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OBE理念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点线面体四维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2022-02-15贾妍心黑龙江职业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物流科技 2022年16期
关键词:物流院校融合

贾妍心 (黑龙江职业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物流管理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尤其是新时期建立在物联网的基础上打造产业结构,各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有了更高的物流管理需求,需要构建灵活化、数字化、智能化、多维度的物流管理体系,就需要人才队伍具备较高的技术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因此,以教育为源头进行人才培养已经成为社会多方关注的重点。

1 基础理论分析

1.1 新时期物流管理人才培养需求

新时期,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与社会各领域之间都有了关联,物流企业的发展规模更大,物流产业链的辐射性更广,在人才需求方面不仅仅需要市场开发型人才,更需要能够解决物流管理创新期间出现的各种问题的人才,因此人才需求等级涉及高级管理人才、解决方案设计人员、信息技术人员、供应链管理人员、物流操作管理人员、物流操作工人。人员需求类型丰富、队伍人数众多、岗位多样,对于人员的综合能力有较高要求[1]。

另外,从行业发展特点的角度来讲,成品物流和采购物流之间有一定的差异性,对于人员的专业要求不同,生产物流的专业要求就更高,这三种不同的物流形式是当前较为常见的行业发展内容,结合不同的物流产业发展需求,人才的培养也需要进行调整。因此新时期的物流行业人才培养倾向于和产业结构相适应、能够及时进行创新。

总的来讲,新时期的物流行业需要复合型人才,要求其不仅能够掌握物流行业的专业知识,更要具备创新思维,拥有团队合作精神,具备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能够为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持续性动力。

1.2 OBE教育理念

OBE教育理念又被称为成果导向教育。最初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Spady提出该种教育模式,整体围绕着定义预期学习产出、实现预期学习产出、评估学习产出结果这一流程展开[2]。简单来讲,在某一项任务开展的过程中,要首先分析该项任务的执行可行性,并且制定科学的目标;结合前期目标来执行任务,并且做好各个细节的控制;结合任务的完成结果进行评估,反向分析前期制定的目标是否需要调整和改进,并且为下一阶段的目标制定以及任务执行提供参考。这种成果导向教育思想有着极强的可预见性和可控性,能够大大降低任务完成期间的风险,对于当前的教育体系来讲有一定借鉴价值。

2 OBE理论与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的契合性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的教育发展有了更强的要求和标准,为了进一步提升物流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需要迎合新时期的社会发展需求,进行教育目标和教学方向的调整,这也就导致教育的落实需要围绕具体结果进行调整,因此OBE理论的融入,有了更强的可行性。

从常规的理论与实践融合方式上来讲,首先,需要重新构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可以结合新时期物流企业的人才需求进行全方位调研,并且考虑学校、政府、用人单位、学生、教师等相关机构和人员的市场需要以及社会期望[3],将OBE理论作为人才职业生涯规划以及教学体系规划的主要依据。

其次,需要构建和专业能力相映射的新型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传统的课程往往划分为基础课、技术课、拓展课,而新型的OBE理论与物流管理专业相融合之后要求调整课程体系,即以企业职位、人才能力、社会需要为依托构建映射关系,重新进行课程拆解、整合、开发。

再次,需要及时改进和完善原有的教学策略。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教学策略是当前高等教育的常规方法,但是单纯地进行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还无法满足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需求,其中的实践不仅要具备时代性和可行性,更需要产生真实的效果,这样才可以定位最终的实践成果,从而优化前期制定的目标。例如可以结合整体社会的行业发展需求,及时整合物流相关领域的资源体系,配合院校的专业课程,构建多元化资料库,资料库中的资源可以由其他企业提供,也可以由院校自主搜集和补充,结合资料库再打造实践化学习平台,这一平台可以让院校的课程逐步向物流生产和管理领域拓展,更可以让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总结出一系列经验和学习成果作为资源库补充的依据。在这样的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发展环境下,学生不仅有了更加充足的展现和发挥空间,更可以使学生的对外实践成为提升其综合能力、增强院校物流管理教学价值的动力。

