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教育在高中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2022-02-14妙建烨河北省邢台市威县第一中学

成功密码 2022年4期
关键词:教材情感教师

◎妙建烨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第一中学)

新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那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目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新时代的学生情感丰富,自我意识强,教学需求更多元化。传统的教学方式已难以让其“亲近”,必须在情感教育上予以重视,寻求突围。情感教育在高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学生情感体验越深,获得的知识信息也就越多。那么,在高中课程教学中如何实施情感教育呢?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素材

教学中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素材,教材就是思想情感的海洋,可谓是包罗万象、海纳百川。

以语文教材为例,教材中的课文,往往是文质兼美、音韵和谐、蕴含生活的哲理和温暖情感的文章,教师需要认真解读,挖掘出其中的情感教育素材,重视学生的品格素养的形成。结合单元目标要求,在感受、品读的基础上,设计恰当的情感教育目标,引导学生求真、尚善、臻美。通过文本解读,以情感人,以文化人,从中吸取文本的精华,达到情与德的结合,践行“立德树人”的核心教育观。

对此,教师上课前应用“心”备课。“知文必先知人,知人必先论世”。备课不仅仅是备知识、备内容结构,更要用“心”去把握作者人生的点点滴滴,尤其是思想情感的变化轨迹,表达作者创作作品时的人生态度和对社会人生的思考,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和时代气息。通过授课,学生把握了作品中的思想情操和价值观念,增强了角色意识,增强了是非曲直的鉴别能力。比如,在讲授《离骚》一文时,教师应首先介绍屈原创作的时代背景及屈原的流放经历,可借助一些影音视频资料,然后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再体会诗歌中屈原经过一系列刺激和撞击后,从彷徨走向坚定,从顺从走向反抗的思想变化轨迹。最后,将诗人无罪却被放逐的悲愤情绪和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及坚持理想、保持崇高独立人格、关心时政、眷恋祖国的坚毅品质作为教学重点,联系社会实际及学生的人生经历,反复研讨,不断挖掘,触类旁通,寻求共鸣。再如,苏轼《定风波》里的“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折射出作者处变不惊、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这种精神放置到人身上是可终身受用的。教师应积极发掘,并将其迁移到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教育上来。

二、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心理学家认为;情绪、情感对于人们的认知过程具有影响作用,适当的情绪、情感对人的认知活动具有积极的组织功能,而不良的情绪、情感对人的认知活动具有消极的瓦解功能。课堂中如果能及时、适时地调动学生情绪,学生必定会以高度的注意力去听课,积极投入学习活动中,思维活动能力和记忆能力会大大提升,提高学习效果。管理心理学认为由外部激励转向内部激励才能真正激发人的行为,课堂上对学生情绪的带动就是一种内部激励。正如赞科夫所说;“扎实地掌握知识,与其说是靠多次重复,不如说是靠理解、靠内部的诱因、靠学生的情绪状态达到的。”

有效的课堂应巧妙地设计、创造气氛,让学生“触景生情”。情感的激发与调动需要气氛和“刺激点”,课堂上可借助其他外在条件和工具进行辅助教学。例如,在音乐课上,学习古代音乐时,可以先播放名曲《春江花月夜》和《渔舟唱晚》来导入新课,以此营造课堂气氛。借助那种气韵优雅、悠扬秀美、起伏有致、刚柔并济、神思缥缈的音乐再顺势引导,很快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领悟那种诗情画意的纯净世界,为学生感悟古典音乐的美做一个很好的铺垫。也就是说,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认真钻研设计,挖掘本学科中能让学生进行情感体验的部分;在思想政治课上,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心时事、遵纪守法;物理课上培养学生尊重科学、探索科学的精神;历史课上培养家国情怀等。同时,我们上课时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融入课堂中,融情于教,启智润心。除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情感体验外,还要营造浓厚的情感氛围,让学生以“共情”的方式触摸灵魂。运用启发、渲染等手法引导学生想象“境中之情”“话外之音”,让学生在情景交融的氛围中接受美的熏陶。

三、教学语言应具有情感色彩

教学是一门语言的艺术,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打动学生,教师的语言应当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风趣,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受其感染,受美熏陶。

如何使语言具有情感色彩呢?一是要重视朗读教学。在朗读教学中,除要读出节奏,注重声调和音量外,还要满怀感情地去读,读出文句中蕴含的情感、哲理、意境以及“弦外之音”等。二是教学用语要词汇丰富、内容充实、语言生动。在教学过程中,切忌就事论事,照本宣科,因为这些内容学生通过阅读都已知道,教师适当旁征博引,举一些新鲜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又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三是要有幽默风趣的口语。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用一些幽默风趣的口语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精神愉快、思维活跃,积极地参与教学中的思维创造活动,与教师一起把课堂教学搞得有声有色,共同创造出良好的教学艺术效果。四是要注意综合运用多种语言形式。除了口头表达的语言外,教师还要通过适当得体的身体语言(动作、表情、眼神等)来配合教学,以达到更好的效果。教师的非语言行为可以补充有声语言表达的未尽之意,帮助学生准确、完整地理解教师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感情,使语言表达更加丰富。

