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建新型智库: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阶”探索
——以H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改革为例

2022-02-13郭宏斌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公共事业高阶智库

郭宏斌

(1.黄山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安徽 黄山245041;2.黄山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中心,安徽 黄山245041)

1 问题的提出

地方本科院校的快速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高等教育的结构,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规模如此庞大的新建或新升本院校,如何在教育竞争中立足?差异化与精准化的办学定位成了地方院校寻求破题的关键。2015年10月21日,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与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引导一批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使转型高校的教育目标和质量标准更加对接社会需求”,持续推动应用型高校深度转型,提升同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度。然而如何理解应用型?除了对原有专业结构进行调整,开办与新兴产业关联度高的应用型专业是很多地方院校在深化应用型通常采用的策略。基于建设综合性大学的考量,一些应用型文科类专业如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工作、应用心理学等也同步开设。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自1998年云南大学首开此专业,至2010年全国有将近500所高校开设了此专业,“从1到500”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仅用了12年[1]。但规模快速扩张所产生的虚假繁荣很快遭遇了考生报考和就业亮牌的双重打脸。2016年及之后的五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连续上榜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裁撤和停招最多专业之列。2020年全国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高校数量骤降至不足300所。面对大起大落,有学者给出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走在了职业化前面”的安慰性解释,但市场和学生更多地认为“公管专业空洞,缺乏有用技能,貌似啥都会,实际啥也干不了”是遇冷的根本。应用型专业缺乏应用能力,既缺乏高水平大学的研究厚度也不似职业技术学院对专能的重视。“不上不下”成了很多地方院校文科专业的通病,深陷“应用型之痛”。为专业赋“术”能,提升人才的应用和反思能力,是摆在地方院校应用型发展过程中一个比硕士点建设、科研平台培育更具讨论价值的“质量工程”。

2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传统策略与现实困境

从目前各类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实践来看,“整合专业基础课、主干课、核心课等课程内容,加大专业技能应用和实验实践课比重”是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选项[2]。其措施多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课程建设尤其是应用型课程开发、加大实践实训教学、探索教学模式改革或进行双能型师资培养等角度入手。以效果来看,这些举措的确从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专业改革。但由于过度聚焦于知识传播本身,其对专业的应用场景投入明显不足,以实验室仿真训练替代实战在很大程度上损伤了专业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与地方的合作也多以个人横向课题的形式进行,其对专业的反哺有限。H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早期应用型探索也基本是沿着这些轨迹展开。根据培养方案四年一修订的频次,创办于2004年的H高校公管专业已先后完成了四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除规范设置教育部公共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指定的课程,积极探索专业特色课程群;开发了“社区管理学”“管理信息系统”等多门应用型课程和“组织行为学”等3门省级混合式金课;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验实践教学比例也由之前的18.7%拉升至近30%;在教学模式改革方面,先后有4个省级校级教研项目立项,有10余篇教研论文公开发表;教研室的6名专职教师全部完成了双能型教师培养,分别获得了“社工师”“心理咨询师”和法考资格以及完成了在政府部门的挂职锻炼。可以说,一个专业能够着手进行改革的领域似乎已全面触及,通过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构成要素进行重组优化,H高校的公管专业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引人瞩目的成绩,成为安徽省唯一一个非医非师范类背景和非大学层次保留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地方院校。在2019年安徽省组织的专业审核性评估的13个高校公管专业排名中位居第5,居地方二类院校第1。就业率则在H高校65个本科专业中进入全校第一方阵,转专业流失率则基本维持在5%以内。一切貌似顺风顺水,但碎片化的改革举措和缺少公共管理学科支撑的公管专业在面对就业率的短期化考核时,依然难逃小弱专业的认定,公管专业被学院裁撤的危机未根本解除。其面临的一系列困境仍然存在:

一是专业特色课程集群效应未能显现。人才培养方案中不断加码的公共课学分以及专业“国标”应开尽开的要求,使特色课程和应用型课程开设的剩余学分空间被大大压缩。特色缺少的局限便让专业课程未能呈现出主线的特征,与地方经济社会关联度不足容易导致人才培养方案陷入自说自话的“应用型”理解。

二是应用型的实践场景很难真正落地。尽管公管专业已开展了多形式的教学革新,但传统教学理念却未能有效改变。“电脑+投影仪”外加案例教学的形式并不能替代真实的应用现场,缺乏真问题驱动的教学难以使师生情感真正地投入。加之生活的复杂性远高于课堂的场景演练和虚拟仿真,学生所接受的专业实践机会屈指可数,难以显著提升其专业实践能力[3]。

