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洗煤成本控制中作业成本运用分析
2022-02-14王卫霞
王卫霞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马头洗选厂,河北 邯郸 056000)
在煤炭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洗煤成为对煤炭展开深加工的重要工具之一。洗煤主要是将已经从矿井挖掘出来的原煤进行加工处理,将其中的杂质剔除出去,或是直接将优质煤和劣质煤进行区分。作为煤炭企业,除了需要加强对精煤和商品煤质量的重视,还需要加强对洗煤成本管理控制的关注,对于企业快速落实战略发展目标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洗煤成本的构成
基于洗煤流程进行分析,洗煤的成本构成主要包括原料煤的成本投入、加工费以及洗耗。为进一步确保洗煤成本构成分析的科学合理,需基于洗煤流程对其成本构成进行研究。其中,原煤成本主要指的是原煤的价格以及运输过程中所需要花费的成本支出;洗耗主要是在对原煤进行选洗时,最终分离出来的矸石以及其他杂质;洗煤加工费主要指的是在展开洗煤时需要花费的成本支出,包括电力、配件、人工费以及其他材料费和配件费。
二、影响煤炭企业洗煤成本的因素
对煤炭企业洗煤成本带来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洗煤材料费用。洗煤过程中用到的材料作为一项直接性的成本投入,将直接对洗煤的总成本带来影响,运用不同的洗煤办法,其使用到的材料有所不同。举例来说,马头洗选厂1959年建成投产,为了节约成本经过多年扩能技术改造,把原设计工艺为跳汰+浓缩浮选工艺,改为现国内领先的无压给料三产品全重介+直接浮选工艺。主要承担峰峰集团原煤矿井洗煤煤炭加工任务,因此在展开成本管理时,消耗的中介质也成为对成本进行控制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是洗耗因素。洗耗是展开煤炭选洗时无法缺少的重要支出,也是成本中的重点组成要素。因此,展开选洗时,洗耗越少代表着当前煤炭的回收综合利用度越大,所花费的洗煤成本也就越低。
三是员工的劳动工作率。员工的劳动工作率基于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主要是对单位人工成本和折旧摊销成本带来影响,员工总数为确定的,总工资是确定的,劳动生产率若是可得到提升,则单位成本工资支出相应地将获得减少。因此员工的劳动生产率是否达到标准,生产率高低,也将会对单位成本带来直接影响。除此之外,相关工作人员的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的折旧成本花费也就越少,成本也就越低。
三、煤炭企业洗煤成本传统核算方法及不足
现阶段在我国煤炭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洗煤成本控制用到的方法大多都是目标成本法,实现对成本的管理。成本核算为煤炭洗煤产品的唯一对象,是依照传统的品种法来展开产品成本计算,依照系数法对洗煤产品成本进行核算。但是伴随着煤炭企业外部和内部生产环境的日渐变化,这类成本控制办法暴露出来的缺陷和不足也越来越明显。
(一)以实现目标利润为目的
以实现目标利润为目的展开成本控制,无法满足煤炭企业在内部成本核算上的标准及要求。成本核算工作与洗煤过程、相关工艺以及煤炭资源消耗未能建立有效连接,出现明显的拖脱节问题,导致最终提供的成本核算信息真实性有所不足,失真问题较为突出,也无法满足煤炭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的目标,无法适应优化管理水平、确保决策制定科学合理的需求。
(二)以控制产品总成本为重点
将控制产品的总成本作为核心及重点,展开煤炭企业的洗煤成本管控,无法为煤炭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极必要的决策依据。该类成本控制办法更加关注产品的单位成本以及总成本等财务数据指标,但是却未真正地关注业绩质量以及成本动因这些非财务经营的数据指标,导致企业的经营决策缺乏标准的参照依据,与企业的经营发展目标出现脱节。同时将人工以及产出数量作为展开成本核算的唯一动因,并将其作为依据对间接费用进行分配,导致产品成本失真人问题较为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如产量较大、技术不复杂的产品成本投入较高,生产总量较少,技术较为复杂的产品成本投入较低,导致产品和产品之间的成本投入出现严重扭曲。
(三)以直接成本一次计入原煤成本为原则
这类成本控制办法无法真正地提供洗煤中间环节所发生的成本支出以及成本明细。是立足于成本管理的粗放式发展,在展开成本计算时将各类直接成本直接一次性统一划入到原煤成本中去,而其他的间接成本直接作为制造费用进行归集,最后依次进入到原煤成本中。在成本管理工作上,未能真正地实现溯本求源,较为粗略,针对洗煤过程中各项环节的作业消耗资源,未能展开真正的深入计算。与此同时,直接成本消耗所花费的辅助材料不构成原煤实体成本,组成要素能够进行反复运用。除此之外,不同地区由于其地质条件存在差异,因此洗煤过程的生产工艺、相关流程也有所不同,成本费用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是在该成本控制办法中,未能对这些情况进行综合性的全面考量。
