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农村物流管理与研究的框架模型及关键问题

2022-02-15甘肃农业大学管理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物流科技 2022年16期
关键词:运输农产品物流

张 欣 (甘肃农业大学 管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0 引 言

近几年,虽然我国的经济得到了明显的发展,但是对于农村的积极影响并不明显,低端劣质的农产品仍出现于农村市场、农产品的产量滞销依旧存在、农产品的品质安全得不到保障以及销售假冒伪劣农产品等问题仍然存在,使得农民的收入与付出不成正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问题反映了我国农村物流技术的滞后。另外,乡村市场拥有大量的农产品供给,存在一定的潜力。由于近年我国的出口需求较低,因此要想扩大国内的需求,还必须依赖于农村市场。所以,发展和健全现代化的农业物流体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市场的后勤涉及范围广泛,通常把它称为“农村物流”,是对农村生产活动产生的输送、搬运、处理、装卸、加工、储存以及信息处理等方面的总称。具体而言,我国的农村物流系统可以分为3大部分:农村物流、农用物资物流、农村日用消费品物流。它是一种以农产品为基础的供应链体系,包括农产品原料的采购、农产品的加工制造、农产品的销售以及农村用户获取日用消费品等一系列物流活动。目前,我国的农村物流业面临着诸多问题,学术界的专家们都从各个方面展开探讨,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中国的研究学者提出了以下观点:杨奕(2020)提出,我国现代农村物流供应链可以通过建模的方式进行路径优化,提高物流运输效率[1];王桂芳(2013)提出我国农业物流的发展正在朝着一种全新的方向迈进[2];王雷(2013)对我国的农村物流发展政策提出了要素分析,并对相关政策提出优化研究[3];刘俊华(2013)提出,针对现代农村物流的管理与研究,可对其中的关键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落实[4];陈秀丽(2004)提出,乡镇企业物流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可通过物流体系管理提高物流运输效率[5];王新利(2003)提出,中国农村物流模式和体系的发展需要通过模型优化,对框架进行梳理构建[6]。

1 现代农村物流体系管理与研究框架构建

本文从农村物流体系建设的原因(why)、由谁来建设和获益(who主体)、主要服务对象是谁(what客体)、需要哪些工具和条件才能完成(what载体)以及农村物流的功能是什么(what功能)5个方面构建起了现代农村物流管理与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现代农村物流管理与研究体系框架模型图

1.1 目标

农村物流体系的构建主要是为了有效地减少农村物流费用,改善农村的物流服务水平,也就是把城乡的物流网络连接起来,在城乡之间建立起一个稳定的双向运输通道,从而减少农村物流的运输费用,提升农村物流的效率和服务水平,促进农产品的流通效率,进一步保障农产品的运输质量。

1.2 主体

农村物流管理体系的主体是指参与到农村物流活动中的某个环节或对其功能和环节有一定影响力的机构和人员,例如,物流、加工企业、中介组织和其他相关利益者,以及商贸企业、政府和个体农户等。农村物流主体作为整个物流系统运行的发起者和维护者,对农村经济发展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

1.3 客体

物流的客体是指一切与农村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物品,它包括农产品、农资产品、农村生活消费品等。农资产品主要有农产种子、农作物化肥和农药、农业生产工具等,农村生活消费品主要指的是农村居民所需的日常生活用品;同时,农产品也包括半成品和完成品,以及加工处理后的半成品和完成品等。

1.4 载体

在农村物流系统中,载体主要指的是物流设施和设备,即原产地运输到消费地所需的各类设施、设备和运输路线。农村物流系统既要有市场的主导推动力,又要有一种能够协助目标对象在资源地和消费地之间进行商品流通的媒介。载体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为硬件类载体,一类为软性类载体;其中,物流硬件载体设施主要有仓储设施、配送中心、农产品加工处理平台和物流道路等;物流设备包括:货物的装载设备、运输设备、加工设备、仓储设备、信息设备等;而软件的支持则主要有物流政策,以及网络信息平台、物流人才市场等。

1.5 功能

在我国农村区域的物流配送体系中,其功能是根据不同地区的物流情况来提供不同的服务。农村物流体系的主要业务实质上是其载体的多功能化,它是完成农业运输管理目标的关键保障。当前的农村物流体系业务主要有搬运、物流加工和包装信息3个功能体系,在这些功能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扩展和合并形成了产品的流通加工、装卸搬运和物流信息交流等小功能管理体系。农村物流的服务管理水平是实现农产品流通和增值的关键性因素。

