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工作任务分析法在培智劳动技能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2022-02-13杨艳丽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41期
关键词:智力分析法教师应

杨艳丽

(伊犁培智学校 新疆伊犁 835000)

培养智力障碍学生的生活能力是开展劳动技能的首要目标,应在教学过程中向其传授生活常识、劳动技能,使学生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增强其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而相较于普通学生而言,智力障碍学生的接受能力较差,对生活技能的掌握较少,若不从小学开始注重培养他们的劳动技能,学生在将来融入社会时会十分困难[1]。因此,教师应明确掌握劳动技能对智力障碍学生带来的积极影响,以及对培养学生智力方面起到的作用,应用工作任务分析法展开劳动技能教学,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劳动技能,改善其自身缺陷,提高智力障碍学生的生活质量。

一、智力障碍学生劳动技能缺失的原因

一是智力障碍儿童的独立性较差。从一个角度来讲,家长会承包孩子在生活上的任何事情,长期下去必然会使孩子愈发懒惰;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智力障碍学生存在一些身心缺陷,没有学习劳动技能的能力和意识。二是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较差。相较于普通学生而言,智力障碍学生缺乏身体协调能力,并且在运动过程中身体灵活性较差,再加上各关节很难用力,导致其很难掌握细微性动作。三是学生缺少劳动兴趣。智力障碍学生存在身心缺陷,对劳动的兴趣较低,并且很难长时间对一件事情保持兴趣,这会阻碍其对劳动技能的学习。四是学生缺乏分解能力[2]。智力障碍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差,可以通过学习逐渐掌握简单的劳动技能,但对于内容较多较复杂的劳动学习和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五是学生缺乏适应能力。智力障碍学生在语言表达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在适应环境上存在困难。

二、劳动技能教育对智力障碍学生的塑造作用

在开展培智劳动技能教育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传授容易被他们接受的劳动技能。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劳动技能主要面向生活方面,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劳动技能[3]。例如,在吃饭方面,很多智力障碍学生的吃相不雅观,这就需要教师做出示范并耐心引导学生模仿,在学生掌握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对一些简单的食品进行制作;在洗涤上,教师需要先从最基础的技能开始,指导学生学会洗手和洗脸,再逐渐加大难度,让学生学习洗袜子、衣服的技能;在穿方面,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学习扣纽扣、系鞋带,再指导他们学习缝补衣服的技能;在生活起居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己叠被子、洗碗、拖地等。

培养智力障碍学生的劳动技能,既可以激发其劳动意识,还可以让他们在之后的生活中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劳动,掌握更多的劳动技能,并且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劳动技能需要与其他同伴共同完成,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也会增强,对他们的身心发展有益。

三、培智劳动技能教育应用工作任务分析法的实施要点

1.满足智力障碍学生的差异性要求

智力障碍学生的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在语言、认知水平、适应能力等各方面均体现出差异性。因此,教师在应用工作任务分析法开展劳动技能教学时,每一步都应考虑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调整教学方式,在其学习的过程中予以相应的支持。教师应根据《特殊儿童生活教育评估标准》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评分:学生0分则代表其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1分代表学生能力较差,需要教师提供动作协助;2分代表学生能力较好,教师可以提供手势提示和口头提示;3分代表学生能力较强,不需要教师予以提示,可以自主完成[4]。

2.符合工作任务分析法的特点要求

工作任务分析法是先指导学生对分解步骤进行学习,在学生掌握所有分解步骤后,再将所有步骤统整,从而学会这项劳动技能,完成这个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智力障碍学生的能力和特点对某个步骤进行练习,然后分解任务,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采用顺序法或倒序法学习小技能。前者即从第一步开始学习,一直到完成最后一个步骤;后者则相反,先练习最后一步,再练习前一步,最后再完成第一个步骤。

