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能训练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22-02-16徐红
徐红
以往,健美操作为一项竞技类体育项目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主要关注运动员身体的平衡性、柔韧性以及协调性,以此保障运动员能够连贯完成相应的技术动作。但是随着健美操比赛规则性规定的出台,针对运动员技术动作的标准性、整体性以及连贯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使得健美操教学的过程中要强化体能训练的强度,进一步提升运动的身体素质及耐力,实现在赛场上发挥出更高的运动水平。本文侧重于针对体能训练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健美操是以运动员本身作为考察对象,相关的教学任务也是借助大量的训练活动、采用相对艺术的形式,结合体操表演、音乐以及舞蹈练习多个方面最终推动学生养成一个健美的体态。无论是高校设置的健美操课程还是针对职业运动员的训练,都能使训练对象在相对轻松的节奏中活动身体各个关节,形成优美的身体形态。近年来,学生对健美操课程的喜爱程度也逐渐提高,这就要求健美操课程的教学效率及质量也要有所提升,可以说融入体能训练是一次有益尝试。
1 健美操教学中体能训练项目的基本概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各高校也在积极落实课程改革,设立了各式各样的体育课程,这对于体育老师的自身能力以及教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针对于健美操的教学方式及内容也要及时转变思路,相关教师应当强化认知程度,做到科学有效地完善课程设置体系。从学生协调、平衡、力量、耐力以及柔韧多个角度实现人体美学和运动美学的有效结合,为进一步提升健美操教学的授课效果,教师可以积极融入一些体能训练项目,为学生自身的形态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具体而言,健美操教学主要教学目标可以大致分为课程设计、组织实施、综合评估以及总结反思四个方面,通过科学的课程设计丰富健美操教学内容,从多个方面提升学生的形体状态及气质;借助严格的组织实施能力引导学生以较高效率完成相应的训练项目,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通过健全的综合评估机制,及时检验学生专业技术的掌握程度,面对出现的问题能够第一时间制定针对性的训练加以解决,最后健美操教师也要在不同阶段进行总结反思,结合当前教学的实际效果以及职业训练中所包含的一些训练技巧,及时创新当前的教学手段,使得健美操教学体系趋向标准化、专业化。
2 体能训练融入健美操教学的落实途径
2.1 增设力量训练项目
结合近年来对国内运动员体育能力研究发现,在进行健美操教学时适当增加力量训练能更好的促进运动员在运动中更好地表现,运动员经过长期的力量训练后,身体韧性及力量都会有明显的提升,进而更加高效的完成健美操技术动作。尽管健美操项目注重协调性和柔韧性的表现,但是力量训练作为体育运动的核心关键,是熟练掌握各项技术动作的基础前提,以此保证运动员学习高难度动作以及整体完成度的提升。力量训练项目中针对于核心力量的训练被广泛应用于各项体育运动中,与其他力量训练项目本质的不同在于其主要针对人体腰腹区域的肌肉进行强化,引导运动员在进行运动的过程中保持盆骨及脊椎的稳定性,在确保技术动作不跑偏的情况下,使身体力量由下到上传输。主要的训练形式在于通过创造相对不稳定的训练环境,刺激训练对象的深层肌肉,以达到身体腰腹的力量及稳定性的提升。基于这一特点,教师在进行健美操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有效引入核心力量訓练,提升学生的身体稳定性,发挥出更好的运动水平。这不仅符合健美操对于运动员稳定性、协调性的要求,在当前高校健美操课程中也能起到提升授课质量和效果的作用,从根本上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实现健美操教学方式的优化。因此,健美操教师要结合当前学生的身体状况,制定出一些强度相对较低的核心训练项目,以此提升健美操教学中体能训练的地位,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2.2 增设耐力训练项目
无论是参加健美操竞技比赛还是开展健美操技术动作的教学,运动员的耐力能力直接决定着相应目标的实现,健美操运动过程中,大多数运动都是通过将几个技术动作连贯在一起进行表现,这就要求运动员除了具备基本的力量条件,还要有较好的耐力帮助其完成持续性的动作。通常来讲,健美操的训练属于无氧运动,经常在训练过程中会出现肌肉酸痛的情况,原因在于运动员不具备完成技术动作相应的耐力,这也正是导致其出现失误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师在开展健美操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提高对于有氧训练以及复合训练的关注,通过这种方式使得学生肌肉的耐力以及抗疲劳的能力都能得到强化。具体而言,融入耐力训练项目通常可以采取中长跑以及变速跑的方式,再结合健美操相应的技术要求,教师可以使用半小时持续有氧训练、十五分钟为周期的循环训练以及一些相对成熟的训练模式。此外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耐力训练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到因材施教,结合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差异性训练,对于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进行简单的普拉提以及慢跑的训练形式,对于基础相对优秀的学生适当增加训练强度,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使得学生的肌肉耐力得到强化,以便于接下来学习成套的健美操技术动作。
