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孝悌伦常的时代意蕴:何为、应为与可为
2022-02-14张婕吕超
张 婕 吕 超
通讯作者吕超(1989—),男,山东淄博人,烟台理工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学、高校人文教育研究。
在世界四大文明中,唯一一个未间断、未灭亡的人类文明,就是中华文明。公元前5世纪,人类文明进入轴星时代,迎来智慧的大爆发,希腊先哲热衷思考人与物的影响,印度思想家倾心参悟人与神的境界,中国诸子百家则致力辨析人与人的关系[1]。其中儒家学派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核心思想之一便是“仁”,而“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2]!”,孝悌作为“仁”的根本,起到纲领性作用。《论语》中所体现的孝悌思想绘就了中华文明的重要底色,古往今来具有特殊的时代意蕴。新时代中华民族需在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过程中思考和践行孝悌伦常之义,明“何为”、知“应为”、行“可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思想基础,激荡文化力量。
一、何为“孝悌”:说文解字会意“孝”“悌”境界
(一)文字里的“孝”“悌”
(二)儒家“孝”的境界说和教育观
1.“孝”的三境界
从《论语》孝悌相关章节(表1)来看,孔子对于孝的定义可分为三重境界:低层次是“能养”,即能够让父母吃饱穿暖,维系生命,从“今之孝者,是谓能养”“有酒食,先生馔”可以看出,孔子认为“能养”是孝最基础的物质保证;中层次是承继父志与家业,做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此处“三”可作“多”讲,长期恪守父志本心,将家业发扬光大,也为孝添以哀缅怀念之情;高层次是恭敬顺承,通过孔子对子游的反问“不敬,何以别乎?”对“色难”的感慨,以及在父母有过时要“几谏”,可以看出孔子在孝这方面对敬、顺、爱的推崇。孔子认为孝亲要做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在“事”“葬”“祭”的孝亲时序上以礼贯之,是对生死伦常的一种约束和规范。
曾子在孔子孝论的基础上也将孝推及三个高度,“能养”“弗辱”“尊亲”是孝的进阶表现[6]。从竭尽全力侍奉父母以报答养育之恩,到正心践仁以维护父母不受羞辱,再到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敬爱之情去善待天下人亦让父母因己而受天下人的尊重,正是孔子“泛爱众”的具体实施。
2.“孝”的教育观
孔子擅以反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尤其在子游、子夏问孝时,孔子并不正面回答,而是先举出常人所认为的孝行,然后反问“何以别乎?”“曾是以为孝乎?”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和对比分析,答案自现。
儒家对于孝的教育向来是因材施教,不尽相同,尊礼而不墨守。孔子告之孟懿子“无违”,告之孟武伯“父母唯其疾之忧”,告之子夏“色难”,告之宰我“女安,则为之”,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孝行,孔子分别给出了不要违背礼节、担忧父母的疾病、让父母和颜悦色、让自己心安的不同答案,以此补足他们在孝道中各自不同的缺失。
儒家也是一贯反对愚孝的。对“愚孝过度”的曾子,孔子予以严厉批评,认为曾参面对父亲的暴打,即使打死也不躲避,这样会陷父亲于不义,是愚蠢和无知的行为,这不是孝。相比而言,孔子更认可和赞赏舜的孝行,在“舜父瞽叟顽,母嚣,弟象傲,皆欲杀舜”的家庭背景下,舜做到了“顺通不失子道,兄弟孝慈。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在侧”[7],既机智躲避了杀身之祸,还维护了家人的颜面,在家庭伦常和社会道德两个方面都兼顾到了孝义。
表1 《论语》“孝”“悌”相关内容
续表1
二、“孝悌”应为:《论语》“孝悌”辩证与古今嬗变
(一)“孝悌”义辨
1.“入则孝,出则弟”的同构关系如何?
“入则孝,出则弟”字面上是说,在家孝敬父母,出门友爱兄长,很显然“入”和“出”在这里是一种互文的关系,无论在家里还是在社会上都要做到孝敬和友爱,这既是家庭伦常又是社会美德。在宗法社会中,“孝悌”继续向外推延,父母、兄弟可迁移为君主、朋辈,是家国同构的关系。“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与臣对应礼与忠,父与子对应慈与孝,兄与弟对应爱与敬,上下、尊卑、长幼次第有序,是伦理同构的关系。在这种井然的社会秩序下,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对父母尽孝,对国家尽忠,对待朋友亦有兄弟姐妹之情,人与人消除矛盾,相互谦让,人们将自身发展融入到社会的发展中去,在“泛爱众”的人际关系中,呈现出祥和、和谐的气象。
2.“无改于父之道”是对父亲的盲从吗?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在学而篇和里仁篇出现了两次,“三年”之考,可作三年讲,因“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守孝三年是为了报答父母三年的怀抱之情,在守孝期间不改变父亲的生前意志,就算是尽孝了;“三”通“多”,“三年”也可理解为多年、长期,宏观来看,就是要求子承父志,坚守初心。那么,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父之道”无论对错都要长期坚持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哪怕父之道当时是正确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标准都会发生变化,父之道可能会不适甚至相悖,那么后辈就不能盲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是历史的必然,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父之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能够随机应变,这才是做到了真正的孝。
3.“色难”:难在何处?
