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题意义引领下小学英语教材与绘本融合

2022-02-13王龙玉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39期
关键词:绘本英语教学教材

王龙玉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曹埠镇曹埠小学 江苏如东 226402)

新课程改革的落实,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建设高效英语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加贴合实际、贴近生活的健康内容,进而丰富课程资源和优化教学活动,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知识的渠道。就现阶段的英语教学而言,教材既是教师开展教学设计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主要材料。但是受篇幅局限、地区差异等诸多因素的限制,现行英语教材更加重视提供基础学习语料,导致课堂教学容量和内容丰富性上有所不足。而将内容丰富、质量优越的绘本引入英语课堂,是丰富英语课程资源和拓宽学生学用渠道的有效手段。并且,在主题引领下统一英语教材与绘本,便于教师依据学生的成长特性和智力发展规律设置更加契合学生身心特点的课程内容,有效地利用适切的绘本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和拓展,辅助教师延伸教材主题意义,带领学生深入探究文化内涵。基于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创新自身的教育理念,依据主题意义融合绘本与教材,通过梳理主题深入解析文本细节和结构,有效地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知识框架,并构建多元化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发挥自主性进行实践、学习和探究。在此,本文结合小学英语教学实践,简要阐述主题意义统一教学语境下,英语教学融合英语绘本与教材的有效方法[1]。

一、主题意义指导英语绘本与教材融合的意义

1.英语绘本与教材融合教学的内涵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升,基础教育中更加重视开发具有整体性、系统化的英语课程,促进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和情感思维的综合发展。在主题意义下融合绘本与教材,旨在有机统一单元主题、学生成长规律与教学目标对绘本进行筛选整合,将趣味性、故事性、综合性的绘本内容融于不同类型的课程、不同课时环节中,有效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拓展主题深度。首先,在英语课程中,融合绘本需要教师精心研习单元主题,进而依据课程择优选取绘本内容。其次,教师应重视融合绘本拓展主题的深度与广度,丰富学生的语言体验。最后,教师应重视融合多元化活动,逐步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运用和迁移创新,辅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并提高其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由此可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融合绘本能够有效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进而推动英语课程增质提效。

2.主题意义引领教学融合的可行性

主题语境是英语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主题意义,既是学生进行语言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解析语篇和思维发展的重要环节。现阶段,英语教材是以单元主题为纲要进行编写,教材中涉及的话题会在不同单元滚动复现。但是,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教材主题呈现较为浅显,而英语绘本蕴含着深刻的主题内涵,有效地拓展了主题的深度和广度,丰富了英语课程教学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深入挖掘主题意义的基础上融合绘本教学,建立更加完善的资源库,通过绘本与主教材的合理对接,提高英语课程的效益,在英语教学中塑造学生阅读品格与核心素养[2]。

二、现阶段小学英语优化课程建设的突出问题

1.教学方式单一,课程建设忽视创新

教育改革的落实推动英语教学方法不断创新。但是,部分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和应试考评制度的双重制约,课程设计仍以知识讲解为主,英语教学活动缺乏新意。首先,部分英语课程仍以教师为主导,教师指挥学生进行听说读写活动,学生在练习活动中缺乏自主思考的空间。其次,多样化教学形式的应用仍以呈现语言知识为主导,且部分教师过于关注课件形式而忽视创新内容设置,导致新型教学手段的应用本末倒置,难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最后,学生缺少接触外语学习的环境,仅依托教材内容进行知识讲解,难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在真实生活情境中运用和创新。教师忽视结合主题进行相应的拓展,使学生的知识范围较窄,制约了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发展,更难以有效地开发学生综合性潜能。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实际引进新的教学方法,通过树立新目标指导教学活动科学实施,构建多模态英语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2.知识呈现琐碎,缺乏统一语境引领

小学开设英语课程是教育发展的结果。英语作为一种语言课程,其学习素质是立体的,不仅需要教师优化听说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还应重视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引导学生综合发展。但是,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操练,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忽视引导学生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创新运用,导致发学生发展不均衡。此外,英语词汇、语法知识较为琐碎,需要教师带领学生构建清晰、完整的知识框架。而部分教师更加注重依赖教材内容按部就班地进行知识呈现,而忽视带领学生整合相似的内容进行关联记忆,制约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而主题意义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更为统一的语境,便于教师合理地融合听说读写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练习,帮助学生整合琐碎的知识,把握语言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行理解和运用。

三、指向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绘本解读策略

1.明确主题语境,深入解读文本内容

小学英语教材的特点是以话题为纲要,引导学生进行交际活动,帮助学生把握语言结构,进而以单元为整体确立主题,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在英语教学中,主题呈现是由浅入深和螺旋式推进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明确单元主题,把握各主题之间的纵横关系,进而分析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有效地进行单元内容整合,择优选取与教材内容相关联的绘本内容,指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活动。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深入研究教材主题,以深入探究主题意义为目的,将绘本作为阅读材料进行补充,为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看学习提供丰富的语料,既激发学生对于学习内容探究的欲望,又帮助学生更加明确地感知主题,提升学生语言学习的积极性[3]。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Our animal friends”中,意在让学生对动物身体部位名称词汇和I/They have.../It has...句型进行理解和掌握,让学生在实践探究中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进行问询活动,并深入理解“宠物”单元主题。为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可以借助绘本故事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激发学生的听说兴趣,并利用趣味图画吸引学生注意力,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学习重点词汇发音,完成模仿对话。教师运用动态的绘本故事演绎静态的词汇和语法知识,不仅能够借助趣味化的绘本激发学生文本探究的兴趣,还有助于创新英语知识呈现环节,提高教学实效。同时,教师借助趣味绘本故事的解析,引导学生从抽象到具体,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主题意义。

