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研究

2022-02-15

林区教学 2022年12期
关键词:志愿志愿者育人

(喀什大学 体育学院,新疆 喀什 844000)

引言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的长效机制。”[1]高校应以体育活动和体育工作为契机,组织开展体育志愿服务实践,推动高校思想政治融入体育教育。《体育强国建设纲要》重大工程专栏“体育志愿服务工程”中提出:“建立健全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将志愿服务纳入体育专业学生考核和体育教师评价内容。”[2]高校体育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体系是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完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3]体育志愿服务活动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特殊形式,对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意志品格具有重要的意义。体育志愿服务在近年来国内大型体育赛事中打造了中国名片,塑造了良好的国家形象。体育志愿服务聚焦大型体育赛事发展已达到成熟阶段,但体育志愿服务聚焦高校发展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目前高校体育志愿服务实践育人规划还不够全面,需不断完善。

一、高校体育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体系相关概述

(一)高校体育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体系

高校体育志愿服务实践,是指高校体育教师、高校体育骨干、体育爱好者组成的志愿者组织,以服务高校体育工作需要为宗旨,以体育文化活动为平台,利用裁判知识、专业技术知识进行的校内和校外社会实践,并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自愿为高校体育工作提供服务。高校育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专业理论知识传授、思想道德品质提升、实践能力锻炼等,这些方面构成了高校人才培养的体系,即“育人体系”。“育人”作为定语,表明育人是构建体系的目的[4]。高校体育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体系依托“体系”的绝对优势,着重于“育人”功能的全面发挥。

(二)高校体育志愿服务活动平台

高校体育志愿服务活动主要依托高校体育工作开展及线上实践平台。全国各高等院校体育工作开展实际略有差异,通过文献收集,归纳出普遍存在的体育活动开展形式有:高校体育运动会、教职工运动会、校庆活动、运动单项院(系)联赛、全民健身活动、冬季长跑、体质健康测试、志愿者助力乡村体育振兴、体育生实习期中小学支教等。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疫情防控期间的相关要求,线上平台也在不断丰富拓展。短视频、微信小程序、运动类App、高校体育活动视频直播等,从传播志愿服务文化和体育运动科学知识角度,为高校体育志愿服务活动创造了良好的线上传播条件。

(三)高校体育志愿服务对象

校内的体育志愿服务主要针对高校体育文化活动开展,服务对象主要涉及高校体育文化活动观赏者、高校体育文化活动的运动员与表演者等。社会的高校体育志愿者借助个人的资质与特长,在城市与乡村开展志愿服务,服务对象主要有老龄阶段的健身人群、文化活动表演者与练习者、运动项目(单项)爱好者等。

(四)高校体育志愿服务组织机构

高校团委为高校体育志愿服务管理中心的上层管理组织,对高校体育志愿服务给予激励与基础保障;志愿对象以高校学生志愿服务中心为依托进行招募与遴选,由高校体育志愿服务管理中心(体育学院或体育部)进行培训与演练。

二、构建高校体育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体系的理论基础与基本原则

(一)构建高校体育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体系的理论基础

1.系统论

系统论指研究系统的结构、特点、行为、动态、原则、规律以及系统间的联系。系统常与体系之间存在种属关系,“体系”指“由若干要素或某些意识互相关联而构成的整体”[5]。高校体育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体系由高校的若干要素和多方面协同育人要素构成,涉及体育志愿服务的管理、志愿服务工作的整体工作计划、学院各部门的协调配合。系统论是构建高校体育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体系的理论基础。

2.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具有五种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6]。在校大学生生活在良好的校园环境中,原生家庭对其提供生活的支持,体育志愿服务平台满足其个人归属和爱的需要,使其与校园同学和教师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体育志愿者的保障间接给予在校大学生生活津贴补助,培养大学生自力更生、奉献、友爱的优秀品质。

