策指导下,宰辅的权力是先一步被规定的,也就是说位置和位置相应的待遇是固定的,于是制约宰辅权力,就变成了制约宰辅位置上的人,其判断标准是将儒家理想人格范式与宰辅权力进行有机结合,以不断消解宰辅群体的个人私欲为目标,试图打造具有集体主义奉献精神的领导者。
第一,宰辅应该具备德行,名望是德行的具体表现,也是宰辅权力的制约手段,落实在具体操作上,是以名望作为执政能力的判断标准,以士林公议为监督主体,以台谏为弹劾机构。
无论从儒家传统的价值要求,还是从具体执政能力的要求来看,“德行”是皇帝任用宰相的标准。王钦若《册府元龟》宰辅部“德行”条中言:“《诗》曰:有觉德行,四国顺之,是知天工其代,人望攸属,君之卿佐,咸由德举。若乃令范昭著,笃行纯淑,中和之道彰乎!所履敦懿之性发乎!自然居上,而匪骄秉,彝而有度,故能辅相光化,镇靖雅俗,万邦为宪,百官承式,望实着于当世,功名垂于永久,斯贤者之盛躅也。”⑫《册府元龟》是宋真宗时期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参加主持的官员都是当时士大夫中的佼佼者,其每一部文前提要都反映了时人对某一问题的基本共识。
在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德行”主要是指孝、悌、忠、信四种德行,出自《论语·先进》:“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是孔子的教育内容所分的四种科目。郑玄谓:“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⑬德行本一,二者是一种内外关系,以德为本,“德”的彰显需要对“行”进行考量,所以观察外在的“行”是衡量宰辅是否具有内在的“德”的一种有效方式,衡量标准就是名望。
在宋代宰辅制度中,名望是通向权力阶梯的捷径,也是保持权位的手段。名望不会凭空而来,名望与德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二程遗书》 中称:“王随甚有器量,仁庙赐飞白书曰:‘王随德行、李淑文章’,当时以徳行称,名望甚重,及为相,有一人求作三路转运使,王薄之,出鄙言,当时人皆惊怪。”王随素来以有器量而著称,拜相以后因为出鄙言薄人,而使士林为之惊诧。德行相称,名望相符,是宰辅维持权位的必备素质。
从宰辅拜相经历来看,父祖的名望还可能成为后代位登二府的原因。张剑在《两宋党争与家族文学》一文中曾强调家族对个人仕途的影响:“个人与家族的关系往往是福祸与共的……常常会因为一位高官而荫及后代子孙,乃至其姻亲、门客使得家族成员间的关系更趋紧密。”⑭在高官中影响最大的无疑是宰相,柏文莉在《权力关系》中言:“对后人影响最大的是宰相和皇帝的关系。二府官员在向皇帝推荐后人方面处于得天独厚的有利位置。”⑮即便他们没有来得及向皇帝推荐自己的家人,但他们的名望依然有可能成为其后人拜为宰辅的有效途径。如《宋九朝编年备要》中载元祐时范纯仁的拜相过程就与其父亲范仲淹的名望有莫大关系。⑯可见父辈的名望不仅可能成为后代登位二府的捷径,也可能成为宰辅行为的示范。
名望不仅可以送人登位,同时也是维持权位的重要方式,一旦失去名望,就可能遭受弹劾,具体落实在士林公议和台谏制度。士林的意见反映在公议,公议的出口在台谏。《源流至论》中称:“至于仁祖以政事付宰相,以公议委台谏。”⑰公议每每呼唤有德有望者居相位。哲宗时梁焘《上哲宗乞五事论相之得失》中言:
臣闻自古圣君贤主,任用宰相必取天下公议之所在者,得公议则人望得,得人望则人心得,得人心则四海欢欣交通而无事,四海欢欣交通而无事,则坐享太平之福,隆太平之基矣!⑱
从梁焘所言可知,皇帝任命宰相应该选取士林呼声最高的,因为这样的大臣能得人望,而有人望便有得人心,得人心则社稷稳固。尽管从执政实际出发,这一要求可能有理想化的一面,但亦可从中见出名望、相位、公议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公议是宰辅名望的标准,一旦宰辅的所作所为有违公议,台谏官就要进行弹劾。如元祐时御史刘挚曾称:“今宰臣奸险,有犯公议,臣若失职,谁敢言者。”⑲由于对名望的要求,代表公议的台谏官一头连着士大夫群体的执政意见,一头得到皇帝默许的“风闻言事”权柄,成为宋代朝堂上制衡宰辅的重要力量,并渐而形成一种制度。因而为了维持权位,在士林中拥有名望,行事符合公议,这是宋代宰相应该具备的一种素质,也是宋代政治制度中的权力制约机制。
第二,宰辅应该具有谋略,但不可因政绩而邀功,更不能籍由名望而结党,宰辅应将谋略的成果归美于君,并且尽量在士林中保持孤臣的姿态。
