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剖宫产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2022-02-15凌采芹徐小云
凌采芹,徐小云
(珠海市人民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珠海医院>产科 广东 珠海 519000)
随着人们对生育观念的改变和生育政策的开放,我国剖宫产率呈现出逐年递增的发展趋势,虽然剖宫产技术愈发完善,但依然伴有多种并发症,增加了产妇生产的风险,威胁母婴健康。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母体的24 h 内,自然分娩产妇失血量超过500 mL、剖宫产产妇出血量超过1 000 mL,是产科临床上的常见并发症,也是颇为严重的并发症,是造成围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1-2]。对于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选择安全有效的止血方式是非常重要的。药物是治疗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主要方法之一,以往多采用注射缩宫素的方法进行治疗,但总体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是前列腺素F2a衍生物,不仅可以增强子宫平滑肌张力,控制出血量,还可以阻断环磷酸腺苷形成,提高细胞质内钙离子水平,从而达到止血的效果。现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 例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作为主要对象,旨在深入研究和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9 月—2020 年11 月于我院治疗的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8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 例。观察组年龄24 ~36 岁,平均年龄(28.95±2.37)岁,孕周36~40周,平均(38.11±1.02)周;经产妇16 例,初产妇24 例;BMI 为20 ~25 kg/m2,平均BMI 是(22.48±1.16)kg/m2。对照组年龄23 ~37 岁,平均年龄(28.98±2.41)岁,孕周36 ~41 周,平均(38.15±1.08)周;经产妇17 例,初产妇23 例;BMI 为21 ~26 kg/m2,平均BMI 是(22.68±1.33)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均明确诊断为产后出血;②基础资料完整;③凝血功能正常;④患者及家属对此次研究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3]。排除标准:①对治疗药物既往有过敏史或禁忌证;②合并意识障碍、认知障碍或沟通障碍;③既往有腹部外伤史或腹部手术史[4]。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缩宫素治疗,于胎儿娩出后在产妇子宫体肌肉注射缩宫素(上海上药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862)20 U,如宫缩不良,子宫下段再肌注缩宫素10 U。观察组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于胎儿娩出后在产妇子宫体肌肉注射缩宫素20 U,如宫缩不良,则在子宫体肌内注射250 μg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美国),国药准字H20120388),总使用剂量不超过2 mg。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1)记录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情况,主要记录术后2 h 出血量和术后24 h 出血量,并将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情况进行组间比较分析。(2)记录两组产妇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本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症状主要有腹泻、恶心呕吐、面部潮红,计算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对术前和术后两组产妇的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进行检测。(4)准确记录两组产妇的止血时间进行。
判定临床疗效的标准:显效:在用药后的15 min 内产妇出血量明显减少,且产妇的子宫收缩明显;有效:在用药后的30 min 内产妇出血量减少,子宫收缩明显;无效:用药后未出现子宫收缩的症状,且无法有效控制出血。计算两种用药方法的总有效率,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 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比(%)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产后出血量比较
观察组产后2 h 和产后24 h 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产后出血量比较( ± s, mL)
表2 两组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产后出血量比较( ± s, mL)
组别例数产后2 h 出血量 产后24 h 出血量观察组40308.45±6.93414.49±8.52对照组40428.81±8.79518.94±8.26 t 68.00765.975 P 0.0000.000
2.3 两组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2.4 术前和术后两组产妇的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比较
术前两组产妇的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的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手术前、后两组产妇的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比较( ± s)
表4 手术前、后两组产妇的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比较( ± s)
血红蛋白/(g•L-1)观察组40术前4.18±0.46118.59±10.62术后3.85±0.22107.41±10.16对照组40术前4.17±0.52118.78±10.15术后3.45±0.1692.06±10.12组别例数时间红细胞计数/(×1012•L-1)t/P 对照组(术前后)8.369/0.00011.790/0.000 t/P 观察组(术前后)4.093/0.0004.811/0.000 t/P 组间值(术前)0.091/0.9270.082/0.935 t/P 组间值(术后)9.299/0.0006.769/0.000
2.5 比较两组产妇的止血时间
治疗后,观察组产妇的止血时间是(17.45±2.33)min, 对照组产妇的止血时间是(40.15±3.2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0.152,P= 0.000)。
3.讨论
剖宫产手术是妇产科临床上非常常见的手术方法,虽然剖宫产技术不断完善,手术安全性大幅提高,但一些并发症依然无法避免,而产后出血是发生率较高且危害性最大的并发症。剖宫产术后出血会对其术后身体康复产生不良影响,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危及产妇的生命安全。因此,采取安全、有效的止血方法尤为重要。以往临床上多采用填充宫腔纱布的方式止血,虽然有一定的止血效果,但增加了感染的风险[5-6]。子宫动脉结扎术对机体造成的创伤较大,且对手术操作者的要求高,若止血不成功,则需要切除患者的子宫,预后差。
本次研究比较了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与缩宫素用于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对于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止血效果更理想;观察组术后2 h 和术后24 h 出血量分别为(308.45±6.93)、(414.49±8.52)mL 均少于对照组(428.81±8.79)、(518.94±8.26)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可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大出血的发生风险,切实保障孕产妇的生命安全。此外,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的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治疗剖宫产术后出血上具备较高的安全性。此外,术后观察组的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分别是(3.85±0.22)×1012/L,血红蛋白水平是(107.41±10.16)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45±0.16)×1012/L、(92.06±10.12)g/L。血细胞计数是单位体积血液内的红细胞数目,而血红蛋白有运输氧气、维持血液酸碱平衡的功能,如果血液中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下降,则提示其存在失血、贫血。从该项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可以提高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计数水平,避免产妇失血量过多而引发贫血。从止血时间上来看,观察组的止血时间是(17.45±2.33)min,而对照组产妇的止血时间是(40.15±3.28)min,由此可见,观察组的治疗方法更有利于快速有效止血。
缩宫素是临床治疗预防和治疗剖宫产术后出血的常用药物,注射缩宫素可对子宫平滑肌起到刺激性作用,同时可扩张子宫颈,增强子宫的收缩强度和频率,从而减少子宫的出血量[7-8]。通常情况下,肌肉注射缩宫素可在3 ~5 min 后生效,但缩宫素的半衰期相对较短,药效维持时间短,需要反复给药,但当药物达到饱和后即便反复用药也很难再次起到缩宫止血的治疗效果[9-11]。若大剂量使用缩宫素会增加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增加身体的负担。而且产妇体内孕激素和雌激素与缩宫素敏感性均有一定相关性,产妇存在个体差异性,因此采用缩宫素治疗的效果也存在一定差别。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的半衰期相对较长,药物的吸收效果较好,可刺激妊娠子宫肌层的收缩,有效收缩血管平滑肌,并增加子宫的收缩频率和收缩幅度,有效终止出血症状[12-13]。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经深部肌肉注射后可在2 ~3 min 内起效,并与平滑肌细胞膜上的前列腺受体相结合,以增强子宫平滑肌的张力,使子宫内压升高,有效控制出血症状[14-15]。并且,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对于钙离子内流有促进性作用,可对腺苷酸环化酶表达形成抑制,并阻断腺苷酸环化酶形成,提高细胞质内钙离子水平,对子宫胎盘剥离面血管形成压迫,最终达到有效止血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于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临床上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的总体优势显著,可减少产后2 h 和24 h 出血量,且治疗安全性高,故值得在临床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