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源自本性的自我忠诚

2022-02-15陈双媚

北京纪事 2022年2期
关键词:金条骡子大黑

陈双媚

《一个人的长征》故事发生在江西赣南,一个叫骡子的青年跟随老板运盐到苏区,本想赚点工钱,没想到因酒误事,工钱没拿到反而把自己的大黑骡子给贴进去了。为了赎回大黑骡子,他自愿以工抵债,到红军中央运输队当了马夫,并承诺完成二号首长交给的重要任务。殊不知,他和运输队在湘江突围中走散,大黑骡子也被炸死了,为了兑现承诺,他一路追随红军脚步,从湘江辗转到茫茫草原,完成了个体的自我忠诚到民族事业的信仰升华。

在众多主旋律作品中,《一个人的长征》值得一提,他没有遵循舞台惯例选择高大上的英雄人物作为抓手,而是直面特殊的年代,以一抹温情描摹了被战争裹挟前行的普通民众的命运。他没有道德至上,把骡子还金张贴在模范代表的红榜上树立典型,而是透视人性,还原人之本貌,以独特的视角讲述关于信仰的故事。

戏,以梦拉开序幕。梦里是欢快的赣南采茶,骡子美美地看着唱着舞着,惬意而滋润。这本是骡子生活的写照,是无数个寻常日子里,他劳累一天后最满足的精神享受,是他实打实的生活动力。可是因为战争,这最普通的人生追求即将成为遥不可及的美梦。尤老板为了二十块大洋,把骡子视若身家性命的大黑骡给卖了,骡子为了换回大黑骡,以工抵债给红军当马夫,人生就此改写。

战争的残酷不仅发生在战场上,不只是钢刀火炮的生死对碰,不只是身躯血肉的惨烈厮杀,更是灵魂的甄别,人性的考量。同处乱世,尤老板利益至上,选择了自我。骡子的承担与其说是符合公序良知的道德选择,不如说源自本能,是出于人对自我的忠诚——坑他的是尤老板,不能让红军背锅吃亏,自己酒醉误事应该承担后果。面对自我的忠诚,决定了它的性质不是一次简单的关于选择的博弈,而是人之信仰。

也许在骡子朴实的人生中,无法言尽信仰为何物,只是源于本心去甄别是非对错,去考量如何做人做事。纵观全剧,每一个关键节点,支配骡子的都是他对自我的忠诚。在湘江突围和部队走散后,知道自己运送的物资竟然是整整五十根金条,一番纠结后,他以“桥归桥路归路,两码事要分开”说服自己,不能因大黑骡的死和二十块大洋工钱把金子占为己有。携金回到大余,知道老爹被联防队王火彪抓走,他以“红军的金条,一两也动不得”,阻止了花姑拿金条赎老爹的想法。追寻红军的路上,他被王火彪追杀,跳崖摔伤腿脚,忍饥挨饿沿路乞讨,偷吃马料被殴打,始终牢记对二号首长的承诺,没有动过金条的念头。可见骡子内心対自我的忠诚是坚不可摧的,这是他作为戏剧人物在舞台上的行动根源,是他作为故事人物为观众所接受所理解的逻辑根源,也是《一个人的长征》为人所信服的世相。

骡子源自本能的对自我的忠诚成长为民族信仰的过程,某种程度上讲是一场精神的洗礼,其惨烈程度不亚于一场战争。骡子原是一介草根,千万普通劳苦大众的一员,心里不清楚何谓民族大义何谓家国情怀,最大的祈盼是把花姑娶进门组成一个甜蜜的小家庭,不关心前线战争有多激烈,只在意自己那一块一工钱能否如约拿到手。但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这场关乎民族存亡的战争席卷了中华每一寸土地,关联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的前途命运。看似骡子被尤老板坑骗是偶然,实则必然,硝烟炮火不仅荒芜了土地,还荒芜了人心人性,唯有民族信仰是不灭的明灯。

