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竞赛的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
2022-02-13杨超
杨 超
(安徽艺术学院 安徽合肥 230011)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教学”已成为我国教育研究领域的重点内容。目前,基于“学科竞赛”的教研成果主要以文理科为主,而对于艺术类专业研究较少。相应地,对于“学科竞赛”策略视阈下的风险问题探讨也并不多见。
研究“学科竞赛”视阈下的教学改革问题,需要对“实践教学”作出基本的认知和判断。“实践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与做”结合获得感性体验和理性知识,特别是掌握应用型技能的重要教学形式,是提高创作能力和综合素养的重要路径。在表演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内容,甚至超过了理论教学部分。有关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艺术类院校高度重视。如果说课堂讲授与实训排练是表演专业教学的“根基”,那么实践教学就是“花果”,是实现学生从课堂到舞台、从理论到作品的桥梁,是学与用融合并通的必经之路。随着社会对表演艺术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表演艺术应用型人才成为当务之急。就目前而言,表演专业实践教学中尚存在实践教学内容单一、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实践教学方式不多等问题。因此,立足当下,探索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极为必要的[1]。
探究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从“学科竞赛”的研究视角出发在于革新实践教学内容和方式,拓宽专业学习视野,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力,培养适应社会真正需要的应用型表演专业人才。
一、开展“学科竞赛”的必要性
表演专业属于艺术学下的学科,旨在培养能够掌握艺术基本规律,获得基本理论素养,兼具表演技能,能够在戏剧、戏曲、电影、电视和舞蹈等领域独立完成不同角色形象创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其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堂实训、文艺演出、社会实践、观摩创作、毕业汇报、实习培训等内容。不难发现,上述实践教学环节基本属于单向型实践性教学。所谓单向是指学生单方面向授课教师、文艺团体、社会及其他单位进行专业展演或服务,缺少有效的专业反馈,也没有实际的奖励措施,学生无法真正从实践中得到对于自身学习成果的横向比较(专业之间的较量)或客观性评价[2]。
笔者认为,“学科竞赛”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方式,是课内实训的延展,是实践成果的检验渠道,是教学效果的客观评价,将其有效引入到表演专业实践教学中来是十分必要的。学科竞赛旨在通过专业性比赛考量学生实践能力及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学科竞赛的建设与发展将有助于艺术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转变。以启发式教学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学科竞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有利于提升学生在受挫后的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对于促进良好的校园技术创新、文化氛围起到积极作用[3]。
二、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教学策略
紧密围绕省内外表演艺术人才需要和本校学科专业建设要求,找准人才培养定位,把握艺术类本科院校特点,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注重实践教学形式创新,通过总结教学成果和经验,对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思索。宏观策略下,特别需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以学科竞赛取得的实践成果为研究基础,分析学科竞赛对于表演实践教学的实际意义;二是构建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三是辩证分析学科竞赛对于表演专业实践教学的隐藏风险。
第一,学科竞赛对表演专业实践教学有明确的实际意义。根据调研前期教学成果,学科竞赛对于表演实践教学的实际意义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体现。一是学科竞赛促进表演专业实践教学,大力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二是学科竞赛将表演专业理论教学与艺术实践紧密结合,有效加强了理论知识的入脑入心;三是学科竞赛拓宽表演专业实践教学路径,着力培养了学生学科前沿意识;四是学科竞赛利于表演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完善,促进课程体系的健全。
第二,表演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及结构初见形态。为了能够培养出应用型表演人才,需要在传统的课堂教学基础上加大实践教学比例,拓宽实践教学方式,强化实践教学能力,构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创新“第二课堂”教学路径,致力于培养出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好的学生。将“学科竞赛”常态化、制度化,有机融入传统教学环节,能够优化实践教学结构,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同时亦可健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评价机制。诚然,值得注意的是,学科竞赛不能喧宾夺主,不能挤占课堂教学实训内容,需要做到有机融合,相互补充;学科竞赛成果应有效纳入学生成绩评价中来,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竞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学科竞赛对于表演专业实践教学存在隐藏风险。学科竞赛利于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利于提升学生在受挫后的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同时,理应运用辩证思维分析学科竞赛对专业实践教学的负面影响。例如,“唯奖论”问题。如果没有正确的思想导向和良好的价值取向,学科竞赛就会变成一种为了获奖而获奖的功利性行为。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轻视课堂教学,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如何“拿奖”身上,疏于对学生的理论讲学和实践管理,将实践教学流于表面,只在乎比赛的结果,缺乏对作品的分析和经验的总结,失去了学科竞赛对教学的原始意义;二是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竞赛中产生消极的情绪或急功近利的心态,只专注于获奖的结果,而没有真正将竞赛作为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途径[4]。
三、表演专业人才培养实施路径