(四)以成本差异分析为基础
将成本差异分析作为核心来展开洗煤成本控制,这种方法无法真正地优化预算编制水平,也无法对费用展开深入分析,提供有价值的成本信息。在煤炭企业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预算及成本控制主要是将成本差异分析作为核心,随后展开成本计算,并将其侧重点放置在了管理资源的效率和费用差异上。但由于现阶段煤炭企业生产过程中,花费的材料、人工费和其他间接指导费,这些成本投入较为概括,费用分配标准相对来说较为单一,导致预算编制及费用分析所能够提供的成本数据、成本信息价值有所不足,成本会计业绩报告及可以发挥出来的作用和价值也变得越来越弱化。除此之外,成本分析大多数都是事后进行分析,通过使用因素分析和比率分析等模式,将实际数值和预期目标进行对比,寻找出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异,同时对已经出现的投资成本进行评价。若是在展开指标分析时,发现目前在经营管理和成本控制上存在缺陷和不足之处,只能在日后的洗煤成本管理过程中制定出弥补措施予以完善。但通过实践研究表明,未来还会继续发生问题,是较为传统的静态分析办法,导致成本分析、成本考核较为形式化、表面化,未能真正地发挥出价值。因此为进一步解决这一问题,需积极探索煤炭企业在洗煤成本控制、成本核算上的全新策略,可以通过对成本作业法的有效运用,改善煤炭企业的洗煤成本控制机制。
四、煤炭洗煤成本控制中作业成本运用策略
(一)作业成本的概念及原理
在展开作业成本归集时,作业为其中的基础单位,与煤炭企业的整个洗煤生产经营过程密不可分,其原则为“作业消耗资源,产出消耗作业”,依照资源动因,将资源费用和各项作业进行分配,最后依照作业动因,将作业分配到各成本对象。作业成本可以通过进一步降低非增值工作工作,促使煤炭企业的经营成本得到下降,帮助企业节省更多的资源投入,同时提高资源的利用水平,创造更多有利价值。
在基本原理上,作业成本法主要是将资源消耗作为着力点,将资源动因作为参照依据,并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资源分配给作业,最后依照作业动因,把作业成本与各个产品进行配置。在对作业成本法进行运用时,其核心就在于如何保障资源在作业中的归集。第一步需要对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花费的各类资源进行统计分析,并依照不同资源的直接、间接相关动因,将各个作业进行分配;第二步是需要构建出作业成本,或对各项作业成本出现的原因以及相关规律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第三步是需要依照不同作业动因,实现作业和产品的分配,依照作业的产生价值,可以将其划分为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在确保增值作业等相关工作有序推进、顺利开展、高效率、高质量的同时,需要进一步降低或直接避免非增值作业的出现。
(二)作业成本的核算
在煤炭企业的洗煤过程中,出现的主要费用包括原料煤价格、人力资源、薪酬费、电力费、设备费、水费、修理费、租赁费等,包含内容较多,需制定出统一的费用划分标准,保障划分标准、数据汇总的统一性,并将其统一计入到资源库中。在展开统计和识别的过程中,需要保障精准性,认真仔细,始终秉承“与产品相关”这一原则,展开细分工作。作业为对资源和成本对象进行衔接的桥梁,也是纽带资源,需依照成本对象相关原则,与成本对象进行分配。作业是展开工作的基础单位,因此需针对每一项作业设置出一个单独的成本账户,并将其划分为作业中心。作业中心是对各个作业进行集合的主体,需要依照目标责任相对这一原则,对作业中心进行划分,既可以确保成本管理过程的便捷性,又可以促使会计核算方便。最后将资源库中集合的资源,划入到每一个作业账户中去,明确各项作业成本,对煤炭企业的洗煤生产流程展开深入研究,依照资源消耗和作业中心实际状况,对资源动因以及作业动因进行进一步的确定,构建作业成本,或依照作业中心来建设作业成本,依照作业针对资源的消耗水平、作业项目,对费用进行记录分析以及归集。作业成本动因是对成本发生原因带来影响的决定性因素,也可将其称之为成本驱动性因素,主要是将作业中间成本直接分配到产品标准中去,也是实现资源消耗和最终产出有效沟通交流的重要媒介。选择科学合理的作业成本动因,可以实现间接费用的追本溯源,明确成本归属对象。在煤炭洗煤的过程中,不同的作业名称,其资源动因以及作业动因有所不同。举例来说,对于入洗原煤,资源动因为人工工时、机械工时,作业动因为机器工时;对于筛选,资源动因为人工工时、机器工时,作业动因为机器工时;对于生产协调作业,资源动因为人工工时,作业动因为协调次数。因此,作业成本计算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产品对作业的消耗,作业对资源的消耗。在对作业成本展开计算时,其基础流程就是需要将资源消耗价值进行进一步地分解,并将其分配给作业,最后再把各类作业价值进行汇集,分配到最终的产品中去。
1.直接成本的归集
