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在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实现
2022-02-14赵佳男田秀玲
赵佳男,田秀玲
(保定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北保定 072750)
新时期高校学生提出了新的成长需求与发展期待,在此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要保持更高的针对性、亲和力。在专业课中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可利用教育主渠道协同开展思政教育,在双项课程同行过程中打造协同效应,在课程教育过程中全面渗透立德树人,构建新的人才培养大格局。高等数学在高等专科学校中属于一项重要的主课程,在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期间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意义重大,需要相关教育者不断思考与深入研究如何促进思政教育和数学教育之间的融合,通过课程思政推进高等数学教学改革。
一、高等数学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
现代教育其根本任务为教书育人,在高等数学教学全过程贯穿思政教育,可更充分、高效地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目标,并获得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在高等数学教学期间强化课程思政建设,主要是基于思政教育和高等数学专业知识两者相关点实现整合,在学科教学当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以学科渗透形式获得良好的意识形态教育效果。在新时期,课程思政这一综合性教育理念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而各高校在改革与创新思政教学期间,课程思政也是一个重要方向与必然要求,这一举措可有效应对来自国外及国内多元思潮的挑战[1]。为了有效地从以往的思政课程向更立体化、全方位化的课程思政方向转变,需要教育领域深入思考与研究课程思政发展中面临的课程设置、教育队伍、教育理念等瓶颈,针对性地探讨未来课程思政发展路径,使高等数学在课堂教学中将隐性教导和显性教诲深度结合。
思政课程指的是学校以政治思想教育为中心所开设的专业化、系列化课程,其属性与政治立场都非常明确。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两者课程目标是一致的,也就是顺利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及主流思想,不过两者在教学方法与课程设置方面具有一定区别。思政课程会更加直白、明确地向学生灌输社会意识形态,所建立的课程体系更加完整,教师均是经过专业培训与教育的,主要以讲课形式将社会中各种道德规范与主流价值观传授给学生;而课程思政比较强调通过潜隐形式在专业课教学期间渗透思政知识,使学生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同步接受道德规范和主流价值观的教育。要从以往的思政课程逐渐转变到课程思政,需要关注课堂知识传授过程中同步展开道德教育与价值观引领,促进学生行为与认知的有机统一。
二、高等数学课程思政的价值
高校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采取多种举措实现教书育人这一根本性任务,所以课程思政能够有效推进教书育人目标的实现,传递与建立全方位教学理念,并在课程思政推进过程中打造高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逐步推进“三全”教育的完善与发展[2]。高等数学涉及周详的推理、缜密的思维与完美的境界,是人们对真、善、美内在意志的诚挚追求。在高等数学课程中强化课程思政建设,关注在整个学科教学体系中落实思想政治工作,使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与接受数学文明背后蕴含的优秀文化价值,更充分地感受数学知识蕴含的精确性、周密性、严谨性,从审美角度感受数学的智慧美,进而使学生爱上数学,让学生在更积极学习数学知识及相关技能基础上,将个人发展和国家与社会长足发展深度结合,促进高校更顺利地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的教育目标。
三、高等数学专业课程和课程思政融合原则
课程思政贯穿高等数学专业教学全过程,建立思政新课程本质上是建立一个可操作性强、规范且科学的教学机制,从而有效落实教育方针,拓宽人才培养渠道,进而达到全面育人目标。课程思政和高等数学专业课程并非“两张皮”,两者融合应注意潜移默化,体现出代入感,不可过于突兀。高等数学在实现课程思政改革期间,要关注不断优化课程设置,使思政教育、通识教育课程以及专业课程相关内容深度融合,并体现出原则性、灵活性、有机性。在高等数学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需要遵循以下三项原则:①高等数学知识点要和思政元素实现无缝对接,确保专业教育目标和思政目标之间的有机统一。在此过程中,要结合高等数学学科特点,深挖课程中和思政教育密切相关的元素,结合育人原则,体现协同作用,在为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其情感与能力;②要通过加强课堂互动,增强情感共鸣,体现师生共同参与。在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期间加强课程思政建设,要打造互动性课堂,深化学生学习体验,使学生的思想与行动同步,达到情感共鸣,让学生感受有新意的教学过程和有温度的课堂;③专业教师要积极打造对分课堂及翻转课堂,在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将设问、体验、引导、反思等环节串联于一体。除此以外,要积极开发多种教学方法,渗透先进的教学理念,在课前为学生设计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引导,深化学生体验,在课后引导学生反思。通过落实“四步教学法”,可同步实现知识传递、价值引领以及能力培养,在混合式教学模式建立过程中促进高等数学和课程思政之间的有机融合。
四、课程思政在高等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实现
(一)结合高等数学定理、定义等培养学生的唯物辩证观
高等专科学校的高等数学包含很多公式、定义与定理,这些大部分源自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且内在渗透着唯物辩证法相关哲学思想。提出各种数学公式、命题的数学家,比如泰勒、牛顿、莱布尼兹等,他们同时也是著名的哲学家,相关公式立足哲学角度出发,有效地推动高等数学发展。像高等数学中的二重积分概念、定积分概念、导数定义、极限定义等相关知识点均是对哲学思想的典型体现,学生通过学习与理解有关知识,可以深刻体会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帮助学生培养唯物辩证观以及辩证思维。又如在对分部积分相关知识进行学习期间,可基于分部积分法公式了解到不定积分可以从不容易求得的形式转化为相对简单容易求得的形式,而在此教学过程中,可同时向学生介绍如果我们在学习或生活当中遇到一些比较复杂的事情,也可以及时调整思路,将复杂问题化作容易解决的问题,不断提升问题解决能力[3]。
(二)结合数学史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爱国情怀
