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运文化助力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基础、难点与实践理路

2022-02-13唐忠宝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22年5期
关键词:奥林匹克运动育人思政

闫 旭,唐忠宝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体育课程作为高校大学生较受欢迎的公共课程之一,具有“育体”与“育德”的双重作用。开展高校体育课程思政不仅能够在满足学生成长需要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而且能够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体育教育教学全过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巩固立德树人的成果。其中,奥林匹克运动作为国际上最具有影响力的体育运动,与体育课程教学脉脉相通;奥运文化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灵魂,融入高校体育教学,对开展体育课程思政教学大有裨益。

1 建设基础

奥林匹克运动作为一种对人全面教育的运动,充满着人文精神。历经时间的流转,关于人的和谐与全面发展的核心思想也得到进一步发展。人的和谐与全面发展作为马克思对“现实的人”的诠释,其核心也建立在人对自身价值的肯定。奥运文化中的人文价值、教育理想以及对民众广泛参与的需要,使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课程在奥林匹克文化和教育的助力下具有了融合建设,发挥着合力的作用。

1.1 建设基点:奥运文化中的人文价值

奥林匹克主义(Olympism)由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奠基人皮埃尔·德·顾拜旦提出。他率先指出这是一种精神状态。在此基础上,《奥林匹克宪章》进一步明确:“奥林匹克主义是将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种品质均衡地结合起来,并使之得到提高的一种人生哲学。”由此可以发现,奥林匹克运动并非局限于单纯的体能竞技,而是体育运动与文化教育的融合。这也成为奥运文化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建设基点。《奥林匹克宪章》在继承古奥运会原则精神的基础上,明确“奥林匹克精神”(Olympic spirit)是一种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2]然而这仅是作为奥运文化最基础性的抽象概括,伴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实践与发展,奥运文化也被赋予以新的时代内涵。

奥林匹克运动自源起之时就实实在在地反映着人类同大自然的斗争,直观地诉说着对战争的抗拒,表达着对和平的向往。直至今天,可以看到尽管现代奥运会具有强大的竞技性,但其精神的内核仍然是人文性。从零和游戏的博弈转为和平的竞赛,在相互借鉴中互相促进,实现共同发展,在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包容是奥运文化永恒的旋律。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不断发展中,奥运文化被赋予更多的时代内涵,与世界各地的传统文化发生着不同程度地联系,其中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对话与理解是奥林匹克运动的主题。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例,《北京奥运行动规划》提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内涵作出了新的诠释。尤其是“人文奥运”在基于传统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精神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新的展示,与中华体育精神深度融合。同样,2022年冬奥会在展现中国式浪漫的同时,也传递着中国人民致力于相互了解、崇尚友谊、爱好团结和公平竞争的性格,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人文关怀的温度。

《奥林匹克宪章》指出:“从事体育运动是人的权利。每一个人都应享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并体现在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基础上的相互理解的奥林匹克精神。”[3]奥运文化不仅体现在民族、国家之间,也体现在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在现代社会激烈的角逐中,公平竞争、珍视友谊、团结协作是每一个“现实的人”应该树立并为之践行的价值取向。青年大学生作为即将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年轻力量,更应当“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高校体育课程中融入思政因子,可以用奥运文化鼓励青年大学生勇敢地拼搏与奋斗,坚守公平与团结的初心和底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奋斗观、竞争观。

