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中玩、玩中学
——大班一日游戏构建模式探究

2022-02-14陈建平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36期
关键词:树叶笔者游戏

陈建平

(淮安市富士康幼儿园 江苏淮安 223000)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幼儿教师要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通过创设生动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活动,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经验来获取知识的需要。目前,我国很多幼儿教育出现了“拔苗助长”式的教育方法,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成为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常态,教育内容和方法不适合3—6 岁儿童发展的需要,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基于大班幼儿爱玩、爱动的特点,在构建一日游戏中,教师要做到让孩子们“做中玩、玩中学”,提高他们游戏的能动性,借助游戏提升思维品质,让幼儿在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协调发展。

一、心理健康游戏,促进幼儿养成优秀品质

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对儿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助于其健康心理的形成,更有利于增强其社会适应力,为各种心理品质的形成奠定基础。教师所创设的心理健康游戏,要基于幼儿的心理特征,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游戏中来,实现“做中玩、玩中学”的游戏理念。

在某次中班的一日活动中,笔者设计了《熊来了》活动,通过开展体育运动,让孩子通过体育锻炼的形式促进健康心理的形成。

游戏目标:1.通过游戏来培养幼儿抑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训练反应的灵敏度。2.通过游戏过程中的相互合作和交流,培养幼儿的积极情绪,形成开朗的性格。

游戏准备:准备“熊”头饰一个,在区域场地上划分好幼儿活动范围以及“熊”家。

游戏过程:1.导入过程:教师提问:“如果你在路上遇见了一只大熊,应该怎样做,它才不吃你呢?”2.情境设置:①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小组选定一个成员扮演狗熊,其他幼儿想办法让狗熊不吃掉自己。②教师引导孩子们了解狗熊的习性,比如“黑瞎子”“耳朵机灵鬼”。③教师与儿童讨论:遇到黑熊不说话,不动就不会被吃掉。3.再次游戏:让幼儿自己商定游戏玩法和规则,可以设想遇到的不是狗熊,而是拐骗幼儿的坏人或者是偷盗的小偷,自行思考解决的方法。4.教师小结和评价。

本次心理健康教育游戏,笔者充分树立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在导入环节,并没有开门见山地说出本次活动的内容,而是以问题进行驱动调动他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思维处在高度活跃的状态中。在活动中支持幼儿的自我挑战,让他们在解决问题之中获得成功感,同时笔者也通过适当引导提高他们的活动兴趣和自信心。在游戏中,笔者发现幼儿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并不是孤立的,他们会主动向其他小伙伴请教,在交流中完美地完成游戏,获得了积极的情绪体验,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明显。

二、分类归纳游戏,发展幼儿科学探究能力

3—6 岁儿童以具象思维为主,他们对事物的认识仍停留在感性阶段,他们喜欢探究事物之间的异同,比如形状和使用方法等,同时他们对自然界中的事物也充满了好奇,尤其是各种小动物以及花花草草。指南认为在一日游戏的构建中,教师要充分发展儿童的形象思维,让他们初步尝试归纳、判断、推理和实验,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创新能力。

笔者根据指南的要求,创设了《多彩的叶子》科学活动,让孩子们主动参与到各种科学探究活动中,激发他们的科学意识。

游戏目标:1.自己搜集校园中的叶子,以颜色、形状等形式进行分类。2.让孩子们了解“常绿树叶”和“落叶树叶”的异同,知道大自然的奥秘。

游戏准备:每人一个环保手提袋,将采集到的落叶放到里面。

游戏过程:1.导入过程:通过多媒体展示秋天劳动人民收获果实、环卫工人打扫落叶的画面,教师发出感慨:“秋天果实成熟了,但是树木的落叶也多了……看,地上的落叶多美丽!”2.户外活动:①划定区域活动空间,幼儿以小组为单位收集落叶,收集了枫叶、银杏叶、茶树叶、白杨叶等,看谁收集的图片最美丽。②看看、摸摸、闻闻,感受落叶树叶与常绿树叶的异同,从大小、形状、颜色、手感等方面进行比较和分类,给落叶树叶和长绿树叶分类,多角度认识不同树叶。3.幼儿自己总结:枫叶的形状像手掌,摸起来软软的,到了深秋就会变红;银杏叶形状像扇子,小而薄,入秋之后就慢慢变黄;茶树叶是椭圆形,摸起来非常厚实,一年四季都常绿,而且还能泡出美味的茶。

在本次的科学游戏中,孩子们的收获非常多,他们深入大自然中通过亲自实践,收集了自己喜欢的落叶,有的孩子将形状相似的树叶放在了一起,有的按照颜色进行了分类,还有的将独特香味的放在了一起,在活动中的积极性非常高,都兴高采烈地向笔者展示他们的收获,分类归纳能力具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孩子们对于“常绿树叶和落叶树叶”的概念还不是很了解,笔者向他们讲解了深秋落叶树和长绿树的原理,他们也获得了直接的经验。

三、社会教育游戏,让幼儿体验同伴友谊

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而幼儿只有具有了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身边的环境。在一日活动组织安排中,教师要为孩子们创设温暖、关爱、平等的家庭和集体生活氛围,建立良好的师幼、幼幼关系,让孩子们在人际交往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对各种社会文化形成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具有正确的道德行为意识。社会教育游戏的构设,同样要体现“做中玩、玩中学”的理念,提升幼儿的游戏主动性。

笔者通过观察幼儿在平时交往中遇到的问题,创设了社会活动《找朋友》,通过活动来培养幼儿乐说和擅说的态度。

游戏目标:1.让孩子们用简单的交往语言和交往方式交朋友。2.通过活动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和学习,提高他们的日常行为习惯。