2.梳理语篇脉络,紧抓线索解读结构

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引入绘本,可以将主题意义进行串联,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本。同时,借助趣味化的绘本故事阅读,能够带领学生进一步解析文本框架,让学生了解不同信息的组织结构,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阅读能力。在以往教学中,教师往往结合对话内容指导学生进行模拟活动,课堂练习缺乏新意。且教师忽视了构建多元化情境,指导学生迁移创新。而绘本故事有效地针对主题进行拓展,既借助趣味的故事创设多元化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练习,又便于教师带领学生分析绘本故事的语篇组织方式,发展学生创新、推理等高阶思维,在英语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目标。

例如,在“My e-friend”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运用语言知识进行表达中,不仅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模仿对话,而且可以依据主题创新的融合绘本故事,带领学生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借助清晰的线索展示培育学生组织语言进行描述的思维。例如,在展示“网友”这一主题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结合教材对话连词成句,进行交际活动。同时,教师可以融合绘本的故事线索,带领学生融合生活实际进行描述,实现连句成篇进行描述,既运用趣味绘本内容进行适当延伸,又借助趣味化故事引领学生逐步深入探究主题,梳理文本脉络,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主题意义与发展其高阶思维。

3.分析图文细节,挖掘深层文化含义

英语作为语言交际工具,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在语境中运用。以主题意义为核心融合教材与绘本内容,便于教师运用绘本生动、直观的图文呈现主题。同时,绘本为创设教学情境注入了生命力,便于教师创设更具真实性的语境带领学生思考和探究。以往教学中,教师往往依据教材语言知识开展说教模式,压缩了学生自主探究和实践运用的空间。而绘本与教材的融合便于教师构建趣味化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知识探究的兴趣,进而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充实课堂内容,带领学生逐步深入解析文本主题意义。同时,绘本的运用有效地丰富了主题语境的构建途径,让沉闷的英语课堂更具生机与活力,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语境中进行学习和探究,达成之基础知识教育目标和文化情感教育任务。

例如,在“What's the matter?”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主题意义创设综合性语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完成听说读写活动。同时,教师能够借助信息技术展示绘本音频和图画,通过欣赏与深入观察的方法,调动学生听说练习兴趣,指导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运用语言知识进行表达。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What's the matter?/Can l have...?等句型时,可以展示绘本故事封面,让学生分析封面展示的主人公小兔子Tom帮助兔妈妈做家务的故事,让学生依据此绘本图画产生初步认知和疑问,思考自己能够为妈妈提供的帮助,并带着质疑深入挖掘文本内涵。教师运用绘本插画让学生在观察中在运用教材中的知识进行提问,并紧抓学生对于文本学习和探究的兴趣点,指导学生结合疑问深入探究和不断思考,让学生在探究情境中深入感知主题。

4.创设实践活动,提升自主阅读能力

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不仅带领学生理解和掌握语言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更要引领学生在实践中内化吸收,逐步转化为自身的知识。在以往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带领学生解析语言知识,忽视构建学生自主分析文本的空间,导致学生在阅读中过度依赖教师,缺乏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在小学英语绘本与教材融合中,教师不仅应加强理论知识解析,更应结合主题意义构建多元化实践活动,诱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进而全身心地参与课堂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故事情境设置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的问题链,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深入解构故事,探究故事中蕴含的主题意义。

例如,在“Birthdays”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结合单元主题设置任务群,引导学生逐步地了解和掌握语言知识,进而融合绘本故事创设项目式任务探究活动,通过设置层层递进的项目任务,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阅读趣味绘本故事,并演绎故事情节,拓展学生交流表达和阅读思考的空间。教师依据Happy birthday主题设置故事复述、人物描述、对话设计的任务,引导学生在大致理解绘本内容后,发挥自主性重构和再现绘本故事。由此,教师借助项目式学习活动构建梯度性任务群,锻炼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并同时借助环环相扣的任务指导学生合作与实践探究,带领学生逐步深入解析主题意义,推动英语教学增质。

5.拓展阅读活动,构建语言运用空间

素质教育背景下,英语教学愈加重视思维情感、文化意识培育。教师在读后环节适当地引入绘本既可以构建学生自主阅读的空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能够带领学生深度阅读,深化学生对主题内容的思考,指导他们迁移和创新。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读写结合的方式构建学生自主阅读和想象写作的空间。教师基于主题与背景精准把握英语教材与绘本的契合点,围绕教学内容创设趣味性阅读活动,利用生动的语言故事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兴趣,并带领学生深入探究绘本故事蕴含的人生哲理,指导学生运用写作的方式进行思维表达,促进学生知识应用能力持续发展,实现教学延伸和拓展。

例如,在“The lion and the mouse”学习中,教材主要介绍了狮子与老鼠对话的场景和“互帮互助”的主题,教师可以融合趣味绘本故事升华主题,并指导学生进行模仿写作,让学生在写作中联系自身生活深入理解主题意义。教师引导学生仿写和改写故事,假如狮子吃掉老鼠会怎么样,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续写。由此以阅读的方式为学生写作提供更加明确的框架,并指导学生在写作中联系自身生活实践深入解析语篇主题,实现读写结合,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逻辑思维。

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的落实推动了英语教学的创新,主题意义引领英语教材与绘本融合便于教师构建综合性英语课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结合教学实际树立新目标、引入新方法,借助单元主题融合绘本教材,为学生语言学习构建更具真实性的环境,拓展学生语言运用和输出的空间,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发展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绘本英语教学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绘本
绘本
教材精读
绘本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