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教学中

2022-02-14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39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语文

田 维

(重庆市第七中学校 重庆 400030)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学活动都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为目的,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各种试题的讲解和训练。这样虽然提高了学生的应试能力,但是无法有效地将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发扬和传承。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认知传统文化,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将传统文化深入到课堂教学中,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中华文化形成强烈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一、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教学的联系

历经几千年的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早已成为民族的精华和财富。如今,传统文化仍然有力地推动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发展。传统文化中蕴含了先辈们的思想和智慧,其中所包含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具有极强的历史意义和传承价值,为当代人发展新文化提供了坚实有力的基础。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通过精神文明的代代相传,使得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如“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爱国情怀,“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气节”,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1]。

高中阶段的语文课程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其中大部分古文和古诗词都传承了古人的思想、智慧和人生境界。因此,可以说,高中语文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古代课程中,语文学习主要以儒家思想、道家思想、法家思想以及经典著作的背诵为主。如今,语文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虽然有着较大转变,但是它仍然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语言类学科且具有文化传承的意义。在高中语文教材中,许多古诗词和文言文都体现着我国古人的思想,见证了由古文到现代文的演变过程。语文教师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剖析和解读,可以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和作者的创作心境,从而发掘和继承古人身上所具备的人文思想和精神境界。另外,高中语文课程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传播途径,高中语文的人文性很强,在教材中包含了非常多的传统思想和传统精神,这些都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2]。因此,语文教师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古人的思想和精神,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达到传承和发扬优秀中华文化的目的。

二、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1.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中,要求高中语文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情感,从而加强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获取,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情感态度得到有效培养和提升。也就是说,高中语文教学需要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和发展。因此,将传统文化有效融入语文教学活动中,能够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知,从而在文化的熏陶和渗透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了充分了解和掌握后,才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其他知识,并能够以更加全面的方式对新知识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和探索,从而真正了解到文化的内涵与意义,实现个人综合素养的提升和发展。

2.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我国的传统文化历经了几千年的沉淀最终得以流传和继承。它凝聚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思想智慧,彰显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特色,如茶艺、戏曲、书法、造纸术、丝绸技术、陶瓷工艺、民族服饰等。这些都是我国国民引以为傲的优秀文化。基于此,教师只有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活动有效结合,才能够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弘扬的意识,培养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从而有效地提升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尊心。

3.能够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以及情感态度的养成,都离不开教学活动和培养目标的落实与执行。而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入能够有效培养学生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热爱祖国等优秀品质。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不仅能够有效顺应现代教育理念,而且也能够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掌握和理解,从而在提高学生思想水平的同时,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能够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

上文提到,高中语文的教材中不仅包含了多元化的文化知识,而且也蕴含了丰富的人文思想,这也使得语文学科具有一定的人文性。因此,传统文化的渗透能够使学生在拓展语文知识的基础上陶冶情操、开拓视野,促进学生形成较强的语文学习能力,从而在其他学科的学习过程中也能够充分发挥发散思维的优势,对学科知识进行整合与创新。与此同时,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渗透也是开展思想道德教学的重要手段。它能够有效提升政治学科、历史学科等的学习效率,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系统、全面地掌握各学科的知识并加以灵活运用。

三、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传统文化

1.深度剖析教材

目前,高中语文教材中收录了较多的古代诗歌以及其他的古代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中大多包含了较多的传统文化,也渗透着浓厚的文化精神。因此,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对高中语文教材进行全面深入的解读,对教材内容,尤其是古代文体要做出深刻细致剖析,挖掘古文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并将其传递给学生。以《琵琶行并序》为例,其中便包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例如“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一般来说,乐府诗的标题上有的会加“歌”“行”,如杜甫的《兵车行》《丽人行》等;又如,“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更是千古传唱的佳句,此句中所展现出的忧愁给人以深重隐秘的感觉,是来源于内心深处的哀愁。“此时无声胜有声”更是表达了一种情感延续的状态。此外,诗中所运用的语言艺术和表达的情感思想也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存在形式。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人物情感和人物形象中,充分理解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诗意谪居的黑暗现实,使学生将琵琶亭、浔阳江水与故事背景、文化背景相联系,从而更深刻地品味这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

