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仪式链视角下体育网络社区用户互动行为探究
——以虎扑APP篮球社区为例
2022-02-13葛葭葭李爱群
葛葭葭 ,李爱群,2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媒介技术的日益成熟,大量垂直化网络社区逐渐兴起,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交流沟通平台。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较2020年3月增长8 540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0.4%[1]。基于此,由用户自发形成的网络社区,实际上已成为一种社交化的大众传播平台。作为网络社区垂直化演变的典型结果之一,体育网络社区在提供专业信息的同时,也致力于构建用户之间的人际关系,例如腾讯体育、懂球帝、虎扑都是其中的代表。
互动仪式链理论产生的背景是传统媒体时代,但提出者柯林斯也做出了具有远见性的预见:将来的电子媒体可以通过模拟人们的生理,建立共同的关注焦点和情感连带,确保互动仪式链的运转[2]。换句话说,只要媒介技术能够实现人们物理身体的虚拟在场,并且这种在场产生与面对面交流相同的情感水平,那么互动仪式链理论依然具有适用性。网络社区的兴起便在很大程度上证实了这一观点。体育网络社区本身带有天然的圈子属性,能够聚集大批狂热的体育爱好者,运动项目的竞技性与体育赛事的仪式感使他们在网络空间频繁地互动交流。这一过程形成了一定的共同符号与群体认同,一定程度上已具备互动仪式链的基本雏形。目前学界对于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探讨视频直播、社交媒体用户以及粉丝社群的互动仪式的产生机制、模型[3~5],尚未有应用于体育网络社区的先验性研究成果。作为国内头部的体育综合社区,虎扑在体育领域备受关注。其中篮球是其最先运营并深入运作的体育项目。篮球社区是虎扑最具代表性的社区构成[6]。因此选取虎扑APP篮球社区为研究对象,从互动仪式链理论的视角出发,厘清体育网络社区中用户互动的机理及可能引发的现实问题,以期为体育网络社区用户的互动模式研究带来新的研究视角,并对互联网环境下体育网络社区的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1 概念界定与理论框架
1.1 体育网络社区
“社区”一词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提出,他认为,社区是一种基于血缘关系或自然情感的社会有机体[7]。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技术发展趋于成熟。人们进行交流沟通也由现实场所转向网络空间,网络社区随之应运而生。Rheingold(莱茵戈德)最先将其界定为:一群主要媒介为计算机网络彼此沟通的人们,彼此有某种程度的认知、分析某种程度的知识和信息、相当程度如同对待友人般彼此关怀,所形成的群体[8]。彭兰认为,网络社区泛指网络中具有一定稳定关系、互动频繁并对个体产生持续影响的社会聚合[9]。国内外学者已从多方面和角度定义了网络社区,但其核心始终围绕用户属性聚合和信息传播本质功能两方面。由此,可将体育网络社区定义为:聚合大批体育爱好者,进行体育资讯传播、共享、交流,并且用户之间产生持续稳定的社交互动的网络平台。
1.2 互动仪式链理论