当骡子知道尤老板卖了他的大黑骡,怒得直爆粗口,但是二号首长在知道骡子被骗后并没有耍赖或者责怪骡子,而是主动承担了责任,提出归还大黑骡,或者由红军再掏二十块大洋重新买下大黑骡。这在骡子看来是一种信义,这种信义不仅熄灭了他的怒火,温存了他的心灵,还唤醒了他本性里的自我忠诚——主动提出以工抵债。二号首长不曾提半句信仰,但是他对骡子的体谅,影响了骡子。

在追随红军的路上,骡子意外救了粤军团长的千金,喝过洋墨水的古玉洁。这位千金大小姐洋气又活泼,心里有理想的种子,只是连红军都没见过,仅凭王火彪一句胡话就毅然离家出走跟着骡子去寻找红军。这样的信仰,在骡子看来未免是孩子气的。两人围着篝火斗嘴,古玉洁吟诵的《海燕》并不能打动骡子半分,在他眼里什么主义也不如唱一曲采茶来得舒畅来得实在。但是,在遵义,一行人遭遇了黔军和王火彪的双重夹击,为了掩护骡子脱离危险,古玉洁真如海燕一样勇敢地迎接敌人的枪林弹雨,为理想和主义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信仰的力量,震撼了骡子,古玉洁用行动告诉他,那是值得用生命守护的东西。

和古玉洁带着书卷气的信仰不同,邱排长的信仰是在部队经过军纪检阅,在战场上接受过炮火熏陶的,化为命令,融在军人的血液中。他接受二号首长的命令,护送骡子运送苏区中央银行的财产,尽管他开始并不是很喜欢骡子的倔强和蒙昧,但依然执行命令,尽心尽力保护着骡子,默默承受骡子的抱怨和指责,遇到危险不顾一切挡在骡子前面,忍着饥饿把自己的口粮省下来给骡子吃,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拼尽全力为骡子留下口粮。邱排长的死彻底震撼了骡子,升华了他尚在朦胧中挣扎的灵魂,民族大义转化为“我要做一个像你一样的人”。至此,骡子完成了自我忠诚到民族信仰的成长,合情合理,坚实可信。

在赣南苏区革命史上,有身藏十三根金条乞讨数年寻找党组织的刘启耀,有跟随雇主挑盐到瑞金而后跟随红军长征的挑夫张义华,他们是骡子这个人物角色的原型,是中国革命史上无数从普通劳苦大众走向民族革命的其中一员。也许他们走向革命的成长史不像骡子一样梳理得那样清晰,但我相信,在他们骨子里,一定有像骡子一样源自本性的自我忠诚,忠诚也许不能用语言表述,但是它转化为看得见的行动。

不管是骡子,还是刘启耀、张义华,他们的“本性”源自何处?源自民族根深蒂固的人情常理,源自文化土壤的滋养润泽。儒家提倡“贤贤德也,德德昌也”,司马光在《资治通鑒》中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尽管骡子也有寻常人的世俗本能,也不愿意吃亏,面对生死也不能坦然,也有个人的小心思,也有本能的欲望追求,但内心坚不可摧的自我忠诚,让他面对选择的时候,少了几分功利,能依乎本性而走。

对自我的忠诚,是一个人最坚不可摧的力量,是万物繁衍生长的种子,关键时刻能排山倒海,摧枯拉朽。我想,这也是人类千年不息的力量之源,信仰之本。

“茶是泡来品的,戏也是演来品的。一出戏搬上舞台,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有人关注思想性,有人考究艺术性。我呢,除了自己写的几笔,大多数时候就是一位观众,不妨扯扯可看性。”

猜你喜欢

金条骡子大黑
被子的骡子
尊贵的骡子
大黑
杨得志巧计活捉“野骡子”
逻辑思维
金条失窃案
大黑兔做了一个春天的梦
如何付工资
应飞雄的“金条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