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有效策略研究

2022-02-14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36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说语文

李 卓

(长春五十二中赫行实验学校小学部 吉林长春 130000)

语文是需要积累的学科,课外阅读就是很好的积累途径。通过阅读大量的书籍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这些能力能使学生看到生活中更多的可能性。课外阅读就像是生活的一面镜子,能将生活中一些难以发现的事物反映出来,这些能让学生的想象力一直保持活跃状态,让学生理解外面的世界,拓宽学生的眼界,增强学生的幸福感。课外阅读不同于其他的阅读方式,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运用自己的思维理解能力对阅读内容进行理解和记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一、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的意义

(一)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未来的成长

课外阅读的方式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还能提高学生的创新写作能力,学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去想象、思考、体验、感受,在阅读中学生可以学习古今中外优秀人物事迹等,从中学习他们的思想和品质以完善自己的品格,展现气质,形成个性。小学时期的课外阅读将会给学生以后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确定了学生人生的方向与格调,当学生们长大进入社会后,就会发现所积累的知识对今后的人生有着非凡的意义,甚至可以改变人生方向,这些知识伴随着学生的一生,使他们受益终身。

(二)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储备知识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还处于懵懂时期,眼界不够开阔,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多样的课外阅读方式、丰富的阅读内容相较传统的阅读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学好小学语文尤其是增强阅读能力是学生今后任何一门学科学习的基础,课外阅读能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式、表达技巧还可以从阅读中了解名人轶事,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加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生僻字词,学生能主动查阅字典,了解字词的读法和意思。因此在小学语文学习阶段要多读书、读好书,积累丰厚的知识为以后各门学科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

小学阶段是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起步阶段,所以在这个阶段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这对学生今后的人生有着重要意义。课外阅读是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因为学生能在大量的书籍中了解到各类人物事迹,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思想素质和行为与书中的人物进行对比,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质。通过课外阅读学习如军人、科学家、老师、英雄人物的事迹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自觉形成社会担当意识。在此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并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品格,而在实际阅读指导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基础抓起,将基础夯实。

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指导思路

(一)坚持生本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语文课外阅读作为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途径,教师需要立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维出发来精读、细读。同时课外阅读不是一种被动的课后作业,而应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教学方案有次序地进行阅读,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实际阅读的过程中学会边阅读边思考、边阅读边分析体会。这样才能逐步提升学生的实际阅读效率。例如,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为学生合理推荐阅读材料,并设计“读书笔记”“随堂练笔”等与课外阅读相匹配的阅读任务,从而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并根据学生自身性格特点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比如在学生阅读我国四大名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有选择性地为学生设计微课式阅读导学稿、音视频阅读指引,并鼓励学生自我设计阅读计划,避免学生为了阅读而阅读、为了完成任务而阅读。

(二)坚持读写结合式阅读指导,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提升

阅读和写作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两个密不可分的模块,教师需要通过课外阅读让学生意识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含义。阅读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体会作者经历不同事件所写出的感受。而读写结合式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快速融入课外作品之中,以读懂文本主旨、理解文章中心思想。例如,在学生阅读课外作品《草房子》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真正感受作者所创设的“儿童世界”。而对于没有这种童年经历的学生,教师可以与学生家长合作合理地设计“研学”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文本所描述的内容,并结合自身的实践来深度阅读思考,并以此为契机写出精彩、写出个性。同时教师在设计读写结合阅读任务时应合理选择写作切入点,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感知作品中的人物特点、内心情感。如在学生阅读《第七条猎犬》时,教师可以设计“从最后这条猎犬的角度出发,发挥你的想象力去写一段猎犬的内心活动”写作任务,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深度思考。

(三)为课内外阅读建立联系,有效整合语文教学资源

课外阅读是为了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并让学生从课外阅读中汲取相应的写作技巧。教师在日常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选择相关的课外阅读片段,帮助学生消化课内阅读内容。比如在学生学习“小说”相关文本时,教师可以以“小说六要素”为引线,引导学生掌握小说线索的寻找技巧。如在小说《桥》的阅读中,整篇小说没有具体的人名、地名、时间,但小说以党员为中心围绕党员的言行展开写作,通过一件有序引导群众从洪水撤离的事件来展现党员不畏牺牲、舍己为人的大无畏精神。而教师在学生阅读完小说之后,利用思维导图来把小说中的人物进行串联,并以洪水发生时间次序为主线对每个自然段进行概括。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搜集相关的人物描写小说,以巩固学生对小说阅读的技巧。比如让学生以读书笔记的方式阅读《丰碑》、以线索搜寻的方式阅读《军神》,进而有效发挥出课外阅读的实际效用。

