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人文教育融入急诊医学教育课程中的教学实践与价值分析

2022-02-13郑传明邱兆磊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医德评判医学教育

姜 海,刘 佳,程 峰,郑传明,李 磊,邱兆磊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蚌埠 233000)

医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统一的科学,其精神源于人文精神,其本质属性是社会性,其终极价值是人文价值[1]。医学的人文性不仅丰富了医学的内涵,更推动了医学的发展。人文精神表现为: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人文精神就是对生命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和人类未来命运的理性关注,其实质是对人的生存价值的反思、对人的存在意义的追寻、对人的权利的尊重[2]。“医乃仁术”是医学人文精神的最好表达,既体现了人道主义,也反映了医学的社会职能和医德的核心思想。目前,虽然许多医学院校已逐渐开展医学教育的改革,但对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还远远不够。急诊科作为医院的特殊窗口科室,与普通科室相比,就诊患者数量较多,收治的多为急、危、重症患者,具有人员流动性大、疾病突发状况多、工作环境拥挤嘈杂等特点,这些均增加了急诊医务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提高医务工作者的工作幸福感,激发其工作热情,能对提高其医学服务质量,维持医学队伍的稳定性起到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人文素质教育能够使医务人员感受到良好的工作氛围,帮助其调节负面情绪,促进其身心健康。基于我国的现状,面向高校医学生提高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医学教育的重中之重[3]。本文分析了将人文教育融入急诊医学教育课程中的教学实践价值,旨在为医学教育工作者教学理念的构建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本校2020级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的96名学生为本次教学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48例。研究组,男22例,女26例;平均(20.5±1.2)岁;对照组,男23例,女25例;平均(20.1±1.1)岁。两组受试者年龄、性别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急诊医学教学方法

1.2.1 基础教学 所有学生接受急诊医学专业知识的基础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大纲和课时要求进行理论授课,由主讲教师制定授课计划,应用PPT课件进行急诊医学教学内容的讲解,课后布置作业,学生自主完成。1个课时为45 min,总计72个课时,其中课堂教学54个课时,见习教学18个课时。

1.2.2 人文教学方式 研究组学生在接受基础教学内容的同时,将人文教学理念纳入教学方案中。在讲授急诊医学专业知识过程中融入人文科普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形成思想政治理论、人文素养、医学专业教育三位一体的“德医交融”育人体系。按照以下环节的教学内容进行具体实施:

(1)课堂教学:①急诊医学专业知识课堂教学:在教学工作中要强化“思想建设”,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注重对医科生的人文素养与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传递“健康为本、性命相托”的人道主义精神、职业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心。讲授医德修养的含义、实质、基本要素。强调加强医德修养是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需要,而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是医务人员的职业选择。只有加强医德修养,才能深刻理解医学职业的道德本质,才能深切同情患者,自觉承担为患者解除病痛的职责。而医德修养的实质,是一个自我认识,自我解剖,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的过程。医德修养的基本要素包括提供医德认识、培养医德感情、坚定医德意志、养成医德行为习惯。使学生认识到,医德修养的形成就是升华医德认识、培养医德情感、锻炼医德意志、规范医德行为、提高医德境界的过程。②主要从国内外急救医学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绩出发,对新时期的急救医疗事业的发展进行了简要的阐述。通过对十九大报告“健康中国”的论述,使广大医学生能够站在更高的视角来看待当前的医疗卫生工作。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以问题为导向,了解学生人文课程学习兴趣不浓的具体原因。同时增加课上交流讨论,提高学生思考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运用研讨、辩论、模拟等形式,应将课堂讲授的人文知识运用到医疗事业中去。一方面,教师主动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使老师和学生在探讨和解决问题中增加学生人文知识覆盖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开始时以适当的导入教学方法,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角色示范等形式,以学生感兴趣的角度或当下的时事新闻为切入点,提高学生对于角色扮演和体验的能力,聚焦学生的集中力和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③主要阐述本校急救医疗工作的发展和著名的医疗卫生管理工作情况,以及国家和医院急救工作的有关规定和管理成绩。在急诊科临床医学教学中,介绍本院急诊科的工作业绩,激发医学生对急救医学工作的热情。课堂教学时间为54个课时。

(2)见习教学:将人文关怀的教育内容纳入实习课程,以人文关怀、医患沟通技能为指导。实习指导老师们通过教学示范,展示人性化理念的实践方法,用实际的病例让学员感受到人性化的服务对急救工作的重要性。见习教学时间为18个课时。

