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2022-02-14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35期
关键词:体态律动小学生

高 红

(吉木萨尔县老台乡小学 新疆吉木萨尔 831700)

随着我国教育行业的不断改革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受到家长和教师重视的不仅仅有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音乐、美术等艺术性学科也受到了高度重视,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对其进行音乐教育能够有效地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生在艺术方面的审美,发现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天赋。因此,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应该提高对音乐教学的重视,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开展小学音乐的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体态律动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参与度,让学生将音乐中的抽象知识概念转化为实际的肢体动作,提高小学生对音乐的理解。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特性进行深入了解,根据学生的个人爱好和习惯,对律动的动作进行编排、对鉴赏的音乐进行合理选择,让学生能够学会歌曲的演唱和欣赏,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的价值

1.激发小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大部分的小学生都没有音乐基础,并且在传统音乐课堂教学的影响下,其对音乐的乐理知识的掌握并不牢固,传统的音乐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门不需要考核的学科,其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没有较高的参与度,导致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不足,出现对音乐不感兴趣的状况。另外,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教师的教学过于严肃,没有加入趣味性的内容,教师一味地对教材中的乐理知识进行讲解,理论性的知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体态律动应用到小学音乐的教学课堂中可以有效地改善这一教学现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平台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程度较高,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也成了小学生生活娱乐的方式之一,其在平台中也可以看到“手势舞”之类的视频,引发了大批量小学生的模仿翻拍,将这些进行完善,纳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效激发小学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在进行体态律动教学的过程中,穿插乐理知识的教学可以转变小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固态思想。

2.提高小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方式都是采用教师讲解,学生通过记笔记或是聆听的方式来理解教师讲解的内容,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并不高。小学课堂中,有极大部分的同学都没有进行过专业的音乐学习或是乐器学习,对乐理知识更是一窍不通,导致学生在课堂上难以与教师进行良好的沟通,教师讲解的东西也难以做到完全吸收,导致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一直得不到有效提升。将体态律动应用到小学英音乐课堂中以后,学生与教师之间有了明显的互动,学生在鉴赏音乐和学唱歌的时候都可以通过体态的律动感受旋律的变化,每个学生都可以放松身心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在教师与学生共同律动的同时,也能够有效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减轻对教师的敬畏感,从而能够在遇到不懂的知识时主动地向教师提问,有效做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学音乐教学课堂[1]。

3.充实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内容

小学音乐教师的课堂教学基本上都围绕着教材内容开展,内容并不深入、复杂,也常常会出现有部分音乐教师将音乐课教学时间让给其他科目教师的情况,即使每个学期缺少几个课时也能够完成教学任务。这是由于小学音乐教材设计的内容不多,教师若不进行内容的拓展很容易造成课堂没有内容可讲的情况。体态律动对于小学音乐课堂来说也属于内容拓展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告诉学生相应的乐理知识,还需要找到合适的曲目,让学生适应跟着音乐的节奏进行体态律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给学生展示,学生进行练习、表演等都是教学的一部分,很好地做到了丰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收获更多的知识,培养良好的乐感。

4.提高小学生的表现能力

“体态律动”是一种让身体随着音乐的节奏进行活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身心都要较为放松,并且需要进行身体的运动,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行为的表现。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心思单纯,其对歌词的理解可能不够透彻,但是能够充分理解音乐节奏的变化。因此,小学生的体态律动一般都是根据音乐的节奏进行变化,有的学生会采用跺脚的方式,而有的学生会进行身体的摇摆或是手臂的挥舞等,都是通过肢体动作来表达自身对音乐的感受,在不断进行新闻表现的过程中,小学生的个人表现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教师在开展体态律动教学的过程中,开始会一步步教小学生如何进行律动,或是进行某一曲目的整体教学和排练,但是在学生熟悉了律动的规律以后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编排,在听到音乐以后根据自身的意识进行随意的律动,能够让小学生进行自主的思考、创新和表现[2]。

二、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的策略

1.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生的心智尚未发育成熟、自制力不够坚挺,非常容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为小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以此来提高小学生的课堂专注力,提高对课堂内容的关注度。音乐教材中的许多歌曲都具有地方特色或是民族情怀,在学生不了解歌曲背景的情况下开展体态律动的教学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出现学生的律动动作与歌曲的情景不符合的状况,因此,教师可以在开展体态律动教学之前,先对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描述的背景进行讲解,将其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和地方特色进行阐述,提高学生对歌曲的了解,充分了解歌曲情境以后在开展体态律动的教学,能够把学生的思维牵引到课堂中,还能提高学生对歌曲含义的理解程度。

比如,在讲解《草原赞歌》的时候,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设备对蒙古族人民的生活状态、习俗、民族服饰以及风俗习惯进行展示,让学生看到豪迈的蒙古族人民在草原上骑马、摔跤,感受到这种草原氛围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视频中蒙古族人民的动作,将这些动作代入到律动中。应用现代化设备开展教学有效做到了创新教学的形式,学生对观看视频的兴趣会远远高于听理论知识的讲解,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够更快地吸引小学生。