2 农村地区发展物流管理过程中需完善的环节

目前,我国农村物流管理的主要问题是农民个体经营的不均衡,导致农产品的运输、营销往往不能有效地满足农民对“最后一公里”的需求。频繁的运输工具变动导致了新鲜农产品的损耗和运输费用增加;此外,由于配送等候时间过久,农产品通过多种运输方式配送,在村县间的转接过程中,难以保证新鲜农产品的质量。很多农村地区还没有形成专业的物流培训体系,这就导致了专业人员在实践中暴露出很多问题。在物流运营过程中,第三方物流公司具有较大的运营规模和较高的运输效率;特别是在新鲜的农产品生产地区,以公司自身的物流和配送系统为主导,由于在规划过程中没有进行系统设计,没有设立统一的配送中心,导致无法实现大规模、系统化的农产品流通,产生大量的物流运输费用。另外,由于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在某些边远山区很难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冷链物流体系。与常温的仓储相比,低温仓储物流的运营技术和成本都更高。以现有的物流管理技术水平来看,许多生鲜农产品无法运输与应用;同时,我国的物流经营管理机构有一定的缺陷,其发展与分配也存在着地域上的不平衡,尚未制定有关产业的特殊规范。

2.1 目标要素分析

首先,要确定一个可衡量性的目标,也就是必须建立一套具有衡量标准的农村物流服务水平和成本体系。而农村物流的可实施性评估系统、农村物流费用的计算系统以及相应的农村物流的统计系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因素。其次,各地在制定物流目标时,要掌握区域的实际情况和各项方针,以制定符合当地特点的物流业发展战略。

2.2 主体要素分析

主体包括许多组织和有关单位。各类组织和主体之间为了达到目标进行协作是非常重要的,而如何提升各类组织的组织效率和彼此协作的效率,则是主体的两大要素。比如,建立专业的合作组织,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的物流服务和企业间的合作效能。如表1所示。

表 1 农村物流体系主体间的相互协作关系

2.3 客体要素分析

农村物流管理的服务对象主要为农产品和农资产品,农资产品分为农村基本消费品和各种农用物资,农产品则分为加工品和基础农产品。农村生活消费品的主要特征是全年需求性较大,而农用物资消费的主要特征是时节性消费。这二类商品均是农业运输体系的主要进向商品,它们的输入是整个农业运输系统的主要输入;而基础农产品和农业加工品则是整个农村物流体系中的主要输出产品。客体的目标是要做到供求均衡、供过于求、质量有保障,防止出现两种极端的状况,以保障农村物流管理的质量。所以,对农村物流客体产生影响有3个方面的要素:第一方面是保障农产品、农资产品等的数量;第二方面是保障各类农产品的质量;第三方面是保障客体的运输流向。

2.4 载体要素分析

载体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硬件方面的核心要素,另一个是软件方面的核心要素。硬件方面最重要的是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此类设施主要有农村运输设施、农村物流设施等。如果物流设施不完善,就会造成企业的物流费用增加,从而降低企业的物流服务质量。所以,完善和配置农村物流设施、引进先进的农机设备是目前农村物流管理面临的重要难题。软件方面最重要的是建立网上物流平台、培训物流人才,以及制定和执行有关的国家物流管理制度。我国农村地区涉农信息化建设经历了近22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真正可以正确使用网络平台的农户却寥寥无几。农业农村部在全国1 000个固定观测站进行了数据统计,结果表明,仅0.8%的农民家庭可以利用网络来获取市场和技术资料。与其他行业比较,农业电子商贸的发展程度较低,仅有0.2%的农民利用电脑上网采购生产资料,而在网上销售农产品的用户不到0.5%。虽然国家每年都会培养大量的相关人才,但是大多数毕业的大学生都会选择到城市发展,而选择到农村发展的却很少。另外,我国涉农物流业的政策规定与实施也是影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涉农信息系统的整合与推广、现代物流管理思想和技术手段的普及、涉农物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都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如表2所示。

表 2 现代农村物流管理与研究关键问题表

3 农村地区发展物流管理的实施路径

3.1 加强交通设施和网络信息化建设

要抓紧推进乡村道路硬化工程建设项目,加强配套相关的基础设施,注重道路养护。为了满足商品的流通,应适度扩宽机动车道;要重视乡村住宅与道路的系统性设计,使得乡村道路上的大客车可以顺利通行,从而促进城乡货物的“双向流动”。要逐步完善乡村网络信息化建设,实现“村村有网”的局面,扩大网络覆盖面,利用电子商贸平台,迅速改善农产品的销售情况。

3.2 完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成立农村合作协会

首先,要在城镇附近建立具有一定冷冻设施的中转站或者具有配送能力的集散站,实现对新鲜农产品的分拣、包装、装卸、搬运等物流的分批管理,从而推动生产加工企业、批发农贸市场,以及商贸企业、超市等终端消费者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物流管理体系。其次,政府要鼓励农村个体户组织形成统一的农村合作社,形成农产品生产和物流运输的统一化管理,有效地改变传统物流分散情况。建立农村合作社,可以使得区域农产品更好地拓展销售渠道。

3.3 加快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和专业人才

各农村区域要利用好当地的各项扶贫助农政策,积极引进和培养农村物流专业人才。以乡镇的高职院校作为基础,实行校企合作,以物流企业为单位,组织系统化培训,以培养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针对我国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现状,重点培育具有发展潜力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使得它们提高经济效益和发挥带动性作用。依托各地的资源和政策,扶持物流公司进行改革,优化农村物流服务方式,增强资源集成,积极拓展农村地区的物流服务网络化体系。

猜你喜欢

运输农产品物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关于道路运输节能减排的思考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