3.符合兴趣教学的要求

兴趣非常重要,智力障碍学生更容易接受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因此,在应用工作任务分析法开展劳动技能教育时,教师可以用游戏的形式指导学生对劳动技能进行练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同时还可以为训练奠定基础,让学生愿意对步骤进行了解和学习[5]。教师需要注意,应选择小学生感兴趣的物品作为教具,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参与到劳动技能教学中积极性。另外,智力障碍学生在取得学习成果时,教师应及时予以鼓励,也可以为其颁发一些小奖品,鼓励他们更积极地完成任务。

四、培智劳动技能教学课堂应用工作任务分析法

1.学习切东西

教师应以推动智力障碍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为目标,基于此设计主题活动,以学习切东西为例,教师可以将活动主题设定为“我会切”,通过开展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学会“切”东西这项技能。

教师提前准备好水果切切乐玩具,以此作为教具来辅助教学,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水果“切一切”,再拿出课前拍摄好的标准动作照片:用手扶住物品;拿好刀;用到对准物品,用力切下去。协助学生按照切东西的正确顺序摆放照片,再为每位学生准备一把塑料刀和提前揉成条状的面团,先按照照片上的三个步骤为学生示范如何用刀切面团,再指导学生不断重复同样的步骤。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大部分智力障碍学生都可以自己完成第一个步骤,将面团摆好,但到了第二步,很多学生拿刀的姿势不规范,导致进行第三步时会将手和刀一起插进面团里。

教师在指导智力障碍学生时先从玩具过渡到实物,再应用工作任务分析法指导学生按照步骤学习切东西的技能,但对于拿刀的正确姿势,教师还应予以更加细致指导。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出现拿刀姿势不正确的问题,应从以下两点进行完善:

第一,按照工作任务分析法的三个步骤展开培智劳动技能教学:第一步,将技能分解成小技能,对技能要领进行分析;第二步,对智力障碍学生进行分析,分析学生学习这项技能时的重难点,并将相应的步骤再次分解成更详细的步骤;第三步,根据问题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顺序法或倒序法安排技能的学习顺序,准备教具,选择教学方法等,引导学生对技能的要领进行学习。本次“我会切”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将“切”分解成三个步骤,而对于学生学习技能的重难点,应着重于“拿刀姿势”而不是“切一切”,智力障碍儿童无法通过观看教师的演示便掌握如何正确拿刀。基于此,教师应实施工作任务分析法的第二步,将重难点步骤继续分解成更细致的步骤,再实施第三步,指导学生按照相应的顺序学习切东西的技能。教师可以将“拿好刀”这个步骤分解成“什么是刀刃和刀柄”和“拿住刀柄”,并在塑料刀的刀柄上缠上一些触感舒服的彩色橡皮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对刀刃和刀柄有初步认识,了解切东西需要用到刀刃,应拿住刀柄再切东西。

第二,以“示范——模仿——操作——应用”的流程展开教学。工作任务分析法需要教师对劳动技能、学生实际情况、步骤的学习顺序以及教师提供的指导进行处理,在指导智力障碍学生学习劳动技能时,教师还应结合其他方法,并按照上述流程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对劳动技能的掌握。

首先是示范。教师通过示范帮助学生形成初步印象,了解切东西分成几步以及应该怎样做。从一方面来讲,教师应正确示范所有步骤,并以智力障碍学生可以接受的速度示范,便于学生进行观察;从另一方面来讲,教师在示范的同时要对正在进行的步骤进行细致讲解,如动作要领、联系等,拿刀时通过讲解让学生认识刀刃和刀柄,以及怎样拿住刀柄切面团。

其次是模仿。即学生对教师示范得动作进行模仿。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分解的步骤和整体步骤分别进行练习,如此才能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并联系所有步骤。学生在模仿过后教师应及时予以他们鼓励,若遇到错误也要及时纠正。另外,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根据教师切好的面团长度切出长度相等的面团,在切好后让学生用自己的面团与教师切好的对比,引导学生认知长短。

再次是操作。教师引导学生整合各步骤,明确各步骤之间存在的联系,让智力障碍学生尝试运用自己的方式将整个步骤表达出来,教师从旁予以提示,并且面团可以按压成圆形作为饺子皮、饼皮等,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掌握切东西的技能后尝试将面团按压或揉搓成各种形状。