3.跨文化传播理论

跨文化传播指的是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人际交往与信息传播活动[7]。其关联到日常生活层面和人类文化交往层面。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具有根深蒂固的地域文化特征,对志愿服务文化、体育文化有着不同的认知。通过跨文化传播理论构建高校体育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体系,有助于构建创造性的体育志愿服务文化,凸显文化的重构、兼并,达到对体育志愿服务文化的肯定与认可。

(二)构建高校体育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体系的基本原则

1.育人性原则

高校体育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要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前提。构建高校体育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体系的核心就是育人。完善体育志愿服务管理机制,调动体育志愿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体育志愿服务的整个过程中以德育为先,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充分利用高校学生的业余时间参与体育志愿服务工作,满足其社会实践需求。高校体育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就是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拓展和丰富。

2.协同性原则

高校体育志愿服务实践活动是多维度的综合性全面育人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与其他课程形成协同效应。”[8]不仅校本课程和社会实践需要协同,高校育人各要素、各环节、各主体等都要协同并进。以协同育人为出发点,构建高校体育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体系,充分利用高校体育志愿服务活动平台,组织校内和校外体育志愿服务实践,结合学生实践学习动机,从多视角达到协同育人目的。

3.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就是要充分发挥实践育人和实践育人体系构建中各主体的责任,综合进行施力,协同发力[9],以上层建筑构建体育志愿服务方案为落脚点,以体育志愿者为核心。高校体育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体系构建中,由学校党政领导层面总体规划部署,体育学院或体育部层面结合实际开展活动,教师层面起到“传帮带”作用,学生层面积极主动参与。始终坚持主体性原则,就能够充分有效发挥高校体育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中各主体的优势作用,共同助力高校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目标的实现。

4.特色性原则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第七章(高等教育)(二十二)优化结构办出特色[10]中指出:“高等教育的变革是社会发展不断革新的产物,不同层次、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高校在人才培养上,都存在不同的定位和价值取向。各高校应通过体育志愿服务实践育人活动的开展,定向利用不同体育运动单项发展的特殊优势,培养不同层次社会需要的体育人才,体现体育爱好者和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在体育志愿服务实践中的特色性,推动“一校一特色”发展理念的有效落实。

三、高校体育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环节

(一)招募与遴选环节

1.招募环节

招募机构:根据高校体育工作需要,以高校学生志愿服务中心为依托,开展体育志愿者招募工作。招募对象:根据体育志愿服务队工作开展需要,校内体育志愿者主要以高校体育单项运动社团负责人、体育爱好者、体育特长生、体育专业学生为主;校外体育志愿者主要以资质为前提,如执有教师资格证、普通话等级证、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证、裁判员等级证、教练员等级证等。招募条件:其一,遵守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其二,自愿为高校体育工作提供体育志愿服务,接受高校体育志愿服务组织的指导和管理;其三,具备开展体育志愿服务所需要的身体健康素质;其四,具备体育志愿服务岗位所需要的相关知识与基本技能;其五,能使用汉语进行通畅的交流;其六,具有课外业余时间,能够认真参加培训,并支持高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2.遴选环节

资格审核:高校学生志愿服务中心对体育志愿者申请人的资格条件进行审核。志愿者选拔:高校学生志愿服务中心采取现场测试的方式,对体育志愿者申请人进行择优选拔(退役军人优先)。岗位预分配:在充分考虑高校体育志愿者申请人个人意愿的同时,高校体育工作组织部门进行服务岗位分配,明确到岗时间,并与申请人本人沟通。高校学生志愿服务中心向被录用的体育志愿者发送体育志愿者录用通知书。上岗服务:体育志愿者凭个人的录用通知书,在指定时间、地点,按照要求参加岗前培训,并签署体育志愿服务承诺书,领取高校制定的服装等物资后,上岗开展志愿服务工作。

