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林家铺子》叙事的现代性
2022-02-13宋俊峰
宋俊峰
摘要:《林家铺子》是茅盾短篇小说创作的里程碑。他以独特的艺术构思统揽全篇,在结构上,主线与副线明暗交织,纵横交错的布局使小说的视觉形象更加清晰,达到了浑然一体、收放自如的效果。从经济学、政治学以及艺术辩证法思维角度对小说的叙事技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林家铺子;叙事技巧;现代性
《林家铺子》是现代小说中的经典,是茅盾于1932年6月创作的短篇小说。作品原名《倒闭》,载于《申报月刊》第一卷第一期,后收入短篇小说集《春蚕》。小说是以茅盾回乡省亲的所见所闻为原型,以江南小镇乌镇为背景,以林家铺子在三座大山压迫下不得已走向倒闭的悲剧命运为叙事主线,集中反映了在外来经济入侵、官僚资本主义和大地主的欺压以及同行的恶性竞争下民族资产阶级的生存窘况。小说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展现了20世纪30年代的旧中国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的尖锐性。在艺术表现力上,《林家铺子》以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在现代小说中独树一帜。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探寻《林家铺子》的叙事技巧。
一、结构精巧的篇章布局
《林家铺子》从广阔的生活画面落笔,在人物和事件的“多角”关系中展开,以此塑造出复杂的人物性格,短短几个章节人物形象就跃然纸上。这一方面归功于作者不俗的功底,另一方面也得力于作品的结构艺术。
(一)纷繁交错的线索
复杂的线索是小说的一大特色。在小说的线索安排上,主线与副线交相呼应。林家铺子的破产过程作为故事的主线贯穿全文,从小说的开头,读者就能预见林家铺子的最终命运。林家铺子的倒闭与它所处的时代有着不可忽视的关系。其一,日本侵略者的无耻行径引起了国民大规模的抵制日货行动,这就让以倒卖“东洋货”为生的林家铺子难以生存,以至于他们不得不撕掉标签,以这种自欺欺人的方式维系生意;其二,上海的战争使得铺子不能正常收租,损失巨大,同时还有要债的催促;其三,战争虽然带来了很多难民涌入,但他们却没有足够的购买力。除此之外,官僚欺压、高利贷者的敲诈勒索以及同行的恶行竞争等环境因素都导致林家铺子逐步走向灭亡。
在小说副线的设置上,作者独具匠心。有特殊意味的是林大娘的“打嗝”这一细节。作者将这一与人物命运的息息相关的细节,作为小说的副线,让其贯穿于情节发展过程之中,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林大娘打嗝的节奏随跟着铺子的运营情况的变化而变化。在林老板凑钱贿赂官员时,林大娘打嗝的频率明显提升了,打嗝的间隔时间也缩短了。当林家铺子的生活安宁、日子有了转机的时候,林大娘打嗝的频率明显降低,声音都弱小了许多。“大放盘”期间,林大娘的打嗝次数大大减少;当林家铺子的生意再次陷入低谷,林大娘的打嗝像连珠炮一样。小说是通过林大娘打嗝的这一细节来表现人物心理的,从而展现故事的跌宕起伏,也表现了林家铺子一步步走向灭亡给林大娘造成的心理压力。
(二)纵横结合的布局
纵向式叙事是从时间顺序出发展开小说内容。相对的,横向式叙事则是从空间的角度对小说情节进行布局。[1]小说中多次出现像“第二天”“十多点钟”“时间渐渐移进正午”“这下午照例和上午显然不同”“快到上灯的时候”“又过了两天”“到四点钟光景”“第二天早上”“凄凉的年关”“新年第四天”“元旦起”“初四那天晚上”等时间性质的词语或句子,采用时间推移的方式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在整体时间的范围内,作者又从空间的角度入手,让小说的叙事链条不仅仅局限在乌镇,反而拉长到了上海。空间上的延展性,使小说更加具有逻辑思辨性。这样多角度的叙事笔法使得小说的视觉形象更加清晰。
(三)体式浑然一体、收放自如
小说采用对话体的叙事结构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卡尔维诺在《美国讲稿》中说到,内容多样的小说,即以众多的主体、众多的声音、众多的目光代替唯一能思索的“我”。[2]如体现寿生精明能干的性格:“师傅,这是天大的机会。上海逃来的人,总还有几个钱。他们总要买些日用的东西,是不是?这笔生意,我们赶快张罗。”以对话语体现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性和观赏性。
小说故事的连贯性强,情节跌宕起伏却又收放自如。整个小说浑然一体,情节发展曲折有致。林家铺子的每一次生意的火爆都预示着下一个不可抵抗的现实因素即将来临。林老板凑齐贿赂的钱财好不容易使得铺子开张时却又遇到了全民抵制日货,即使打着“国货”的名号也不能改变他们生意上的窘状。促销活动放开之后,林家铺子的生意终于有了起色,但又出现了同行竞争、追债还钱等难题。咬牙扛过年关后,林家铺子的生意又迎来了一次春天,靠着“一元购”生意火爆了一段时日,局长此时又来搅局。最后林老板被抓捕,寿生凑齐最后一点钱财赎人后,店铺彻底倒闭。每一次林家铺子生意有所起色后都会迎来新的一轮打击,在越来越重的打击之下,店铺只能破产。小说的叙事方式曲折有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二、《林家铺子》所表现的时代性
文学建立的是一个虚构的世界,但文学作品又以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反映出时代面貌。“五四”以来的中国新文学,无论目的是“启蒙”或是“革命”,为增强文学作品对读者的影响力,作家往往在现实的基础上进行一些艺术加工与虚构。以《林家铺子》为例,尽管茅盾强调它是一部写实的作品,但在作品中依然能找到作者加入的一些艺术虚构元素。作品描绘的乌镇的确是中国20世紀30年代的缩影,因此作品的主题具有一定时代性。