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继承涂尔干和戈夫曼的思想,系统阐释了互动仪式的构成要素与运转机制,提出“互动仪式链”理论。该理论的核心机制是高度的相互关注和情感连带可以形成代表群体的符号并给予参与者情感能量与身份认同感[2]。柯林斯认为人们的一切互动都是发生在一定的微观情境中,宏观的社会现象由微观情境的相互关联而形成。他又创造性地提出了具有“因果联系和反馈循环”特点的互动仪式链模型,主要涵盖互动仪式的组成要素和仪式结果。其中情感能量是个人参与互动的重要驱动力。在互动行为和情感连接的作用下所产生的认同、团结等情感能量,又被投入到下一次互动仪式当中。如此循环往复,互动仪式链得以长期有效地运行。不难发现,柯林斯所提出的互动仪式链理论十分重视传播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以及对群体文化的建构。因此选取该理论模型,通过对体育网络社区中用户互动行为的分析,探究互动如何形成,其实践方式与产出结果,以及用户互动行为带来的现实影响,对进一步思考如何促进体育网络社区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2 体育网络社区中用户互动的形成过程
互动仪式链理论的出发点是情境,一切互动均在情境之中发生,所以首先考察的便是体育网络社区中用户互动的前提条件与实践方式。在借用这一理论研究体育网络社区中用户互动行为时,需要注意不能完全照搬理论模型,而是重新考虑网络互动行为与互动仪式链之间的关联[10]。
2.1 体育网络社区中用户互动的前提条件
2.1.1 虚拟共聚的互动主体“仪式本质上是一个身体经历的过程。人们的身体聚集到同一个地方,便开始了仪式过程”[2]。互联网的交互性与共享性使网民的相互交流形成线上的社会网络,打破了场所的限制。以虎扑APP篮球社区为例,用户注册账号进入虚拟社区,ID成为他们自身的代表。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进入社区观看、发布、回复帖子,运用文字、表情包或是视频等形式展开交流与互动。截至目前,篮球社区分为NBA和CBA两大论坛。每个论坛下又设置了球队专属版块和讨论专区。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关注相应的论坛,参与话题讨论、意见表达[11]。在此情形中,用户可以通过虚拟世界的在场来弥补现实空间的共聚。互联网带来更强的“在场能力”与“在场感”赋予他们紧密联系彼此、维系情感流动的机会。
2.1.2 严格设限的群体边界柯林斯认为互动仪式在形成过程中还需要内部成员对“局外人”进行设限。这样,群体内成员就会知道谁参与其中,谁又被排除在外。体育网络社区本身已经构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互动环境。虎扑APP在应用市场中的定位为“真实有趣有温度,1亿年轻人的兴趣社区”,这表明其用户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出于分众化的管理方式,篮球社区中一共有76个板块,每一版块都有各自的主题,用户进行发帖、回帖等活动时除了要遵守虎扑APP全区总版规,还需执行各分区的特色规定,否则将被管理员删帖、封禁[12]。在虎扑篮球社区中,成员之间经常会使用“黑话”进行沟通。这些“黑话”的内涵只有群体内部成员才能理解,一定程度上又为群体边界增设了一层屏障。无论是明文规定还是“黑话”,都是体育网络社区中区隔非本群体成员的方式。只有明确划分界限,群体内成员才能建立起虚拟的身份认同与群体归属感。
2.1.3 基于话题的共同关注与情感体验共同的关注焦点和共享的情感体验是互动仪式持续推进的关键要素,相互的关注焦点会和共享的情感状态相互强化,形成连带关系[13]。首先,虎扑篮球社区内各个版块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垂直细分用户。用户因关注、喜爱同一球队、球星或某场赛事、热点事件而聚集在一起。其次,篮球社区对用户的回帖内容设有“点亮”“点灭”、推荐、打赏一系列功能。篮球场版块的精华帖以及湿乎乎的话题版块中的推荐帖和24小时榜,均按照回帖的点亮数量排列。通过筛选,一方面可以增进社区成员的互动,另一方面也是利用优质回帖引导用户关注。体育网络社区的成员通过浏览回帖感知其他成员的态度,网络的匿名性同时也消解了陌生人之间的拘束感,激发个体的情感反馈。当出现多数的附和意见时,成员彼此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建立起情感共同体。
