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师红色记忆(五):抗美援朝中的东师贡献
2022-02-14口述整理张艳婷郑长斌刘永新白皋
口述整理:张艳婷 郑长斌 刘永新 白皋
2 踊跃参军参战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在学校的精心组织下,东师师生时刻听从祖国召唤,1100多名师生报名参军,其中20名学生被批准参加空军,中文系朝鲜族学生张显相和学校干部王生华、白皋、王明荣、李有才、徐冰娟、有太文、穆树春等获批参军参战。王生华在朝鲜战场上壮烈牺牲。
王生华和白皋于1945年11月—1946年5月随延安大学迁校队伍开赴东北,途中暂留张家口华北联合大学任勤务员。1946年8月随迁校队伍到我校工作。1950年10月一起参军赴朝,在志愿军后勤部三分部九大站工作。王生华和战友们白天防空袭,晚间为前线运送军用物资等。同年11月,美军飞机向他们驻扎的地区疯狂轰炸,投放大量汽油弹和燃烧弹,引发山洞起火。为避免暴露目标,王生华和30余名战友放弃了本可以逃生的机会,一直坚守在山洞里,直到壮烈牺牲。
3 支援后方生命补给线
东北是抗美援朝后方补给和战勤保障的重要基地。在我校党委和保卫世界和平反对美国侵略支会的组织领导下,抗美援朝期间,我校师生不仅踊跃参军参战,而且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全力支援抗美援朝后方生命补给线,为夺取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贡献了东师力量。
3.1 制作炒面、缝衣做被
志愿军进入朝鲜战场后不能生火做饭,敌人一旦发现炊烟马上就狂轰乱炸,一时面临“无米之炊”的困境。炒面成为志愿军充饥并维持体能的最方便食物,也是打赢这场战争的关键。为此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掀起了炒面热潮。1950年冬,我校停课一周,全校师生齐上阵,一起参加炒米炒面活动,在学校体育场挖上炉灶,支上大铁锅,拿着铁铲,不分昼夜,轮班炒米、炒面。我校共炒面12万斤,超额完成任务(原定8万斤)。
图3 1950年冬,东北师范大学师生热火朝天的炒米炒面场景
擅长手工的女生还量尺寸、称棉花,为志愿军缝衣做被。这些凝结着东师儿女深情厚谊的炒面、被品很快被后勤部队送到了炮火纷飞的朝鲜前线。
3.2 捐款、献血
1951年6月1日,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向全国人民发出关于推行爱国公约、捐献飞机大炮和做好优抚军属烈属工作的号召,学校积极响应,大力开展组织发动工作,全校迅速掀起了抗美援朝爱国捐献的热潮。全校各单位都订立了爱国公约,掀起了爱国捐献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1950年至1951年,全校共捐款5000多万元(东北币)。有的师生还将自己的金银首饰、棉衣等悉数捐献,支援抗美援朝。
我校1758名师生参加了义务献血活动,为志愿军献血达142986毫升;组建了由2130人(255副担架)组成的担架队,接收和运送伤员到长春各医院治病养伤。一位老师撰文表达自己参加这一光荣任务的激动心情:“我们的光荣任务是四十副担架,担任由长春火车站运送伤员到医院的任务,我光荣地参加了这项工作,并被指定担任小组长,这使我非常的高兴,为了胜利完成任务,拟定了一系列的计划,并保证完成。”
3.3 慰问将士
志愿军将士在朝鲜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精神深深地鼓舞了祖国人民,全国人民在国内掀起了劳军热潮。
据不完全统计,我校师生为志愿军煮肉6万余斤;给志愿军发送慰问信500余封,并经常带着慰问品到医院看望伤员们。他们感动地说:“初到后方休养时,我不够安心,来到后方受到很多市民,特别是师大同学的慰问,很受感动,我马上安心休养,争取重上前线。”
1953年秋,长春市保卫世界和平大会主席、我校副校长张德馨被邀请参加以贺龙元帅为团长的我国第三届赴朝慰问团,并任第七总分团副团长。他率领东北大区慰问团前往朝鲜开展慰问活动,带去了东师儿女对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崇敬与问候,给将士们以极大的精神鼓舞。