在分析教材的过程中,教师要避免对文章内容进行浅显、表面的理解,而要注重挖掘文字语言背后的含义和情感,将文中的传统文化和思想情感通过以点入面的形式加以展现,将传统文化充分融入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对传统文化加深印象。以《劝学》为例,文中主要是讲述作者勉励人们要坚持学习、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本节课内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总结恰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从而将古人对读书的思想和观点进行有效的传承与运用。例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有所发展、有所提高。直木“柔以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通过古人的这些思想,学生能够明白:人要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也只有“博学”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通过对文章句式和语言的深入分析和解读,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学不可以已”的道理,使学生对古人的智慧心悦诚服。

2.打造人文课堂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其语文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在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尽量为学生打造一定的人文课堂氛围,从而加强传统文化的熏陶。以《出师表》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搜集相关的教学资源和资料,将其进行整合、归纳、汇总,然后制作成PPT课件,在课堂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将课件内容和图像以更加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再辅以音频和音乐,为学生创设充足的人文课堂氛围,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使学生在课堂情景中产生情感共鸣,体会作者当时的创作背景和心情,从而对天下三分的大势之下北伐的重要性具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在此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根据意境进行文章的朗读,通过这种看、听、读的学习模式,学生可以对文章了解得更加透彻,对文章中透露出来的传统文化的领悟更加深刻[3]。

与此同时,打造人文课堂氛围,不仅需要借助多媒体工具,也可以通过情景的创设,引导学生了解古代人的生活习惯、交流状态等,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古人的自强不息、发愤图强的精神。尤其是在文言文的讲解过程中,教师需要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创设人文课堂氛围,让学生深刻亲身体验到古代的生活生产、文化娱乐、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的文化。以《鸿门宴》的教学为例,为了使学生在人文课堂氛围中充分体会到项羽和刘邦的主要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教师可以在多媒体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情境交流活动,引导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相声、小品等模式,运用教材中所提供的文言文进行交流,从而在参与课堂活动的过程中把握人物特点,例如,项羽的唯我独尊、光明磊落、直率鲁莽、优柔寡断;刘邦虚心请教、能言善辩、头脑清醒、善于用人;范增的洞察敏锐和骄横浮躁;张良的多谋善断、处事不惊、沉稳机智等。此外,在人文课堂氛围的引导下,学生不仅能够有效地理解文章内容、掌握人物性格,也能从中找出参加宴会时座位安排的礼仪,根据不同等级和不同地位安排不同的座位和位置,同时也要考虑到人物的地位和年纪。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是一种传统礼仪的传承和学习[4]。

3.丰富教学模式

在以往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生听”是主要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更加注重对知识点的传授和讲解,通常会在课程结束后安排学生进行习题的训练,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不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和掌握。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教师要切实地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模式和教学目标,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发展特点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从而在真正意义上落实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例如,在《荷花淀》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先进行课前预习,对汉字、词语以及作者简介进行初步的了解和掌握;在开始新授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阅读与思考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思考“本文是怎样安排故事情节的?本文的主题思想是什么?文中的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培养学生对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有更加深刻的认知,并能体会到夜景美、生活美和人情美的特征,也能够使学生抓住文章的细节,从而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随后,教师可以在分析和探索文章的基础上,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对文章的脉络进行梳理,通过具体的语言分析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从而深刻了解“在战争的背景下,根据地的妇女逐渐打破家庭的小圈子,一步步站到了社会斗争、民族斗争的行列,为中国劳动妇女争了气,为中国人民增了光”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知识。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学生不仅能够有效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累文学方面的有关知识、把握小说情节和思想内容,而且也能够在鉴赏人物性格特点及塑造人物性格的个性化语言和细节描写中挖掘文化知识,并从中体会到中华民族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精神[5-6]。

此外,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而且也要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使学生在充足的文化氛围中将语文知识与文化有机融合起来,从而在真正意义上落实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例如,教师可以向学校申请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一次“作诗活动”,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创作,也可以模仿教材中的绝句、小令、歌行体等;可以针对山川草木发表自己的感悟,也可以就天地人生抒发自己的情怀。当学生参与到丰富的传统文化活动中时,便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这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发扬的重要教学手段。

结语

综上所述,将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合到高中语文教学中,既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形成正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效策略。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挖掘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髓,引导学生在文化氛围中体验和总结先辈们的思想及智慧,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落实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传统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谈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课程的建构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