宰相的德行落实在具体的执政层面,主要表现为选贤任能。《朱子语类》中言:“宰相只是一个进贤退不肖,若着一毫私心便不得。前辈尝言:“‘做宰相只要办一片心,办一双眼。心公则能进贤退不肖,眼明则能识得那个是贤,那个是不肖。’此两言说尽做宰相之道。只怕其所好者未必真贤,其所恶者未必真不肖耳。”⑳朱熹的这段话直指宰辅执政的要害,他认为心公、眼明是宰辅的执政之基,这两点缺一不可。赵善璙《自警编》中载孝宗时期宰相虞允文的一段故事:“虞公允文感上不世之遇,深思所报,每曰宰相无职事,旁招俊义列于庶位而已,怀袖有一小方册,目曰:材馆录。闻人一善,必书,再论蜀,首荐汪应辰、赵雄等六人。及为相,首用胡铨、张震、洪适、梁克家、留正等二十人,一时得人之盛凛凛有元祐庆历之风。”㉑虞允文在宰相的位置上,以公心为朝廷选拔人才,且所选之才随后大多除拜宰辅,可知其不仅心公而且眼明,具备做宰辅的德行。
与此同时,如何拥有心公、眼明,使一个士大夫具有拜为宰辅的才能,以及一旦身在高位,如何去保持心公、眼明,造福于社稷,都需要对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核心的德行进行修炼。宰辅一旦在选贤任能层面夹杂个人私利,则将为士林所不齿。如《四朝闻见录》记载:“(张浚)浚专把国家名器钱物做人情。浚有一册子,才遇士大夫来见,必问其爵里书之,若心许其他日荐用者。又熔金碗饮兵将官,即以予之。不知官职是谁底,金碗是谁底。或者谓必有近习谮浚于太上云。”㉒张浚也选贤任能,但他将这一标准私人化,不是从为公的角度,而是利用国家资源培植个人势力,所以遭到后人诟病。
在德行之外,问望、清简、威重、谋猷、公正、正直、识量、气度、畏慎、知人、礼士、荐贤、谏诤、退让等层面的素质,皆是衡量宰辅是否德与位配的标准,其中谋略是需要被重点关注的标准之一。毕竟在具体的政治实践中,到达高位者通常不以德行作为考量的标准,而更多是以谋略和胆识上位,官员德行因之良莠不齐,这也是士人在权力角逐中容易遭遇党争党祸的动因之一。
由于宋代宰辅多由科举入仕,也是从士大夫群体中来,从本质上来讲,宰辅依然还是士大夫群体中的一员,他们的特殊地位是宰辅这一位置所赋予的,所以结党也是皇室重点防范的问题。宋代皇室为了避免士人结党的问题,一方面在科举层面,要求所有举子不可称座主为师,士人均为天子门生,另一方面,由于宰相私第治事,宋代规定“两制不得诣宰相私第”(《南阳集》卷30)。两制通常指翰林学士和中书舍人,他们具有起草诏书的职任,有时也备顾问,为了避免结党,两制不得私诣宰相。不唯两制,宰相见百官也有定制。黎靖德《朱子语类》载朱熹之见:
本朝以前,宰相见百官,皆以班见。国忌拈香归来,回班以见。宰相见时有刻数,不知过几刻,便喝“相公尊重”!用屏风拦断。也是省事,拦截了几多干请私曲底事。某旧见陈魏公汤进之为相时,那时犹无甚人相见,每见不过五六人,十数人,他也随官之崇卑做两番请。今则不胜其多,为宰相者每日只了得应接,更无心理会国事。如此者谓之有相业有精神。㉓
在宋朝以前,宰相见百官皆为列班进见。宋朝以后,宰相见百官有时间限制,一过时间便用屏风拦断,这既是尊崇宰相的一种措施,同时也具有实际功用,一则节省宰相处理政务的时间,同时也拦截了许多干请之事。只是南宋孝宗后宰相见百官之事渐有失去控制的趋势,以至于朱熹批评宰相每日应接不暇,无心理会国事,终至于南宋末年产生史弥远、贾似道等权相。
宰辅作为百官之长,掌握百官进用和罢黜大权,一直是群臣干请和监督的对象。一个合格的理政宰辅,不仅要自觉避免结党,同时还应该将所取得的成就归美于君。据《册府元龟》宰辅部四“谋猷”条云:
《周书》曰:尔有嘉谋嘉猷,则入告尔后于内,尔乃顺之于外,是知调阴阳、抚夷夏、贞百度、叙群伦,其注意也深,其责言也重,苟非内秉德义,发为训诰,始终弥纶,献可替否,何以熙帝载、凝庶绩,代天治物,俾民具瞻者哉?㉔
所谓“嘉谋嘉猷”,“嘉”是美好的意思,“嘉谋是所言切于事,嘉猷是所言合于道,事与道非有二致,各举其甚者言之,故谓之嘉谋嘉猷”。“嘉谋嘉猷”与智术相关,又不全是智术,而与道相连。这段材料的价值是不仅阐述了谋略的重要性,同时又表达了大臣的谋略应归美于君的意思。《周书》中的这段话在宋代史料中的出现频次尤高,尤其在弹劾大臣邀功的问题上,如神宗时御史刘挚弹劾蔡确:“臣闻《书·君陈》曰:‘尔有嘉谋嘉猷,则入告而后于内,尔乃顺之于外,曰:斯谋斯猷惟我后之德’。此言人臣之义,有善则称其君,虽谋出于已,亦必曰:吾君之德者,上下相成,忠厚之至也。伏见宰臣蔡确辞位求退,其所上表无引咎之意,有论功之言,自陛下临御以来,美政盛事民所歌诵者,确皆铺列条叙,以为已功,中外传之,靡不怪笑……其于轻慢君父,欺罔臣庶,违道干誉至于此。”㉕这段材料中,刘挚不仅称蔡确的论功行为令中外“怪笑”,甚至将其定性为“轻慢君父,欺罔臣庶”,宰辅有谋要告知于君,但有功不能邀论,宰辅的位置要求在位的人,不断的剥除自我,要放低自己,具有低调、谨慎、无私的特点,尤其是不能自矜聪明,时时刻刻谨记一人之下的位置,不能妄自尊大。所以邀功是宰辅的大忌,可以因此被台谏弹劾以至于失位。所以在盛名之下,归美于君,也是宋代宰辅制度对宰辅权力的一种制约。
