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的问题与优化建议

2022-02-14于斌刘向晖

科学咨询 2022年24期
关键词:家教幼儿园培训

于斌,刘向晖

(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教育的发展使农村幼儿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多数农村幼儿家长文化程度不高,家庭教育能力有限,而农村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家庭教育指导相关设施机构不健全。农村幼儿园作为农村地区幼儿家长接受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要机构,其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开展是否顺利?在进行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和困难?又该如何妥善解决?本文就以上问题谈一些看法。

一、农村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的组织管理不到位

农村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的安排大多根据幼儿表现和老师空余时间随机安排,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同时,幼儿园在组织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的过程中,没有做到对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做有效的监督管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流于形式,既浪费老师家长的时间,又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教师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不全面

一是存在一些老师认为学前幼儿只需做好入园教育,家庭教育不是本阶段教学的重点;二是教师对家长进行指导时做不到因人而异,科学全面,农村幼儿园在对幼儿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时采用最多的方法就是开家长会,会上没有充分听取家长意见;三是指导中偏重于健康与体育以及安全防护与抗挫能力两个方面,忽略生活饮食习惯、交流沟通技巧、早期智力开发等其他方面的指导。

(三)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单一频率偏低

教师在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上分为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两类,集体指导以家长会和亲子活动为主;个别指导以来园接待和家访为主,指导形式单一。在指导频率方面,集体指导和个别指导的次数主要集中在每学期2次或者3次,而这远达不到家长的实际需求。比较单一的指导形式再加上偏低的指导频率使得农村幼儿园的家庭教育指导的效果微乎其微。

(四)农村幼儿园师资力量薄弱

农村幼儿园无论在硬件配置上还是软件配置上都不及城镇幼儿园。硬件上体现在基础设施陈旧,设备更新换代和及时维修不到位;软件上体现在幼儿园教师匮乏以及教师的教学素养有待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年龄与县级幼儿园老师相比普遍偏大,学历普遍偏低,急需引进高学历年轻教师来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另外人员的匮乏使许多老师不得不分担幼儿园部分管理工作,教师们的时间被占用,也不利于教师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开展。

二、农村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农村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外部长效保障机制不足

1.外部监管机制缺失

政府部门没有就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开展形成一套完整的监督管理体制。农村地区相关部门权责不明,缺乏相应监督体系,相关工作人员对家庭教育指导认识不深入,具体工作执行不到位,工作时效性差。农村幼儿园在家教指导工作形式化严重,相关政府部门又无法进行很好的监管。

2.经费保障机制不成熟

经费无法保障是农村幼儿园家庭教育工作推进缓慢的重要原因。资金短缺使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不得不给幼儿园其他更为重要的项目让出资金使用权,指导工作得不到充足资金保障,好多工作实施起来质量不高或无法实施。经费保障机制的缺失,使幼儿园家教指导工作没有稳定的资金供给,指导工作开展缓慢。

3.评价机制不健全

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来加强对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支持和引导,但在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上还没有形成一套科学、规范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幼儿园质量进行评价考核时,家庭教育指导效果也没有作为对幼儿园评价考核的重点,因此许多幼儿园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流于形式,效果不佳。

(二)农村幼儿园内部家庭教育指导管理制度缺失

1.管理制度不完善

农村幼儿园内部没有明确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开展的制度框架,指导工作开展过程中经常出现指导教师各自为政、家庭教育指导管理人员缺失、管理工作混乱、工作开展无序等问题。问题根源在于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进行规范,对于家教指导的内容、形式和频率等方面缺少条约型规定。因此,内部管理制度的健全完善是农村幼儿园急需解决的问题。

2.培训制度不完善

农村幼儿园在指导教师能力培训上缺少健全的家教指导培训制度。即便是学前教育类专业出身的老师在上学期间虽然有接触过家庭教育指导这门课,但大多重视程度不够,家教指导实践能力不强。更何况那些非学前教育类专业出身的老师,因此幼儿园自身组织本园的教师进行家教指导培训尤为重要。

3.家园沟通协商机制不成熟

农村幼儿园在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开展过程中,园长和老师具有很大的决定权。好多事情由幼儿园单方面主导,家长参与度低,导致园长、老师与家长之间沟通不畅,无法充分了解家长的需求,使指导出现偏差。家园沟通协商体系缺失,使家长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从而使指导活动无法对症下药,指导效果不佳。

(三)农村幼儿园家教指导师资队伍匮乏

1.家教指导老师数量不足

农村幼儿园由于待遇低、没编制,农村地区的生活条件相对于城镇地区来说比较艰苦,教师匮乏问题一直存在。再加上教师要承担部分管理工作,教师每天都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好多老师在家庭教育指导上分身乏术,指导效果也就无法保证。

2.家教指导老师质量不高

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学历主要集中在大专、高中或中专,且非学前教育专业出身教师不在少数,家庭教育指导的理论基础薄弱,实践能力不高。许多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在校学习期间并没有将学习重点放在家教指导方面,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方面的理论学习也并不扎实,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能力不强是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老师质量不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从事幼教行业的教师不仅要学会如何同幼儿打交道,而且要学会如何同幼儿家长打交道[1],而这恰恰是对一个教师在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具体实践能力上的考验。教师们虽然掌握了幼儿教育相关理论知识,但具体实践相对缺乏,在与农村家长沟通时效果欠佳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农村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路径优化

