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元交际对于幼儿发展的意义及培养路径

2022-02-15

林区教学 2022年12期
关键词:意图同伴交际

(喀什大学,新疆 喀什 844099)

元交际是人类言语交际的基础,是一种意义含蓄的交际,也是一种抽象的交际,其关键性因素在于交际的双方能否精确地理解对方的交际意图或所传递信息的“意义”。元交际的特征为:在“肯定的表述”中包含“否定的”或“解释的”表述,即为隐喻。此特征广泛地存在于人类的社会文化系统中,如概念、艺术、宗教等领域。一件雕塑,通过其特定的形状、颜色等视觉信息所传达的“隐喻”要远超于展示的视觉信息。所以,当同一文化背景的人在谈论一个事物或现象时,两者能够默契地把握什么不是当前所谈论的对象。这就是我们理解艺术作品、幽默等“共享的社会文化”的心理基础。贝特森(Bateson)最早把游戏与元交际联系在一起,并揭示了游戏所包含的元交际意义。在社会性游戏中,如果幼儿不能够识别对方的游戏意图,游戏就无法开展或深入。元交际可使幼儿理解双方的意图及同伴行为的目的,进而预测同伴的行为以建立互惠的游戏关系。因此,无论是提升幼儿游戏的体验,还是引导幼儿进入社会文化,发展其元交际能力都显得十分必要。

一、语言交际与元交际

人们使用语言进行交际都会涉及说话人对意图的表达和听话人对意图的推理,交际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话语意义表达说话人意图。说话人表达和听话人理解的不是话语意义,而是基于话语意义的说话人意图[1]。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听话听音,锣鼓听声”。听者要善于聆听弦外之音,明白话语的真正含义,从而达成对他人所要表达意图的理解。除却表达者意图的指向性与目的性外,还包含着说话人的价值观念、情感态度、文化习俗等多种因素,即说话人意图在认知属性之外还具有社会属性。因此,相同的一句话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会有不同的含义;相同的一句话也可因意图不同而传递不同的信息。在人际交往中,说话人表达的意图是否准确,听者能否准确理解他人的意图,二者能否符合社会文化规约,都离不开相关知识的掌握和策略的使用,这其中就包括能否掌握元交际技能。元交际能力是一种就“内隐的交际”所传达的信息进行意义沟通的能力。缺乏这种能力,则不能胜任社会性交往活动[2]。对于幼儿的语言发展研究,早期主要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功能对语句进行分类,归纳语言学特征并调查其在活动中的分布情况,从而对教师提出指导性建议。而近年来的一些研究则从语用发展的角度出发,关注幼儿语言的社会化过程。贝特森认为,游戏作为一种元交际活动,是一个信息的“意义”交流和理解过程。游戏是以识别出对方的元交际信息为前提的,只有当游戏双方都能通过“隐喻”进行元交际时,游戏行为才能发生[3]。游戏是幼儿获得元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幼儿不可能始终都处于游戏之中,终有一天要回归日常生活。由此可见,元交际对于幼儿的语言发展以及社会性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为幼儿适应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元交际对于幼儿发展的意义

(一)语言发展

当我们考查幼儿语言发展的指标时,平均语句长度适用于4岁以下的幼儿,4岁以上的则需要其他测试作为参考。相对于平均语句长度,4—6岁幼儿在合作装扮游戏中的元交际语句数量及比例的不断增长表明,元交际从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学前幼儿的语言发展进程[4]。