四、教学内容要注意对情感的挖掘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挖掘出教材中极富感情的内容,经由分析、理解、品味、鉴赏的思考过程,感染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性情。挖掘出文中隐含的思想感情,让学生用心去感受,真心去体味,悉心去探究,即使是一字一词一句,也能“窥一斑而知全貌”。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富有情感色彩素材的挖掘,往往能打动学生的心灵,使他们与教材中的事、人和时代融合为一体,为之忧愁,为之激奋,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必须在学科素养中寻找到崇高的思想和积极情感拨动学生的心弦,激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五、教学活动应注重情感投入

在教学的活动中,学生是否在教师的指导下投入情意,是学习成败的关键所在。只有通过积极主动思考打动过内心世界的那些东西才能刻骨铭心,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大胆地让学生试着分析课文,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多让学生进行课堂交谈、讨论,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看法,并作正确的引导。

(一)运用教材内部的情感元素,引发学生情感体验

高中语文知识丰富,题材多样,风格迥异,大多作品具有丰富的情感信息,既蕴含着传统的特点,又体现着时代的特色,具有强大的人文因素和审美教育功能,对塑造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重大的意义。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语文教材内部存在的这种情感元素,带领学生进入情感体验和感悟的教学全过程,使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化的强大魅力。

例如,陶渊明《归园田居》的情感教学,可以这样操作;

认识陶渊明;通过个人简介、生活的时代、作品产生的背景等,学生发现原来陶渊明的价值观是与世无争、悠然自得,这触动了部分学生的心灵,因为不少学生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状态。

学生“体验”与感悟;陶渊明的困境与处事方式,受到外在的打击、贫穷的折磨,但其精神依然是强大的,心胸依然是豁达的。通过人物之间的对比,学生纷纷感悟当时社会的变迁,人情的冷暖……从而引发学生内在情感的微妙变化、思想认识的升华。

(二)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实施情感渗透

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普及,尤其是现代多媒体技术,它功能强大,容量强大,集声音、视频、图片、文本等于一身,能够大大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效果。将情感教育以现代信息技术的方式呈现出来,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个器官,引发学生的多重思维,其教学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例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可以这样操作;

制作课件;提前收集各种教学资料,制作有关“母爱”的幻灯片。

演示播放;上课时播放幻灯片,并配以弦外音,使静止的“教材”变成了活灵活现的“教材”,“母亲”的形象以动静结合、音画统一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重新认识了“母爱”。

情感体验;感悟文中“母亲”对“我”的爱,“我”对“母亲”的爱,体验“爱是无私的,爱是相互的,爱是无间的”,从而深化学生对“地坛”意象的理解。

写作感悟;通过史铁生对“母亲”的理解和观察,即兴书写500字以内表达自己与父母之间情深的文字,从而升华学习本课的意义,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有情感的示范朗读,激发学生情感投入

读是语文的重要学习方式,读的方式有朗读、快速读、默读等多种,其中能有效激发学生情感的就是朗读,尤其是教师带着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老师有感情的示范朗读(或者学生有感情的领读),学生有感情的跟读,学生通过抑扬顿挫的语感体验,感情得到升华,从而引发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共鸣,促使学生的情感升腾。有感情的示范朗读,不仅能更好地促使学生研读教材、品读文本、赏读文章,使学生准确把握文章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能使学生加大自己感情的投入和体验。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把握这首诗的意境、音律、节奏是朗读成功的关键。为了更好地使学生把握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教师在做示范朗读时注重把握朗读声调的高低起伏、停顿的时机快慢,尤其是作者对康桥的惜别之情,“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下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借景抒情,让学生在跟读中体会诗中的“柳”和诗人要真实表达的“留”之间的物情转化,在学生的语言情感和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之间找到一个有效的切合点,从而使学生深切体会和领悟诗人对康桥的不舍之情。

(四)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情感体验

教学情境是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载体,恰当的教学情境可以大大提升教学的实效性。高中语文教材中,很多文学作品的意境是无法用语言表达清楚的,如果抓住作品的精髓,设计富有情感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参与到情境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情感的投入,往往会使语文教学锦上添花。

杜甫的《登高》描写的是诗人重阳节登高后的感怀。诗人描写登高后看到的秋江景色(前两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倾诉的是诗人常年飘零、老病孤愁、国难家愁、忧国忧民的多重情感(后两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面对秋色感叹漂泊在外,暮年多病独自登高台,深为憾恨,鬓发日益斑白,困顿潦倒病后停酒伤怀。上课之时,播放制作好的课件,配乐诗朗诵和杜甫登高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以景生情,诗人以境抒情,战乱的时代和诗人漂泊的身世使学生沉浸在诗人“登高”的意境中,激发了学生用心灵感知诗人所抒发的感情。

六、培养学生的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爱国激情,树立家国情怀

情感是影响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因素,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良好的情感氛围,通过自己的爱憎忧惧等情感去感染激发学生的情感,达到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受到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家国情怀。如历史课上对近代史的学习,要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在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就是要求教师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对人生的看法,对大千世界的感受传递给学生,使他们为之撼动,为之动容,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

总之,情感教育是基础,高中教育应不仅传授知识,有时更需要以情动人。顺应形势,高中教育应该求变,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提高自我,充分挖掘课堂内外的情感因素, 用情感之水浇灌每一位学生,让情感之花绽放在每一堂课上。※

猜你喜欢

教材情感教师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最美教师
教材精读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教材精读
教师如何说课
情感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