最后,还需要引入和学科相对照的评价激励机制,比如将常规的考试转化成物流管理沙盘竞赛、智慧物流储备分析大赛等等,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具备极强的可操作性,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制定科学的生涯规划目标,并且按照自身的需求来执行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表现为其发奖品以及表彰,可以给予学科成绩加分、比赛奖金、实习途径等,而想要达成以上目标,不仅仅需要院校进行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更需要社会、家庭、专业组织等相关主体提供辅助。

3 OBE理论与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融合结果

秉承着以上一系列理论,在物流管理专业创新的过程中,本文提出了“点线面体四维递进式”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这也是成果导向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创新结果,能够为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的持续性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3.1 点线面体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

围绕着定义预期学习产出,深度分析新时期物流管理专业人才需求、企业用人需求、行业未来发展需求,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逐步推进校企合作、资源共享,从而形成四维递进式的人才培养体系。

点:强调立足产教融合,面向企业需求,打造订单班,以此作为人才培养的出发点。

线:强调实施“1+X”证书制度,瞄准人才紧缺领域,深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教育模式;进一步对接新时期智慧物流领域,有效解决新兴物流体系人才紧缺问题。

他以前对一位朋友说:“我几十年来,因为革命,居无定所,每年所买的书籍,读完了之后,便送给朋友去了。至于读过了的书籍之种类和数目,记不清楚。大概在我革命的时候,每年所花的书籍费,至少有四五千元;若是在革命很忙的时候,所花的书籍费便不太多,大概只有二三千元。”

面:树立立德树人、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方法,即理念与课程融合,师资与技能融合,实践与体验融合,平台与资源融合,形态与文化融合。坚持德技双修,确保工学结合。

体:多方协作,进一步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搭建人才培养新载体,坚持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要想实现这样的目标,首先要构建产教融合的教育服务体系,并且为实现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打造一支专业性较强的人员团队,坚持让课程教学、考证机制相融合,进一步强化社会服务对院校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优势。结合学生需求以及行业需求,重新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拟定,这样能够为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物流行业的创新提供新的技术、人才支撑[4]。

3.2 点线面体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践

3.2.1 “点”塑造,依托校企合作

首先,结合地方院校和地方的社会物流行业发展需求,构建产教融合试点。依托物流企业的实际需求,修订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案,在企业岗位和职业发展的基础上,重新调整教学课程体系,可以采用专兼职相结合的方式,实现“1+N”高校教师协同授课。这样的方法,不仅可以让专业教师有更多的专业人员辅助,更可以为学生提供与实际物流生产、管理相关的实践内容,打造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其次,院校要积极利用校内的资源,对企业就业人员进行共享和宣传,让当前的物流企业及其相关行业了解高等教育的具体内容和相关理论,这样可以让企业帮助院校进一步调整教育体系和教学内容,能够加深产教融合。

3.2.2 “线”串联,构建课证融通体系

3.2.3 “面”构建,坚持实现立德树人和工学结合

进一步加强物流管理专业和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融合力度,打造物流管理课程思政体系,并且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教育中,让技术创新成为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新型保障,促使技术升级和人才培养共同发展;加大力度,做好师资团队的培训,全面加强培训力度,尤其是要让教师走出院校,走入行业和企业岗位,真正了解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和人员技能发展方向,通过多元化的教师培训和顶岗实践,让教师成为推动新型人才培养体系落实的主要动力。

开展暑期上岗活动、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能够充分接触物流行业的实际情况,从而重新定位物流教学目标;加强数字化平台和教学体系之间的融合力度,尤其是以数字化平台为依托进行物流资源、信息、案例共享。比如可以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让校内的专业课程和校外的实践训练相融合;坚持让行业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专业教学相融合,可以组织道德讲堂和优秀人物讲座,对学生思想认知产生积极作用,创建良好的物流教学环境,树立正确的班级文化及院校文化,这是提升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根本保障。

3.2.4 “体”融合,坚持多方主体协作,打造全员育人体系

在产教融合的基础上要求社会各界与物流行业相关的主体也参与到人才培养中来,物流管理行业可以和院校签订合作协议,构建专业订单班、打造现代学徒制、提供双元化循环教学体系,也可以结合新时期的物流发展需求,构建供应链创新班、港口物流特色班、智慧物流培养班。依托物流企业的实际需求,让相关技术企业、人才培养企业、物流行业研发企业也参与到教学中,由企业在多元化的校企合作中对人才产出进行反向评价。

