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运河流域的帝王传说
2022-02-15毛巧晖
毛巧晖
北运河流域的民間传说中,帝王传说的数量与类型都较为丰富,其中又以清朝帝王的传说最具典型性,集中反映着封建统治及部分帝王在运河沿岸民众心中的印象。北运河流域帝王传说的兴盛,既与运河开凿的历史息息相关,又得益于其贯穿京津冀的独特地理位置。帝王传说的生成是皇城文化、运河文化及地方特色文化结合的产物,为解读北运河流域民众的生活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明朝朱棣曾被封为燕王,统治北京地区。“靖难之役”后朱棣夺取政权,又将都城迁至北京。他沿运河南征北战时所停留的多个城市,至今仍流传着有关朱棣的传说:
香河县城异于其他县城之处即城外没有迎送官员的十里长亭。传说因明初燕王朱棣扫北时曾经驻于香河城,还打算在此建都,并在周元铸币。后都城虽西迁北平,但朱棣毕竟登上了皇帝宝座,皇帝住过的地方,还用得着迎送官员吗?故此香河城外没有迎送官员的场所。
在有关朱棣的传说中,刘伯温作为他的辅佐军师在故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箭垛式”人物,刘伯温与诸葛亮类似,都被赋予了“智多近妖”的特点。传说中的刘伯温不仅具有超人的智慧,能帮助明主平定天下、一统社稷。同时,他也被赋予了超凡的法力,能通过玄妙的风水、天象的变化预知事物发展的进程,甚至能够以一己之力战胜超自然的事物:
元朝末年,朱洪武(元璋)在南京坐了天下,派大将徐达、常遇春打进了北京城,赶跑了元顺帝,然后就班师还朝了。谁想元朝剩下的枝枝蔓蔓还是不死心,三天两头越过边墙来捣乱,弄得老百姓过不上一天消停日子。朱洪武也算是一个有道明君,当下封四儿子朱棣为燕王,挂帅扫北,派军师刘伯温随军出征。
这时候,朱洪武的大太子已经战死,朱洪武想叫他大孙子接班当皇帝,其他几个儿子都是挺斯文的,就是四儿子有点歪毛淘气,因此把他打发出来扫北,一是解了老百姓的苦,二是去了他一块心病,省得瞎操神。
燕王有刘伯温帮着,一路上收了五火神,建立了神机营,打了不少胜仗,一直顺顺当当。谁想打到香河县,钱粮供给不上了,燕王也不想走了。他把大营扎在香河城里,把军师找来商量商量,就要在香河建都。刘伯温一听就急了,元朝的残渣余孽没扫净,这是祸害啊!再说香河一不挨山,二不靠水,将来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是光等着挨打呀。燕王这个人挺傲,这些话他是听不进去。刘伯温说:“待为臣掐指算来!”刘伯温嘟嘟哝哝默道了几句,说:“不行。”燕王忙问:“怎么不行?”刘伯温说:“建都在香河,天下七分富人,三分穷人,我主江山不牢。”燕王一听没辙了,问刘伯温:“依你怎么办?”刘伯温说:“开炉铸钱,然后兵发幽州。”“铸钱上哪儿找铜去?” “香河城南有座灵芝寺,寺内有三尊铜罗汉,可以把它化了铸钱。”
除香河县的传说外,在北京“高亮桥”的传说中同样有着刘伯温辅佐朱棣,派遣高亮拦截龙王的情节。在朱棣的传说中,运河是其调兵遣将、运输粮草的重要渠道,传说也因此带有更多战争的情节,有尚武之风。相比之下,清朝皇帝则多沿运河南下巡视江山、游览祖国各地的山水风光,体验不同城市的风土人情。
康熙画像
在清朝的帝王传说中,康熙与乾隆是最为重要的角色。据史料记载,康熙与乾隆都曾多次下江南游历,并在沿途留下了丰富的传说。其中,康熙与桃花古寺的传说传颂较为广泛:
康熙二十八年(一说康熙四十四年)三月,康熙帝由江浙巡幸回銮。时值草长莺飞,报春的桃花正在盛开。康熙帝乘龙舟沿大运河北上,行至天津以北,即将进入北京地界的时候,想到这次巡幸即将结束,康熙帝不由得出舱观望,却一下被吸引住了:只见岸上一座红墙碧瓦的古寺,寺中桃花盛开,红灿灿犹如升起一片云霞。康熙帝心有所感,提笔填写了一首《点绛唇》:
再见桃花,津门红映依然好。
回銮才到,疑似两春报。
锦缆仙舟,星夜眄辰晓。情飘渺。
艳阳时袅,不是垂阳老。