硝烟散去,记忆永存;英雄精神,万古流芳。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指出:“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战胜一切强大敌人。”值此建党百年之际,我们追忆东师儿女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抗美援朝的光荣历程,感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深刻意蕴,将进一步激励广大师生凝心聚力,求实创造,推进世界一流师范大学建设进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继续贡献东师智慧与力量。
1946年的佳木斯素有东北小延安之称,是东北解放战争的大后方。在佳木斯办学期间,是东北大学建校以来第一个稳定办学期,后被自豪的称为佳木斯老东大。其间,学校扩大规模,增加教育学院,各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育教学向师范教育转变。根据时局发展,东北局1946年12月30日要求东北大学改变现在的方针,将现有的教职员绝大多数动员去办中学,开始去掌握一些较大的中学,除办一个200人的中学师资训练班外,其余各院暂时不办,中学师资训练班以培养中学国文、史地、公民及政治常识教员为主,时间暂定一年。东北大学立即执行了东北局的决定,学校撤销社会科学院、自然科学院,交东北行政委员会、财经办事处、医学院,并入兴山中国医科大学、鲁迅文艺学院,分成四个文工团,分赴地方开展文艺工作。调整此后,东北大学只保留并加强了教育学院建设。
1947年春,东北大学派干部接管了合江省佳木斯联合中学等四省八所较大的中心中学,直接将教育教学延伸到基础教育领域。
1948年7月,东北大学迁入新解放的吉林市,并接受了东北行政委员会负责培养中学师资的指示,最后坚定了培养中学师资的办学方针。同时,由于办学环境更加稳定,学校探索正规化办学成为可能,并在科系设置、修业年限、授课安排、学籍管理、成绩考核等方面探索正规化教育的方式方法,变短训班教育教学形式为正规化教育。
1949年7月,东北大学迁入长春市,八月,东北局和东北行政委员会作出了关于整顿高等教育的决定。按照精干加正规的原则,是东北解放区高等教育由训练班的形式转变为正规的高等学校。根据上述方针任务与东北建设的需要及现有条件,决定在东北设立若干所高等学院,培养中学师资的高等师范学校一所,即东北大学。这是官方文件第一次明确东北大学的性质是培养中学师资的高等师范学校。
东北大学自此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师范大学。1950年3月,东北大学更名为东北师范大学,完成了从办学方针到办学实践及名称向师范大学的改变。经过70余年的发展,东北师范大学不忘初心,逐渐成长为享誉中外的人民教师的摇篮。
建校初期,有众多向往民主进步、心系国家发展的专家学者,从四面八方汇聚东北,为新东北新中国建设培育科教英才,学校早期师资和各院系负责人主要来自延安大学和延安北上干部。张如心、吕骥、萧军、吴伯箫、张庚、阎沛霖、蒋锡金、马可、杨公骥、陈元晖。据不完全统计,早期教师队伍中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就有吕骥、张庚、张松如、萧军、舒群、吴伯箫等15人之多,学校还先后合并了吉林大学、长白师范学院、长春大学,并接收了原东北大学的师生,汇集了张德馨、郭守田、陈连庆、徐喜辰、崔九卿、杨钟秀、莽大令、孙常旭、王琳、孙守任、丁克全等知名学者。
新中国成立前后,还有穆木天、彭慧、傅桐生、赵汝翼、林志纯、李洵、邹有恒、郑汝骊、杨瑞雪等领导学者也加入学校,名师荟萃,群星闪耀。这些专家学者成为东北师范大学学术天空最为灿烂的星河,奠定了学校学术发展的深厚基础。
从延安起步,东北师范大学因时势创建,随战局迁移,把学校发展融入党和国家的需要,是学校办学的第一选择。
回望来路,东北师范大学转办师范的实践确定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学宗旨。是我们不可撼动的理想与信念,辗转中历练,战斗中成长,东师前辈,筚路蓝缕开创东师的功绩将永铭校史。他们奋斗的经历和斗争的品质,是我们迈向世界一流师范大学的榜样和不竭动力,强师报国,求实创造,东师精神,代代相传,永放光芒。
*根据视频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