(一)《林家铺子》的经济学探寻
林家铺子的倒闭反映出的不是一个个体案例,而是展示了整个20世纪30年代病态的社会经济。小说呈现的也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悲剧,而是整个社会经济链条的萧条。林老板的店铺倒闭导致的是一系列店铺走向灭亡的命运,在整个经济链条当中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由于上海发生了战争,经营不善的店铺纷纷倒闭,林老板在上海地区的账自然是收不回来了,这些费用直接变成了账目亏空。而店铺还面临着高利贷到期和同行催债的窘境,同时饱受商会的欺压以及同行的恶意竞争。在外来经济入侵以及官僚经济打压的情况下,民族资产阶级在风雨飘摇中挣扎,最终也未能挽回灭亡的命运。林家铺子的倒闭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经济连锁效应,同行商铺在林家铺子的商款一夜之间“凭空消失”,给他们也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打击,最终在寂静大萧条的背景之下只能和林家铺子走相同的命运。这一恶性循环导致的经济连锁效应,不仅对民族资产阶级造成毁灭性打击,也对部分农民阶级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国内学者对这一时期经济的看法是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两个黄金时期之一,农业收入也在以微弱的趋势增长。这说明小农经济在此时并未衰败或消退,从客观历史的角度来看,小说只是茅盾回乡探亲时的所见所感,他只关注到了自己的主观印象,却对事物的内在有所忽略。
(二)《林家铺子》的政治学写照
茅盾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作家,他的文学作品中不可避免地带有政治缩影以及某种政治立场。在乌镇,尽管人口众多,却没有民族工业的支撑,也不是经济发达时代的商业要地,但作者却恰恰采用“以小见大”的方式展现出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的社会现状。同时茅盾在创作这篇小说时也加入了虚构的元素,如《林家铺子》中大力渲染的“抵制洋货,推崇国货”的爱国运动。在小说的叙述中,旧政府披着“爱国”的虚假外衣领导民众“抵制东洋货”运动,最终目的却是对民族资产阶级进行敲诈勒索。如林老板在得知铺子被“封存”后气愤地说:“哪一个洋场货铺子里不是堆足了东洋货,偏是我的铺子犯法,一定要封存!”由此可见,“封存”这个动作只能由旧政府发出,旧政府在这场运动中占据主导地位,而乌镇的铺子将货品的洋标签撕掉后照卖,民众也都满口“国货国货”地拿走商品。商会一方面宣扬抵制洋货,一方面收受贿赂默许洋货店开张。作品在这里公开地揭露“抵制洋货”运动是旧政府假借“爱国”之名大发国难财。
(三)从艺术辩证法的角度看待《林家铺子》
辩证法是关于事物矛盾的运动、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的哲学学说,是关乎自然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艺术辩證法就是在艺术领域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在文学创作中运用艺术辩证法的原则可以有效避免片面、单一的情况发生。 [3]
在《林家铺子》中,林老板作为主要人物,他自身是小资产阶级,但身上也带有农民的属性。他经营店铺勤勤恳恳,做生意认真,店铺的名誉经营得很不错。上海客人对他的评价是“放在二十年前,你怕不发财吗?可是现如今形势不同,捐税重,开销大,生意又清,混得过也还是你的本事”。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林老板却又不善经营。“大放盘”期间,尽管店铺的生意红火,却是在做亏本的买卖,这无疑加速了林家铺子走向灭亡的结局。唯一一次“一元购”的赚钱买卖还是由寿生提出并实践的。此外一方面林老板饱受官僚资本主义、高利贷者以及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另一方面,林老板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压迫者。林家铺子倒闭后林老板携款逃走,全然不顾由此将会导致更多的店铺以及家庭走向灭亡的命运,如小说结尾处张寡妇疯癫的状态。这一悲剧性结尾不禁让人联想到民族资产阶级破产的结果最终还是由农民来承担。
三、结语
《林家铺子》以其独特的艺术构思,完成了在“乡土写意”与“城市工笔”之间的互补性审美,[4]展现了资本主义经济时代商业文化冷酷的混乱场景。
参考文献:
〔1〕唐艺嘉.论《林家铺子》的写作艺术[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4):94-95.
〔2〕杨晓玉.《林家铺子》的创作理论及写作高度探寻[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9,40(4):69-71.
〔3〕张彩虹.从电影《林家铺子》看茅盾小说的诗意化表达[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4,21(6):97-101.
〔4〕赵凯荣.论辩证法的总规律[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21(1):12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