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策略

2022-02-13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39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意识

陈 薇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第三十一中学 吉林长春 130500)

2001年,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首次提出了文化意识应该纳入英语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同时,在《2017年中国基础外语教育年度报告》中,针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变化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与分析,其中提出的“新课标”“核心素养”“创新外语教育”都与培养学生文化意识有着很大的联系,并且对中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文化意识是文化知识、文化理解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但随着新课标的深入,教育部对文化意识的概念进行了深入扩充,认为文化意识应当是全球化背景下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但我们应立足于中国文化,然后面向世界文化,是将母语学习与英语学习结合起来,不仅仅学习其他国家的文化内容。初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关键。所以,在新课标不断深化改革背景下,教师应该立足于本国文化,结合外国文化开展英语教学活动,从丰富的活动中以及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下,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增强学生文化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重要性

由于人们所处的历史文化、社会环境等的影响,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文化风情与语言习惯。随着全球化进程深入,各个国家之间来往密切,其中也包括文化之间的融合,各种文化思潮在社会中掀起,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文秋芳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交际能力,同时也涵盖了跨文化能力,就是能够敏感地发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但又可以宽容、灵活地处理文化差异,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与沟通。而开展英语教学就是了促进跨文化交际,培养学生文化意识以及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还可以拓展自己的文化视野,深入反思自己本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自己与非本民族之间的交际能力[1]。

但是,我国对于文化意识方面的研究比较晚,在1862年北京京师同文馆首次尝试在语言教学中教授文化的课堂教学方式,并在我国与西方国家交流不断密切,交流机会不断增加,人们慢慢地开始学习外国文化知识,了解外国文化、风俗,并且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对西方文化感兴趣。在进入21世纪以后,才逐渐形成了文化意识。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文化意识培养内容及其方式,通过在英语教学中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对其他国家的文化背景有深入的了解,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由于文化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需要长期进行且复杂的过程,所以,在初中阶段英语教学中开展文化意识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而且,初中英语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基础,能够为学生将来学习语言打下扎实牢固的基础,使学生在与外国人交流中,理解不同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尊重其他国家的文化,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此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师也应该加强对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视,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增加其他国家历史文化背景、风俗等,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帮助学生消除与外国人交流过程中的文化障碍。伴随着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我国在国际社会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就显得极其重要,也具有一定的迫切性。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影响因素

1.汉语与英语之间的语言文化差异

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不同,由于受到这一因素的影响,各个国家产生了不同的风土人情、行为习惯、价值观念以及语言文化等。而且,不同语言之间的词汇含义、语用规则也有很大的差异,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

很多词汇都有着不对等的语言意义或者文化意识,一个词汇可能在另一种语言中有多个含义,或者词义重叠、偏差等,或者词汇语言意义相同、文化意义不同等。比如,“梅、兰、竹、菊”,在我国的语言文化中将其称为“四君子”,也是对高尚品格的一种象征意义,但是在英语语言中却没有这一层意义。同时,词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也表现出不同意识,如“have”,可以组成词汇“have a book”“have a lunch”,其含义可翻译称为“吃、从事”等意义,或者可以表示完成时态。再比如,汉语中的“错误”,既可以用“fault”,也可以用“mistake”表示。另外,在交际风格方面,我国与西方国家也有很多不同。我们在表达时比较委婉,但是西方人表达就很直率,这是因为我国重礼节,而西方崇尚自由,喜欢真实直白,不拘泥于礼节。比如,“因为……所以……、如果……那么……,这是我们表达时常用的方式,而英语中的表达是“...because...、...if...”,我们习惯于不愿意直接提出看法,而西方人喜欢将论点简明提出来,再进行一些说明。再比如,问候语上,我们见到认识的人一般是以“你吃饭了饭”“你去哪”这样的方式打招呼,表示问候一下,但是西方人询问“Have you had unch?”是邀请对方共进午餐,如果像我们一样的问候方式,属于侵犯别人的隐私,令人不愉快,而且英美人也比较忌讳别人问婚姻、工资等。但是,在我们看来,询问这些信息意味着亲密和友好。由此可见,不同文化之间的表达、词义等都有很大的不同,在不同文化交流过程中只有了解对方的文化与自己本国文化之间的差异,才能使沟通顺利进行。

2.英语教师的文化素养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与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以及对英语学科、不同文化的理解有着直接联系。一些英语教师认为,文化知识与语言知识的补充,在教学中仅仅是在课前将文化背景知识作为课堂导入的内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很少深入地剖析文化根源或者向学生介绍语言使用习惯、规则等,从思想上,教师并没有认识到在全球化背景下,一些条件好的学生会选择出国旅游、留学或者工作,在文化知识的传递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学习使用语言,避免在与外国人交流中出现语用失误,然后实现跨文化交际。