第三,宋代宰辅制度以儒家德行作为约束标准,要求宰辅个性“贵乎平淡”,但实际上个性平淡者很难上位,上位者大多耿介孤傲或贪恋权位,这种约束制度和弹劾机制实际上就是一纸空文,不仅导致大多数宰辅陷入权利斗争的漩涡不可自拔,也致使朝堂权相迭出、党争党祸频仍,实际办事效率差。
王钦臣《王氏谈录》“性贵平淡”条载:“公言人性贵乎平淡,若加以器识,即所谓宰辅器也。盖宰制方物,等之公平,甄别不差,足任机柄耳。昔刘劭论人物,亦以平淡为先也。”㉖但通过考察宋代宰辅的任用情况可以看出,真正个性平和的宰辅几乎是没有的,他们大多耿介刚烈嫉恶如仇,或上位后迅速被权力异化。宋仁宗时期号称“太平宰相”的晏殊,小词创作闲适冲淡,但《宋史》 称“殊性刚简”,曾因以笏击断仆人齿而遭贬;欧阳修个性更为张扬,《宋史》称“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曾被诬陷与幼女有染而遭贬;王安石初及第时,晏殊亦劝告其应“与物兼容”,可见其个性孤傲,后推行变法,不惜与司马光等名臣为敌。政治秩序从本质上来讲是对规则的维护,官员作为政治秩序的维护者,如果是个性平和的人往往缺乏明显的特征,如果再缺乏必要的契机,则很难在士大夫群体中崭露头角,获得高位。在政事处理能力大致相仿的情况下,反而是张扬的、凌厉的处世风格更容易在竞争者中胜出。
同时这个问题还存在一个悖论,一旦获得高位,若不能迅速切换个人行事作风,展现出圆融的个性与平和的处世风格,则容易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而失去权位。平和稳健并不是说要缺乏政治手腕,仅仅是指宰辅应该站在一个更为广远的格局上来平衡各方势力,以达到有利社稷的目的。但在现实政治中,这种稳重平和性格的宰相难得一见,而缺乏政治手腕容易造成循默,君臣亲密无间的理想执政状态几乎从来没有存在过。除了个别权相,如蔡京、秦桧、史弥远、贾似道等特殊案例外,宰辅的权力之梦大多终结在排除异己的道路之中。北宋时范欧遭贬、安石被黜都是典型的例子。这反应出王氏所谈的“宰制方物,等之公平,甄别不差,足任机柄”的真正内蕴,也即宰辅的任务是驱使百官各司其职,维护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宰辅一人身上必须得集合一个做事的人和一个做官的人的两种素质,才能保障他们在宰辅的高位上去追求“致君尧舜上”的理想。
然而高位与理想总难免是对立的关系。位置并不一定能够带来自由,而往往是蛊惑与束缚。宰辅在皇帝治国方略的笼罩和群臣的督促下,带着镣铐起舞,尽量在职责范围内去追求具有儒家范式的执政理想,但具体操作起来这是非常艰难的,因为权力最容易使人陶醉和让人迷失。正如萨缪尔·巴特勒所言,“(权力)它的芳香沁入大脑,让人轻率、傲慢和自负”。权力实在难以让人保持稳健平和的个性,冷静的调配各方力量,在宋代历史上,被权力异化的宰辅比比皆是。北宋时前有仁宗朝宰相吕夷简独霸相位十九年,后有蔡京为首的六贼弄权,先后又有新旧党争、崇宁党禁;南宋以后也是前有秦桧专权、后有史弥远、贾似道干政,和战之争不停,又有庆元党禁等事发生,其中不乏有宰辅大臣个人权力欲望膨胀的因素。实际上,这种非稳健性与宰辅本人的能力关系不大,主要是权力分配机制造成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犹如放大镜,将人性的私欲不断放大,导致宰辅成为士林公议的靶子,斗争在所难免。即便是拥有超强政治手腕的宰辅,实际上也不可能真正的做到平衡,甚至宰辅制度也不允许这种平衡状态存在。因为一旦各方势力均衡,宰辅就会独大,进而威胁到皇帝的权威;若各方势力不均衡,宰辅就有可能结党,一样引起上下不满。无论怎样,平衡都只是一种理想状态。所以这一要求也仅仅是停留在舆论监督层面,作为皇帝任用大臣或台谏官弹劾大臣的一种借口,其实质就是权力的制约,但又通常起不到预想的效果,导致朝堂党争党祸不断,并且办事效率极低,最终走向亡国失家的下场。
三、结语
宋代宰辅拥有与群官礼绝的政治地位,享受优厚的俸禄待遇,同时也受到宋代宰辅制度的权力制约,这种制约主要是以义务制约权力。皇权所提供的优越地位和优厚待遇,与其说是一种鼓励,毋宁说是一种补偿,用以交换宰辅大臣不断失去的自我价值和情感诉求,这使得宋代宰辅尽管笼罩在君主的威权之下,被士林舆论监督,在制度所规定的多种制衡和掣肘之间辗转腾挪,但依然有动力将自己的政治身份进行有机调和,充分发挥治国理政的能力,为宋代三百余年的国祚稳定和政治经济文化的空前繁荣作出重要贡献。