1.2 作用内源:奥运文化中的教育理想

恩格斯曾指出:“如果说雅典人的普遍体育训练是既增强体力,又锻炼技巧,那么斯巴达人则着重增强军人的体力、培养坚韧不拔和吃苦耐劳的精神。”[4]奥运文化的源起离不开斯巴达尚武精神,其教育理想的实践则离不开雅典的全面教育思想。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和谐的教育观”,强调体育人的重要性,意在体育锻炼中激发出人的潜力等精神元素。奥运文化中的教育思想基于人是一个现实的统一体,包含着诸多相互依存的技能与互相作用的因素。应当说,自奥林匹克运动会产生之初便蕴含着古希腊将德、智寓于体的全面教育理想。作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奠基人的顾拜旦,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所创立的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理念聚焦在教育,可看作是他教育改革的延续。也因此,顾拜旦力主奥林匹克运动应当是体育与文化教育相融合。这为奥运文化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中发挥作用设置了内源性的可能。国际顾拜旦委员会主席诺伯特·米勒曾在我国出版的顾拜旦《奥林匹克回忆录》中谈到,“奥林匹克主义是一种道德理念,肩负着对世界青少年的教育使命。”[2]这与思政课的教学使命不谋而合。

毛泽东始终重视“以体育人”,将其所产生的巨大作用概括为强筋骨、增知识、调感情、强意志等益处。他在《体育之研究》中总结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5]一语道尽了体育运动与德育和智育相互补充,互相作用,对人的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同样重视体育对青少年的积极影响。他曾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6]以北京2022年冬奥会为契机,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北京冬奥组委会等联动融合,多方协作,织就了一张立体的冬奥文化网;以奥运文化联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进一步感染和带动青年学子。北京冬奥会生动直观地体现了奥运文化在思政领域所蕴涵的巨大能量。

因此,奥林匹克运动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加快融入奥运文化的内容与实践,在教学中融合高校体育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同步性发展,打造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使体育课程既是对学生体能和体育的训练,又可以发挥对品德和智慧的启发与补充作用。在复合影响下多方面、多途径、多角度引导与塑造青年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身心全面发展的青年学生。

1.3 发展力量:奥运文化中的民众基础

民众的广泛参与是奥林匹克运动与时代共同发展的基础。公元前5世纪,随着古希腊城邦制度的瓦解,城邦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加剧,由此带来的战争使希腊民族精神在瓦解的同时,也将古奥运会带向了世俗化的方向。在这一时期,体育逐渐失去其被赋予的人文精神,而越来越被视为一种职业。随着资本主义进入到古奥运会中,古奥运会最终演变成为只关乎少数职业选手追逐金钱的竞争,失去了希腊人曾经广泛参与的民众基础,人们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趣日渐淡薄。奥运文化在对资本追逐的贪欲中被侵蚀,奥林匹克运动随之也失去了蓬勃的生命力,体育的育人功能被湮没。直到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再次回到民众之中,重拾了体育的广泛参与性,奥运文化才逐渐恢复并发展。历史告诉我们,奥林匹克运动及其奥运文化绝不是少数职业选手的竞争,而是涉及全民的运动活动与文化现象。民众的广泛参与才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基础,是奥运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中坚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2022年冬奥会在北京举办,是中国体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同世界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开创双赢局面的重要契机,也将进一步激发中国民众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热情,带动更多中国人关心、热爱、参与冰雪运动,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和奥林匹克精神传播作出积极贡献。”[7]中国作为奥运文化的传承者,奥林匹克运动的实践者,不仅仅局限于少数的职业运动员,而是立足于广大的人民群众。人民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主体,人民的广泛参与是对奥运文化最好的弘扬。这也将对奥运文化融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营造扎实良好的社会氛围。谈到冬奥会的申办与举办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此次申办冬奥会的最大目的,就是在3亿人中推广普及冰雪运动,推动中国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与体育产业的“三驾马车”在我国建设体育强国的路上一同前进,群众体育作为建设体育强国的基础性工程意义重大。据统计,自2015年我国成功申办冬奥会到开幕前夕,全国居民参与过冰雪运动的人数达到了3.46亿人,提前实现了“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而其中18-30岁的人群冰雪运动参与率最高,达到了37.27%,[8]这一年龄段基本覆盖了高校中的青年学生人群。少年强,则国强。高校体育课程应当成为青年系统学习奥林匹克运动与奥运文化的保障。