英语课堂教学中,大部分英语教师只重视课本英语知识教授,习惯于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语言能力的训练,在跨文化交际、英美文化方面的课程比较少,文化教学知识储备较少,文化教学主要是以情感陶冶为主,如欣赏教学、情境教学等。英语教师应该转变对英语学科的认识,正确理解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提出的培养目标,提高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视,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

3.英语教学评价方式

虽然教育改革不断推进,但是应试教育的本质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在教师和学生的压力都很大,大部分教师虽然认可文化意识培养目标,也理解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却不能改变学生要升学考试就必须进行单词积累、语法知识学习以及应试能力的提升,而且考试内容中对于文化意识的考察弱化和隐性化,也使得教师忽视了文化教学的必要性[2]。文化教学是一项长期复杂的过程,仅仅依靠课程上的讲解起到的效果也是微乎其微的,为了学生考出好的成绩,课堂时间基本上都用于词汇、语法、句型以及语言能力培养上。另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对于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也更倾向于在情境中进行交际教学,让学生从情境中获得真实的文化氛围和交际功能。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教学方式比较单一而且僵化,还会给学生施加更大的压力,甚至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评价制度内容来看,学校、教师以及学生都将注意力放在了成绩、升学方面,导致英语学习只是一个单词记忆、语法堆积的过程,文化意识培养成为形式化,只有从根本上正转变重知识轻文化思想观念,才能提升文化意识培养的地位,发挥其重要作用[3]。

三、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策略

1.深入了解汉语英语的文化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基本的语法、词汇,简单的称呼、问候、告别、赞扬等,而且还要增强学生在口语表达中的文化意识,在教学的同时提醒学生不同国家和地位语言之间的差异以及语言运用规则、表达方式等,提升学生注重不同文化之间比较的意识,成为不同文化的学习者、吸收者以及融合者。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词汇的文化含义进行比较学习,加深学生对词汇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内涵理解,使其在跨文化交际中可以避免语用不当造成的误会,或者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在英语写作教学中,也应该强调中西方思维差异,然后剖析语篇和句子结构,使学生深入理解英语与汉语表达过程中的不同习惯。在开展各种文化活动过程中,主要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帮助他们对比不同文化的差异性。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低估所要分析和比较的文化,必须正确对待不同的文化,尊重不同的文化以及本土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差异性。

在学生接触外国文化时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民族中心主义”,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用平等的眼光和心态评价外来文化,坚持文化平等和多元的原则,并且努力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对相关文化的介绍,以不同文化的共同要素作为桥梁达到不同文化之间和广泛认可,要让学生避免过度地以民族文化为中心,歧视和低估外国文化甚至产生文化霸权,要让学生端正态度,以客观的角度理解外国文化,克服学生因民族中心主义产生跨文化焦虑。

2.提升初中英语教师文化素养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对于教师的综合素养要求比较高。作为初中英语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真正认识到文化意识对于学生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打破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3]。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交流沟通,不是为了考试,也不是为了做题或者翻译,要摆脱单一的词汇和语言教学内容,增强文化意识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世界眼光,从长远的角度看待英语。首先,英语教师应该深入地挖掘教材中的文化素材,在现有的英语教材中无论哪一个版本中都会或多或少地涉及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目的就在于让学生体验英语国家的文化氛围,了解他们文化以及与我国文化之间的差异。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其中的文化素养,以文化素材为主线,围绕主题思想不断拓展,引导学生理解教材中关于文化的词句、文章以及插图等,深入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4]。另外,加强英语教师文化培训,邀请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分享经验和方法,开展多种形式讨论活动,或者可以与高校外国语院校合作,在暑假期间让外教给当地初中英语教师进行培训,培训重点就是人文地理、节庆风俗、价值观念等,让初中英语教师与外教深入沟通交流,不断提升英语教师文化水平和素养。

3.教学评价中增加文化导向内容

在初中英语教学评价中,增加文化相关内容,利用测试的方式,突出文化内容,将文化意识的培养与英语语言学习结合起来。首先,除了课程标准中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的测试以外,还要根据对文化意识规定的五级目标作为依据,适当地增加开放性、多元性的主观试题,提升对学生文化意识的考察,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水平。同时,在平常练习和测试中涉及文化常识、容易出现文化语用失误的题项,考察学生的文化知识,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文化敏感度。另外,注重对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的考察,介绍我国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的发展,引导学生增强中华文化浸润和自信。比如,在英语考试中增加古典诗文、中国传统艺术、价值观念等文章,推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还可以鼓励学生抒发家国情怀、讲述中国故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能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结语

当前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我国在国际社会地位不断提升,为了更好地与其他国家交流和往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显得极其重要。初中英语教师应该提升文化意识培养认识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比较分析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引导学生尊重不同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创新英语教学方法,重视教学评价中文化意识内容的渗透。从当前教育改革的形势来看,初中英语教学中在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的道路上正在不断开拓,不断探索和前行,必然会取得良好的成绩。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意识
情景交际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交际羊
两块磁的交际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