1.3 评价项目及方法

1.3.1 跨文化敏感度评价 分别于教学前、教学后,应用跨文化敏感度量表(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scale,ISS)[4]对两组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医学服务能力进行综合评价。ISS中包括5个维度:交际参与度、差异认同感、交际信心、交际愉悦感、交际专注度,共计24个条目。各条目评分范围1~5分,分值越高表明跨文化敏感度水平越高。量表满分为120分。

1.3.2 评判性思维能力评价 分别于教学前、教学后,应用评判性思维能力量表(Critical thinking ability Scale,CIDI)[5]对两组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评价。CIDI中包括7个维度: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评判思维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共计70个条目。各条目评分范围1~6分,分值越高表明受试者评判性思维能力越强。量表满分420分。

1.3.3 考核成绩评价 完成教学后对两组学生的基础知识、病例分析、课堂考勤进行考核,满分成绩分别为40分、40分、20分,总分满分100分。

1.4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中涉及到的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构成比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教学前后学生跨文化敏感度评价教学前,两组学生跨文化敏感度评价量表中的各项目评分、量表总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教学后的各项目评分、量表总分均显著高于教学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教学后的交际参与度、差异认同感、交际信心评分,以及量表总分均显著高于教学前(P<0.05)。更进一步比较,研究组教学后各项目评分、量表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见表1。

表1 教学前后两组学生ISS评分比较

2.2 教学前后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评价教学前,两组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各项目评分及总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教学后,两组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各项目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教学前(P<0.05)。研究组教学后评判性思维能力各项目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期,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教学前后两组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比较

2.3 教学后两组学生考核成绩比较教学后,研究组学生基础知识、病例分析、课堂考勤成绩及总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两组间考核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教学后两组学生考核成绩比较

3 讨论

当代医学教育理念认为,医学生应同时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丰富的人文素养[6]。人文教育能够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际状况,能够反映最新的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能够广泛汇集优秀的教学模式和技巧,特别是能够集中地反映医学专科课程的人文特质,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7]。因此,如何在现有医学教育模式下构建合理的医学人文教育方法,是医学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有研究[8]对医学本科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医学生对自身人文素养的评价较低,大部分学生希望通过加强自身人文素养,提高自身综合素养。有研究报道了[9],将以人文素质为导向的叙事医学与课程思政融合教学方法应用于医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对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素质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经过人文教学内容的学习后,学生的人文素质测试成绩明显提升。

结合以上关于人文教育的分析,我们通过多年的学生工作实践,总结出了一套适用于医学生的人文教育模式并应用于本研究中的研究组学生中,医学生在接受基础教学内容的同时,将人文教学理念纳入教学方案中。在讲授急诊医学专业知识过程中融入人文科普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形成思想政治理论、人文素养、医学专业教育三位一体的“德医交融”育人体系。跨文化敏感度总体上是指在不同文化交汇的情景下用灵活的方式应对文化差异的能力。在医学教育领域中,跨文化敏感度是近年来兴起的评价参考指标,能够衡量一个人的沟通能力、胜任能力、学习能力、发展能力、融合能力[10]。而评判性思维能力是医学生不可缺少的实践能力[11]。因此本研究中选取了跨文化敏感度与评判性思维能力作为医学生综合能力评价的重点参考指标。本研究的统计数据显示,将人文教育融入急诊医学教育课程后,研究组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相关项目评分均显著高于教学前,而仅采用常规基础知识教学方案的对照组学生,其教学前后的跨文化敏感度相关项目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人文教育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人文学习资源,提高了学生的文化差异认同感,也更加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跨文化知识面。医学生通过人文知识的学习,亲身感受到了急诊医学的重要意义,其交际信心、交际参与度、交际专注度均有明显的提升。评判性思维能力的评价结果显示,两组教学方案实施后,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均有一定的提升,但研究组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各项目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教学后,研究组学生基础知识、病例分析、课堂考勤成绩及总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P<0.05)。以上更进一步证实了,将人文教育融入急诊医学教育课程中的优势和必要性。

总之,合适的人文教学方法与内容是医学生教育培养工作中的重要命题,应遵循实用性、探索性原则,将人文教育融入急诊医学教育课程中[12]。人文教育不仅能够在知识方面弥补医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了解不全面的问题,还能够提升其表达能力、沟通与协调能力[13-14]。通过人文知识的学习,能够帮助医学生理解医学管理的相关理论、观点、标准和要求,使枯燥、刻板的内容与深奥的观点变得浅显直白,对医学生的教育意义重大。

猜你喜欢

医德评判医学教育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不要用街头小吃来评判北京
基于学习的鲁棒自适应评判控制研究进展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新媒体视域下医学类高职生医德教育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的途径与策略
评判改革自有标准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
论医德考评中的自律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