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路径探析

2022-02-14姜静

科学咨询 2022年24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中职

姜静

(江苏省溧阳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溧阳 213300)

现阶段的思政教学存在表面化、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手段单一等弊端和问题,解决方式和改革方式的探索迫在眉睫。鉴于此教学背景,中职课程思政教育要积极转变观念,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以新时期学生的特点为出发点,不断地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进一步促进思政教育教学的稳步开展和长远发展。本文以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和教学现状入手,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展开阐述,针对中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路径进行探讨。

一、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与本质

(一)内涵

中职院校的课程思政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教学课程来开展的,借助院校所开设的专业课,对学生进行教学活动实践。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要以四方面来进行分析:

第一方面,课程思政这一理念教育并没有一定的专业特性,在指向上也不仅仅涉及一门或者一类课程,而是需要在中职教学各个教育环节中渗透思政政治和德育教育,让德育教育和专业知识的双重功能在专业课中得到充分的体现。第二方面,课程思政教育还是要以专业课程知识作为引入,强调在做好各个专业课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深入探寻理论知识中涵盖思政教育的要素和碎片化理念,找到思政教育和文化教学的契合点,进行两者之间的有效融入,对中职学生做好思想和精神上的指引。第三方面,课程思政教育要树立全局性的渗透意识,是课程设置的宏观理论引导。要求中职院校贯彻落实德育理念,将其贯穿在教育体系的各个环节上,避免刻意化的教学,以层次性和递进性的方式,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以达到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第四方面,在思政教育时要体现教学特点,将其比较明显化的教育引导和教育功能性转化为影响学生的内在动力。在专业课教学中,凸显出立德树人的作用,将思想、理想以及信念等正向价值观念内化于心,同时积极地反映在行动中,达到教书育人的双重目的[1]。

(二)本质

中职教学中课程思政的本质,即是一次课程重构。重构的意义在于打破了以往依赖课堂讲述思政文本知识这一种教育模式,而是在中职不同的专业课程中尽可能地寻求思政与德育的元素和节点,并用专业的语言和形式完成思想教育。也就是说,课程思政是在非思想政治课的平台上来进行的,是对教学方法的一种创新和优化,更是一种专业培养与立德树人相得益彰的教育形式。由此可见,课程思政的本质是一种教育理念或是一种课程观,对中职而言,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最佳手段。其所构建的大思政格局,可以有效解决传统思政知识教学的弊端,避免学生脱离实际,提升中职育人的教学效果,体现教育的全面性,使教育做到润物细无声,进而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二、中职“课程思政”教学的现状

(一)课程思政教学共识和方式尚不明确

现阶段中职思政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方式趋于滞后,受传统挂念和惯性思维的影响,教学过于沿用传统、固守陈旧。尤其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呈现出的两个较为极端的现状,一是教师大部分是以自身为中心,大量的知识理论讲解、灌输式教学严重地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长此以往,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丧失,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二是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时过于形式化,缺少对知识的深入探寻和解析,对学生所传达的也只是表面的内容,学生没有深入理解。这种过于表象化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思政教育的认知度并不高,不能从根本上满足学生的实际知识需要,严重地阻碍思政教学的良好发展和效果的提升[2]。

(二)教学师资力量不稳定

除了教学方式之外,大学思政的教育教学师资力量也存在弊端。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和专业性问题逐渐显露,其专职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并且,有部分院校的思政学科教师并不是专业的思政学科出身,欠缺专业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经验,导致思政教育师资力量欠缺,由于中职课程思政教育的教师整体队伍建设的问题,进而使课堂教学难以达到理想化的教学状态。

(三)创新理念落实不完善

在当前中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中,虽然处于改革和创新发展的道路上,但是,在具体的改革内容和举措上还没有切实地得到落实。部分教师仍然过于遵守传统的教学理念和德育理念,缺少积极参与创新教学的学习和认知,也缺少相关的培训和课程的实践。这种情况直接导致思政教育教学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难以顺应教学发展趋势,更不利于中职课程思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3]。甚至部分教师的创新理念只在表面化存在,缺少深入的内涵,搞形式主义风格严重,阻碍了思政教育的积极发展,也难以对学生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三、中职“课程思政”教学的重要性

(一)国家对思政课的重视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对各阶段教学中思政理念的融入,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如何加强和改进院校德育教育的政策和工作意见。特别强调了中职教学中思政课程教学的强化,以构建德育工作体系切实发挥出思政教学的关键作用,开齐开足开好思想政治课,以高水平和改素质的教学设计,体现课程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中职院校属于技术职业类学校,所接受的学生大多是成绩不理想或者个体性差异较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生源较为复杂。再加上本身中职院校的学生没有升学的压力,在思想上和学业上缺少积极的认知和进步,导致学生的整体素质不高。而中职的课程思政教学恰好是弥补学生道德意识的主要手段,肩负着学校主要德育工作的渗透与融合,发挥着不容忽视的教学作用。课程思政教学要求学生将理想以及信念放在首位,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教育,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人生观念和品质意识,强化其道德修养[4]。