4 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点线面体”递进式人才培养的重点

4.1 构建完善的订单班人才管理模式

在尝试产教融合的过程中,构建订单班是实现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根本保障,更是让物流企业规则、岗位特点、行业标准、基本素养走入课堂的重要途径。而订单班的制定也需要科学性和合理性,订单班的管理团队不仅要涵盖专业的教师,还需要涉及物流企业的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员。由这些人员对校企合作研发下的订单班管理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落实进行全方位梳理,进一步发挥企业资源优势和专业人员优势,发挥院校的教育优势和组织协调优势,能够真正构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的订单管理模式。

4.2 强化“1+X”证书制度的科学性

以“1+X”职业技能等级认证工作作为人才培养创新的切入点,全面落实教学、教师、教务管理多项创新,要求专业教师结合物流行业的发展需求,进行自我能力的提升,重新设定多类型教师岗位。比如某院校选派教师参与“1+X”证书师资培训,主要目的在于进一步了解新时期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规律,让其中的“ X”证书的制定更加科学合理。

组建多样化的创新班级,才可以让产教融合更为彻底,同时也能够为院校进行课程规划提供新的参考,比如某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重新梳理了课程内容,并且采用理论教学、企业真实案例引导、企业现场实践操作、学生自主创新这一系列模式[5],使“1+ X”证书制度真正体现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其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物流管理“1+X”课证融通课程体系

4.3 多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机制需要具备精准性

多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机制制定的主要目的是在学生综合素养塑造的基础上,构建新型培养体系,这是满足新时期多元人才需求和复合型人才需求的主要机制,其具体内容及实践要点如下。

4.3.1 理念和课程融合

首先,人才培养期间必须坚持突出创新意识、创业意识、综合能力,将这些作为人才衡量的标准,并且将创新、创业教育和物流管理专业相融合,打造技能升级和素质创新的立体化培养体系。

其次,要让人才培养与物流行业的专业建设相融合,物流行业的专业建设强调考虑人才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质,那么应该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依托,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主要培养路径,改善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内容,并且在专业课中增加思想政治元素。邀请相关专业人士来校举办讲座,让课程体系与实际的企业发展相融合,并且将企业发展文化和员工管理文化渗透到专业教育中。其具体架构如图2所示。

图2 多方位促进创新、创业理念与课程融合

4.3.2 师资与技能相融合

教师资源和技能相融合,主要强调通过专兼教师结合、多样化教师培训体系、专业教师顶岗实习体系,来进一步强化院校教师团队的综合素养。尤其要让教师了解新时期智慧物流储备分析与优化、物流企业经营技巧、物流沙盘、技能竞赛等相关活动,积极组织校内、校外的活动体系,以强化学生和教师团队本身的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实践素质。

4.3.3 实践和体验相融合

物流管理本身具备极强的实践性,坚持以第二课堂、暑期上岗等方式,鼓励学生参与物流社团协会、兴趣小组以及相关企业实践。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走出院校和课堂,将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也可以从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物流企业还需要派出岗位导师对学生的具体实践进行指导,在确保安全、科学的前提下,让学生的第二课堂和对外实践活动更具多样性。

4.3.4 坚持数字化平台和物流资源之间的融合

新时期的物流管理已经逐步向数字化和现代化方向转型,因此依托数字化平台进行创新,也成为多方关注的重点。其中,加强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实训平台建设将作为联通院校和物流行业的重要桥梁,院校可以积极引进或者研发属于自身的信息化平台,例如选择超星学习通平台,研发校内自主使用App。配合物流大数据、云计算、3D仿真模拟、网上订单管理等相关虚拟服务[6],可以增强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更可以让学生了解真实的物流岗位日常工作内容以及实际需求。通过“道德大讲堂”加强教风建设,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服务态度。

5 结 论

基于OBE成果导向理念,以产教融合作为切入点,构建“1+X”证书制度,从而构建产业链,以实现立德树人和德技并修的目标为依托,坚持五位一体的管理体系,形成了一套“点线面体”四维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可以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提供新的途径,更可以成为新时期人才培养的借鉴方式,能够极大提高物流人才的综合能力,更可以提升专业教育和社会服务之间的联系。

猜你喜欢

物流院校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