1.元交际与幼儿叙事能力的发展

Blum-Kulka的研究表明,是元交际帮助幼儿在游戏中发展了叙事能力[5]。叙事能力即为脱离语境进行组织性表述的语言能力[6]。幼儿在叙事中既需要启动记忆系统中与叙说主题相关的知识,选择运用恰当的词语组词成句以达成正确表述,又要考虑叙述内容组织的合理性(如事件的时间地点是否明确、角色是否交代清楚、事件背景或前因后果如何等),同时还需要将倾听者的注意力和感受考虑在内[7]。相关研究表明,在合作装扮游戏中,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明确的元交际数量会上升。明确的元交际功能表现为:设置了说话的场景、使行为容易被人理解、为活动提供恰当的解释和方向、提供管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功能反映了幼儿认为的现实和同伴间的互动。如:3岁幼儿在确定自己的游戏后,会不假思索地进入游戏框架。此阶段的游戏多为对物体进行想象性操作,有时幼儿会自言自语地解释自己的动作(通常使用不同的声音),在此过程中其与同伴的互动——元交际数量较少,大部分情况为幼儿独自游戏或平行游戏;4岁幼儿在大多数情况下,较难准确地区分现实中的自己与游戏中的角色,进入某一游戏角色的方式多为同伴暗示,进入角色后常常按照自己的意愿而不根据游戏中的角色进行表演,其游戏缺乏明确的规划;5岁幼儿在游戏之前大多会以明确的元交际确定故事情景及游戏内容,随后会借助表演——隐含的元交际来补充自己的故事,虽然在此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意料之外的突发奇想,但是总体上双方的游戏是按照设定展开并且持续时间较长;6岁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较少通过即兴的想象表演来丰富故事情节,相反,他们会在游戏前设计出一系列有逻辑性、持续时间长且较完整的情节,而所使用的工具正是明确的元交际,这时的幼儿通过语言而不仅是表演使对方按照“剧本”进行游戏。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会逐渐通过元交际控制游戏以运用自己的权力,游戏也越来越反映幼儿内心的诉求,具体表现为幼儿越来越多地通过元交际以讲述更复杂的故事,越来越接近于成熟的口头叙事者。可见,元交际对于幼儿叙事能力的发展起到了媒介作用。

2.元交际与幼儿语用能力的发展

人际交往,是双方为实现其目的而展开和深入的互动过程。因此在交际过程中必然会涉及意图的表达和针对意图的推理,这是语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8]。听者基于所言,结合交际的语境、个人的生活经历、所处的社会文化而推理出的表达意图即为语用意图推理。同时交际又是社会互动,双方的情感态度、人际关系、对彼此的主观评价等都影响着交际的成功与否,是交际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过程中,双方都应具有社会互动的意识,交际者不仅需要解释评价对方的语用行为,更需要反思自己的语用行为是如何被对方阐释和评价的,以达成互动,即元交际意识。幼儿由于社会性以及认知发展处于起步阶段,较难利用元交际意识对他人的交际行为进行准确阐释,也很难反思自己的语用行为是否恰当。如,幼儿看到同伴带了新的贴纸或者新玩具来幼儿园,虽然很羡慕,但会说“我妈妈也给我买了新玩具”来掩饰自己的羡慕之情。这时如果第一个幼儿能够通过元交际意识准确阐释这句话的含义并推理出同伴的真正意图,就会把新玩具分享给同伴。反之,这个幼儿有可能会无法理解这句话的真正意图从而陷入盲目的攀比。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以及互动经验的不断丰富,在教师针对元交际的引导下,幼儿就能正确阐释同伴的语言,并准确地推理出同伴的意图,从而达成交际的目的,形成良好的互动。

(二)社会性发展

元交际不仅是幼儿成功开展游戏的前提,在成长过程中,幼儿依托元交际为媒介还达成了多方面的发展。李林慧通过研究得出的结论表明,幼儿在游戏中的元交际对幼儿在叙事、语言运用以及社会认知等方面的发展起到了媒介作用。元交际会出现在幼儿游戏的协商合作过程中,也会出现在日常话题讨论的过程中。在此过程中,不同的人带给幼儿的交际反馈是复杂的。幼儿能够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想法不同、爱好不同、性格不同,但是只有通过元交际幼儿才会超越“表面的不同”,从深层次理解人与人为何想法不同,进而快速领会别人的行为并予以积极的反应。由此得到的正强化会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幼儿的交往技能不断提高,社会性得到良好发展。

1.元交际与幼儿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

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即为个体能够区分自己和他人的思想和情感等内部心理状态,并立足于已知的信息准确推断他人的思想和情感等心理状态的能力,是幼儿社会认知发展的核心体现[9]。研究表明,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在幼儿3岁时开始萌芽,5—6岁幼儿的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已发展到一定程度,初步实现了“去自我中心”[10]。在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过程中,幼儿需要在认识上“去自我中心”,需要把两种以上的心理成分联系在一起,需要借助自身已有的知识及经验对表象进行推理,需要对自我进行控制和约束。而元交际要求交际双方能够顺利辨识与理解真正的交际意图,幼儿达到此要求必须具备从他人视角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不难发现,幼儿的元交际发展与社会观点采择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教师可以元交际为指标评估幼儿社会互动的质量,并针对幼儿在交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帮助。当幼儿在互动中发生冲突时,教师要判断冲突是否源于元交际的过程不畅,是否由于幼儿没有听懂话外之音。如是,教师可以结合双方互动的情境、双方真实的情感态度,帮助幼儿理解他人的真正意图,协调幼儿与他人的观点,使社会互动能够继续进行。幼儿在明白他人真实意图的同时,元交际能力也会得到不断提高,渐渐学会在认识上“去自我中心”,学会对别人的想法进行推理,进而使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得到发展。