(二)思政课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中职学生在入学时都要以入学教育作为开启中职生活的起点,其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并围绕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展开多元化、指导性的教学实践活动。不管是对学生的全面化管理,还是学生对新环境的适应来说,入学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人才市场的竞争不仅体现在院校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也体现在对职业素养和道德意识等品质方面的培养。对中职学生而言,具备高尚的品德和正确的社会价值观是开启个人发展的必要前提,因此,中职院校要重视课程思政教育,在入学教育中插入德育教育,让学生多多参与切实的德育实践活动,明确对学生思政教育的目标,并高效地完成。另外,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普遍年纪较小,仍然处于人格培养的关键阶段,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态度仍然不变。在中职院校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德育进行正确引导和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四、中职课程思政的设计原则

(一)以学生为中心且为学生发展服务

现阶段,在中职的教学实践中,正在实现由教师、教材、教室组成的传统教学中心向学生、经验、活动组成的新型教学中心转变。作为教师,要更多地注重学生的学习感受,关注学生获得知识的成就感,而不是自身主导教学的成就感。强调在教学中认清自己的组织和引导角色,摆正师生关系,融入服务意识,关注学生的成长。思政课程既可以作为学科教育也可以作为一种课程观,其价值在于全面、有效地培养学生,因此,只有沿着以学生为中心的主线,才能体现思政教学的价值。

(二)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

在中职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中,要严格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学科教师也要全面掌握教育学知识。从内容上分析,课程思政并不是在专业课的所有内容中加入思政元素,而是对内容中本身含有思政元素的地方加以放大,适时融入思政知识,让专业知识和思政知识有机融合。对教师而言,课程思政的很多内容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因此,需要教师对课堂有一定的掌控和敏感度,避免生硬的教学,遵循教育的规律,让教学起到对学生智育和德育的双重激发和促进作用。

(三)与实际相结合

在中职的课程思政教学中,知、情、意、行是培养学生道德的四个渐进过程。这其中的行是尤为重要的,既是指学生的道德行为,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是学生在一定程度的道德认知或者情感支配下,所产生的主观行为。这一行为通常是学生品德的集中体现,也是教师衡量学生道德品质的一个客观性因素。因此,教师在设计思政课程时,要结合实际,从实际问题入手,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道德行为。中职教育中面临很多实际问题,教师要把这些问题作为课程改革的落脚点,帮助学生在道德行为上发生转变,体现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价值。

五、中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探析

(一)思政课必须把理论与学生的专业实践联系起来

在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国家对中职教育教学的越来越重视,不断地扩展中职教学中的硬件设施来强化教学,致力于更加全面的人才培养,以社会发展的人才需要和服务需要为目的,培养专业技能扎实的技术性人才,提高中职院校就业工作率[5]。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中职教学更加注重的是实践性的知识掌握,将重点更多地放在学生的手动操作能力上,课程思政的内容教学也不例外,在改革路径的探索中,要将其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学生的亲身体会,提升学生对思政以及专业的学习积极性。另外,教师要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优势,根据学生特点、教学内容、专业特点设计不同的思政教学方案,做到有的放矢,体现思政课程具象化的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二)思政课要制订适合中职学生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

由于客观条件的影响,多数学生都选择在中等职业院校就学,也由此忽视了对自身精神素养的培养和道德品质的提升[6]。针对这一现实问题,中职教学要贯彻落实课程思政教育,将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放在教育的首位,对学生开展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引导和教育,真正意义上实现教书和育人。通过组织多元化的思政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念和素养,在教学实践中,有目的性地强化学生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形成做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政治认同。

在我国应试教育背景下推行素质教育,课程思政是强有力的推行道路之一。因此,要以改革和创新作为基点,推出新时期的中职思政教学指导方案和策略,并制订课程教学方案,探寻出最为适合的课程思政改革路径和教学发展模式,打破中职教育中多方面教学环节的封闭性,为社会培养技能和素质并重的人才,提升中职教育的生命力。

(三)思政课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中职院校作为思政教育的主要阵地,首先,要有专业性的思政课教师队伍,院方要定期对思政课教师进行教学专业培训和学术研讨活动,提升教师的政治修养、理论素养和育人能力,为构建高效的思政课堂教学奠定基础。不断优化教学改革的路径,充分发挥思政理念指导者和引领者的示范作用,增强思政课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在教学活动中,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接受程度,积极尝试创新性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并且进行总结与反思。熟练掌握现代信息化的教学技术,利用多媒体等不同的教学辅助手段,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实现中职课程思政的理想化教学[7]。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职“课程思政”教学对学生是非常关键的,良好的思政教育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寻找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路径是提高中职“课程思政”教学效率的主要措施之一。中职“课程思政”改革实践中要以学生思想获取为出发点,切实解决教育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结合学生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迎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标准,不断地对思政教育给予理念和方式上的创新发展,以提升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地学习思政知识和精神领会,实现综合素养的提升,以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己任,优化和完善课程思政教育路径,实现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8]。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思政中职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