高等专科学校在对高等数学进行教学期间,可以适当地融入一些数学史、数学家故事,并介绍数学与多种文化以及数学和社会之间的联系等,立足多个角度体现数学在各领域发挥的重要基础作用,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科学的思想与精神,同步对其展开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其正确、积极的学术精神与偶像观念[4]。比如在对极限定义进行讲解期间,可先为学生讲解刘徽的“割圆术”,也就是在内接正多边形不断增加边数过程中,圆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就和圆的面积无限接近,这是在无限逼近相关思想方法运用下对数量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的方式。而教师在对相关知识进行讲解时,就可引入祖冲之在对圆周率进行计算期间就运用的极限思想;或可引入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庄子,其在《天下篇》当中就有“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的名言;华罗庚是解析数论学派开创者;朱世杰被誉为“中世纪世界最伟大的数学家”等,通过引入相关数学家的故事,能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各种数学知识都是数学家们不辞辛苦研究出来的,他们为数学界所做的贡献不可估量。而学生们在对数学定义有更形象、深刻的理解同时,还可有效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使其更主动、积极地了解相关数学知识点。
(三)结合真实案例启迪学生人文精神与智慧
在对高等数学相关知识进行讲解期间,可引入一些生活中的常见案例使学生受到启迪,促进其人文精神与智慧发展。比如在对曲线拐点相关知识进行讲解期间,教师就可引入生活中和拐点有关的相关事件,像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全国人民每天看着不断增加的感染人数,都期望拐点早日到来,这里的拐点一旦出现,就代表新增感染人数将不断下降。而通过引入这一典型案例,学生不仅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拐点”的内在含义,还能了解到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通过案例引入创设相应情境,还能使学生在回忆疫情期间全国人民共同抗疫的场景激发其爱国情感,培养人文精神。又比如在对中值定理相关知识进行学习期间,教师可依次介绍柯西中值定理、罗尔中值定理以及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等,通过对比分析了解罗尔中值定理有最强的条件,但是结论应用范围相对比较狭窄;而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有稍弱的条件,不过结论应用范围有所拓宽;柯西中值定理是其中条件最弱的一个,而其结论应用范围属于最宽的[5]。通过对数学定理的系统性介绍,能使学生了解到事物发展都保持一定规律性,认识到事物会从简单向复杂发展,也会从特殊向一般发展,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整理归纳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四)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单一运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定义、性质以及定理证明等知识讲解,不仅容易让学生感觉枯燥,还不利于提升学生的知识学习成效,课程思政实现路径也较窄。而结合生活实际展开课程教学,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看待数学知识,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促使其更积极地通过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逐步培养其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推进课程思政的落实。比如在讲解曲边梯形相关知识期间,可引入中国地图,让学生先思考和探究如何对中国地图这一特殊图形进行面积求解,然后循序渐进地引入曲边梯形概念,并围绕中国地图进行知识分析和讲述,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积极探索问题解决方法,进而对定积分有关思想方法进行剖析。而学生们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知识探究,也能逐渐明白往往复杂的问题都是由一些简单问题共同组成的,并建立从局部到整体的问题解决思路和相关哲学思想。另外,可在高等数学教学中通过建立火箭发射相关情境引出导数概念的知识;通过让学生观察植物生长过程、气温变化趋势等引出连续的定义,并使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以及所学知识,明白无论是知识积累还是个人成长,都要经历一个从无到有、从少至多的过程中,这个发展过程是循序渐进的,无法一蹴而就,不可急于求成。在对多元函数求极值等知识展开讲解期间,可先带领学生回顾古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以古诗引出函数图,将极小值看作山谷底部,将极大值看作山顶,以更直观、形象地为学生展示知识点。而在为学生讲解求极值相关知识的同时,还可引导学生将高低起伏的函数图和人生起起伏伏的经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明白人的一生总有高峰和低谷,我们要正确面对,在极大值高峰时不骄傲自大,在极小值低谷时不灰心丧气。又比如结合高铁过弯道的现实场景进行曲率知识讲解,并在讲述期间贯穿一些我国高铁建设及知识产权相关知识,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在高等数学课堂教学期间,结合生活实际将思政元素引入数学知识点讲解中,有助于学生深化感悟思政元素,还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思考积极性,具有提升学生道德修养和知识学习效果的双重效用。
(五)通过剖析知识概念内涵,培养学生工匠精神
高校学生无论以后从事哪一行业,都应具备工匠精神,尤其是一些行业工作可能存在工作内容重复、工作性质单调等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在单调的工作中寻找规律和变化,在重复的工作中探索与创新,同时在工匠精神引领下使学生能够深入钻研专业领域,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因此,高等数学教学中实现课程思政建设,应注意在剖析一些数学概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比如在介绍极限概念的起源,分析函数连续性的存在条件以及产生间断的原因,解析局部极值以及全域最值等相关概念内涵过程中,可有意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生每个阶段均应坚持一个目标,并朝着自己所确定的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在这个过程中不可急于求成,始终坚守自己所选择的领域。在深入研究过程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以及工作能力。通过剖析相关数学概念。可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政教育,引导学生逐渐养成专心做事、坚持不懈的行为习惯,并同步培养其工匠精神。
五、结束语
高等数学在高等专科学校属于一门必修课,将高等数学教学和课程思政融为一体,能帮助学生更深刻、直观地了解数学知识,同时还能体会数学知识中蕴含的深刻哲学思想,获得思政教育。为了在高等数学教学期间有效地加强课程思政建设,需要相关教育者关注将知识教授和价值引领结合于一体,在整个高等数学教学期间贯穿渗透思政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促进其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