2.根据音乐节奏对小学生做出律动指引

每个小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一个班级内总会存在着部分小学生性格开朗外向,而有部分小学生性格内向腼腆,在教师安排学生进行自主律动的时候,会存在部分小学生不好意思进行律动或是放不开的情况。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引者,需要对小学生的状态进行仔细观察,及时捕捉到小学生的情绪变化,采用合适的方法给予其帮助。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对小学生的律动动作做出指引,通过统一指引,让所有的小学生做出一样的律动来打消其畏惧心理,并且在小学生能够进行律动和状态良好的时候,教师都可以及时地对小学生进行夸奖,慢慢让其敞开心扉,能够融入课堂中,感受到欢快的课堂氛围[3]。

比如,在进行《嘀哩嘀哩》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在一些节奏结点让学生进行拍桌子、跺脚、拍手等动作,统一的动作看起来非常整齐、更加美观,也能够让部分腼腆的小学生愿意跟着大家一起进行律动,走进课堂教学的氛围中。教师可以提前和学生说好,在音乐到哪里的时候需要做出哪些动作,然后通过一遍遍练习,达成动作上的统一,即使出现部分学生没有跟上动作,教师也不应该做出批评,应该给予小学生更多的鼓励,避免其出现畏惧心理。

3.设计团体合作游戏

一个人进行体态的律动会显得有些单调,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团体间的合作,共同进行律动的配合来完成一首歌曲。团体合作的形式比较多,可以是部分喜欢唱歌、具有唱歌特长的小学生进行歌曲演唱,另一部分小学生跟着演唱的节奏进行律动;也可以将一首歌曲划分为几个段落,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段落的体态律动。每个小学生都在教师的安排下有了个人的任务,这与全班统一教学不同,统一教学仍旧会存在着少部分学生注意力不专一或是动作不到位的情况,将学生进行分组,学生的数量减少的情况下,每位学生都需要进行团体的配合,还能充分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4.教会学生用体态律动鉴赏音乐的方式

小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较为有限,不仅是因为大部分的小学生都没有乐理知识的基础,更多的是因为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并且存在着自制力差、思想不专注等特性,导致教师在进行音乐鉴赏教学的时候,有很多小学生出现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的状况,导致小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不深。教师可以采用体态律动的方式来帮助小学生提高鉴赏音乐时的注意力,并且让其将思想化为实际的动作,能够提高其对音乐本身的理解,从而能够提高小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4]。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不同音乐节奏的时候进行不同频次的身体律动。比如,在鉴赏一些较为轻柔、缓慢的音乐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较为缓慢的体态律动,采取简单的肢体运动即可;当鉴赏的音乐为欢快、激进的音乐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加激烈的律动,运动双手双脚进行共同的律动也可以,能够用肢体动作表达出音乐的氛围,表达自身对音乐内容的理解。同时,在鉴赏音乐中有人声的时候,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用不同的律动方式来表达自身听到的高音、低音等,更加细致地表达自身所听到的内容。

5.给予小学生自主创造的机会

单单依靠教师的指导,开展体态律动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音乐的内涵,但是对学生的个人想法了解不足,缺少学生自主思考的机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为小学生提供自主创造的机会,让其通过自身对音乐的看法随意地进行体态律动,也可以给学生安排自主创造的任务,选取某一首歌曲作为音乐,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每组的学生进行随意的任务分配,完成一首歌曲体态律动的编排。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个人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并且还会自主对歌曲进行深入的思考,找到歌曲中的音乐节点,设计合适的律动动作,增强小学生的创造力[5]。

比如,在进行《三只小猪》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结束以后,对音乐的背景和歌曲进行赏析讲解,在讲解结束以后,让学生在课后时间编排适宜这首歌曲的体态律动,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创造,在一周或者两周以后让不同小组的同学进行体态律动的表演,让全班同学共同评选出最优小组。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并且让学生存在一定的竞争意识,提高小学生对音乐课堂的重视程度,教师对音乐进行的基础赏析可以让学生对音乐内容更加了解,在创造的时候让律动的节奏和动作与歌曲更加贴合。

6.充分尊重小学生差异化的个性

每个小学生的个人特性都不相同,在开展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小学生差异化的个性,进行体态律动的时候可以对小学生进行分组,相似性格的学生做相同的动作,这样可以照顾到更多学生的心理状况。另外,音乐所蕴含的风格较多,小学生所喜欢的音乐风格也不尽相同,教师可以在班级内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小学生喜爱的曲风和歌曲,在开展教学的时候,除了教材内容的教学,还可以适当地讲解其喜爱的歌曲如何鉴赏,为其喜爱的歌曲编排体态律动的方式。小学生在做其自身感兴趣的事情时,会有更高的关注度和专注度,能够有效提升其在小学音乐课中的积极性。很多音乐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会遇到小学生听自身不喜欢的音乐时没有律动感的情况,可以先从其喜欢的音乐入手,让其了解到律动的规律和方式以后在进行更加全面的教学。兴趣是执行力最好的指引,在兴趣的引导下,小学生会更加积极地学习肢体语言的表达,加深对音乐内涵的理解。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体态律动的教学方式能够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教学的时候,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一起进行体态的律动来感受音乐曲风的变化,帮助学生进行初步的音乐理解。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不同的音乐节奏,体会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提高学生在鉴赏音乐过程中的代入感,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具有良好乐感的学生。

猜你喜欢

体态律动小学生
作 品:景观设计
——《光影律动》
SET悬吊训练对中青年女性圆肩体态的疗效观察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律动世界”展览全接触
律动之美
“三个经济”律动
“体态矫正”到底是什么?
钢琴基础教学中的歌唱和体态律动
随、律、衡:体态律动教学的三个核心原则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