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的分析

2022-02-16穆昀昊

当代体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职业院校思政

穆昀昊

“体育与健康”是职业院校的必修型公共基础课程,是促进职校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在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环节,加强思想品德与政治思维培养至关重要,所以将思政元素融入体育教学实践也十分必要。基于此,本文从课程思政角度出发,对职业院校“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要点加以探究,并提出教学优化建议,希望能为相关工作人员带来参考。

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综合教育理念,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性方法,更能成为职业院校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的有效手段。因此,在职业院校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中,教师需要强调课程思政元素的有效融入,从思想和行为两个层面加强学生培养,创新实践教学路径,为提高教学质量做好充足准备。

1 “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的必要性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对于职业院校而言人才培养必须以此为目标。在这种情况下,推进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基于课程思政实现协同育人成为新时期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从现实角度来看,“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实践,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落实“立德树人”,创新学科教育思维的必然要求。同时,课程思政也是一种拓展性教育理念,将其融入职业院校体育教学实践,为创新“体育与健康”教学思路、实现体育课程教学模式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而且,这一实践路径也让职业院校“大思政”人才培养格局得以构建,让“体育与健康”课程成为培养身心发育健康的职业型人才的前沿阵地。

不仅如此,职业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还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在实践中,思政元素的融入可深度挖掘“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思想政治元素,能在教学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实现学生的思想道德、家国情怀、职业精神、价值取向等方面的有效培养,可以让学生在强身健体基础上健全人格、丰富精神世界,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2 职业院校课程思政教学的理论依据

职业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发挥体育与思政教学的协同育人效应,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明确教学需求,选取科学的理论依据指导教学实践。从现实角度来看,“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教学应该从我国的意识形态、职业教育改革要求、思政与体育课程建设指导文件等方面获得理论支持。

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时俱进,作为重要的意识形态传播途径,思政教育应该以党的主流思想以及国家政策为依据。因此,职业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环节,应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要教学内容,为正确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政治认知和价值取向奠定基础。从现实角度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德育指明了明确方向,学校需要践行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理想信念,保证教学立场正确、目标明确。此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效融入十分必要,基于此突出职业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的个人价值观引导效用至关重要。在实际作业环节,爱国是公民的应尽义务和坚定信念;敬业是公民对个人、职业和社会负责的表现;友善是公民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而诚信则是公民安身立命的根本。

2.2 职业院校德育总目标

如今,教育改革如火如荼,职业教育改革是教改重点,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德育还是智育目标都所有调整,课程体系与教育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基于职业教育改革,体育教育的德育价值被进一步挖掘,大众认可度也逐步升高,这使得职业院校体育教育教学始终围绕德育总目标开展。当然,在这一环节国家发展总目标以及“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也同样备受关注。从现实角度来看,职业院校的德育总目标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的必要性理论支持,在实际作业环节必须发挥其理论指导和实践引领作用,强调思政内容与体育课程内容的深度融合。围绕职业院校德育总目标的一级和二级目标,加强顶层内容体系构架设计,夯实德育教育基础,打造创新型“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体系才是有效开展实践教学的重中之重。

2.3 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是教育颁布课程思政指导性文件,其中明确了教师队伍、课程建设与课程教学的“主力军”“主战场”和“主渠道”地位,对体育课程的“健康第一”教学理念加以强调。同时,《纲要》还提出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的工作指导建议,更要求教师重视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教育,关注理想信念教育,为培养身心健康的实用型人才奠定基础。从现实角度来看,《纲要》已然成为职业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的指路明灯。

3 职业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元素概述

“体育与健康”具有极强的实践性特征,这一课程的开展为坚持素质教育提供保障。基于该课程,高职院校学生可掌握健康保健知识,强身健体技能,更能提升自身的团队意识、坚韧品质和抗压能力,实现生理和心理的进一步发展,成长为自控力、创新力、合作力、学习力、实践能力更强的实用型人才。在实际作业环节,想要推进职业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有效融入教学,就必须做好课程思政元素的深度挖掘,以充分展现职业教育导向性为目标,夯实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基础,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教学思路。基于此,职業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教学环节,教师应强调基本职业素养和差异化职业素养的深度挖掘,强调思政教育内容与职业特征的有机融合。

3.1 基于职业共性挖掘

职业院校是实用型职业人才的成长摇篮,此类院校的毕业生都应该具有专业能力强、职业素质高、实践能力优秀的特质。无论毕业生未来从事哪种职业,都应该具有基础职业素养和正确政治认知,更应该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与生产生活习惯;为实现上述目标,职业院校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思政。在实际作业环节,职业院校应该从总体课程、人才培养目标的角度出发,明确无职业差别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深入挖掘“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的共性元素。比如,爱国、诚信、敬业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道德准则、社会公德;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意识形态等。此时,教师需要关注共性,强调不同职业需求的思政元素共同点,为学生提供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为学生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3.2 基于职业个性挖掘

