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优化路径
——创建学习型家庭*
2022-02-13罗辉
罗 辉
(琼台师范学院 海南海口 570100)
在今年三月底,为保障全体学生“停课不停学”,海南省教育厅响应国家教育部发出的“利用网络平台,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各大高校、中小学校,乃至幼儿园纷纷开展以在线教学。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伴随“双减”政策叠加下,家长们回家变身“家教”。然而,家庭之间的差异放大了在线教学的失衡。常态的班级授课基本上能保证儿童学生学习条件的基本一致,而居家学习中,特别是中小学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家庭教育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由此,非常有必要来探讨如何优化家庭教育的实践路径[1]。
一、家庭教育发展现状
20世纪60年代开始,以教育机会平等为基本内容的教育运动兴起。比如,《科尔曼报告》等研究都指出家庭及其父母关系、父母学历等因素都会影响孩子的学业成就。这些研究让人们重新思考家庭教育的价值,并逐渐开始重视起家庭教育。
1.家庭教育立法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在去年全国两会上,提案呼吁,加强对家长的法律政策宣贯和教育工作,真正让家庭教育指导的职责回归家庭、回归家长。2021年10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确定于2022年1月1日起实施。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基本形态,不仅是教育问题,还是社会民生问题,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
家庭教育立法了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第一责任人的地位与作用,规定家庭教育责任主体的权利、责任和义务,政府、学校、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支持,强化其在促进家庭教育发展中的资源配置等支撑和保障责任,其目标是发展和推进家庭教育,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2.家庭教育困境
随着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速发展,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都期望通过教育实现阶级跃层,这其中难免有功利化成分,但也无可厚非。只是在教育观和教育方法上,部分父母的做法还是值得讨论的。在育儿上,部分父母在想“控制”孩子与“失控”中摇摆,容易造成亲子关系紧张甚至破裂,这无益于家庭的和谐发展,更有害于社会和谐。特别是现在社会内卷严重,“赢在起跑线”上的育儿焦虑似乎也正在侵蚀着中国父母,教育竞争也呈现“低龄化”趋势,各种早教产品充斥着教育市场。在琳琅满目的早教市场中,家长容易迷失在各种选择中,做出不合理的选择。直到去年“双减”,许多教育机构纷纷破产,随之爆出一些父母不甘自己的孩子落后,甚至刷信用卡给孩子报着各种昂贵的培训班,缩衣节食也不委屈孩子的行为这让人哗然不已。当然,这些父母虽然值得同情,但是也折射出当今社会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比如,部分父母缺乏正确的教育观,过度重视智育,看重成绩;有的父母也重视艺术教育的培养,但是忽略了孩子真正的兴趣,最后只是因为培训费昂贵而不得不坚持下去;过分把家庭的希望压在孩子身上,容易导致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破裂。这对孩子不仅是一种心灵的损害,对于其父母而言也得不偿失。
黑格尔认为,家庭作为精神的直接实体,本身以爱为其规定。父母应当为孩子给予无条件的爱与关怀,而现在的一些父母总是以爱之名,物化自己的孩子去实现自己尚未完成的梦想。而这些梦想可能不是孩子感兴趣的,或者是孩子排斥的。家庭教育是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是最古老的教育形式。北京师范大学赵忠心教授曾说过,家庭教育是个复杂的心智劳动,除了适当的教育方式方法,父母最需要做的是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只有建立稳定、和谐有序的家庭关系,孩子的内在智慧才会慢慢显现,不然再舍得给孩子投资经费也是无济于事[3]。
由此,笔者认为,家长需要来重新建立亲子关系而腾出更多的时间给予孩子情感上的关注,腾出更多时间来陪伴孩子,全身心地陪伴,而不是边看手机边陪伴,只有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受重视的,孩子才会依赖信任父母,父母才能在陪伴中感受到亲子关系的乐趣,彼此才能建立真正有效的情感。同时父母必须积极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去理解孩子外在表现的内在原因,试着去接受孩子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样子,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试错,去成长,孩子才能真正地发展。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当孩子发脾气或者表示不满的时候,先肯定孩子的情绪,然后再去了解,再去沟通解决,这对于提高教育效率和增进孩子对家长的信任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3.在家上学现状
据统计,全美共有240万名学生在家上学。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这些学习方式不仅是对现代学校教育的补充,更是对现代学校教育的变革。在这其中包括美国非常有名的瑟谷学校,这是美国第一所自主学习的学校。瑟谷学校的教学哲学是基于对人的信任,认为儿童天生具有好奇心,只要给其一个学习环境,他们就会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完全尊重个体自决的权利。在家上学,在中国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情。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在家上学的孩子在去年年底也已经突破了20万。在家上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私塾、民办学校或者家庭作坊等。现在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非常多,特别是之前许多学者质疑,在家上学的孩子的社会化问题。现在一些研究也给出很好的数据表明,这些孩子不仅社会化良好,在工作中可以承担领导类型的工作[4]。但是总体来看,在中国能够进行在家上学的家庭,一般来说都是经济条件尚可,有些家庭甚至是不想让孩子参加高考,直接送去国外留学的。从这个方面来看,这些家庭是具有试错成本的,能够给孩子兜底的。
二、家庭教育的优化路径
家庭教育能为青少年健康全面发展提供最基础的力量,既是立德树人的根本,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基石。好的家庭教育要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另外也需要社会的协助。一方面,家长应该自主学习家庭教育相关知识。另一方面,我们教育体制需要更新发展,为学生提供更适合的教育形式。
