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创业教育与现代学徒制的有机融合模式构建思路探析*

2022-02-14李婉玲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36期
关键词:双创校企院校

李婉玲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广东江门 529000)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社会实用型人才需求量明显提升,而高职院校作为我国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专业院校,理应肩负起为国家发展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一重任。创新创业教育简称“双创”教育,与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高度契合,二者有机融合可以显著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效果。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展开有效培养,引导学生将自身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合理转化为岗位胜任能力,在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发光发热,早日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社会主义接班人。

一、现代学徒制与“双创”教育工作融合的重要性

首先,借助现代学徒制可以为“双创”教育工作构建更加完善的创业服务体系,将其作为高职院校创业服务工作顺利开展的核心参考依据,邀请各级政府部门、知名企业家、企业高管以及高校专家学者积极参与到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开展的就业指导环节,引入创业投资基金以及风险投资基金,对高职学生的创业项目开展引资启动。将科学建设创业孵化基地,打造独具特色的学科建设为基础,拓宽学生创业知识储备,将创新创业教育元素作为现代学徒制模式创新拓展资源,有效点燃学生的创业激情,鼓励学生在教师的科学引导之下,开启创业探索之路,顺利实现创业梦想[1]。其次,现代学徒制与“双创”教育有机融合,可以将我国经济发展作为起点,国内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创新发展都要以具备良好创业才华以及创业激情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作为支撑。面对社会对“双创”型人才的实际需求,合理运用现代学徒制广泛借鉴各行各业在职业教育领域当中的成功经验,通过打造具备全面性特征、专业性特征以及系统性特征的实践辅导工作以及实训教学工作,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技能水平展开有效培养,培养具备良好创业意识以及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以及德才兼备的综合性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助力。将“双创”教育工作与现代学徒制有机融合,进一步整合优质的社会教育资源,将地方产业特色元素引入到专业培训教学环节以及系统性教学环节,为我国高职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支持,顺利突破传统职业教育创新瓶颈限制[2]。

二、现代学徒制与“双创”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模式

(一)构建协同发展机制

教学机制是汇集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高职院校课程标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以及高职院校专业课的教学模式于一体的制度。为确保现代学徒制的作用与优势充分体现、充分发挥,应当将创新创业教育元素合理引入到现代学徒制当中,形成资源共建、资源共享、资源共创的优质教学形式。将“双创”教育纳入现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环节,与合作企业以及相关行业共同构建联合型人才培养模式[3]。

例如,在经济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环节,高职院校可以与经管类企业共同出资打造新型教育平台,细致划分、细致研究专业学徒制对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与创业素质的要求。将经管技能大赛与“双创”教育竞赛活动有机融合,构建更加完善的融合考核机制,并且结合考核结果对上一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做出针对性优化与针对性调整,培养具备良好技能水平以及专业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二)做好课程融合工作

新时期背景下,高等院校需要在现代学徒制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做出创新调整,将“双创”教育当中的思维启蒙理论、基础仿真实践活动以及项目实施活动与项目孵化活动分别融入现代学徒制当中[4]。通过通识类基础知识学习、专业知识学习、校内专业实训学习以及企业实践学习,制定更加完善的融合型课程教学标准,并且确保“双创”大赛与专业技能大赛有机融合。在校内完成理论教学任务、技能培训任务的基础上,通过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预留充足的企业实习空间,确保学生可以将自身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合理应用于实践工作岗位,顺利转化为实践技能以及岗位胜任能力[5]。

(三)做好师资与实践平台融合工作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一直以来都是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原则。为此,高等院校应当培养具备良好创新能力与创业素养的专业型教师,组建由“双创”型教师、行业导师以及企业技术骨干构成的“三导师”梯队,发挥各自的育人作用与育人优势,明确各自的分管任务以及具体的考核机制。在此基础上,为有效解决高职院校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单一、“双创”实践教学平台实践性不足、“双创”实践教学平台设立过于分散以及专业实践教学平台过于分散等问题,可以从高职院校方面、合作企业方面以及学生创业方面构建多元化、多角度实践教学平台[6]。

例如,首先,应当确保各个专业具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的优质授课环境,针对学生所学专业的授课情况创设更加完善的项目培训中心,结合学生所说专业特点,细致打磨“双创”项目。其次,现代学徒制合作企业应当设置完善的实践教学平台,汇集理论教学功能、实践教学功能、“双创”教育功能以及上岗技能培训功能,邀请行业创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以及校内教师共同开展创业项目打磨与孵化,从而确保在完成基础专业教学任务的同时,针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展开有效培养。鼓励学生自主开发教学资源,将自身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转化为岗位胜任能力以及岗位竞争力,确保学生可以顺利进入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并且在激烈的行业竞争当中脱颖而出,在实际工作岗位拥有更加出色亮眼的表现。