面对子夏问孝,孔子反问道“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可见,孔子认为奉亲只做到身体力行和丰衣足食是不够的,还提出了“色”的更高要求,究竟何为“色难”,历来有两种辩释。一是让父母始终有开心的容颜很难,二是子女一直保持和颜悦色去侍奉父母很难。包咸的“承顺父母颜色乃为难”、马融的“承顺父母颜色,乃为孝也”支持第一种观点;《礼记·祭义》中“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郑玄的“和颜悦色,是为难也”、朱熹的“色难,谓事亲之际,惟色为难也”认同第二种观点。
两种观点都言之有据,但出于对孝目的性的考量,笔者更赞同第一种观点,因为让父母始终显露开心的容颜,已经看到了子女孝行的实质性结果,戴望《论语注》中言“安,文王色喜;有不安节,文王色忧,行不能正履。此所谓‘色难’是矣。”也支持了第一种观点,可见子女不是一味地和颜悦色就好,而是应该因父母安好而开心,因父母不安而忧愁,否则就是虚情假意,就是疏忽大意,这便不是孝了。
(二)《论语》“孝悌”的古今认知
孔子及《论语》成文时所处的是宗法制度盛行的社会,生活环境、社会基础、人民需求与今大有不同,对于“孝悌”的认知与当今不尽相同[8],我们需辩证地看待“孝悌”的古今嬗变,求同存异,去芜存精,方可发挥儒家思想的新时代力量。
1.事父母几谏
孔子认为,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子女要委婉劝阻,如果父母没有改正,子女也要恭敬不冒犯,虽然忧愁但不能怨恨。在宗法社会下,父子秩序分明,父亲享有相对权威,但前文也提到孔子是反对愚孝的,所以孔子提出父母有错子女也要指出来,这是孔子对宗法制度的挑战和反叛,但孔子的突破力度还不够,面对父母未改正错误,不应该就此作罢,暗自忧愁,而是要以适当的方式坚持去规劝,及时止损,不至于陷父母于不义,这正是当代平等的社会关系下,“谏父母”所体现的孝了。
2.游必有方
“父母在,不远游”是当父母在世时子女不应远离家乡,是为了不让父母牵挂和担心。在古代交通不便、通信困难,统治者便以此来约束子女行孝,可社会发展到如今,交通便利、通信发达,子女可以随时与父母取得联系,较快与父母团聚,便打消了“远游”的顾虑,加上子女为了开阔视野、增长本领、富裕经济,也必会在父母健在时远离家乡求学、工作,以学有所成、劳有所得,让父母殷实,如果子女总蛰居于家,就无法丰裕家庭、建设国家,显然是不提倡的。但“游必有方”在今天仍有积极的意义[9],如果要远离家乡,一定要有确定的方向,不要让父母因不知子女所踪而忧心如焚,其实这是在呼唤子女内心要深刻体悟到父母的爱子心切,从而感恩、孝敬父母。
3.亲亲相隐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行为在当今社会显然是有违法治的,应该摒弃,那为什么孔子要认同呢?如若为孔子辩解一下,可以理解为孔子认同的是“亲亲”的这种真情实感,而并非苟同隐匿罪状的行为,在“孝”至上的年代,孝悌伦常神圣不可侵犯,或许可以理解孔子是为“亲亲相隐”站脚,就算陷入忠孝两难的困境,法律也要保护“亲亲”之心,仁道才可大行,社会才能够有温情。
当今法治社会下,要以遵纪守法为前提,当亲人有过错时要及时劝诫,防患于未然;当亲人有罪行时要敢于揭露,劝其自首,并帮助其洗心革面,这也是孝的应为之道。
三、“孝悌”可为:新时代“孝悌”的困境与纾困
(一)孝悌伦常的当代之困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独生子女家庭的负效应显现,当代人们在家庭、社会两度时空都面临着孝悌伦常的诸多困惑和挑战。
1.空巢老人的孤岛现象
空巢老人是人口老龄化问题集中体现的一个代表群体,他们的孤独或许来自精神上的失落,或许来自脱离社会的代沟。据相关数据统计,春节期间保健品、粮油副食品、中老年服装的搜索指数和购买指数陡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子女对老人物质需求上的关注,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下,老人的物质生活已基本得到满足,他们更需要心理关怀和精神赡养。子女要明白父母的真正需求去让他们欣慰,而不是在自以为“孝”的过程中自我感动,这也是当今社会的“色难”。
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和信息化的空前普及,年青一代所经历的十几年巨变,或已超越了老一辈几十年的发展进步,年青人身在发展的浪潮中而不自觉,老人却要打破认知从新开始,信息技术也成为老人很难逾越的鸿沟,对于空巢老人,距离和时间都是阻碍代际交流的因素,“共同语言”的缺失使得子女与老人的隔阂加深,子女很难做到“劳而不怨”,老人的被抛弃感、孤独感加强,社会获得感、幸福感下降。
2.“扶不扶”的助老冷漠
面对老人当街摔倒,扶还是不扶一度引发社会讨论,无论是内心冷漠不愿扶,还是因为对善行恶报的忌惮而不敢扶,都是体现出孔子“泛爱众”思想的没落。从不愿扶的角度,反映出传统文化的传承不力和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缺位。从不敢扶的角度看,可以引申为民众对社会司法机制的再要求,如果法律配套设施足够完善,能够精准记录和取证事发现场情况,那么碰瓷、讹诈行为就无处遁形,当司法引导与社会倡导的价值观相一致,人们就会知行合一、见义勇为,不愿扶、不敢扶的助老冷漠也就不复存在了。