对于艺术类院校而言,实践类课程占比较多,理论+实践的授课模式基本为常态。理论授课以传统课堂为主要教学阵地,实践教学形式则需多样化、个性化、层次化。所谓多样化是指实践教学形式丰富,不采用单一的实训方式。例如,课上实践训练不能成为表演课教学的唯一路径。个性化是指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应当进行深入的学情分析,制定符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培养内容,在教案即教学策略上下功夫。例如,对于害羞内向的表演初学者,不应直接进入单人训练,应当引导其在团队训练中建立自信,逐渐完成内心的释放。层次化是指在宏观培养目标和教学策略的指导之下,完成对教学对象(学生)的递进式授课,要求对教学进度的计划性实施。例如,在教学大纲中需要明确阶段性授课目标和授课任务,详细制定教学计划,切不可大而化之。
第一,宏观把握人才培养方向,细节优化教学方案。教师需要积极参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撰写和修订。首先需要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是教师授课的宏观要求和中心思想。其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合理的课程教学大纲,详细规划授课的阶段性教学任务。最后,遵照教学大纲设计符合授课班级实际学情的教学方案。教学方案的设计既体现了教学大纲的统一性,也展示出教师个人独特的教学方法。教师的备课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应当切实立足学情,不断寻求创新,时刻秉持教学目标,细化优化教学方法。
第二,规范教材使用,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有针对性地选择国内著名院校专家、教师参与编著的教材,根据教材内容制定教学方案,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划分教材讲授重点、难点及要求,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教学内容的时需性,即适应当下专业现状和教育背景。教师可选择适合的教辅资料扩充课本教材的固定知识,应善于多举“实例”和“小例”为学生答惑解疑,不要举“空例”和“大例”。值得注意的是,“照本宣科”尤其需要避免,杜绝教师“不抬头”或“只观屏”的现象。
第三,重视创新型人才培养,努力形成氛围良好的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是解决教师“一言堂”问题的切实举措。教师与学生做到课上、课下的互动串联,以“问答式”“探索式”“项目式”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践训练中来,“获知”的同时接受“悟识”的快乐。需要注意的是,在课上的互动交流中,教师应重视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和团队精神的锻炼。教学策略上实行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的“双向互动型”教学形式,以实践促理论,以理论带实践,将学生的专业能力在互动实践中真正发挥出来。例如,表导演专业教学环节常以团队为单位进行。教师要求学生组建团队,团队中包含了编剧、导演、表演、音响、造型等多个方面。教师引导学生各司其职,协力合作,共同完成课堂实训任务。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和激发专业学生的创作潜能。
第四,从创作型教学模式改革出发,注重课程学习内容的知识性和创新性。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建立是满足个性化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学需要成果,学习必须成效。教学不是单向型的,教师不应停留在完成授课任务的层面。在表演专业教学中,最见成效的内容在于作品创作的阶段。排练演出是检验教师教学成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因此,专业教师应当创新教学模式,发挥“创作”在艺术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例如,《表演理论与技巧》授课过程中,教师注重启迪学生思考,课堂教学常伴随着生动有趣的练习进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作品“创作”为导向,培养其创新型的思维方式,有针对性地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塑造真实生动鲜活的角色形象,创作“接地气”的艺术作品[5]。
第五,课堂教学与竞赛、演出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科竞赛”的优势。艺术类课程与理论课不同,需要更加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理论知识的讲授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某一领域的基本概念,也可能会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但心理素质和实践实训能力的培养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应当“走出去”“多见识”“敢受挫”。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将课堂教学与竞赛演出充分结合,引导学生们将课堂所学知识真正运用到实践中去,在更为广阔的专业视野中完成对自身学习成果的检验。一方面,对自身专业实力的认可和笃信已不是“坐井观天”。另一方面,比赛的成绩也实现了自我价值的满足。与此同时,教师更加需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心理素质。与竞赛成绩相比,能够帮助学生敢于面对困难、勇于接受挑战、善于克服心理问题才是开展学科竞赛的内涵价值。艺术能力要得到证明和肯定,但心理素质更要滋养和锻炼。
综上所述,教师既要对标培养目标,又要优化教学方案;既要立足课本教材,又要重视时需内容;既要站好课堂阵地,又要创新实践形式;既要肯定学生竞赛成绩,又要关心身心素养。只有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才能从根本上探索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6-7]。
结语
在教育教学实际中,探索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问题,应当坚持以“美育”为核心目标,重视实践教学成果的应用和学科竞赛的实际经验。首先,教师应带领学生总结艺术类学科竞赛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与元素,提取学科竞赛利于实践教学的有益因素,探索学科竞赛在戏剧表演实践教学方面的积极意义。其次,基于教学实际,科学、客观分析竞赛成果,建立符合人才培养规律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最后,重视培养学生在学科竞赛中心理素质的提升和遇难后的应激能力,切实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
艺术类实践课程教学的着眼点不仅要放在理论讲授和作品分析上,更需要着重解决学生的实训演练和实践创作有机结合的问题。艺术院校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要结合不同院校的实际和特点,不断求新求变,在学科建设、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模式探索、实践考核创新等方面深化研究,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将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学科竞赛结合起来,实现表演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最大限度地创作出大量符合艺术类特色的优秀教学成果,合理地将课堂讲授与实践教育充分联结,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