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背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漏诊1例

2022-02-13孙业晓申志华樊磊强张艳峰

感染、炎症、修复 2022年3期
关键词:组织化学肉瘤本例

孙业晓 申志华 樊磊强 张艳峰

(承德市中心医院,河北 承德 067000)

收治1例病程长、皮疹临床特点不典型的背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女性患者,报告如下。

1 病历简介

患者女,52岁,于12年前发现右侧背部黄豆大小肿物,颜色与周围皮肤相近,质硬,略突出于皮肤表面,无鳞屑、糜烂、渗出,无瘙痒、偶有轻微触痛,未予重视。近2年肿物逐渐增大至10 mm×10 mm,颜色逐渐加深至暗紫红色,触之有浸润感伴触痛,就诊于本院皮肤科门诊。查体:患者背部右侧存在一圆形10 mm×10 mm大小的的浸润性暗紫红色结节,表面无鳞屑,质坚硬,轻度压痛(图1,见封三),其余检查未发现异常。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初步考虑为瘢痕疙瘩、纤维瘤、表皮囊肿。建议手术治疗并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患者在局部麻醉下行皮损及周围0.5 cm组织切除,深达肌筋膜层,病变组织术后送检,进行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回报:发现数量较多的短梭形大核异型细胞,核浆比较大,染色后呈深色,排列呈车辐状或漩涡状,向下浸润性生长(图2,见封三)。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示:CK(-),Vimentin(+),Actin(-),SMA(-),CD34(+),Ki-67(10%), S-100(-)。结合临床表现和组织学检查结果,最终诊断为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诊断明确后行结节扩大切除:以切缘为中心向周围正常软组织扩大切除2 cm,行创面临床组织皮瓣肌皮瓣延迟术。术后恢复良好。

2 讨 论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为多见于中年男性的纤维组织来源的低度恶性肉瘤,可在皮下组织中恶性侵袭,目前尚未明确病因[1]。DFSP发生部位多为躯干,四肢次之,外观表现为质硬结节,无鳞屑,紫红色或淡红色,触碰常伴轻度疼痛,一般无自觉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病变部位局部阵发性疼痛或偶有轻微触痛。皮损少见出血、坏死,黏液变性偶有报道且多见于术后复发患者。本例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确诊依靠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其组织病理学可见肿瘤细胞存在明显核分裂,细胞核多见长柱状、梭形,位于患处真皮下部,表现出浸润性,排列形状为漩涡状以及席纹状。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示ki67部分阳性、CD34和Vimentin弥漫阳性,SMA和S-100阴性[2]。

分析本例患者漏诊误诊原因:①DFSP具有临床上较为少见、患者无自觉症状、病程长、生长缓慢且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等特点,医生对此病认识不足;②DFSP的一些少见类型临床表现不典型,医患对本病的警惕性不高,未进行足够的实验室检查,如皮肤镜、体表包块超声检查、皮肤CT及磁共振、皮肤活检等。这提示医生在体表包块临床表现不典型、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及早建议患者接受无创检查,如依然对疾病诊断、鉴别诊断无帮助则建议进一步行有创检查,如皮肤活检术或者Mohs手术等。

DFSP的首选治疗方式为扩大切除术,如早期发现并手术治疗可彻底治愈[3];放射治疗主要针对不能手术的患者和治疗后复发的患者[4],不良反应相对较大,只能作为辅助性治疗[5]。因DFSP病程相对较长,病状不明显,因此在治疗上要彻底切除,否则复发概率相对较大,且复发后侵袭性、恶性程度均表现为显著增强。故肿瘤切除是否完全至关重要。扩大切除术为首选治疗方式,包括Mohs手术[6],术中快速冰冻检查切缘是否干净,可有效降低复发率。本例患者确诊后采取扩大切除术加皮瓣肌皮瓣延迟术,恢复良好。

猜你喜欢

组织化学肉瘤本例
勘误声明
《思考心电图之176》答案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1”的加减乘除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FOXC2、E-cadherin和vimentin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拟态的关系
视功能分析图例详解
滑膜肉瘤的研究进展
大口黑鲈鳃黏液细胞的组织化学特征及5-HT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分布
侧脑室内罕见胶质肉瘤一例
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染色在肾活检组织石蜡切片磷脂酶A2受体检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