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患者为核心的个体化近视防控才是正道

2022-02-14王新梅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22年12期
关键词:眼视光视光塑形

文 王新梅

基于角膜塑形镜市场红利,近年来,诸多眼镜零售企业纷纷转型视光中心,转行眼科诊所,又或观望等待合适机会入场,无论是哪类,此次角膜塑形镜集采信息填报的消息必然带来很多思考。视光行业的同仁们不必过分紧张,冷静分析自身优势及定位,把重心从“产品化”的近视防控转到以患者为核心的个体化近视防控才是正道。

首先,需明确身份,眼视光的核心不是单纯地配眼镜,而是治疗功能性眼病的医疗机构。核心是“医疗型”,提供全年龄段的眼健康服务是重点,角膜塑形镜只是近视防控的有效手段之一,并不能涵盖门诊所有业务板块。即便角膜塑形镜集采了,眼视光医疗市场供需矛盾仍然存在,公立医院依旧人满为患,大量近视患者无法得到有效防控,弱视、低视力康复、视疲劳、干眼等患者需要外部专业的眼视光医疗机构去“消化”,由此看,民营医院、眼科诊所、视光中心等机构仍大有市场。有市场就有生存空间,但前提是“你不能只会卖角膜塑形镜”,因此,对于高度依赖角膜塑形镜的视光机构,亟需调整经营思路、建立更加合理的产品结构,来抵御市场未来可能到来的风险竞争。

其次,角膜塑形镜属于第Ⅲ类医疗器械,并非简单可直接购买的消费品,其验配具有极强的专业属性,高度依赖医生和验配者的个人经验和水平,从业者需认真考虑如果集采了,自身是否有过硬的专业实力去服务患者。目前,新梅眼科门诊量中角膜塑形镜验配的占比为18%~20%,并非中心的主营板块,这与新梅眼科“患者覆盖全年龄段、全病种,不拒绝患者的任何眼健康需求”的立业定位和个人情怀有关。货悖而入,必悖而出,我始终认为眼视光门诊和眼科诊所不应单纯建立在销售商品的基础上,将近视防控“产品化”,而应转为以患者为核心的个体化近视防控。由此,即便角膜塑形镜集采了,对门诊与眼科诊所的影响也不会太大。

总之,眼视光医疗机构不是单纯的近视防控中心,更不是角膜塑形镜的售卖场。未来的眼视光门诊、眼科诊所的发展方向一定是眼科全科门诊,这也是眼科医疗供需矛盾解决的根本途径。

猜你喜欢

眼视光视光塑形
天津醫科大学眼视光职业培训学校
视光科普,任重道远
视光中心离我们有多远
眼镜配饰化——除了视光,就是它!
“视”所能及——近视防控新形势下的视光师培养
既“塑形”又“铸神”——陕西持续深化监察体制改革
安利引领健康塑形新风尚
豪雅青少年眼视光白皮书第三站到访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HOYA Vison Care
探索眼视光 深化专业路 第三届福盛康斜弱视诊断治疗与近视防控论坛闭幕
百年精诚 誉从信来——走进四川大学华西眼视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