三是双能型教师的应用能力有待强化。高校唯学历的师资招聘和学科建设压力,使得很多应用型高校更倾向于年轻的硕士、博士。这种从高校到高校的学习经历使青年硕士、博士很难有足够的实践经验,热衷科研以换取职称晋升条件,让所谓的双能培养和挂职锻炼如同政治镀金,极少真正吸纳、引进富有实务经验的专业能手担任全职教师。

另外,向内缺乏行政性资源庇护的应用型文科专业,在面对与理工科同台竞争时难以被同等关注。向外如果再与区域经济社会对接不够紧密,或者以学生考上研究生为荣,或者将毕业生的培养定位于长三角、珠三角,忽略地方院校以地方城市命名所必须承担的服务职能,割裂应用型高校的地方性“生命之源”。这些因素的叠加都将最终影响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效果与培养目标的达成度。

3 智库建设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互嵌耦合经验

在完成了对H高校公共事业专业的碎片化改革后,其困境如何解决?如何整体发力?如何在保生存的基础上寻求新发展?H高校公管专业以校地合作为突破口开始了“高阶”探索,主动出击,抓住了一个关键性机遇——申报省级专业综改,从2015年的项目立项到2019年的结项验收,公管专业综改除产生了多篇教研课题论文以外,最大成果便是及时确认并巩固了“公管为体,社工为用”的特色方向,打破单一专业壁垒,为公管专业赋“术”能,引导公管专业向融合型新文科转型。2015年整合学校公共事业管理、应用心理学等专业,创办了H市第一家社工服务机构,以此支撑专业改革,使教师和学生有了属于自己的实践平台,能够直接进入一线,进入现场,面对真问题,走出校门用社会组织的身份深度参与H市的社会治理,专业与地方合作的大门正式开启。通过实践参与,综改期间有95篇本科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真题真做,省级以上的大学生竞赛获奖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累积超过了10项。在专业带头人的带领下,五年内专业先后承担了团中央、省市民政系统、政法系统、卫健系统等各类社会工作服务和决策咨询项目30余项,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在安徽省乃至华东地区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与形象。另外H高校公管专业还积极向行业和话语规则制订迈进,主持和参与了安徽省多个社工服务标准的制订,多篇案例入选省司法厅、民政厅的经典案例或被命名地方经验。2016年,H高校公管专业作为发起方成立H市社会工作(者)协会,直接推动了H市社会组织与社会工作的发展,2021年公管专业两名教师当选为区人大代表和区政协委员,开始直接地参政议政。

“墙内开花墙外香”,由于H高校公管专业对H市的深耕与嵌入影响,H高校在社会治理创新领域所展现出的能力得到当地市委、市政府的关注,市委、市政府决策咨询“两个专报”(市委党校、市委政研室)通道扩容被提上日程。2021年在H市委政法委的支持下,H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中心正式落户H高校公管专业,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与H高校校党委书记亲自担任中心咨询顾问,安徽省第一个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的新型智库由此诞生[4]。之后智库迅速行动,承担了《H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十四五”规划》的编制工作,作为全市“十四五”规划的子规划,提出的一揽子计划被政府采用。有智库平台的加持与市厅领导的关注,长期困扰公管专业的学科发展问题终得到破解,MPA(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培养正式列入学校的“十四五”规划,同时多名专业课教师受聘入选智库研究员和市省级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专家库,“政府命题,智库答题,专业参与”的大协同局面形成,师生撰写的多篇调研和咨询报告得到市领导的批示以及成果采纳,公管专业得到了更充分的“真题真做”训练机会,专业的认同度明显提升,镇街村居成了学生们的就业新宠,公管专业第一次出现转专业率为零并有他专业转入的情况,H高校在H市的社会影响力显著增强。

从碎片化的专业改革到重在特色凝练的专业综改,最后到与地方共建新型智库为专业探寻应用型发展的高阶屏障,H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自我革命”之路也许具有很强的独特性,但其主动服务,充分利用地方院校资源优势与政府建立互嵌程度更高的合作关系——共建新型智库,则是新发展阶段很多地方院校在实现文科专业转型发展,提升应用型能力的“高配”与“上策”。用新型智库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学致用,以用促学,既有利于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也对促进新型智库和相关应用型专业的自身建设大有裨益,提升了合作的稳定性。从H高校公管专业共建“新型智库”的过程中,有如下经验可供借鉴:

