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故事激活时政新闻

2016-12-12许俊华

中文信息 2016年10期

许俊华

摘 要: 新闻的故事化报道,是媒体自身发展和受众需求不断提高的结果。新闻故事化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喜好,容易与受众形成情感互动,在新闻界被广泛认同,成为众多记者在新闻写作中频繁使用的表达方式。本文从为什么引入故事化叙事,怎样选择和操作故事和故事化采访的收获三个方面,说明用故事激活时政新闻的意义、方法和收获。

关键词:新闻故事 选准体裁 紧跟动态 叙事技巧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0-0073-01

“如果记者能够深入到基层去挖掘信息的话,他的故事将拥有一种强烈的亲民特质,这是坐在办公室里的人永远无法提供的。”这是《<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一书中,强调的让故事吸引人的元素之一。

一、为什么引入故事化叙事

引入故事化叙事,其实起步于引入人物故事,每年的两会报道,尝试一些新操作模式,以人物故事即代表委员参政议政的故事代替以往的组合式深度报道就是最初想法之一。

从对往年的分析来看,《北京青年报》全国两会报道基本由三大部分构成,一是动态硬新闻。包括两会召开过程发生的新闻、代表和委员透露相关政策的最新动态和热点事件的后续等;二是代表委员的建言建议。即代表委员们针对当年政府重点工作、百姓社会关注的重点难点提出的想法和建议,具体报道承载形式比较多样,包括消息、原音集纳、对话等;三是重点和热点话题的组合式深度报道。

一般来说,组合式深度报道的操作思路大体如下:从当年两会和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中选取若干话题,形成会议期间深度报道的若干主题。在每个主题下,再选取其中当年最受关注或地方读者更加关注的一个小切入点来延展报道,比如在教育这个大主题下可选取学前教育——幼儿园入园难这个小切口。此外,我们再安排上会记者采访先关领域主管部委,争取拿到最新回应和最新政策、最新举措。并以此作为深度报道的核心。与此同时,会寻找一些适当个案,比如某地关于解决入园难的具体做法、取得的进展或某地某些人群面临的入园难的实例报道。以此来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主题,相应地,还要在代表和委员的建议中寻找相关采访。至此,一篇组合式深度报道大体完成。

这样的报道思路和操作路径近年来比较常用,也产生了不少较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佳作。但是随着操作模式程式化和外在条件变化,这一模式也开始显示不足。首先核心新闻不够新,不够分量。主要原因之一是近年来各单位的新闻发布机制日益完善,定期甚至每周发布一次新闻成为很多部委的惯例,而社会热点问题往往又是这类发布的重点,所以要在两会期间再挖猛料很难。其次,个案的选择有困难。互联网试点资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针对社会热点一些地方可资借鉴的先进做法很少没有被报道过。而如果整篇报道过度倚重代表委员建议则又失去个性。

最终,我们决定将目光锁定在代表委员身上,让他们讲述参政议政故事。

二、怎样选择和操作故事

怎样选择报道对象?要想吸引读者,毫无疑问要紧跟新闻热点,关注社会所关注。我们现实找到社会热点与两会热点的交集,再在交集中寻找那些关注、建言过这一热点和代表和委员。由于去年的两会是本届人大和政协的第四次会议,代表和委员至少已经有三年的参与历史,所以搜索对某些热门话题关注过的委员并不困难,难的是热度越高的话题,关注的代表委员也越多,选择依然是个问题。一般而言,我选择时更倾向于挑选那些多年坚持或执着于这一热点问题的代表委员,因为从讲故事的角度上来说,这样的经历更有助于叙事,也更有故事性。不过,更重要的,到了这一步,其实是该下采访功夫的时候了。记者沿着这个思路,寻找相应的人物,很多时候都不是单一的对象,这就需要记者更多人初步交流之后才能确定最终深入采访的对象。

经过前期摸排,一批选题陆续浮出水面,在此过程中我发现了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选题方向:有的热门话题经过多为代表委员的努力最终成为议案或提案,换句话说,这个过程很精彩。这启发我们将故事化作为一个报道品类引入两会报道中来。

简单说,故事化叙事就是讲一个跟两会相关的故事,与其他两会报道体裁最大的不同是,它不是会场一个片段、一次采访的碎片式记录,而是对单一主题的有情境、有细节、有脉络的持续记录。两会报道中,动态消息、对话和组合式深度报道之所以常用,与这些报道方式更实战更快捷不无关系。而故事化叙事,需要记者沉下来,储备大量的背景资料,再深入地与采访对象沟通交流采访,尽可能多掌握鲜活的细节,这是记者通过唯独是的短平快采访所无法完成的。所以也就要求我们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包括储备资料和预约采访对象等等。至于写作,则像给一份周刊或杂志撰写封面故事,冷静、客观、生动地叙述和记录一个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之下的个体故事。

三、引入故事化叙事的收获

首先毫无疑问是给两会报道增加了一个报道品类,为偏于严肃、沉重、宏大的两会报道增添了轻松的色彩,给两会报道阅读带来了有起有落的节奏感。相比较动态消息,对话和组合式深度报道,沉静生动的故事讲述的确能让读者觉得更加亲近,从而打破时政报道硬朗干涩,见事不见人、见骨不见肉的单薄印象,使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对两会、代表委员参政议政、提案议案等这些时政名次有了可依托可承载的具象感受。

其次,引入故事化叙事事实上还在内容方面打开了一片新的报道领域。代表委员结合社会人点参政议政的故事之丰富远超预料。说是一个新闻富矿一篇都不夸张。而这些故事本身也在两会中应有之义。所以,这种新尝试是一种回归,向着两会本体新闻的回归。实施上,近年来,媒体对两会报道的确是越来越重视,投入的精力和版面也都水涨船高,但同时对两会报道不满或者批评的声音也开始多起来。显见的是媒体关注官员,关注明星代表多于普通代表委员,更深入一些的批评则认为越来越多的两会报道已经成了与大会本身毫无关联的新闻发布,本应作为报道主体的代表委员参政议政的精彩远未得到应有重视。而以讲故事的方式把焦点落在代表委员参政议政或者提案议案生成过程上,正是回应了这种关切。

结语

与此同时,引入故事化叙事还为记者提供了更多锻炼机会。他们在两会报道这个竞技场上,除了比拼动态新闻的捕捉能力,采访焦点人物的盯防能力,现在还需要锻炼自己的深度思考和冷静观察的能力。做这样的报道,不是记者在看见别人围堵某代表或委员自己也赶紧把手中的录音笔伸过去就能完成的。必须对话题、人物有足够了解,才可能有机会找准合适的采访对象并深入采访才能完成。当然,付出总会得到回报,这样辛苦的采访换来的是更多独家鲜活的报道。记者也就不必焦虑内容会被其他媒体抢发,而可以沉下心来,冷静构思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