2 现实难点

通过对高校体育课程中的受教育者、教育者与课程整体建设的现状分析,不难发现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思政面临的困难主要集中于:青年大学生运动选择的偶然性及其兴趣差异,使课程思政的开展呈现复杂化;专业教师缺乏思政意识,侧重体育技能传授是其中的重难点;而体育课程通过补充文化建设,将成为发挥育人功能的突破口。

2.1 大学生运动选择具有偶然性,课程思政开展复杂

青年大学生的运动方式选择具有偶然性,不仅受生活大环境的影响,而且也受到家庭环境与学校环境的影响。据《2018~2019年全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活动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尽管儿童青少年对科学健身的正向价值观已经基本形成,但科学健身知识的不足和科学健身技能偏低的问题仍然明显存在。而其中青少年科学健身素养的形成并非朝夕之间就可以被塑造与培养,一方面,既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例如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环境等;另一方面,也与个体本身与环境交互过程中的个体接收、筛选、内化、整合程度有关,如个体社会化、生活方式等。[9]对于从小生活在运动场所完善的学生,其对不同运动的了解和选择将会显示出更大的优势,而对于体育硬件条件不足的地区,其开展运动的方式十分有限。大学生运动的选择受到其过往成长经验的直接影响,加之高校体育课程尽管是必修课,但受关注较小,因此青年大学生的运动选择具有较大的偶然性,使其不易了解与尝试新的体育运动,给课程思政的开展带来影响。

从少年走向青年,大学生所展现的运动兴趣与过往的成长经历紧密相关。在少年时期未能成功培养的运动兴趣,应当在大学生涯的体育课程中拥有一个选择与自身匹配的运动方式,进而打开“以体育人”的切口,推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与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交谈时表示:“在中国,冰雪运动不进山海关。如果冰雪项目能在关内推广,预计可以带动两三亿人参与,由此点燃中国冰雪运动的火炬。”[7]不难理解,正是受制于自然因素、地区条件等影响,山海关以南的地区冰雪运动普及度较低,而通过借力2022年北京冬奥会全民关注度及其所产生的强大社会影响力,冰雪运动逐步“南展西扩东进”,将打破地区等因素对体育发展的禁锢。如果想让学生长期坚持,就需要在体育课中引导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逐步找到自己喜爱并适合的项目,帮助学生培养锻炼习惯,享受体育锻炼带来的乐趣,引导学生将体育锻炼当成一种生活方式。面对大学生不同的背景条件,通过借力奥林匹克运动,在结合高校所在地区的现实情况的基础上推动高校体育课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2 专业教师侧重体育技能传授,缺乏课程思政意识

体育公共课教师是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主体,是推进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然而当前高校的体育教师较多侧重于对学生的体育技能教学,而缺乏进行课程思政的主动意识。其原因主要集中于两点:一方面,课程思政需要体育公共课教师更多的学习和探索的时间与空间;另一方面,体育课程具有与高校内其他公共课程不同的显著特性,即体育课程是以身体训练为基本的学习方式,而不是以思维逻辑训练与知识理论的传输这样的方式进行的学习实践。这就导致大部分在一线工作的体育教师只注重运动技能教学与体育专业知识的传授,而缺乏体育这一学科的德育意识,也缺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方式的育人经验。[10]因此,体育教师能否有效发挥思政育人功能成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与难点。因此,应注意培养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规划体育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丰富思政教学的经验。

奥运文化作为关于奥林匹克运动的价值凝练,兼具运动性与人文性,这使其具有将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建设的先天优势。奥运会比赛项目的广度和深度都为奥运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最好的载体和关注度。奥运会的比赛项目基本已经涵盖高校体育课程中的运动教学,这使高校体育的运动教学离不开奥林匹克运动。但在此基础上,对开展奥运文化的教学在高校中却极为缺乏,因此高校体育课程的育人效果有待进一步地提高。专业教师作为体育课程教学的构建者与实践者,对教学内容的设计与传授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因此,在进行运动技能培训与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的同时,开展奥运文化的教育内容,拓展与深化奥运文化的育人功能,是专业教师在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有之义。