(一)完善幼儿园家教指导外部保障机制

1.建立民主监督机制

一是政府领导机构要注重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人任命,注重责任落实,加大对相关负责人及监管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提高相关责任人的家庭教育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二是积极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到监督中来,尤其是对于家教指导方面有专业认知或独到见解的社会人士,这样有利于提高监督委员会的监督水平。三是积极吸纳有育儿经验的家长参与到民主监督中来,以家长视角对幼儿园家教指导工作进行监督,更有利于指导工作的开展。四是要加强对指导经费使用的透明化管理和监督,保证经费使用的科学合理。

2.完善经费供给保障机制

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将财政资金向农村地区倾斜,保证农村地区幼儿园家教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资金使用上,设立家庭教育指导专项经费,专款专用,实行严格的经费划拨与审批制度,同时对资金的使用进行有效监督。此外政府还要加大对相关教育机构的支持,促使其提供更多的公益性讲座与咨询服务,拓宽家长获得家教指导的渠道。

3.健全幼儿园质量评价体系

幼儿园质量标准及评价体系的建立不仅可以促进幼儿园办园质量的提高,也为本地区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定位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促进本地区幼儿教育事业科学发展[2]。教育部门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家教指导工作进行定期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幼儿园质量评估体系,再辅之以相应奖惩机制,从而推进幼儿园家教指导质量的提升和幼儿园整体质量的提升。

(二)健全幼儿园内部家教指导规章制度

1.完善家庭教育指导管理制度

幼儿园应该成立负责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组织机构,做好工作目标的确定,制定工作流程和内容,合理分配任务量,并对家教指导的内容形式进行引导和规范。同时做好指导老师的组织管理工作,积极引导教师指导工作科学有序地进行,及时规避和纠正盲目指导的情况。同时要制定成熟的奖惩制度,通过奖励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让老师积极参与到指导工作中来。通过惩罚对指导效果不佳的老师给予相应的警示,并帮助其找到原因,积极改正并提高。

2.完善家庭教育指导培训制度

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制度并认真执行对提高教师的指导能力大有裨益。做好需求分析,摸清幼儿园教师的缺点和短板,而后遵循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聘请专家对幼儿园老师进行培训。幼儿园也可开展自主培训:一是幼儿园内部可以开展新、老教师结队学习模式,既可弥补年轻教师实践的不足,又能帮助老教师掌握新的教学资讯及技能方法;二是遴选优秀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并由其对园内其他教师进行培训;三是组织教师进行在线培训,政府要积极支持幼儿园在线培训工作,如聘请专家开设网络培训课堂或是政府出资购买学习视频供教师免费学习。

3.加强家园民主协商制度建设

家园民主协商能有效协调幼儿园和家长双方在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中的作用。幼儿园制定家庭教育指导计划时要认真听取家长意见,确定家长需求,制定相应的计划和科学的工作规程,从而保证指导工作科学准确。要积极组织并运用家长委员会代表广大家长发声,做好对幼儿园家教指导工作的监督。

(三)加强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师资队伍建设

1.增加家庭教育指导参与者数量

一是积极招聘优秀年轻教师。政府应加大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完善农村幼儿园基础设施,提高教师工资收入,增加教师编制数量,减轻教师指导的压力,使指导工作更细致,进而提升指导效果。二是积极吸纳育儿经验丰富的家长参与家庭教育指导。这样能壮大家庭教育家教指导团队,调动家长参与积极性,减轻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推行阻力。三是引入社会服务与支持。积极吸纳志愿者和村委会参与到幼儿园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中来,形成学校、家长和社会三方共同参与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格局,为指导工作的开展保驾护航。

2.提升家教指导教师质量

一是督促幼儿园教师补充学习理论知识。幼儿园教师是农村家长最信赖的家庭教育指导人选,因此,幼儿园要认真组织教师们进行包括家庭教育相关理论、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在内的学习,不断夯实教师理论基础,才能对得起家长的这份信任。二是注重教师沟通技巧、方案设计和实践能力的锻炼和培养。良好的沟通技巧能帮助教师了解家长的内心需求,为下一步家教指导指明努力的方向,因此幼儿园可以采用专项技能培训或进行情景模拟训练等形式对教师沟通表达能力进行培训。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既有共同特点,也有个体差异,不同年龄段、不同家庭环境的家长也有个体差异[3]。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幼儿所处年龄段、个性特点以及不同家庭环境提供给幼儿家长不同家庭教育指导方案。幼儿园要积极组织和鼓励教师参加针对活动设计、组织及实施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教师们的家教指导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能力。

四、结束语

农村幼儿园的家庭教育指导存在的主要问题可归结为家庭教育指导供求失衡问题。解决供给问题,一是要有政府的资金支持;二是完善幼儿园内部的自我管理,而需求是指要了解幼儿家长实际指导需求,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成熟的家园沟通协商机制的构建。关于家庭教育指导的研究大多从现状出发,分析原因,找出相应解决措施。目前专门针对家庭教育指导的制度化研究较少,这也是家庭教育指导研究领域需要进一步去探索的方向。

猜你喜欢

家教幼儿园培训
我爱幼儿园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欢乐的幼儿园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爱“上”幼儿园
家教短评
家教短评
家教短评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