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装饰工地现场测量与方案谈判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施

2022-02-13潘文婷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39期
关键词:室内设计思政测量

潘文婷

(湖南省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023)

引言

“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应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教育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1]。本文选用装饰工地现场测量与方案谈判课程,挖掘其思政内涵,构建思政教学模式,探索在室内设计专业课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路径和实施方案。

一、课堂思政设计

1.“装饰工地现场测量与方案谈判”课程融入思政的重要性

时下,当代大学生们由于在安逸的环境中成长,大多缺乏老一辈“严谨求实”的革命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工作态度。而“装饰工地现场测量与方案谈判”课程要求团队合作实地测绘,利用数据绘制精确图纸,运用专业知识展开设计。如果学生没有过硬的业务水平和敬业的职业素养,很难成为一名合格的设计师。现场测量数据与开展室内设计、后期施工的质量安全紧密相连,在“装饰工地现场测量与方案谈判”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从而培养出专业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学生,这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根本要务,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2]。

同时,针对当代大学生的长远发展而言,他们不光要学好专业知识,更应该提高自身思想觉悟和政治觉悟,做到德才兼备,才能在社会上立足,进而成为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装饰工地现场测量与方案谈判”课程融入思政实践,对于青年大学生自身的成长来说很有必要。

2.课程概况

装饰工地现场测量与方案谈判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必修的一门拓展课程,根据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共计32个课时,具有理论和实践运用相结合的特点,开设于大一下学期。学习内容有现场实地测量、设计方案制作、施工图纸绘制、方案成品汇报等,使得学生掌握户型测量与尺寸记录的基本方法,具备室内方案分析和表达的能力,以最终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自我建构和职业素养的形成。

3.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环艺专业一年级学生,他们普遍对室内设计充满兴趣,并渴望自己能亲手设计出自己的理想房子,这有利于本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但他们基础知识薄弱,对思想政治问题不太关心,在能力基础方面,已具备一定的设计表现技能,但创新创意能力不强:在职业素养方面,设计热情较高,工作韧性,工匠精神,对肩负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认知不足。

4.专业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理论与实践配合,让学生熟悉与掌握具体测量工作内、外业一体化的作业流程和施测方法;

②掌握家装室内设计项目的设计程序和施工图绘图规范;

③了解家装室内空间设计的基本知识、发展状况以及最新动态,明确中式家装空间设计特点;

④结合教学过程的作业要求,掌握室内设计师谈单技巧。

(2)能力目标

①具备能熟练地收集设计前期需收集的基础资料并进行分析的能力;

②具备建筑装饰工程测量和设计的能力;

③具备独立进行中式风格家装室内设计和表达的能力;

④能根据设计项目组织团队进行设计任务,有团结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5.德育目标

(1)以“意韵东方 诗意生活—中式家装室内设计”一个完整案例为驱动,鼓励学生力求专业知识分毫不差,每道工序和每处设计都能做到凝神聚力,发扬工匠精神,促使学生养成耐心、认真、细致的作业习惯和工作认知态度。

(2)在测量过程中,使学生自觉遵守技术规程、行业要求,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增强团结协作的精神,注重团队意识,形成全局观念。

(3)在CAD建筑制图绘制过程中,培养学生设计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做到内心笃定,而着眼于细节,具有耐心、执着、坚持的精神。同时,对中国风家装室内设计的解析,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具有爱国情怀;

(4)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遵守国家关于建筑装饰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能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按章办事,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

6.课程思政设计

以“意韵东方 诗意生活—中式家装室内设计”一个完整案例为驱动,模拟企业设计流程,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为主线,文化自信、以人为本、工匠精神等思政融入点渗透在各个章节中,将全方位培育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遵纪守法、热爱祖国的高素质青年人才。

二、课堂思政实施

第一章,室内现场勘测基本知识。通过讲述梁思成先生具备的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为学生树立正面榜样,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敬业态度。组织学生观看反面案例视频,培养其责任意识、安全意识、纪律意识、规范意识。通过组织学习测量操作规范须知和测量记录规范须知,以及要求 在实训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测量规范,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安全意识、纪律意识、规范意识。学生每组分工合作测量教室(如可以一人测量、一人记录尺寸与制图,最后共同检查核对),培养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课后各组测绘图进行点评,总结学生当前存在的问题,通过强调实训成果真实,杜绝伪造记录数据,强调测绘的规范。

第二章,外出实地量房。课前通过网络发布线上任务:模拟预约量房,确定量房地点和时间,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到达测量地点,教师带领学生对所需测量空间整体查看,了解建筑的大体结构特征、房屋的基本朝向和采光通风情况,加强学生对于局部与整体观念的掌握;通过实际项目驱动,进行分组实践,组织2-3人的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实训任务后续工作分工合作明确(如可以一人测量、一人记录尺寸,最后共同完成客户拟定),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课后要求学生通过网络资源、走访亲朋好友实地考察,自主性地调研户型结构特点。