2.元交际与幼儿幽默感的发展

幼儿幽默感包含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对幽默刺激的理解与欣赏,第二层面是创造和使用幽默[11]。幽默感与幼儿的认知发展、社会交往、心理特征都具有密切联系。幼儿幽默行为的动机通常有:取悦他人、自我满足、脱离困境。这些动机都指向幼儿与同伴的社会交往,在此过程中幽默行为可作为交往策略帮助幼儿提升同伴交往地位、化解交往中的冲突,进而有助于幼儿更好地与同伴相处,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从更深层次分析,幽默是幼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的幽默行为通常会将成人的文化进行创造性改造,不仅产生诙谐效果以完成幽默行为,还主动建构了自己的幽默文化。同时,幽默所创造的愉快氛围也体现了文化的娱乐性功能。而元交际与幼儿的幽默感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原因如下:

第一,1—3岁是幼儿形象视觉幽默发展期,3—6岁是具体语言幽默期[12]。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从挠痒、鬼脸等滑稽动作逐渐过渡到用夸张的语言、诙谐的笑话来创造幽默。一个人的“语用”经验越丰富,元交际能力越强,幽默欣赏及创造的能力就越强。第二,幽默感的发展与幼儿心理理论、社会认知的发展有关。研究表明,元交际对于社会认知的发展起到了媒介作用[4]。第三,幼儿的贬抑幽默和消极幽默会对同伴造成伤害,进而使自己受到同伴的排斥。随着幼儿元交际能力的发展,幼儿才能结合情境、同伴的情感、交际的意图达成积极的逗趣幽默和完善同伴关系的幽默。

三、幼儿元交际能力培养路径

(一)遵循幼儿元交际能力的发展规律

研究表明,小班幼儿在利用元交际发起游戏时,以肢体动作为主;中班幼儿以借助材料的言语为主,且开始出现变化嗓音的笑;大班幼儿以单纯言语为主[13]。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的元交际信号,还可了解处于社会文化中的幼儿所共同拥有的主观与集体现实知识。幼儿的元交际行为揭示了游戏事件的相关信息及幼儿对社会文化的理解。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其所使用的元交际信号逐步由非言语向言语过渡,且幼儿对元交际的使用日趋熟练,逐步由关注自身转变为关注同伴。因此,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应善于识别不同年龄幼儿的元交际信号,不能武断地认为只有言语才是元交际。当发现小班幼儿的肢体动作很夸张时,应着重观察其是否在向同伴表达自己的游戏愿望。如果是的话,可分析元交际发起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只有及时准确地捕捉到幼儿的元交际信号,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高幼儿的元交际能力。教师也可根据幼儿元交际的发展规律,鼓励并支持幼儿用语言发起元交际,使幼儿逐渐实现非言语向言语的过渡。

(二)有针对性地培养幼儿的社会观点采择能力

社会观点采择能力与幼儿元交际能力的发展相辅相成,所以幼儿教师可依据社会观点采择的维度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进行目标设计:第一,创设条件,增加幼儿间的同伴互动机会,重视对幼儿互动频率的观察与评估。张文新和林崇德通过对济南市425名儿童的研究得出,同伴互动经验的数量对幼儿社会观点采择能力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幼儿的社会观点采择需要一个最小量的互动经验作为前提条件。这是幼儿通向观点采择的“门槛”。此为幼儿社会观点采择能力与同伴互动关系的“门槛假设”[14]。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可将互动频率作为评价指标。第二,应注重提高幼儿推断整合能力。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要求幼儿把两种以上的心理成分联系在一起,需要借助自身已有的知识及经验对表象进行推理。在这一维度上,要求教师会判断幼儿是否能突破直接感知进行推断。如,一名新来的幼儿在活动中总想去盥洗室,社会观点采择能力强的孩子就会推断出他并不是真正想如厕,而是处于适应期的一种行为反应。

(三)创设有利于元交际发展的游戏情境

1.混龄游戏

因元交际能力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而发展,所以教师可创设混龄游戏的情境,将多种类、多层次的活动材料投放到区域活动中,或者在户外游戏中鼓励不同年龄幼儿的互助与合作。通过扩大幼儿同伴交往范围,为幼儿创造元交际的“最近发展区”,以此促进幼儿元交际能力的发展。年龄小的幼儿在与比自己大的幼儿相处时,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人际认知,更重要的是在榜样的作用下,学会尊重他人的观点、体谅他人的情绪,学习到元交际的具体方法。而对于年龄大的幼儿,混龄游戏为他们提供了实践元交际的机会,他们在同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游戏时,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人际认知,而且为了游戏的成功发起和顺利进行,必须用元交际控制整个游戏的进程。因此,混龄游戏使幼儿更容易体会到元交际带来的成就感。