三、“双创”教育与现代学徒制有机融合的实践策略

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环节引入现代学徒制,主要体现在校企双方发挥各自的育人作用与人才培养优势,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资源,确保学生可以在高职院校以及合作企业两个不同的环境当中开展一系列理论知识学习以及实践操作。不仅如此,可以为学生预留充足的自主发展空间,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科学利用校企双方所提供的学习环境,完成一系列技能学习,突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限制与制约。学生可以借助校企双方所提供的优质教学体系,在学习环节以及实践工作环节不断磨炼自身的职业技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探索兴趣,而校方需要根据现代学徒制工学交替这一特点,为学生设置弹性学分制,不断完善、不断创新教学管理机制以及运行机制[7]。

(一)打造优质创业导师队伍

新时期背景下,高职院校优质的合作企业可以分为“教育型”企业与“服务型”企业两种,其中可以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开展一系列实践业务指导工作以及职业培训工作的企业被称为“教育型”企业;而“服务型”企业则是指与学生专业对口、可以为学生提供实际业务实施的企业。在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环节,高职院校需要与“教育型”企业以及“服务型”企业加大合作力度,共同构建更加完善的校内外实训教学基地。

例如,现代学徒制与“双创”教育工作高度契合的背景下,首先,在校内外实训教育基地建设环节,需要结合企业资源以及企业特点,选拔具备良好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技能型导师,校企双方联合开展课程开发工作、教学材料开发工作,做好专题研究,并且通过现代学徒制的科学探索与科学实施,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构建具备“双创”教育特点的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双方共同出资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由“教育型”企业派遣企业技术骨干到达校内,为实践教学活动开展提供保障。高职院校派遣具备良好学习能力与创新意识的专业教师到企业开展实习调研,并且组织校企双方教师共同构建多功能工作室,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双创”教育环境以及技能提升平台,显著提升双方教育效果。例如,结合合作企业实际发展需求以及课程教学标准科学制定岗位用人标准,不断优化专业型的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双方共同建设创新创业课程,实施双主体育人机制、双重管理机制以及双标准考核机制。通过科学实施现代学徒制,不断总结现代学徒制的具体实施路径,并且在现代学徒制实施环节,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在恰当时机引入“双创”教育元素,从而确保现代学徒制与“双创”教育工作的融合效果。

(二)借助双导师制度,保证“双创”教育效果

将现代学徒制作为人才工作的建设平台,打造与现代高职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以及多元化发展需求相符的双创型教学环境,充分发挥校企双方各自的资源优势,对学生展开科学指导,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念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确保学生将自身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合理应用于实践当中,确保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稳固提升,共同构建有助于“双创”教育工作以及现代学徒制落实的双导师制度。确保学生在完成基础专业知识学习以及专业技能学习的基础上,自觉自愿地跟随企业导师参与到校企双方共同提供的创业项目当中以及实际环境当中,开展一系列创业实践活动。与此同时,校内教育人员也可以结合自身专业特长,针对不同项目组的学生开展一系列专业化就业指导与创业指导,校内导师和企业技术骨干展开密切的互动与交流,相互分享实践教学经验。与此同时,企业技术骨干也可以向校内职业教师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确保二者的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为“双创”教育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助力。结合“双创”项目驱动这一导向,导师需要对学生的宣传教育活动展开分组指导,通过项目的有机融合这种方式,不仅可以确保学生顺利完成理论知识学习,而且可以在学习活动当中完成基础技能转化任务以及专业理论知识内化任务。同时可以在一系列实践运行项目当中,跟随企业技术骨干完成一系列实践运营,从而确保理论知识与基础技能可以得到合理利用、灵活运用,不断磨炼学生的组织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培养学生良好创新意识以及职业技能,确保学生的综合素质稳步提升,为后续更深层次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稳固的基础;为学生提供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实习岗位,提升学生对自身所学专业以及未来工作岗位的理解程度与认知程度,近距离掌握创业企业的初创过程以及发展过程。

结语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与“双创”教育工作高度契合,二者之间具有诸多互通之处。在此形势下,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构建协同发展机制、做好课程融合工作、做好师资与实践平台融合工作、打造优质创业导师队伍、借助双导师制度保证“双创”教育效果等方式,构建现代学徒制与“双创”教育工作有机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确保“双创”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现代学徒制科学实施的同时,也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发展、职业素养发展奠定坚实稳固的基础,为职业教育事业创新发展提供助力与支持。

猜你喜欢

双创校企院校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双新双创
校企合作五反思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