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及创新探析

2022-02-14李红

科学咨询 2022年24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物理学科

李红

(山东省福山第一中学,山东烟台 265500)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教育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素质教育得以实施的关键,也是学生通过本学科学习逐渐形成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的重要教育教学价值理念。核心素养主要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课堂上,还需要强化对学生适应社会以及个人终身发展关键能力培养。物理这一门学科本身就是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重要课程,其对学生实践创新意识以及物理价值观念形成而言十分重要,而基于核心素养来创新高中物理教学,则能够更好促进学生发展与提升,所以本文也就此展开了如下探索。

一、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相关理念概述

核心素养并不是指一种单一的能力,而指的是学生应该要具备的适应自身发展以及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能力与品格,其更加注重个人修养、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同时也提倡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实践、合作参与、自主发展等能力。为了更好地促进高中物理核心素养教学改革与创新,笔者也对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具体涉及的四方面内容进行如下探索。

(一)物理观念

物理观念通常指的是学生能够从物理学角度来科学认识一些基本的现象、物质、能量、运动以及相互之间的作用等,这与物理科学思维意识相对应,强调的是对于自然的一种客观理解以及发展性认知。物理学习不应该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抑或是因循守旧套用理论,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提高对辩证分析与理解事物的能力。为此,在物理教学课堂上,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对一些基础概念、知识、规律进行加工处理与分析,同时及时将其升华成为一种基础认知,促进学生灵活运用与发展。

(二)科学思维

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科学思维可谓是学生物理学习的根本,对学生物理学科知识学习而言,涉及一些复杂的物理过程、直观的现象以及客观的物理事实,通常都需要学生准确认识它们的本质,真正让学生学会分析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应用相互联系理论来及时解决这一些基础的现象,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课程根本性问题,指导学生正确理性分析问题。为此,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引导学生以理性思维来辩证分析、解决问题,同时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发展自身创新思维能力也是学生学好物理的关键。

(三)科学探究

物理课程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课程,而科学实验探究则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构成,物理学涉及很多未知现象探索,也涉及一些对于已知规律的再认知,而这些都是学生科学探究与思考的过程。在高中物理教学课堂上,教师若能有效引导学生科学探究,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理学科知识以及相关规律,同时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分析与归纳等多项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提升。

(四)科学态度以及责任意识

如今是一个创新发展的时代,处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科学态度以及责任意识可谓是每一位公民都不可少的品质与核心素养。为此,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在培育的时候,教师还需要注重对学生展开科学态度以及责任意识培养,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物理课程学习提供良好保障。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创新

核心素养培育本就是素质教育环境下的重要要求,对高中生全面发展而言也十分重要,而要想真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得以发展,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本文也是就此展开了如下探索。

(一)构建问题情境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创新实践期间,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出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分析与解决中培养自身学科核心素养。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学生能不能有效借助物理知识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谓是评价的重要标准,所以在开展高中物理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出相应的问题情境,借由问题情境有效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在思考、合作、探究中发展自身核心素养。通常情况下,物理问题可以是课堂上生成的,抑或是从生活、生产中生成的,而对于这一点教师可以结合物理教学具体内容合理生成,这样才能确保问题设计合理性与趣味性,有效提高学生二课堂参与度。在此之后即可组织学生就具体的问题展开探索,这样就能让学生获得知识与能力,真正优化高中物理教学、发展学生科学态度与能力。以“磁感应强度”为例,教师在教学课堂上为了促进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即可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如下问题情境:“在物理学之中,如何规定磁场方向?能不能通过磁极N级对磁场强弱进行检验?磁场可以对铁磁材料产生一定作用,那么除此之外还能体现在什么物体上?通电导线受力会与哪些因素相关?……”这样就能在问题中有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真正在问题思索中生成概念,同时还能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得以发展。

(二)渗透学科思维方式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创新实践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在物理教学课堂上引导学生亲自参与物理问题提出到解决的全过程,这有助于学生客观把握理性的科学思维方式,这也是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得以发展的关键。具体而言,教师在物理教学课堂上可以将复杂且真实的物理问题作为教学核心,组织学生应用更加科学且合理的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就能有效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得以发展。在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中,思维方式十分重要,同时也是学生物理学习的关键,教师可以在课程实践过程中提高重视,通过渗透学科思维方式有效促进核心素养在高中物理教学创新中的有效实践。例如,教师在讲解“曲线运动”中的“向心加速度”知识点的时候,即可在课堂上直接为学生展示圆锥摆、微型绕地球、火车转弯等运行视频,然后基于此提出如下问题:“同学们,在实际生活中你们看见什么东西具有向心力吗?在火车过弯道的时候,火车轨内侧为什么会低于外侧?”借由生活实例有效打开学生思维,然后再基于此发展学生归纳、分析、观察等思维能力,有效促进学生物理学科思维方式得以发展。