为提高“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质效,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强调个性。在职业院校当中,各专业教学的职业导向性极强,“体育与健康”虽然属于公共基础课程,但保障其德育价值也需要在教学体现专业特质,所以挖掘个性化课程思政元素十分必要。在此环节,思政元素应该与职业特点高度契合,教师需要找到适用于特定职业的课程思政元素,从而提高“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的教学质效提供保障。比如,为经管类专业学生授课时,可在教学中挖掘和融入团结协作、厚德载物、超越创新等思政元素;为教育学类学生授课时,可挖掘和融入师德规范、育人情怀、文化传承等思政元素;为理工学类学生授课时,可挖掘和融入爱国主义、意志品质、超越创新等思政元素。总之,在教学环节“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教师必须结合各专业特点深挖个性化思政元素,以便提高“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教学针对性。

4 基于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的“体育与健康”教学

职业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将会推动该课程教学内容的全面升级。为适应内容扩展带来的改变,“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师能力应该随之转变,职业院校应该根據现实需求,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和工作机制,为有效提升“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教学质效奠定基础。

4.1 教学体系重构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教学中,由于课程内容、要求和目标发生变化,所以任课教师需要根据现实需要重构教学体系。对于体育教师而言,基于体育课程教学、职业素质教学、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设计教学思路十分必要;教师需要同时关注学生的共性和个性问题,找到明确的教学切入点,从而保障教学方法应用的有效性。在实际作业环节,“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想教师应该基于教学目标引领,重设教学大纲,从而基于职业特点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内容分类和针对性教学。而且,在这一环节还应该强调体育教学活动选用的科学性,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形式传授体育技能、健康知识、思政内容,同步推进专业教学与思政教学,兼顾思想引导与行为管理;对于教师而言,“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教学应该保持持续变革特性,即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根据宏观环境、育人目标、学生个体差异性等因素调整、改进教学策略,为提高有效性奠定基础。

以羽毛球教学为例,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羽毛球作为体育运动的特质及其与思政内容的共通性,找准教学目标和思政教育方向,从而找到适宜的教学切入点。比如,基于羽毛球练习、个人赛或团队赛,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体育礼仪,使学生建立自信、拼搏意识,拥有永不放弃、团结协作、坚定不移、奋勇向前的精神。在基于羽毛球教学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环节,教师应重点关注肥胖者、电脑游戏沉迷者,同时,还要融入思政元素,凸显出羽毛球运动的特点。

4.2 创新教学方法

此时,“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的有效开展需要先实现教学内容拓展,再实现教学方法创新。所谓拓展教学内容,就是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开展过程中,将体育精神、体育知识与思政教育内容有效融合,打造一体化教学内容体系。在这一环节,要求教师强调共性与个性化思政元素合理融入,使思政元素体现在教学的方方面面。体育教师可以从“体育与健康”的体能训练、健康知识当中深挖思政元素。比如,基于运动员的爱国情怀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使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基于奥林匹克的“更高、更快、更强”精神,开展体育精神教育,将其与理想信念、拼搏精神、竞争意识等思政内容相融合;基于体育礼仪和比赛规则教学开展意志品质教育,使其与法规意识、诚信品质、协作精神等内容相融。

在创新教学方法方面,“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教师需要将思政的“言传”特性和体育教学的“身教”特性有机结合起来。此时,教师依然要重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环节应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找到正确的思政教育方向,并引导学生在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切实感悟思政内容。以经管类学生的篮球教学为例,体育教师可引导学生分组练习并自行组队参与篮球赛。此时,教师不必长篇大论地讲述团结协作、勇于创新、努力拼搏等思政内容,只需要强调比赛的公正性、团队合作的必要性,并充分放权让学生拥有自主制定战术的机会,就可以让他们基于基础练习和篮球赛,切实“体悟”课程思政内容。从现实角度来看,教师在明确教学内容与目标的基础上,做好引导和鼓励能让学生自主完成思政内容学习,可实现学科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推进,更能让“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质效得到提升。

4.3 深化教师培养

职业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融入教学,不仅推进了教学内容、方法和模式转型升级,更对教师专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一环节,体育教师不仅需要掌握体育专业教学的基本素养和能力,更应该具备思政课程执教能力,以便在日常工作中顺利完成学生身心共同培养。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过程中,相关教师必须掌握思政教学技巧,学会深挖课程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并在教学中强调职业的实践性、适用性。为此,职业院校需要加强“体育与健康”教师的深度培养,提升他们的综合执教能力。比如,组织思政教师与体育教师共同备课,基于思政教师辅助实现教学内容深挖与教学体系重构;加强体育教师思政意识培养,增加他们的思政知识储备,使教学有的放矢;强调体育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养与评价,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的有效开展提供根本保障。从现实角度来看,职业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的顺利推进,必须以优质师资力量为基础,所以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体育教师思政教学能力十分必要。

5 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职业院校而言,“体育与健康”课程思政元素在教学中的有效融入,将会推进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能从根本上增强课堂育人功能,帮助学生掌握体育技能、养成体育精神,增强自我认知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际作业环节,职业院校必须全面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的转型升级。

(作者单位: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体育与健康职业院校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中职校《体育与健康》实施兴趣模块教学中呈现的现象及应对策略
我院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重心原理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分层次教学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