第一, 确立区分度高、精准度强的智库定位与服务面向。从合作实践来看,以往为党委政府提供咨询建议的智库大多由党校(行政学院)系统、市委政研室、社会智库承担,政府也倾向于与办学层次较高的研究型高校合作,一个隐含的基本假设是“办学资质高和名气大的高校智库提供的咨询建议必定是高水平的”[5]。然而在对政府的调研中,研究却发现“不接地气,悬浮在上无法操作”是目前已有智库最饱受“诟病”的地方。一般而言,党委政府需要的是应用对策,这一点对富有实战经验的地方应用型高校而言恰是其优势所在,其对所在城市的熟悉程度也远高于其他智库,既可以是“咨询者”,也可以是“行动者”。地方高校应立足自身特色和现有资源禀赋,找准定位,差异化打造智库品牌优势:有针对性地结合区域发展需要或潜在的政策问题开展应用对策研究,至少在某一领域能够形成开展研究咨询的核心竞争力[6]。H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立足社会治理课程群,深层嵌入“市域社会治理”地方实践,引导专业回答“地方之问,创新之问”,增进地方对高校应用能力的信任。

第二, 构建合理的组织模式与低沟通成本的运行机制。与纯粹的高校科研平台和市场化的商业智库不同,地方应用型高校的智库建设应兼容校内外、实务理论等多层面的专家学者,不能局限于高校自身的资源,而是广泛吸收其他高校、实务领域的专家,既达到提升智库咨政水平,又有助于反哺专业发展[7]。地方高校的智库建设采取“共建形式”构建矩阵式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促进校内不同专业学科的融合流动,形成更为精细化的小领域团队,助推学科建设和应用转化能力。与政府联合发布选题指南,采取政府“发帖”,智库“揭榜”制度,推行谁有本事谁揭榜、谁有能力谁来干、谁能破解谁领薪的机制。在本案例中,H高校公管专业采取的即是与市委政法委共建,以定期与非定期结合的沟通方式,对于常规任务,实行年会制度,由甲乙双方轮值主持召开研究中心年会;对于临时任务则随时沟通,确保研究任务及时下达,畅通供求信息及时有效对接;组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新时代良好社会心态的培育、“德治教化”的经验与现代创新等三个主攻方向,推动跨学科、跨领域、跨单位合作,整合各学科研究力量,形成校内校外协同攻关的良性运行机制。

第三,提升智库研究的实操性水平与全范围的影响能力。同一流大学智库相比,地方本科院校建智库的短板明显,但其具有一个独特的优势,既有看得见的“上达”能力,又有只身躬行的“下沉”勇气,这一点在与地方共建中体现得尤为突出。能上能下让咨政所提的对策建议操作性更强,同时,用经历了实践检验的相关经验助推校内的专业改革、学科建设,极大地降低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试错成本。要建立多元化评价指标体系,改革创新科研组织管理、人才队伍制度、应用型科研工作量考核奖励机制、研究成果转化方式,在机构设置、人才管理、职称评定、业绩考核、成果评价、经费支持等方面赋能智库建设,提升研究成果转化为咨询决策采纳引用、领导批示等考核比重[8]。依托H高校公管专业建设的“H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中心”即明确了将政府采纳议案建议成果列为社科成果转化与应用范畴,以此作为对智库研究人员进行评价激励的标准。同时智库还充分利用媒体平台,鼓励和支持智库研究人员做客各类新闻节目,发表评论员文章等,使更多群体了解智库对有关问题的见解,通过引导舆论达到影响政府决策的目的。

第四,加强与智库相关的各类科技学术竞赛和方法训练的投入力度。围绕智库主攻方向,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市省各类学术竞赛和优秀案例评选,如公益创投比赛、社会工作优秀案例评选等,以赛促练,以赛促学;同时发挥导师制价值,要求智库教师在开展应用型对策研究时,最大限度吸收学生参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可开展课题调研,数据采集等辅助性工作;智库研究人员可以就自己熟悉的领域向相关专业开设必修或选修课程。在政策所属领域,注重对学生政策分析工具、技能和方法的训练,引导学生在多学科视野下,重视政策关键要素分析,关注行动者参与的政策实施研究和权变,培养学生的政策反思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和对各种关系的合作与建构能力,培养学生能够在复杂环境下从事决策和决策咨询研究的能力[9]。

4 结语

高校智库建设是地方应用型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转型发展的一个契机和政策导向。“以咨政促育人”,将应用型人才培养列入高校智库建设的顶层设计和实践过程是大学教育的使命所在[10]。在坚持地方院校教育使命的前提下,准确定位高校智库人才培养的目标,科学进行路径规划,为政府、研究机构、非政府组织、学术机构和其他相关部门培养“懂技能会思考”的应用型人才,将文科专业转型发展和新型智库建设有机统一起来,将人才培养贯穿于学科建设与决策咨询研究的全过程,实现与区域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融合发展。

猜你喜欢

公共事业高阶智库
有限图上高阶Yamabe型方程的非平凡解
新时代提高公共事业管理水平的路径选择
滚动轴承寿命高阶计算与应用
公共事业管理体制转型的方法初探
基于高阶奇异值分解的LPV鲁棒控制器设计
微智库
微智库
促进社会资本进入南昌社会公共事业领域的研究
智库能为我们做什么?
建智库,话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