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通络消癥法对COPD患者肺功能及血清CRP、PCT水平的影响
2022-02-15董剑锋
董 日 董剑锋
(江西省婺源县中医院呼吸内科,江西 婺源 3332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具持续气流受限特征,且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易反复发作、急性加重,损伤肺功能,影响患者及其家庭生命质量[1]。一般认为,COPD的发生发展与肺组织对有害或刺激性气体、颗粒产生的异常炎症反应关系密切。临床西医常采用抗胆碱药、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等支气管扩张剂行雾化吸入治疗,可有效控制临床症状,但对肺功能无明显改善作用,远期疗效较难达预期[2]。中药被认为药效平和,可缓解西药不良反应并可增强疗效,近年来中西医联合治疗COPD 逐渐受到重视。中医认为COPD 属“咳嗽”“喘证”“肺胀”范畴,因病情迁延损耗肺气,累及脾肾,致气虚不行、血滞不流,而生痰瘀胶结,阻经塞络,积久遂成癥瘕,痹阻肺络[3],故应行益气通络、化痰去瘀之治法。基于此,本研究将自拟益气通络消癥汤用于治疗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探讨其对患者肺功能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2 月—2020 年2 月在江西省婺源县中医院诊治的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7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 例。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可比性。见表1。
表1 2 组COPD 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临床表征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 年修订版)》相关诊断标准[4];(2)中医辨证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2011 版)》中气虚血瘀痰阻证相关标准[5];(3)处于急性加重期,病情属于Ⅰ~Ⅱ级;(4)年龄53~89 岁;(5)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1)合并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严重器质性功能损伤及脑血管疾病者;(2)合并其他严重呼吸系统疾病者;(3)合并严重智力障碍或精神疾病者;(4)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5)对本研究药物过敏或存在药物配伍禁忌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雾化吸入治疗,2 mL/1 mg 硫酸特布他林(商品名博利康尼,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40108,AstraZenecaAB 瑞典)置入雾化器中,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法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调节氧流量6 L/min,吸入持续约20 min。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益气通络消癥汤,处方组成:黄芪30 g,鳖甲25 g,茯苓20 g,党参20 g,地龙15 g,桃仁12 g,当归12 g,紫菀10 g,川芎10 g,细辛3 g,水蛭3 g,乌梢蛇3 g。由本院煎药室统一煎制,400 mL/剂,每日1 剂,早晚分服。2 组均治疗3 个月。
1.4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采用日本MINATO 肺功能仪检测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1 秒用力呼吸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呼气峰值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s,ELISA)检测血清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血样要求为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离心分离血清于-20 ℃保存待测,检测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试剂盒均购自美国贝克曼公司。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
1.5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制定疗效评价标准。患者呼吸症状及影像学征象均基本消失,为显效;呼吸症状缓解,影像学征象好转,为有效;呼吸症状及影像学征象均基本未见好转,为无效。以显效、有效统计总有效。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比较行配对t 检验或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比较行х2检验;均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33/35),较对照组74.29%(26/35)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2 组COPD 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血清C R P、PC T 水平比较 2 组血清CRP、PCT 水平在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血清CRP、PCT 水平均显著降低(P <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上述血清水平均明显更低(P <0.05)。见表3。
表3 2 组COPD 患者血清CRP、PCT 水平比较(±s)
表3 2 组COPD 患者血清CRP、PCT 水平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bP<0.05。
2.3 肺功能指标比较 2 组PEF、FEV1、FVC 在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 组PEF、FEV1、FVC 均明显提高(P <0.05),观察组PEF、FEV1、FVC 较对照组均更高(P <0.05)。见表4。
表4 2 组COPD 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 (±s)
表4 2 组COPD 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 (±s)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bP<0.05。
2.4 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期间,观察组出现2 例头晕、1 例恶心、1 例口干,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43%(4/35);对照组出现2 例腹泻、1 例口干,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3/45);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Fisher精确概率检验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1.000)。
3 讨论
COPD 归属于中医学“咳嗽”“喘证”“肺胀”等范畴,尤其与“肺胀”贴近,属本虚标实之证,本为气虚,标为实邪。根据叶天士医家“久病入络”之理论,认为COPD 发生发展因病情迁延,损耗肺气,肺气虚而失治节,气血津液代谢失常,津凝则生痰,血滞则成瘀,又因气虚累及脾肾,气血运行受阻,痰瘀互结,积聚于肺脏脉络,逐而渐形成癥积,加重肺络痹阻[7]。中西医肺脏解剖结构比较中,中医肺气络相似于气管、支气管、肺泡管及肺泡囊肺泡管等,肺血络则类比于肺系血管、微血管[8]。又因气道重塑属于肺血络病,具有癥瘕特征,其病理生理变化如血管平滑肌增生、黏液分泌增多、细胞外基质异常沉积、血管平滑肌增生、管壁增厚等则属“癥瘕”范畴,癥瘕内生,反过来加重经络阻滞,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治疗时不仅应生化益气、祛痰化瘀,还应重视消癥通络,以改善气道重塑[9]。
益气通络消癥汤中,黄芪可扶正补虚、益气健脾;党参可补中益气、止咳祛痰、和胃生津;紫菀可化痰降气、清肺泄热、通调水道;细辛可温化寒痰、宜通肺窍;当归具补血行气、通经活络双重作用;桃仁、川芎皆可活血祛瘀、止咳平喘;鳖甲可滋阴清热、潜阳熄风、软坚散结;地龙既可发通经活络之效,又可善行周身推行药力;水蛭破血逐瘀,可引诸药下行;乌梢蛇善行走蹿,可通经络,软坚散结。全方攻补兼施、标本兼治,共奏益气活血、通肺祛瘀、止咳化痰、活络消癥之功效。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益气通络消癥治疗COPD 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肺功能。这与中医选方用药密切关联。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改善新陈代谢、抗病毒等作用;紫菀煎剂则具可上调气道酚红排泄,发挥平喘、镇咳作用;桃仁煎剂舒张血管,增加静脉血流,其蛋白成分还可抑制炎症反应;茯苓中茯苓聚糖具免疫促进作用;当归不仅可刺激骨髓造血、抗炎镇痛,还可扩张动脉从而降低肺动脉高压发挥肺部保护作用;地龙煎剂可抑制凝血酶-纤维蛋白原反应,具抗凝和溶血栓作用,还对结核杆菌、酵母菌等病原菌有抑制作用;细辛能够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松弛气管平滑肌等机制而发挥平喘、祛痰等作用[10]。由此可见,益气通络消癥方从多角度、多靶点发挥作用而缓解COPD 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增强疗效。
研究发现,炎症因子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是COPD 发生发展的主要病理机制[11]。CRP 作为典型的炎症因子,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其过度激活可加重炎症反应,引发炎症瀑布级联反应。PCT 是一种前肽糖蛋白物质,近年成为新型的炎症标志物,研究发现,其表达增高可能是COPD 急性发作与PCT 表达增高密切相关[12]。因此,检测血清CRP、PCT 对于疗效评价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后血清CRP、PCT 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益气通络消癥法能够有效减轻COPD 患者气道炎症反应。此外,本研究还显示,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联合治疗方案有着较好的安全性。
综上,益气通络消癥法治疗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能够有效降低血清CRP、PCT 水平,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小,其结果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