浙江的桃花让康熙帝在春的生机中欣然登舟,而旅途即将结束时又一次见到盛开的桃花,大自然仿佛在用这种两次报春的方式表达对康熙帝的拥戴。这就难怪康熙帝在桃花寺“再见桃花”的时候,便难掩心中的喜悦之情了。
康熙帝的这首词一出,游人士子争相传阅,桃花寺于是名声大振。
康熙与桃花古寺的传说既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不带有寓言性质,这则传说固然是对桃花古寺悠久历史的赞颂,但其情节构成却与前文所引朱棣的传说大不相同。二者的差异恰反映着地方性知识生产过程中不同身份主体的参与对传说的影响。若将朱棣征战的传说视为民众长久生活中创造而出的故事,那么桃花古寺的传说则更多带有民俗精英(尤其是当地的文人墨客)创作的痕迹,是更符合文人审美意趣的艺术创作。
乾隆的传说与康熙颇具相似性,但其内容却更为广泛,传说情节也更为多样。在风景优美的桃花古寺中同样流传着有关乾隆的传说:
传说有一次乾隆南巡回銮,天色已晚,便住在桃花寺,不想突然生病。御医多次诊断用药均不见效,急坏了随驾的王公大臣。寺庙住持“六和尚”询问之后,从大殿的横梁上掐下一块干草加入药内,乾隆帝服后龙体大安,传旨问六和尚用的什么药。六和尚向乾隆帝讲述了一个奇异的故事:寺里养了几只生蛋的母鸡,每次生完蛋,母鸡都会咯咯啼叫,六和尚便可从鸡笼里捡回热乎乎的鲜鸡蛋。然而有几次听见鸡叫,却没有捡到鸡蛋。细心观察发现,原来鸡蛋是被一条大蛇偷吞了。这条大蛇吞掉鸡蛋之后,每次都会爬到寺庙后门槛上将鸡蛋蹭破,将皮吐出。六和尚想出了一个治蛇的办法,他用汉白玉石头磨出了一个石蛋,泡在热水里,等到母鸡下蛋刚叫第一声时,马上用石蛋换出鸡蛋。大蛇吞了石蛋后,在门槛上左蹭右蹭也蹭不破,只好鼓着肚皮爬走了。六和尚想看看这条蛇怎么吐出石蛋,便跟在蛇后面。只见大蛇爬到北运河边的草丛里,围着一棵高草蹭后走开。第二天,大蛇又出现了,肚子里的石蛋没有了。六和尚觉得高草一定是灵丹妙药,于是拔下来,悬挂在大殿的横梁上。没想到正好在乾隆帝这里派上了用场。
乾隆与桃花古寺的传说显然更具传奇色彩,丰富的情节也更能引起人阅读、聆听的兴趣。在这则传说中,乾隆的形象也更为丰满,当被寺庙中的和尚救治后,他提出要赏赐和尚,和尚婉拒后,乾隆“下旨各大茶庄无偿提供上等好茶,大茶棚的一切开销,均由国库开支。因而,大茶棚就成了‘皇帝棚’”。
相较于征战四方的朱棣,乾隆治下的清王朝展现出繁荣与安定的景象,有关这一时期的传说也多表现出以表面平和的语言类游戏作为斗争的媒介。“对对子”作为中国传统的语言类游戏一直得到民众的喜爱,同时,民众也认为高居庙堂的皇帝同样应热衷于此类游戏,因而将“对对子”的情节多次置于传说中。传说中的乾隆常因自己的文学底蕴沾沾自喜,并忍不住向文武官员炫耀,作为贤臣、智者的刘墉则以更为高超的技艺将乾隆提出的难题纷纷解答。君臣间相互比试的过程,一方面反映出乾隆年间稳定、和谐的社会风气,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擅长语言类游戏的民俗精英(以说书艺人为代表)对传说的生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们与普通民众、文人墨客相同,都是参与地方性知识生产的重要主体。
乾隆与刘墉的传说并不局限于文字游戏上的比试,作为贤臣角色的负载者,刘墉同样承担着劝诫帝王不要过于贪恋财富、美色,专注于江山社稷的责任。在运粮河的传说中刘墉劝诫乾隆,运河已然是大清、北京的财富之源,不要再想着侵占财主的宝物;红庙的传说中,刘墉设下计谋使乾隆意识到沉迷于美色的危害,马上回京处理公务。透过这些传说不难发现,民众心中乾隆王朝的鼎盛离不开贤臣的辅佐,而乾隆则被认为是贪欢享乐的帝王,只有在贤臣的鞭策与谏言下才能专心于朝政,保障国家的安定平和。
康乾盛世是封建王朝最后的余晖,随后到来的是外国列强以枪炮叩开中国国门,大肆掠夺国家财富的屈辱历史。在大清的江山摇摇欲坠时,慈禧太后执掌朝政,成为实际意义上的“帝王”。历史的记载与传说的记述中,慈禧的所作所为令当时中国的各个阶层都感到失望而气愤。“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无论是慈禧对外国列强的态度,抑或是她肆意挥霍国家财富,满足一己私欲的行为都使中国的仁人志士感到愤慨。