最后是应用。学生对切东西的技能进行反复练习,提高对技能的掌握程度。在此过程中,教师应逐渐加大难度,对于智力障碍程度较重的学生,可能无法独立完成烹饪;而对于智力障碍程度较轻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掌握使用塑料刀切较软的面团后,逐渐向家用菜刀过渡,让学生尝试切一些蔬菜,但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取得显著成果。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合理分配学生练习的时间,避免学生出现疲累的情绪。

在应用工作任务分析法对智力障碍学生进行劳动技能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并明确技能的重难点和要领,帮助学生掌握这项技能。

2.学习使用热水壶

智力障碍儿童的协调性较差,并且记忆速度比较慢,很难长时间保持,教师需要反复训练步骤,耐心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能。热水壶是生活中必备的居家用品,而烧水也是人们每天都会做的事情,因此,应用工作任务分析法开展“学习使用热水壶”十分有必要,可以提高智力障碍学生的生活质量。教师应先明确工作的目标,即让学生掌握使用热水壶烧水的方法,并且可以独立完成,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任务进行步骤分解,最后寻找目标所需能力与学生自身具备的能力之间的匹配程度。可以将“使用热水壶”分解成以下五个目标:用热水壶接水、将壶底擦干、将热水壶放在壶底插座上、插电源以及按开关。很多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口头提示使用热水壶接水,但没有擦干壶底的意识,并且第三步和第四步需要教师提供动作协助,但学生可以自己完成第五步。因此,教学的重难点是第三步和第四步,教师可以开展以下教学活动。

(1)以游戏环节做好练习的前期准备

教师可以准备圆柱形插口的插板和三角孔的插板,让学生练习插插板,并在此过程中了解如何匹配圆柱形插口和插柱,从而让学生明确如何匹配热水壶壶底的插座和插口。在训练差三角孔插板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插一个孔,再逐渐增加孔数。同时,为了让学生长时间保持注意力集中,教师可以运用打击乐器进行辅助,教师敲几下学生就插几个孔。

(2)通过看图和听图引导学生了解操作过程

由于智力障碍儿童缺乏足够的理解能力,并且形象思维较弱,因此,教师可以用图片来展示五个步骤,并为学生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聆听要领。学生在聆听教师讲解的同时对图片中的步骤进行记忆,同时记忆步骤的操作顺序。

(3)通过做一做让学生进行实践

该环节是教学活动中的重点:首先,教师按照步骤分别进行示范,让学生观察,在示范的同时进行详细讲解,并为每个步骤搭配不同的音乐,以让学生分辨各步骤的开始和结束。其次,学生跟着教师对五个步骤进行学习和操作,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步骤提供不同的提示,逐渐并减少提示,直到学生可以独立完成。再次,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用热水壶烧水,从第一个步骤一直做到最后一个步骤,考察学生对技能的掌握情况,同时加强他们的记忆。最后,让学生对独立完成使用热水壶烧水,教师观察学生在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学生操作完毕后,由教师指出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指导,让学生再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掌握这项技能。

(4)通过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分析

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可以对学生对劳动技能的掌握程度进行检查。教师以上述五个步骤为教学目标设计检核表,既可以由自己填写,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填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对掌握的技能进行巩固,并了解需要改进的内容。

结语

综上所述,工作任务分析法是特殊教育中的一种常见方法,在培智劳动技术教学中,应用此法可以将任务分解成详细步骤,为学生制定有效的训练计划,可以满足智力障碍儿童的学习需求,帮助他们掌握某项劳动技能。同时,学生在学习劳动技能的过程中会学会与他人合作,提高自身的生活自理能力,使智力障碍学生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因此,教师应明确劳动技能的要领,应用工作任务分析法设计教学计划,帮助学生突破难关,顺利掌握劳动技能。

猜你喜欢

智力分析法教师应
异步机传统分析法之困难及其克服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基于时间重叠分析法的同车倒卡逃费探析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层次分析法在SWOT分析法中的应用
AHP和SWOT分析法在规划编制中的应用
欢乐智力谷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