2.3 高校体育课程忽视文化建设,思政功能有待完善

运动训练与文化建设作为高校体育课程的两大基础性内容缺一不可。但整体来看,当前体育课程的建设多集中于前者,而缺乏文化的柔性教育,“以体育人”的协同途径亟需在体育课程的系统建设中完成。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要求与教学实践不仅蕴含着深刻而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而且也蕴含着当代社会对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一方面,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要求中体现着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明确了高校体育课程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学校体育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性工程,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重要工作。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实现以体育智、以体育心具有独特功能。”[11]另一方面,在体育课程教学实践中,中华传统体育项目是课程开展的重要内容。诸如武术、摔跤、棋类、龙舟、毽球、舞龙舞狮等项目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因地制宜地开展,不仅能够通过中华传统体育运动涵养青年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在行动中践行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的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将奥林匹克运动的价值内涵总结为:“自古以来,奥林匹克运动承载着人类对和平、团结、进步的美好追求。”[12]奥林匹克运动呈现出人类共同的人文价值取向,即美和尊严、和平和自由、公正和民主等。奥运文化所展现的这一人文价值得到了不同的社会、民族、地区和国家的普遍认同和需要。回顾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产生与发展,不难发现奥林匹克运动与欧洲三大思想运动始终相伴,奥林匹克运动被赋予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而人文主义的价值观也成为现代奥运会宣传的内容,并且不断引导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奥林匹克运动在人文精神的底色下始终以人的发展为最高价值。奥林匹克的座右铭“了解自己、实现自己、超越自己”在强调人的发展的同时,也在向世界重新宣告着人的主体性,并在人的经验感受基础上,对体育中人的情感体验、权力、价值、理想和审美等进行文化的自觉和反思,并在运动中不断地实现发展人、尊重人。[13]奥林匹克运动所蕴含着的人文精神和理念可以被高校体育课程充分的运用。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与课程思政的建设相融合,可以丰富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涵养人文情怀,扎实理想信念。

3 实践理路

面对当前高校体育课程思政面临的现实难点,需要立足于奥运文化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所蕴含的人文价值、教育理想与民众广泛参与的基础上明晰其实践理路:培育体育教师课程思政意识,提高体育课程思政影响力;主动打造运动场上的思政课,融合体育技能与体育文化;借力奥运的社会传播力授课,以社会氛围提升课程效果。

3.1 培育体育教师课程思政意识,提高体育课程思政影响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1]体育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意识、经验与能力是高校体育课程思政顺利开展的关键。对于从事专业奥林匹克运动的体育教师,奥运文化已经被他们融入日常生活中却不易被察觉。这无疑成为培育体育教师思政意识的突破口。以最熟悉的业务内容挖掘与拓展其背后的精神价值,不仅能够使体育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以最有效率的方式被培育践行,而且也能够确保高校中诸如党委宣传部、共青团、学生社团等相关部门一起参与到这一系统性的建设中来,能够保证学生的学习内容不受较大变化的影响。学习过程一以贯之,综合提高体育课程思政的影响力。

面对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对体育教师并不熟悉的领域,培育体育教师课程思政意识需要从主体与客体两个角度来进行。一方面,需要从体育教师的主体出发,强化思想自觉,使其充分认识到体育课程中蕴藏着巨大的思政育人价值。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奥运文化宣讲、课程思政制度的建立与落实等方式使其思政意识从外生性的引导逐步确立为内源性的教学理念,主动自觉地担当起思政育人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提升专业课教师育人能力离不开对高校教师进行专题培训与资源分配的整体统筹、系统规划。专题培训是培育体育教师思政意识,丰富思政经验,提高思政能力的基本途径。高校之间可以进行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分享与交流,高校内部也可以进行多部门的联合专题培训。随着数字化进程不断推进,思政资源库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蓄水池”。资源分配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题中之意,一定程度上可打破体育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壁垒,分享思政资源将提升体育教师的思政能力,提高体育课程思政的影响力。