(三)融入训练升华物理观念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创新实践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课堂上融入一些训练,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升华自己的物理观念。在物理教学实践期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物理知识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深入思考与观察,通过与学生实际生活的紧密相连来有效引导学生对物理知识与现象进行探索与分析,促进学生物理知识构建,同时还能进一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观念,有效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例如,教师在讲解“摩擦力”的时候即可联系生活中的跑步、拔河等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在自主思索中得以训练,有效促进学生物理观念得以升华。

(四)注重物理课堂教学方法创新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创新实践过程中,除了上述几点之外,教师课堂教学方法创新也是其中较为重要的策略,教师可以结合物理学科知识相关特点做好如下几点创新。

1.过程启发式教学

传统启发式物理教学活动在实施的时候,大多是以结果为中心而展开的教学,具体的做法就是教师在物理课堂上提出问题,问题提出之后教师会先明确答案,然后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这对学生思考进行了一定的干扰,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对于教师依赖性较强,不利于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为了改善这一现象,有效发展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可以在课堂实践期间应用启发式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教学,立足于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体系以及逻辑思维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分析与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就能在自我实践与体验中得到有效启发和发展,从而真正优化高中物理教学,真正有效避免学生不会学的现象。例如,教师在“平抛运动中物体的落地面距离与哪些因素相关”教学的时候,将课堂还给学生,启发学生以实验的方式思考与实践,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2.元认知教学法

学生自我思维思考认知本就是元认知,而元认知从某些方面而言也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思考与发展,教师可以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基于自然规律的思维方式对学生进行物理教学,真正让学生思维能力与学科核心素养得以发展。为此,教师在物理教学创新过程中,元认知策略是十分有效的应用策略,教师可以在实践过程中为学生创设元认知体验与实践环境,同时在课堂上注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与处理过程中思考最佳的解决方式,这样学生整个思维就能在探究过程中得到发展,从而最大程度发挥出元认知教学策略的应用价值。以“牛顿第二定律”为例,教师可以将其中的验证性实验转变成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与体验中获得元认知,从而真正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3.研究型学习方法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想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研究型学习方法同样也是较为有效的方法,其与传统接受性教学方式不同,学生在研究型学习方法下不再是被动接受,更加提倡学生自主研究与解决问题,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得以发展的关键,能够真正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得以发展。为此,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课堂上,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这一教学法的重要性,及时改变传统师生角色位置,在物理课堂上借由这一教学方式有效培养学生质疑与批判能力,从而有效突破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主的教学困境。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万有引力与航天”这一知识点教学的时候,在教学课堂上先为学生讲述一下失重这一状态的理论知识,然后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对这一现象进行实验探索,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将一个底部带有孔洞直接装满水,然后将水瓶从高处落下,学生则能够发现水瓶在掉落的时候并不会有水流出,而将水瓶往上抛抑或平抛的时候同样也没有流出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就这一现象进行研究与探讨,这样学生自然能够对这一现象形成有效认知,同时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五)强化实验讨论促进学生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素养是物理这一学科核心素养重要构成,通常是依赖物理实验而培养的,可是就如今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分析,实验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教师在实验教学课堂上存在实验演示的现象,即没有意识到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地位,一直为学生进行实验演示,这导致学生实验体会较少,不利于学生实验探究能力提升,也无法保障实验教学效果。为了改善这一问题,教师在实验教学课堂上可以为学生组织实验讨论活动,借此将实验过程进行拓展延伸,同时有效引导学生参与,鼓励学生表达实验猜想,这样学生就能在猜想、论证中提高自身实验探究能力。例如,教师在“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教学课堂上,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索如何展开这一实验,学生在自主探索、实验及调查中有效形成深刻理解,从而真正优化物理实验教学,并且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素养。

(六)注重应用培养学生科学责任

基于核心素养背景的高中物理教学创新,教师还需要注重对学生科学责任的培养,这也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教师可以在实践期间注重物理知识应用,让学生在知识应用过程中培养自身科学责任,从而有效提升物理教学效果。具体而言,教师要在高中物理教学课堂上,注重物理知识应用,在课程实践期间提出一些物理知识应用问题,借由问题有效激发学生应用意识以及物理学习思维,这样学生整个物理应用思维及素养自然能够得以有效提升,同时还有助于学生科学责任意识形成。例如,教师在牛顿运动定律教学的时候,即可为学生设计一些相关的计算问题,借此让学生意识到物理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同时让学生在具体应用中培养良好的科学责任,有效优化高中物理教学。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背景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创新本就是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及能力提升提供良好保障的关键。为此,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课堂上,一定要提高对于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在课程实践期间基于核心素养创新与优化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以全新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从而有效培养符合社会诉求的合格学生。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物理学科
只因是物理
【学科新书导览】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六)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处处留心皆物理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超学科”来啦
高中物理实验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