在煤炭企业的洗煤生产经营过程中,可以把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分配到产品成本中去,而对于无法展开直接划分的间接成本投入,可以依照作业成本法标准流程,将其划入到与其相关的作业成本库中,在展开归集时,需要对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划分进行严格管理。尤其是对于材料费出现的各个关键节点,需要进行严格管控,以确保费用归集的精准有效。
2.作业成本库费用的归集
煤炭企业洗煤产品作为作业对象,运用作业成本法需秉承“作业消耗资源”这一原则,将已经消耗的资源费用直接划入到已确定的成本库中,随后再依照作业动因,直接将作业成本费用分配给各个产成品。一般情况下,制造费用在明细项目上包括内容较多,包括水电、员工福利工资、取暖和差旅费等。因此在展开成本库费用归集的过程中,需依照不同项目的实际情况以及煤炭企业的作业成本分配标准,实现在各个成本库之间的有效分配。
3.各产品成本的计算
从本质上来说,煤炭企业洗煤生产成本为直接成本、间接成本的发生总和,基于作业成本法,各类产品的归集成本相当于产品分配+直接材料+直接成本,通过这样的计算方式,可以将不同的作业成本库价值,实现产品的全面转接,以确保产品精准过程更为精准有效。
五、煤炭行业洗煤成本控制策略
为进一步降低煤炭企业在洗煤成本上所需要花费的成本支出,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改善工作效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
一是需要对洗煤材料费用进行严格管控。在展开洗煤时,洗煤厂运转都与洗煤材料密不可分,因此需加强对洗煤材料的有效管控,有效规避洗煤材料的肆意乱用、浪费问题。并综合企业的实际发展现状,选择效率更高、使用过程更为便捷、更为科学合理的现代化洗煤技术,优化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是需要严格管控原煤品质。在煤炭企业的洗煤过程中,矸石这类杂质含量占比较高,导致原煤品质无法达到标准,也无法推动洗煤分选工作。因此在展开洗煤之前,需将原煤依照其质量情况,划分不同的等级,最后分为高质量和低质量。原煤根据比例进行混合掺杂,确保原煤的总体品质大致均匀,洗煤作业也可以更为顺利地推进,进一步降低在洗煤设备维护和修理上所需要花费的成本支出,降低洗煤损耗。除此之外,将原煤中的矸石等杂质直接剔除,也可以促使煤炭运输成本得到全方位地降低,洗煤过程中所需要花费的费用材料费用也可以全面下降,改善工作效率,帮助煤炭企业提升企业总体经济效益。
三是需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煤炭企业个别人员工作技能较差,综合素养不足,在展开洗煤工作时,规范操作意识不够完善,除了导致洗煤工作效率全方位减低,还导致成本全面增加。基于此,煤炭企业的相关领导工作人员需要依照员工的实际情况,针对员工施以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展开严格的岗前培训。除此之外,还需要员工了解到与其相关的操作标准,并制定出针对性的规章制度,以确保在洗煤工作过程中可以通过对现代化洗煤技术的有效运用,改善技术水平,优化洗煤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投入。
四是需要降低重介质损耗。重介质损耗一直是展开成本控制的重大问题之一,很多洗煤技术人员由于能力较差,无法对重介质损耗进行合理管控,这也间接导致成本有所增加。因此,企业需要综合实际情况,进一步强化重介质损耗的管理以及有效运用。例如在洗煤时,需要对洗煤磁铁矿石粉质量进行严格管理,选择密度较强、磁性相对较高的磁铁矿石粉用在洗煤工作中,也可以针对洗煤设备展开进一步优化、升级、改造,改善洗煤的综合效益。煤矿企业需建立一个更为完善的磁铁矿石粉管理机制,有效规避劣质磁铁矿石粉流入到洗煤厂中去,也可以避免磁铁矿石粉的浪费问题,以降低成本投入。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煤炭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将作业成本法用在洗煤成本管理工作中,可以更为真实有效地展现出产品的成本损耗情况。因此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了解到成本作业法的理念思想和内涵,同时将其合理地运用在洗煤成本管理工作中去,优化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达成成本控制目标,帮助煤炭企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文章针对洗煤成本构成影响成本的组成、传统成本核算办法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进行了论述,并提出煤炭洗煤成本的作业成本法运用办法,从直接成本、作业成本库费用归集以及成本计算进行着手,发挥出作业成本法的作用及价值,同时还需要从其他方向降低洗煤成本总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