3.2 主动打造运动场上的思政课,融合体育技能与体育文化

由于体育课程采用以身体训练为基本的学习方式,因此利用奥运文化推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既要补齐体育教师的思政短板,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体育课程的特殊性,主动打造运动场上的思政课,而不是单纯地进行奥运文化的理论宣讲,通过将体育技能与体育文化的深度融合,取得优异的育人效果。

在运动场上,以体育人和以文化人才能在立体教学中达到真正的融合统一,而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教育工作者之间的沟通合作。一方面,体育课程的专任教师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专任教师并非“隔行如隔山”,相反在课程思政这一系统性工程的背景下,两类老师的交流与协作可以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提供源动力。在运动场上,体育教师与思政教师一同教学不仅能够使老师们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得到互补,而且能够提高思政工作的实效。另一方面,在公共体育课第一课堂之外可以探索更多第二课堂的形式,丰富课程结构。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不仅可以在日常教学中打造运动场上的思政课,而且应该充分利用校园运动赛、学生活动、思政课堂、奥运冠军进校园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育人活动。以在2022东京奥运会上创造了9秒83亚洲纪录的苏炳添为例,他回到暨南大学,将奥运选手的价值向课堂延伸,在让同学们体验自己9秒83奔跑过程中分享自己的奋斗故事。推动更多优秀运动员在训练之余,或退役之后走进校园,为青年学生传授奥林匹克运动的专业技能,也让他们感悟拼搏奋进的精神,不仅拓宽了体育教育思路,丰富了校园体育形式,而且积极促进了教育与体育资源的互通互融。

3.3 借力奥运的社会传播力授课,以社会氛围提升课程效果

“大思政课”要善用之。只有将社会生活的现实课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课堂相结合,才能使教学有亲和力,说服力。“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14]社会现实生活始终是思政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有两点社会现实必须关注:其一是随着生活物质条件的普遍提高,体育和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问题备受关注;其二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因此,通过借助奥运会的社会传播力与影响力来推进高校体育工作,以良好的社会氛围提升体育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必将进一步提升青年大学生体质健康,培育健全的人格,滋养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例,从申办到成功举办,冬奥受到了无可比拟的关注,展现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正如国际奥委会北京冬奥会协调委员会主席胡安·萨马兰奇所言,“就像2008年奥运会一样,北京冬奥会的遗产也将影响一代代中国人。”[15]对于广大的青年学生,北京冬奥会具有更加特殊的意义。它不仅是全球仍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威胁之时首次如期举办的世界级体育盛会,更是一堂生动立体、直抵人心的“大思政课”。从“一‘鸣’惊人”的苏翊鸣,到“会当‘凌’绝顶”的谷爱凌,冬奥会赛场上的运动员们在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同时,也以勇敢、拼搏、协作、团结等精神感染了观众。谷爱凌的一句“美不是瘦,美是有力量”对青年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引领作用不言而喻。[16]而这些如果只是存在于社交媒体或学生日常生活中讨论,那么也只能发挥一种影响力较小的隐性社会教育功能。但如果被作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教学,就会使其发挥显性的学校育人功能,并与之前所产生的隐性作用结合在一起产生更大的协同育人意义。

4 结语

奥运文化以及奥林匹克运动教育的宗旨始终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强调为建立一个和平美好的世界而共同努力。这从根本上符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蓝图,彰显了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属性。[17]而高校体育课程作为奥林匹克运动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力量,将奥运文化作为推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的突破口是题中之意。因此,以奥运文化激活大学生主体实践意识,丰富大学生体育课程内容,通过强化体育课程思政的影响力,能够在坚持立德树人这一中心环节的基础上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复合影响,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强国青年。

猜你喜欢

奥林匹克运动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我国冬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挑战及应对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我国对冬季奥林匹克运动研究的热点与发展特征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