3.“拼爹”的社会乱象
社会流行词“拼爹”,是说一部分人的发展和晋升不是因自己的努力而是靠父母的资源和能力得来的。这种现象古来有之,帝王将相的世袭罔替,以及改革开放以前职工子女顶替政策,都可以说是“拼爹”的宏观表征,继承作为财富和人脉积累的重要形式,催生了“官二代”“富二代”的一众群体,这无可厚非,作为这样的子女更要继力前行,将父业发扬光大,而不是坐吃山空,败坏家业,让父辈蒙羞受辱,这也是曾子孝义中“弗辱”所力戒的。“拼爹”的社会乱象也容易引发司法公正质疑和政府公信力危机,如果不加以约束和平衡,将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4.朋辈的人际交往危机
随着人口流动的加快和社会法制的完善,宗法思想逐渐淡化,基于血缘和地缘的差序格局[10]越来越模糊,人们更加关注自我和家庭这个核心,并且工作关系在人际关系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同事、同学、朋友成为社交重要团体,在这个团体中人们更能够获得平等和权力,适从的团体格局得到空前发展。
独生子女一代使得家庭的核心力量更加聚焦,没有兄弟姐妹,自然就失去了“悌”思想的家庭土壤,加之学校教育的忽视,社会自由程度的提升,年青一辈不愿交往、不敢交往、不善交往的交际危机显现。
(二)新时代“孝悌”的纾困之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是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具有重要价值[11]。“孝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道德伦常的重要保障和家国情怀的澎湃力量,面对新时代的孝悌之困,要敢于、善于、乐于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这是最契合中华民族实际的中国方案。
1.孝老睦亲的家风传承
家风是家族兴旺、国运昌盛的重要基奠,是一个人最早受到的道德约束和教育规范,也是会受之一生的文化氛围。孝老睦亲的家风一旦形成,就会通过言传身教得以承继,子女感怀父母的养育之恩和兄弟姐妹的友爱之情,就会“入则孝,出则弟”,心怀敬爱孝顺父母,和睦团结兄弟姐妹,父母就不会出现老无所养、老无所依的饥寒之贫和精神孤守,兄弟姐妹之间就不会心生芥蒂、嫉妒怀恨。
2.尊师友朋的学校教育熏陶
学校教育阶段,尊敬师长成为“孝”的另类体现,同学、朋友成为“悌”的施行对象。在教学中,让学生感悟孝悌文化的精髓和真义;在同学、朋友的交往中,培育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友爱、包容、无私的品质;在社会实践中,通过志愿服务、敬老活动等践行孝道,培养学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博爱情操,以实际行动反哺社会,积极营造孝悌文化氛围。
3.助老友善的社会环境建构
加强新基建,助推社会助老能力提升,在信息技术、医疗、健身、社交等方面打造老年友好型模式,帮助老人跟上数字时代的发展。完善法制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构建政府、社区、家庭三级帮扶和监督机制,积极倡导孝亲敬老行为,严肃治理不孝行为,加强碰瓷、讹诈等不法行为的司法惩治,反对社会冷漠,引导正义的社会风气,让孝敢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人际交往培训,通过学习交流活动,打破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壁垒,推动建构和谐友善的社会大环境。
四、结语
“孝”常被人赞为美德,而父母之慈却被认为理所当然,这是由于长期孝的上行效力不足所导致的社会认知偏差,也表达出人们对孝义的持久呼唤;“悌”是维系经济、文化交流的根本保障,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原生力量。孝悌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的优势所在,是儒家“仁”德的逻辑起点,也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道德伦常的文化基础。在新发展阶段,挖掘孝悌文化的思想理念、精神内涵和道德规范,将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建构“家校社”协同机制让孝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有效解决人类社会问题,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新时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