2.2 体育网络社区中用户互动的实践方式
2.2.1 资讯分享创造信息交流空间柯林斯认为在线下的互动仪式中,参与会话的人员利用有节奏的会话形式来协调气氛,会话相当于节拍器拉近对话者的距离,形成群体团结[2]。在体育网络社区中,用户之间的资讯分享可以看作会话的起点,体育项目爱好者大多为年轻男性,再加上体育运动本身的竞技性,使得他们对体育赛事的讨论热情高涨,所以获取赛事资讯、寻求交流互动是他们加入体育网络社区的主要动因。虎扑篮球社区的内容生产主要以UGC的模式进行,赋予用户更多的自主权。例如湿乎乎的话题版块主要提供当天最新的NBA比赛资讯与讨论,而篮球场版块则针对比赛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包括球队的运作模式、比赛的战术分析、球员的技术动作等。
2.2.2 二次创作营造社区狂欢氛围在体育网络社区中,多数贴文由官方或用户原创生产,其中也隐藏了不少二次创作内容。二次创作指拷贝、挪用原创文本,加入自己的理解与想象,并搬运至全新语境下的个人表达。篮球社区中最常见的二次创作便是对视听资源进行拼贴与重组,将球星的名场面单独截取制成表情包或GIF 动图,或是比赛中的精华剪辑出来重新组合并配上字幕解说。虎扑用户尤其热衷于在话题讨论时加入GIF动图来与他人交流。这种表达方式直观有趣也易引发共鸣,经过多次使用和传播后便诞生了一系列经典的表情包。用户@23号新秀布朗尼曾发布题为“曾经的篮下小霸王阿玛雷·斯塔德迈尔生涯高光集锦”的视频,将退役球员阿玛雷巅峰时期的投篮瞬间整理出来,引发球迷热情讨论,回帖内容也多为对其超高命中率的称赞。二次创作一定程度上为原创文本注入了活力,也提高了用户参与内容生产的热情,诙谐幽默的表达方式为体育网络社区用户营造出集体狂欢的氛围。
2.2.3 社交互动增进用户情感联结一个富有活力的体育网络社区离不开用户之间的频繁互动与相互信任,这也是形成群体体育文化的基础。在篮球社区中,每位用户都有虚拟的个人空间,用户发帖或回帖后,其他用户根据该用户的ID进入个人空间,关注或私信交流。在算法推荐机制的影响下,社区也会依据用户的喜好偏向和浏览习惯推送内容,因此用户也能找到兴趣相投者,相当于为用户创造了一种弱连接的互动关系。此外,社区中“点亮”帖子或回复的功能也使用户之间联系更为紧密。用户在发帖或回帖后得到认可便会获得大量点亮数,从而提升自己在社区中的声望值。用户参与讨论的频率越高,等级也会提升。经过数次群体交流和互动后,群体成员彼此认同、信任对方,更容易形成紧密的情感联结。
3 体育网络社区中情感能量对用户互动的影响
互动仪式初次启动时,参与者的互动行为所带来的自我满足、归属感和团结感是短暂且不稳定的。随着仪式的进行,个体从群体互动中得到的情感刺激演变为集体兴奋,最终通过积累形成长期稳定的情感能量,即一种采取主动时自信、兴高采烈、有力量、满腔热忱与主动进取的感受[2]。依次类推,将体育网络社区中用户互动所产生的情感能量视作动态的变化过程,主要产生如下影响:
3.1 情感能量的交换强化身份认同,促成群体团结
体育网络社区为区隔非本群体成员设置了准入原则,随着越来越多具有相似认同的个体加入进来,群体就成为这一类个体的集合。个体通过分享资讯、二次创作、社交互动等方式赢得其他用户的关注与支持,不间断且有节奏的情感连带使参与者达到协调一致并获得情感能量,唤起群体成员的共识和认同。这种情感能量的交换使个体强化了自我与群体内他人的一致性。此外,柯林斯还表示情感能量具有高低之分,情感能量的不平等将导致仪式出现分层。在虎扑篮球社区中,处于群体核心的社区名人认证成员,擅长产出优质内容,长期处于版块推荐区;草根成员很少发帖,活跃度低,获得的情感能量相对较少,需长时间积累才能形成自我身份认同。随着互动持续推进,体育网络社区的用户意识到其社区身份属性,并能感知与其他用户的相似特征,竭力排斥诋毁社区文化的局外人,产生一种维护群体团结的责任感。