第三章,设计意向书填写。课前通过发布线上任务:调研老年人居住空间与“蚁居”人群居住空间特点。通过组织学生分组进行业主和设计师的角色转换,模拟谈判过程;使得学生提前进入到职场谈单环节,增加职业素养和认知。以“适老”人群居住空间、“蚁居”人群居住空间设计作为案例解析与讨论,让学生体会不同生活方式、家庭结构、文化素养的人,对居住空间设计有着不同的要求。通过热门综艺“梦想改造家”,引导学生讨论以及完成客户设计意向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责任意识和“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第四章,初步方案设计(一)。播放影像:香港室内设计之父——高文安的设计生涯介绍,引导学生关注著名设计师的创作成长史,使学生设计出真正满足人们生活和精神需求的好作品。带入中式风格和诗意生活主题的家装室内设计,探讨明代室内设计的风格、美学、材料的独树一帜,进行小组讨论,以个人发表言论等方式来归纳出中式家居设计元素,帮助青年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内涵,进而产生民族自豪感,真正做到文化自信。引入“学习强国”App中李子柒用家里旧物自建各类家居空间场景视频案例,对其人物的背景和生活经历展开讨论,启发学生就设计主题“诗意生活”如何表现。

第四章,初步方案设计(二)。介绍一室室内设计网上“同一个户型做出30个方案”的优秀设计案例,采用头脑风暴的形式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根据设计意向书中的客户需求,用测量户型做出5个平面方案并进行讲解,启发学生的平面方案布局思维,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采用VR漫游“北京四合院”案例的分析,总结功能分区和流线布置原则,建立中国式的民族传统设计理论,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自信心,提高其创新意识。课后学生内部分组讨论,进行互评,推选出最优的创新性方案。

第五章,方案深化设计(一)。课前建议从学生喜爱的游戏来切入,探讨大话西游这款游戏中华丽的建筑,讲述明代家具的榫卯结构,逐渐深入到室内结构、家具、装饰等内容,激起学生的兴趣,运用到平面布置图当中。学生对选出的方案进行细部调整和优化,从职业道德上教导学生,只有深入了解平面图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对症下药。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制图规范施工图,在进行图纸绘制时需严格把控对测量数据及家具尺寸,要求学生具备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最后进行审查与修改,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发扬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通过观看视频“家具里的中国”对家具和家具设计的描述,帮助学生将中式家具贯穿到平面施工图绘制中,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第五章,方案深化设计(二)。发布立面施工图纸,学生讨论立面施工图作图规范。在进行立面图纸绘制时,必须与平面图尺寸对应,强调作图过程中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

第六章,成果文本汇报。最后将成果制作文本进行汇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一线设计师的分享,使学生对职业的认知和社会责任意识得到提升,为学生日后进入工作岗位铺垫。提高专业职业素养,向优秀设计师所具备的素养看齐。课后鼓励学生参加专业比赛,将设计落到实处,并帮助学生树立团队合作意识。

三、课堂思政特色

1.课程成果

(1)学生充分学习并了解装饰工地现场测量与设计流程,掌握室内设计师谈单技巧,并能运用到设计实践中。遵循设计以人为本,与团队协作配合,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意识,每道工序和每处设计都能做到凝神聚力,促使学生养成耐心、认真、细致的作业习惯和工作认知态度,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以及职业道德意识,帮助学生树立专业学习的自信心与作为设计师的自豪感。

(2)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过程中,学生能够整合整体操作和工匠思维,能够从自身出发,运用创新创意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掌握室内设计的多功能、实用化、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做出的实践成果直接对接行业产业需求,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和人文情怀。

(3)通过把提升思想道德建设的高度,和研究政治文化学习的深度融进课程中,促使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帮助学生更为深入地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了解“文化自信”等政策,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2.特色创新

(1)学生通过课程案例各个环节的实践,设计出具有文化精神的室内空间,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中,深化“精益求精、安全、合作”的工匠精神。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为主线,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加深学生对职业责任的意识,从而启发学生将工匠精神转化为自己的职业素养。

(2)学生通过自我总结、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等,从中树立专业自信,提升反思总结能力。通过“以赛促学”,组织学生参加设计比赛活动,并将相关内容融入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于心。

四、课堂教学反思

第一,加强课堂资源建设。本课程资源已有一定的积累,但未进行系统整理,可建立线上课程资源库[3]。第二,丰富课程教学手段。在开课之初和结课之时,分别设置“问卷调查”和“讨论小组”环节,通过思考、讨论等形式,对学生在学习目的、职业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引导,但成效不是立竿见影的,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接下来,应该从提高专业教师对于思政教育的认知能力和提高德育能力两个方面,开展专业课堂上的课程思政教育建设。以科学合理的设计,结合“翻转课堂”理念,使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点衔接起来。第三,考评体系难以量化。在课程实施时,由于思政的融入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循序渐进地对学生思想品德产生影响,很难在每一次的改变上去设置相关的监测点,已尝试把考核点量化,但较为分散,并未形成统一合理的系统。因此,应致力于设计统一的课程资源和考核体系,把思政融入点和对应的监测点安置于相关知识点之中,确保学生在学习与实践过程中,思想境界得到提升[1]。

结语

将装饰工地现场测量与方案谈判融入课程思政,能有效地将思政教育与室内设计知识技能相融合,让学生在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润物细无声”地达到思政育人的效果,使专业技能与素质育人相互促进,共同升华。

猜你喜欢

室内设计思政测量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DOE深业上城店室内设计
把握四个“三” 测量变简单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和计算
王菲室内设计作品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与计算
衣.恋专卖店室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