(二)培训与演练环节

1.培训环节

秉承“让志愿服务成为高校文化时尚”的志愿服务理念,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紧紧围绕高校体育工作目标和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分阶段、抓重点、高质量地实施培训工作。通用培训主要包括志愿精神与高校体育志愿服务内容、体育基本常识、文明礼仪、安全防范知识、工作纪律、专业设备设施管理等。培训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展开,线上培训利用短视频的形式对内容作简要介绍,线下对培训内容进行详细教学,培训合格后方可获得高校体育志愿服务资格。

2.演练环节

组织体育志愿者体验高校体育活动运行的真实场景,通过演练不断磨合志愿者团队管理、优化服务流程、积累经验,让体育志愿者适应高校体育活动时的工作氛围和节奏,并提高体育志愿服务实践过程中应对各类问题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提升志愿服务工作水平。志愿服务演练阶段,针对具体岗位,围绕高校体育志愿服务活动的区域范围、场地设施、工作流程、体育活动项目和日程安排组织行动演练。

(三)保障与激励环节

1.保障环节

高校体育志愿者一经录用,将会享有工作中的相关保障。高校体育志愿者保障主要包括:体育志愿者身份注册卡,根据高校体育志愿服务活动可拥有相应场地的出入权限;提供给体育志愿者免费服装等工作装备;设立“高校体育志愿者之家”,提供免费工作期间的餐饮,工作餐标准、饮水保障与其他工作人员一致;活动期间为志愿者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根据活动经费提供一定的津贴保证。

2.激励环节

高校体育志愿者服务期限结束后,将体育志愿者的表现反馈到其所在学院;凡服务时间达到一定时长的志愿者,高校学生志愿服务中心将颁发“高校志愿服务证书”,表现优异的体育志愿者将被授予荣誉称号;根据服务时间和服务效果,每名志愿者可通过积分获取高校相应纪念徽章;体育志愿服务中所获得的证书及荣誉称号可在评优评先中作为参考条件(同等条件下优先参评)。将高校体育志愿服务工作纳入到大学生的校园实践学分获取体系中,鼓励更多在校大学生参与到高校志愿服务活动中。

(四)监督与评价环节

1.监督环节

高校体育志愿服务活动期间体育志愿者之间相互监督,高校学生志愿服务中心、高校体育志愿服务管理中心接受他人对志愿者违规行为的实名举报,一经证实,将在学生志愿服务中心的“高校志愿者之家”对该体育志愿者进行通报和批评教育,并以纸质版文件形式反馈给体育志愿者所在学院。高校体育志愿者不得以志愿者身份为他人更改比赛运动员的运动成绩,不得在体质健康测试中收取他人财物为他人作弊,媒体技术部要做好舆情管控。高校体育志愿者要严格遵守工作时间,自觉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因病、因事不能上岗必须提前请假,经批准同意后方可离岗。

2.评价环节

高校体育志愿者评价方式采取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主观评价主要包括高校体育活动负责部门及高校行政部门对体育活动中的体育志愿者的整体评价。客观评价主要是对体育志愿者服务时长、工作态度、积极性的综合评价。根据高校体育志愿服务时限,由高校体育志愿者群体进行推选测评,推选“志愿者之星”,给予特殊激励标识,张贴在“高校志愿者之家”展览板中,每日一次进行体育志愿者的积分登记。体育志愿者服务结束后,其所在学院根据高校学生志愿服务中心的反馈信息再次给予综合评价。

结语

高校体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众多的体育志愿者的积极参与。为解决高校体育工作者人力资源缺乏的问题,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活动氛围,培养大学生志愿精神,普及体育科学知识,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本文提出构建高校体育志愿服务育人体系。该体系的构建以系统论、需要层次理论、跨文化传播理论为基础,以育人性原则、协同性原则、主体性原则、特色性原则为出发点,形式由招募与遴选、培训与演练、保障与激励、监督与评价四个基本环节构成的育人体系。

猜你喜欢

志愿志愿者育人
志愿者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为志愿者加油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我是小小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