当然,其制约机制也使得宰辅成为皇权统治的傀儡和工具,并导致部分宰辅被权力异化,成为干政的权相,士大夫位登二府与儒家观念所畅想的“致君尧舜上”之间,存在巨大差距,这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必然结果,局限性和有效性兼而有之。这种权力与制约的双向互动,同时也在个人价值选择方面展现出一种真实,即政治的捷径就是对上位者个人情感诉求的不断消解。
注释:
①《宋史》卷245《列传第四》。
②周必大:《周文忠公集》卷130,《宋集珍本丛刊》第52 册,线装书局2004年版,第356 页。
③洪迈著、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卷11,中华书局2015年版,第278 页。
④黄惠贤、陈锋:《中国俸禄制度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50 页。
⑤对于宋代职官的加俸,黄惠贤、陈锋二位先生所著《中国俸禄制度史》一书中考证甚详,参看其书255—260 页。
⑥诸葛忆兵:《宋代宰辅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9 页。
⑦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卷5,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27 页。
⑧王应麟:《玉海》 卷86,广陵书社2003年版,第1584 页。
⑨顾栋高:《司马太师温国文正公年谱》 卷8,《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15 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版,第110 页。
⑩王钦若编、周勋初等校订:《册府元龟》卷380,凤凰出版社2006年版,第3476 页。
⑪范仲淹:《范文正公集》卷5,北京图书馆2006年,中华再造善本影印本。
⑫王钦若:《册府元龟》卷310,凤凰出版社2006年版,第3499 页。
⑬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卷14,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09 页。
⑭张剑、吕肖奂:《两宋党争与家族文学》,《中国文化研究》2008年第4 期。
⑮柏文莉著:《权力关系——宋代中国的家族、地位与国家》,刘云军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71 页。
⑯陈均:《宋九朝编年备要》卷23,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76 页。
⑰林駉:《古今源流至论后集》卷2,《四库类书丛刊》第942 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81 页。
⑱赵汝愚:《诸臣奏议》 卷47,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502 页。
⑲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364,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8762 页。
⑳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卷76,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817 页。
㉑赵善璙:《自警编》 卷7,团结出版社1997年版,第364—365 页。
㉒叶绍翁:《四朝闻见录·乙集》卷2,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第84 页。
㉓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卷91,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634—1635 页。
㉔王钦若:《册府元龟》卷311,凤凰出版社2006年版,第3512 页。
㉕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366,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8808 页。
㉖王钦臣:《王氏谈录》,《全宋笔记》第3 编,大象出版社2008年版,第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