3.2 情感能量的共鸣催生群体符号形成
“拥有一套共享的符号是一个互动仪式成功增加集体兴奋的重要因素”[2]。参与者所共享的情感体验难以衡量,只有聚焦到一个共有对象,使他们关注的焦点成为代表群体的符号,并通过仪式互动不断维护。在虎扑篮球社区中,各个专区的成员根据各自追随的球队或关注的话题设计专区特色头像、背景图。他们根据篮球相关话题,创造出只有群体内部才能理解的“黑话”。“卢度”一词由骑士球迷创造,指的是像泰伦卢度教练这般使用超级球星的程度,对象特指詹姆斯。骑士球迷提到“卢度”就会想起骑士队失利的场景,由此可以看出,黑话之所以能为群体内部理解,是因为它包含了黑话背后所共享的记忆与认同感。在虎扑社区内部,每个用户都自称“JR”,取家人的拼音首字母,意为虎扑社区是所有用户共同的家庭,这种将群体身份外化为符号的方式将用户在情感上牢牢地捆绑在一起,以群体特有方式向外人展现自己的在线身份,加强群体的凝聚力与团结感。
3.3 情感能量的守恒捍卫群体道德标准
在体育网络社区中,群体成员的道德标准主要体现在维护社区的良好环境上。成员之间正常的资讯分享、情感交流等互动行为被视为合乎道德标准的行为。相反,如果发帖、回帖内容中出现恶意人身攻击、引起纠纷或低俗露骨的语言则被群体成员认定为不道德的,还会激起反感甚至是愤怒情绪。虎扑篮球社区中管理员的义务和责任便是构建和谐社区、维护群体团结;其主要职责是判别举报信息,对违反版规和社区规定的用户做出相应处罚。用户@士勇爆打士骑曾在新闻下评论“球迷为啥不能激进?库里受伤了,心中窃喜”,被管理员定为“恶意人身攻击,诽谤他人”,删除评论并封禁七天。至此,体育网络社区中用户互动行为发生的各个条件相互促进、配合,形成高度的互相关注与情感连带。一方面,社区中,用户个体构建起身份认同,情感能量得到极大激发,开始自觉捍卫群体道德标准;另一方面,体育网络社区内部产生群体凝聚力,形成个性鲜明的群体符号[14]。
4 体育网络社区中用户互动面临的现实问题与优化路径
体育网络社区中聚集了一大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和不同地域的用户群体。他们的价值观各不相同,在平时的交流互动中难免会有冲突,因此,必须密切关注体育网络社区用户互动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探寻解决的途径。
4.1 体育网络社区中用户互动面临的现实问题
4.1.1 语言暴力破坏体育网络社区行为规范体育网络社区中的贴文大多由用户生产,虽然经过社区管理员的审核,但也会夹杂着一些措辞激烈、容易引起争执的言论。由于每个用户追随的球队和球星不同,看待比赛结果和球员发挥的角度自然也不同,所以不时会有球迷为维护群体利益而对他人进行讽刺和诋毁,导致双方针锋相对,引发骂战。例如球星科比与詹姆斯的球迷为给偶像助威,通过数据对比、贴文和视频等形式进行了长期的比拼,甚至出言辱骂对方偶像及球迷群体,造成双方球迷一直处于对立状态。语言攻击只能逞一时之快,却破坏了社区行为规范和用户间的情感联结,更不利于营造体育网络社区的和谐氛围。
4.1.2 群体成员弱连接降低体育网络社区凝聚力身体的聚集是互动仪式得以启动的首要前提,然而互联网空间内,人们的身体聚集是虚拟的。缺少非语言因素的交流,成员之间仅凭文字图片传情达意,彼此很难达成默契。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定义人际间的两种连接关系:亲属之间、朋友之间的强连接关系,以及与之相对的弱连接关系。弱连接通常都是在不经意间建立的[15]。虎扑篮球社区中用户以匿名的方式回帖、发帖进行互动,仅凭相似兴趣为基础在短时间内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属于弱连接。弱连接在信息传播方面具有相对优势,长此以往却无法增进成员间的情感交流,因此会降低社区凝聚力。