北京城内流传着诸多与慈禧有关的传说,而在大运河文化带中,慈禧的传说集中于昆明湖附近,圆明园之内。这座斥巨资修建而成,又在战火中变为废墟的皇家御苑,正是慈禧太后沉迷享乐、肆意挥霍的写照。在传说中,慈禧太后对中国人尽显威严,而对外国人却唯唯诺诺,甚至中国人在比试中赢了外国人后都不敢为国民主持公道:
克劳斯又羞又气,两只怪眼瞪着西太后发愣。西太后怕得罪洋人,马上命人叫花匠把铜椅扛回来,送给克劳斯。
花匠见西太后说话不算数,一声不响地扛着铜椅走向了湖边。这神力惊呆了山上所有的人,谁也不敢拦这个大力士。
只见花匠一口气把铜椅扛到了昆明湖边,转过身来对着西太后和洋人笑了几声,扑通一声把铜椅扔到湖里。
克劳斯气得哇哇怪叫,大声责备西太后叫“疯子”戏弄他这个贵宾。西太后为了讨好洋人,命一员武将搭上箭,把花匠射死了。
后来西太后命人在昆明湖里打捞了七天七夜,也没有捞到铜椅。有人说看见颐和园南湖岛上的龙王把铜椅搬走了,有人说看见花匠在一天夜里扛着铜椅上了天。不管怎么说,反正现在铜亭里只有铜桌,没有铜椅了。
权倾朝野的慈禧太后
传说中的慈禧太后(西太后)面对洋人的无礼丝毫不敢动怒,甚至愿意为讨好洋人杀掉花匠,足可见民众在塑造慈禧形象时愤怒与不满的情绪。民众面对外国列强的入侵,既厌恶统治者的无能,又为“天生神力”的花匠无法施展拳脚而感到可惜,最后只得用奇幻的想象为花匠安排了一个美好的结局。在民间传说中,与洋人相处时的慈禧太后处处忍让,但面对国内百姓的慈禧太后却仍然是高高在上的统治者,让国内的大小官员都十分畏惧:
据说英法联军烧毁了清漪园,光绪年间,慈禧异想天开,想在半山腰里修一座铜亭子。
可那时候国弱民穷,国库空虚,到哪儿筹措这批款子呢?大太监李莲英献策说:“羊毛出在羊身上,还不是取之于民么!”慈禧一动脑筋,想出了个绝招儿。她传下御旨:在颐和园东门外摆下九口大缸,凡是出入东门和路过此地的官兵臣民,一律在缸里投放一枚铜钱,投入得越多,就表示对朝廷越忠。
这个旨意一传下来,就苦了附近的窮老百姓,有的人只好走冤枉路绕过东宫门,有的人不得已投进一枚铜钱;那班逢迎拍马的满汉大臣们,把铜钱整袋整袋地倒进缸里。不满一年时间,那一枚一枚的制钱、铜子儿,就填满了九九八十一口大缸。一过秤,超过了四十万斤。
慈禧太后命人把铜钱运到山上,修铸铜亭子。在立四角的柱子时,不知怎的,刚要树起来,就倒了,三番五次都立不稳。慈禧传人请来了一位风水先生,风水先生说得有两对童男童女作牺牲品才能造好铜亭。手毒心狠的慈禧,找来一帮和尚诵经三天,又差人到海淀街上抓来四个童男童女,往他们肚子里灌满了水银,埋在四根柱子底下,用汉白玉雕砌了一个须弥座,这才把亭子修铸了起来。
面对国家的日益衰败,慈禧仍然用自身的权力搜刮民脂民膏以满足一己私欲,传说文本中大清的江河日下与慈禧日益奢侈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听众与读者自然为慈禧的昏庸统治感到愤怒与无奈。慈禧传说的生成是特定时期历史记忆的流传:民众将对统治者腐败懦弱的愤怒、对有志之士难以施展抱负的遗憾与中华民族屈辱的近代历史相结合,使传说突显了强烈的时代特色。帝王传说的生成是地方性知识生产的过程,颐和园流传的诸多慈禧的传说不仅将历史人物与地方景观相结合,解释了地方风物的来历,更为颐和园增添了富有教育意义的文化底蕴。当人们游览颐和园秀美的山水、巧夺天工的建筑时,慈禧的传说提醒人们切莫过于贪恋美景,也不要忘记中华民族曾饱经战火洗礼的历史。
总而言之,北运河流域的帝王传说是多主体共同参与进行地方性知识生产的过程。在塑造帝王形象时,文人墨客、民俗精英、普通民众共同参与其中,以历史与艺术的双重逻辑,用不同方式讲述了地方的历史与帝王的事迹。从功能角度讲,帝王传说常被用于增强地方认同感。同时,传说也是民众铭记历史,宣泄情感的重要方式。传说中帝王与臣子的互动是塑造帝王形象的重要手段,对明君与贤臣的塑造也反映着民众对国家海晏河清、盛世长安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