2.3 增设柔韧训练项目
柔韧性作为健美操这项运动的重中之重,不仅有助于运动员以更加美观的方式完成技术动作展示,也是健美操竞技比赛主要考查的一项重要指标。从专业角度来说,柔韧性是指人体各个关节能达到的运动幅度以及肌肉和韧带最大的延伸效果,健美操运动与其他运动关键的不同就在于针对运动员柔韧性的考查,作为裁判定义运动员技术动作展示标准的指标,以及其动作的美观和完成度的关键,教师需要确立柔韧性训练在健美操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为了强化训练效果,提升学生的柔韧性,提升运动表现进而更好的学习相应的技术动作,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柔韧性训练前,必须进行适当的热身训练,主要采取慢跑及拉伸的训练方式,使得肌肉得到充分的延展及放松,为接下来的柔韧性训练提供保障,最大程度上避免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出现肌肉拉伤或韧带损伤的情况。不仅如此,教师在训练过程中也要注意规范学生的动作,尽量体现美观且具有连贯性,使得练习动作更加标准,为接下来的课程开展埋下伏笔。
2.4 增添速度训练项目
在保障学生具备相应的力量及耐力且指导学生完成基本的技术动作学习后,教师就要组织学生开展真实的比赛,结合音乐展开练习。速度训练作为运动员必备的素质能力也是实现展示技术动作能够与音乐节奏同步的必要前提。一般情况下,运动员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套技术动作展示,所以教师在进行健美操教学的过程中也要重视速度训练。速度训练主要包括动作灵敏度、反应速度以及位移在内的训练内容,教师在开展训练的过程中要遵循训练强度由弱到强的原则,先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负荷较小的项目,随着学生适应能力以及基本素质达到标准后再进行强度较高的训练。同时,教师应当注意针对于速度的训练一定要在学生掌握基本的技能技巧并且具备相应的力量、耐心和柔韧性的前提下开展,盲目的开展速度训练不仅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受伤的风险,对于后续的教学开展也起不到很大的作用,所以教师不能过于着急,必须树立一个循序渐进的教学理念。最后,在进行速度训练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表现,对于一些训练动作不规范、不标准的学生,教师一定要及时叫停,向学生展示相对标准规范的发力动作,针对反复出现的共性问题,教师也要进行反思是否是训练动作不适合学生还是自身示范的动作不够标准,并制定针对性的措施,通过这种方式强化学生的速度及敏捷性,真正掌握健美操的技术要领,有序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
2.5 强化表现力训练项目
结合当前的健美操竞技比赛不难发现,展示同样的技术动作在相同的连贯性以及完整度的情况下,谁的运动表现更加优异、更具美观性,谁的成绩就会更好,可以说,健美操对于运动的美感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从健美操的本质来看,这项运动的核心不仅是对于美的展示,也是其独特魅力所在,所以开展健美操教学的过程中,在学生基本掌握相应的技术动作并且按时保量完成力量训练的基础上,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运动表现进行细致雕刻。表现力具体而言是指运动员在跟随音乐节奏展示一套完整技术动作的过程中,要体现出较好的节奏感和美感,实现这一表现的关键在于运动员在展示技术动作的过程中,要建立起对这项运动的情感联系,在实际的练习过程中不仅仅是动作的展示,更是情感的表达。基于这一特点,当健美操教学处于后期阶段教师要采取与以往不同的教学方式,侧重于学生面部表情和形体动作的美观,引导学生善于展示内心的情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密切的交流,一方面传授相应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也要了解学生自身的想法,以此培养学生建立自信,敢于在动作展示时表达出内心的情感,通过富有感情色彩的动作展示,使得自身的整体表现得以升华。有鉴于此,在组织健美操教学的过程中,融合表现力的训练项目可以说刻不容缓,这也是健美操教学的最终阶段,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各高校开设健美操课程既是落实国家对于体育强国的号召,也能直观提升学生的形态及气质,进一步强化身体素质能力。同时,在健美操练习过程中,对于学生的身心也能起到一定的放松作用,不仅能缓解日常学习带来的身心压力,也能树立一个健康積极的心态,真正实现全面发展。有鉴于此,高校在推动健美操课程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选择一些具有针对性的体能训练项目,为学生身体健康提供保障,为健美操教学体系的完善提供助力。
(作者单位:贵州电子商务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