三、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指导的策略

(一)传授学生正确的阅读技巧

在小学这一阶段,学生对怎样阅读、阅读什么、怎样阅读好都感到很迷茫,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如何去阅读,传授阅读方法,引导学生正确有效阅读。在日常生活当中,许多学生虽然阅读了大量课外读物,但还是停留在浅阅读的层面,不能深入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无法透彻地理解到作者想要表达的真实情感。而且很多教师在课程讲解的过程当中,让学生以快速阅读的方式浏览完文章,再把书本课后习题的问题进行讲解,这篇文章的学习就结束了,这样的教学方式,并不能将学生真正地带入到阅读中去,只是把学习重点放在完成任务上,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教师的教学也达不到理想效果。因此教师不能一味地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让学生学习课本上的阅读内容,而是要让学生走出课本阅读更多的课外书籍,也不能单纯为了提高成绩让学生走马观花地进行阅读,而是要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让学生离开课本、离开教师的引导也可以进行自主的课外阅读,课外阅读的价值才能得到体现。

例如,在学生阅读长篇小说的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并在每天阅读完之后,利用思维导图把章节内容与小说整体发展主线相结合,以帮助学生从系统、整体的视角出发高效、精准阅读。如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时,应让学生首先明确小说是以时间为写作顺序,并综合融入每个人物在事件中所展现出的特点。针对整本小说中每章节内容的诗词,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诗词大意与小说发展之间的联系出发,帮助学生增加文学底蕴。如《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这篇词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通过整篇小说中作者对不同人物的褒贬来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情感。而在学生阅读《水浒传》时,需要引导学生掌握作者以人物为中心展开小说写作,教师应从故事情节发展、人物个性突出的角度引导学生掌握小说对于人物刻画、事件描述的体会,并让学生掌握精读与略读的技巧,从而让学生合理把控阅读速度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

(二)推荐学生适合的课外书籍

小学生相对年龄小,思想和心智不成熟,思想和思维都还在起步和发展中,价值取向不明确,很少有学生能够对课外阅读做出有效阅读计划。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年龄、阅读能力的差异等特点,为学生推荐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能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课外书籍。通过因人而异的方法有针对性地为学生选择各类课外阅读书籍。例如,低年级小学生可以推荐带图画的绘本《丁丁历险记》、带拼音的小故事书《安徒生童话》、简单的寓言故事《伊索寓言》、古诗《唐诗三百首》等;中高年级小学生可以推荐中国四大名著、有激励意义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可以开发学生探索意识的《中国未解之谜》等。这样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阅读与其年龄、智力、理解能力相匹配的作品,并从课外阅读中的美育、德育以及情感教学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同时,教师需要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手段,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学习热情。在学习中,当学生碰到困难时,常常不敢向老师请教,担心招致老师和同学的耻笑,这样下去难以跟上教师的步伐,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效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们可以在课外阅读教学课堂上先不急于开门见山,而是要耐心地解释这些概念,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些抽象的东西,让他们把作者的想法变成自己的想法,然后老师就会给他们提供一些帮助。同时,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视角来评价和反思教育的成效,从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如何提高教学吸引力、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等方面进行探讨。此外,在学生完成了一定量的课外阅读之后,老师还可以利用幻灯片进行演示和分享,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和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

(三)组织多样性的课外阅读活动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从家里带一本自己喜欢的阅读书籍,然后让学生相互交流阅读心得,彼此介绍一下自己为什么喜欢这本书、喜欢这本书的什么地方,在这本书里自己学到了什么了,这本书给自己留下什么深刻印象等。这种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交流阅读经验,在交流分享中他们能学会聆听他人的阅读感受。在活动中也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换自己喜欢的书籍,交换阅读后互相分享阅读感受,看看自己和别人对同一本书的阅读感受有什么不同,这样可以让学生看到站在不同的角度对事物的看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能够让学生快速融入课外作品之中,并能激活学生乐读、交流的意识。

同时教师需要改革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实际操作,让学生们进行交流,分享自己在课外读书实践中的体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丰富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让学生们在阅读实践的过程中获得乐趣,减轻学生们的课业心理负担。将紧密关联的知识点归类,使之成为一种整体。教师在使用整体式新知识时,要将同一种或类似的知识进行归类、归纳、总结。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将相似的知识集中起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的正确迁移,避免知识的混乱,同时,将这些相似或相同的知识集中起来,进行统一的解释,并指导学生进行区别和比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他们的自主创造能力。

结语

总之,课外阅读对学生积累知识、树立正确价值观、提高思想意识和道德素质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量、提高知识和文学修养,还能增强学生的听、说、写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小说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