2.角色游戏与表演游戏

游戏是有规则的,但游戏中的规则不同于实际生活中成人提出的规则,幼儿在游戏时对于游戏中的规则是默认的。幼儿会主动根据角色规范自己的行为,体现出自我调节的能力。在角色扮演中,他既是别人,又是自己。在自己和别人的对比中,学会服从社会关系的准则,体会到不同的情绪,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幼儿在扮演某个角色的时候,其真正的价值并不是在学习这个角色的行为方式,而是在学习角色背后所代表的社会性的意义,从而掌握社会行为方式与文化背景之间的制约关系。这种元交际式的学习,使幼儿能够在“是”与“非”相辅相成的结构中学会区分与概括,掌握“非某物”的多层次的概念系统。由此可见,角色游戏与表演游戏为幼儿的元交际发展提供了一个演练场所,且幼儿在整个过程中兴趣强烈,以完成角色任务为荣,在元交际发展的同时更体会到了游戏的快乐。

(四)把握一日生活中元交际的发展契机

1.幼儿的幽默行为隐含元交际的培养契机

元交际能力是幼儿能够理解讽刺、反话、幽默、笑话的心理基础。幽默行为可以打破原有规则以建立创造性的规则。幼儿有时会处于一定的限制之中,为了突破限制就会采取幽默的行为方式。这些行为的目的包括挑战规则、违反禁忌等,幼儿通过这种赋权的幽默行为来彰显自己的权利。很多成人排斥幼儿的“违反规则”“挑战权威”的行为。事实上,成人不应打压幼儿的幽默,而应正确引导幼儿的幽默文化,积极参与其中并鼓励幼儿的自主性,抓住培养契机。

第一,幼儿教师应创造和谐积极的氛围,除了必要的控制时间外,应尽量让幼儿感到轻松自在。第二,在生活中要善于发现幼儿的幽默行为,并及时给予正向积极的反馈,如,敏锐地发现幼儿的玩笑,及时与幼儿一起哈哈大笑,顺着幼儿的幽默话题深入互动。第三,创设支持幼儿幽默发展的教育环境。如:教师善加引导,使音乐活动中的滑音、跳音都成为幼儿幽默创造的源泉;参与幼儿的角色游戏时,教师可鼓励幼儿以幽默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于角色的理解,这样不仅可以塑造更加丰满立体的角色,还能激发幼儿创造属于自己的幽默文化。在此过程中,幼儿的元交际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发展。

2.科学处理同伴冲突会促进幼儿元交际发展

同伴冲突是幼儿与同伴之间频繁发生的一种社会互动形式。幼儿在冲突协商过程中,能够逐渐认识到冲突的起因,进而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逐步实现“去自我中心”。而在同伴冲突的解决过程中,幼儿逐渐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的策略,提升自我调节与控制能力。无论冲突的结果怎样,都会使幼儿有强烈的情感体验。如:冲突解决不好会被其他同伴排斥,幼儿会感受到强烈的孤独感;冲突的成功解决会使幼儿体验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成就感。不言而喻,这些强烈的情感体验都会促进幼儿元交际的发展。因此教师在面临幼儿冲突时,要有科学谨慎的态度,多观察,多分析,不能简单粗暴地制止冲突行为,当幼儿能够自行解决时教师不应介入。同时,教师应善于把握时机,通过讲解法、示范表演法、讨论法、移情法对幼儿进行引导教育。这样不仅有利于幼儿之间的冲突解决,还可促进幼儿之间的深度交往,促进幼儿元交际能力的发展。

四、结语

游戏和交际都是社会文化活动,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幼儿内心的诉求会表现得愈发明显。其目的性越来越强,使得游戏和交际成为复杂的社会文化活动。除却年龄和经验,幼儿的创造力、元交际技能、社会观点采择等因素同样影响幼儿能否提升游戏和交际的层次,能否更好地适应社会文化。因此,教师在观察幼儿的游戏之余,更应有针对性地提升幼儿的经验,将经验转化为相应的技能,科学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猜你喜欢

意图同伴交际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情景交际
陆游诗写意图(国画)
红薯会给同伴报警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制定法解释与立法意图的反事实检验
交际羊
两块磁的交际
寻找失散的同伴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