游戏准备:设计谈话内容,设计故事情节,让孩子们学会交朋友的方式。

游戏过程:1.谈话导入:抛出问题:“你有好朋友吗?他是谁呢?”组织孩子现场说。这个形式让幼儿有说的欲望,对朋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知道交朋友的一些用语和行为。2.设置角色:小狗、小鸭子和小青蛙,现在小狗要找朋友,但是它脾气不好,小鸭子和小青蛙都很怕它,你怎样帮小狗找到朋友?3.编一编:幼儿以小组为单位编故事:①小狗没礼貌,不愿意帮助别人,所以找不到朋友,因此我要让小狗说话有礼貌,在平时勤帮小鸭子和小青蛙,慢慢地它们就会成为朋友。②小狗总是不主动,我要帮助小狗养成外向的性格,在小动物面前表现出自己的优点,这样大家才能喜欢它。3.教师根据幼儿回答,指导学习交往的基本规则和技能,比如协商、交换、轮流玩、合作等。

本次社会教育游戏,笔者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让他们知道怎样才是正确的交友之道,怎样才能拥有更多的朋友,在活动中幼儿都参与进来并讲述自己的感受,有的孩子还向大家展示了基本的交友礼貌用语,如:你好!我想和你做好朋友,可以吗?有的孩子则通过一些动作和表情来交朋友,如拉手、微笑、点头等。在社会教育游戏中,孩子们互相交流心得体会,他们在玩中学到了社会道理,在做中体验到一个人社会行为的重要性。

四、艺术教育游戏,培养幼儿的创作能力

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教师要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知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和创造能力。在活动中,教师要让孩子学会用心灵去观察和发现美,不能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幼儿,更不能为了追求完美而让孩子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而是让他们在玩中体验中艺术的魅力。

为了让孩子们学会欣赏美和创造美,在大班美术教学中笔者创设了美术活动《画纸帕》。

游戏目标:1.通过让幼儿了解范画,理解并认识自然界中的对称之美。2.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了解印染的方法。

游戏准备:为孩子们准备宣纸、报纸、调色板等创作材料。

游戏过程:1.活动导入:出示一张花帕纸,用变魔术的口语让幼儿观察图形的对称美,提问:“有哪些颜色?左右颜色相同吗?”然后猜一猜:“为什么刚才白色的宣纸变为了有颜色和对称图案的花帕纸?”2.幼儿自主实践:学习印染方法和要求,将一张带有框架的作品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颜料干了之后自己将其剪切成自己喜欢的花帕纸造型。3.师生互动:展示幼儿的作品,邀请其他幼儿进行评价,看作品各处的颜色搭配是否合理、是否突出了主题,图案是否具有对称美。对画得好的幼儿表扬,对画得一般的进行鼓励,积极维护幼儿幼小的心灵。

本次艺术教育游戏,笔者创造条件让孩子们接触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鼓励他们通过亲自实践去感受图案之美。在幼儿创作的过程中,笔者并没有过多地去干预他们,而是让他们在遇到问题时通过独立思考和向其他幼儿请教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以此来提高他们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最后的评价环节,笔者采用集体研讨和分组研讨的方法,给儿童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他们讨论表达的积极性比以前提高了很多,活动氛围很轻松。

五、语言教育游戏,培养儿童的语言运用能力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3—6 岁的儿童正处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要鼓励幼儿与成人交流、同伴交流,通过创建语言环境,让孩子们敢说、主动说,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在幼儿一日活动中,要为他们准备适合大班孩子阅读的绘本,与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为了让孩子们做到在做中玩和玩中做,体验到游戏的乐趣,笔者通过角色扮演、舞台剧等引导儿童正面地表现自己,进而让他们具备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

在语言发展一日活动中,笔者结合大班幼儿的语言特点创设了《不一样的卡梅拉》绘本活动,鼓励幼儿结合角色大胆地想象和表达,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游戏目标:1.引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围绕“旅游”进行谈话。2.提升幼儿谈话兴趣,主动与老师和其他幼儿进行交流,阐述自己观点。

游戏准备:视频《不一样的卡梅拉——我想去看海》,将幼儿划分为五人一组。

游戏过程:1.活动导入:播放视频,小鸡卡梅拉厌倦了鸡窝中的平凡生活,幻想着去外面的世界闯一闯,做一次长途旅行,在这期间它遇到了各种挑战……2.分组编故事:以小组为单位幼儿自己编卡梅拉的旅行故事,比如遇到了火鸡、小狐狸或者遇到了自己的伴侣……小组合作将卡梅拉旅游的故事讲述完整。3.自主谈话:展示中国地图,让幼儿自己画出想去旅游的地方,并进行谈话,从地点、人物和经历三个方面说起,提高孩子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本次语言教育游戏,通过让孩子们开动脑筋编造故事,培养了他们大胆想象创造的能力。儿童在表演或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并不是在漫无目的地讲述,很多是结合了自己的旅游过程或者看过的漫画阐述观点,他们讲得虽然不是很流利,但是基本掌握了语言故事的三要素——人物、地点、时间。在活动组织中笔者并没有通过机械训练和强化记忆的方式来让幼儿过早地识字,而是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引导他们自然而然地对文字和口语产生兴趣,让他们在做中玩,注意让孩子们感受语气和语调的作用,语言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构建适合大班学生发展的一日游戏模式,对于提高幼儿的综合发展至关重要。传统的一日游戏构建忽视指南的指导,孩子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游戏的效果。下一步,在大班一日游戏构建中,教师要树立幼儿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会合理地玩,在玩中提升自己的技能,最终满足指南的要求。

猜你喜欢

树叶笔者游戏
老师,别走……
树叶的不同称呼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一片树叶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