1.引导家长树立良好的家庭教育意识
部分父母存在一种错误认知,以为教育孩子就是学校的事情,教师应该为孩子的学习负全责。然而学生居家学习,教学主阵地变化的同时,也提升了家庭在学校教育中的参与比例,家长成了指导孩子学习不可缺少的力量。在疫情期间的在线教学是常常会进行的,而且从整体的情况上,在线学习在今后也会成为线下学习的辅助工具。从这个角度来看,家长在儿童学习过程中起着比教师更重要的作用。家长需要认识到这点,才能主动地去担负起自己的责任[5]。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中曾经说,凡是不能自我发展、自我培养和自我完善的人,同样也不能发展、完善和教育别人。家长作为学生居家学习的“在场者”,应该在家庭教育中发挥陪伴、示范和鼓励的作用,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鼓励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孩子是一个复杂的体系,而不是一个又一个年级、一门又一门功课组成的简单体系。孩子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每个孩子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他们承载了一个家庭的希望和爱。家长应尽可能地帮助孩子,尊重孩子的学习规律,多带孩子去参与到家庭生活中去,让其去探索这个世界。父母也要注重学习现在新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要明白“身教重于言传”,身体力行地去践行终身教育思想。
2.尊重儿童,看见儿童
在线教学中,家长的参与和陪伴必不可少。柏拉图说,“一个人从小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决定他后来往哪走。”家长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减轻儿童居家学习的无助感,也能起到更好地监督作用。同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学科优势,用统一的要求,反而会压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让每个学生成为自己,首先就需要他按照自己的需求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去端正学习的态度,理解知识本身,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才能发现自己、成就自己。蒙台梭利说:“儿童是成人之父。”我们要学会接受,去接受孩子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要求的那样,而不是“为他好”。只有这样,孩子感受到了自己被看到、被尊重,他们内在的智慧才会得到真正显现。父母与子女之间真正的爱才会流动起来,家庭关系才会越来越融洽。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有所欠缺,家长可以在课中提供助教服务,充当在线上学的家庭助手或是纪律委员,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而不是单纯地管束孩子,压抑孩子,这样会适得其反。
此外,家长更应该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情况。家长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来重构亲子关系,腾出更多的时间给予孩子情感上的关注,同时积极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有助于维护家庭和社会的稳定。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父母最重要的事业。
3.联合多方社会力量开展教育,拓宽办学渠道
从现在的形势上看,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已经达到空前重视。社会对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已远远超出我国政府的投入能力。政府应顺势而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教育。社会力量参与办学,不仅拓宽了教育资金的来源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对公立学校办学提出了要求与挑战,有利于形成教育资源提供者的多元化和竞争性的格局。对于家庭来说,也为孩子增加了更多的选择。
社会在高速发展,如何让我们的孩子更加具有创新性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相关部门在课程方面需要设计出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具有实用性的课程,要突出强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要将最新的科技成果纳入教学知识体系。在课程开发上,在满足社会主义社会的需要下,既要结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还要体现民族文化,因地制宜地开发民族特色课程,彰显民族个性。
4.建立学习型家庭
作为家长,不仅是家庭教育的实践者,更是终身学习者,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新形势的变化。凯茜·戴维森在她的著作《现在你看到了》(Now You See It)中表示,现在大概有2/3的小学生,可能在将来从事目前尚未发明出来的工作。因此,家长和孩子只有携手努力经营好当下,未来才会逐渐明朗。终身学习将成为未来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在终身学习的社会,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逐步进行知识储备,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去探求知识,去建构、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此外,作为家长,我们应该要觉醒起来,要学会与孩子一起成长,社会化不再仅仅是孩子的任务,我们家长也面临再社会化和继续社会化的问题。教育,不是简单地教育孩子,更是父母的自我教育。父母自我意识的觉醒才能真正为孩子的成长助力。
在未来社会,学习的场所会进一步多样化、多元化,教育资源将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通过社会财富的累积,通过各类制度的协调,变得越来越丰厚,这也意味着新的学习形式会越来越多,教育资源也将会趋于均衡,怎样来使用资源,引导孩子的多样学习方式都将掌握在父母手中。此外,我们可以预见线上线下混合的信息化教学将是未来教育主流的教学模式,父母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将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家庭是个体成长的教育起点,家庭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发挥着奠基性、支撑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