4.1.3 群体极化导致体育网络社区舆论非理性传播虽然群体边界的明显存在,但个体对待群体外成员则会十分排斥。发生冲突时,一旦内部出现激进的声音,很可能会导致群体无意识的冲动,发生群体极化现象。2019年初,NBA中国微博官宣由蔡徐坤担任NBA新春贺岁形象大使,NBA粉丝为表抗议纷纷发帖嘲讽。虎扑用户一向以直男形象标榜自己,而蔡徐坤的气质与篮球运动的阳刚硬朗相差甚远,这无疑引爆了虎扑为代表的体育圈层与饭圈的文化冲突,一时间骂战不断。在多元化的网络时代,不同文化圈层之间难免发生碰撞。一味抵抗无法从根源上缓和事态,唯有摒弃偏见,理智对待各类文化圈层的碰撞与交流,才能最大程度规避体育网络社区舆论的非理性传播。
4.2 体育网络社区中用户互动的优化路径
4.2.1 完善平台把关机制目前,大多数体育网络社区都依靠平台的关键词筛选和社区管理员审核来进行信息把关,但互联网信息庞杂,平台不可能将所有低俗信息全部筛选出来,管理员也无法时刻关注社区动态。为从源头上减少低俗有害信息,提升社区的信息监管技术至关重要。其次,为避免社区管理员的“执法”权限过大,可成立由普通用户组成的社区委员会。对于不可明显识别的违规行为,由社区委员会以多数表决的方式形成判定结果并交由平台处理。最后,建立一批专业的媒体队伍,实时把关和审核社区中的帖文内容。以正向、合理的方式引导社区内的话题讨论。这样,既净化社区环境,又能保障用户的积极参与。
4.2.2 开展线下主题活动体育网络社区要想增强用户粘性,形式多样的线下活动必不可少。2016年起,虎扑开始主办草根性质的“路人王”篮球比赛,将虎扑用户的线上关系延伸至线下。球迷可以在路人王专区交流心得,也可以邀约线上好友现场观战。强弱连接的不断融合使用户收获源源不断的情感能量,提高社区成员的归属感,凝聚群体力量。成功的线下活动必然离不开前期的积极宣传。其次是社区主动提供线下互动场所与物质支持。最后,线下活动的主题也应当体现体育网络社区的精神风貌,与成员的价值观念相符。
4.2.3 培养用户媒介素养,加强理性传播在体育网络社区中,用户不仅是信息消费者,更是内容生产者。用户的互动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到整个社区的言论氛围。平台在完善自身服务功能的同时,用户也应当培养起良好的媒介素养。首先,用户需理性看待社区中的帖文内容并加以甄别,杜绝情绪宣泄式的评论;其次,用户有义务负责任地发布、传播信息,主动抵制低俗言论,净化社区舆论环境;最后,用户还需注重网络人际交往与沟通,合理、合法、有节制地使用媒介平台与他人互动、交流。
5 结语
迈入Web3.0时代,技术赋权使人们在网络社区中实现了虚拟的身体共聚,互动仪式链理论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互联网环境下的研究。借助该理论框架,从互动仪式的形成前提、实践方式和结果三方面探究了体育网络社区中用户互动行为背后的逻辑关系。通过虚拟共聚和严格设限的群体边界,用户在社区内形成相互关注的焦点和共享的情感体验,并经过有节奏的情感连带和集体兴奋的扩散完成了互动仪式。最终强化了用户的身份认同、促进了群体内部的团结,并形成群体内部的道德标准和群体符号。同样值得关注的是,用户互动行为所带来的语言暴力、成员弱连接和群体极化等现实问题对于体育网络社区的健康发展十分不利。用户群体在展现其强大创造力和凝聚力的同时,也存在诸多不足。完善平台把关机制、开展线下主题活动、培养用户媒介素养三种对策共同打造良好的体育网络社区生态环境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