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黄河流域水旱灾害防御工作
2022-02-13魏向阳
魏向阳 董 健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旱灾害防御局,郑州 450003)
1 雨水情、汛情及旱情
1.1 雨水情
2022年汛期(7月1日至10月31日),黄河流域面平均雨量382.2 mm,较常年同期偏多近2成。其中,上游兰州段以上299.4 mm,中游山陕北部496.8 mm,山陕南部466.7 mm,沁河455.8 mm,汾河427.0 mm,泾渭河304.1 mm,下游大汶河724.2 mm。与多年平均相比,兰州段以上、泾渭河接近常年同期,山陕北部偏多8 成,山陕南部偏多5 成,汾河和沁河偏多3~4成,大汶河偏多5成。
1.2 汛情
2022 年汛期,黄河干流未出现编号洪水,但受局地强降雨影响,多条支流发生超警戒以上洪水,部分支流站点出现建站以来最大洪水。
受7 月11-12 日降雨影响,泾河出现明显的洪水过程,泾河支流马莲河洪德站7 月11 日13 时54 分洪峰流量1 000 m3/s,庆阳站12 日2 时6 分洪峰流量1 120 m3/s。受7 月14-15 日强降雨影响,泾河再次出现明显洪水过程,支流马莲河庆阳站7月15日10时18分洪峰流量5 100 m3/s,超过保证流量(2 900 m3/s),为1956年以来最大洪水,列建站以来第2位,最大含沙量661 kg/m3;雨落坪站15日19时洪峰流量4 290 m3/s,为1977年以来最大洪水,列建站以来第2 位,最大含沙量657 kg/m3;泾河景村站16 日2 时20 分洪峰流量4 460 m3/s。渭河临潼站于7 月16 日19 时流量达3 210 m3/s,形成渭河2022年第1号洪水,16日23时洪峰流量3 450 m3/s,最大含沙量462 kg/m3。
受局地强降雨影响,黄河三门峡至小浪底区间支流西阳河桥头站7 月16 日4 时36 分洪峰流量1 030 m3/s,列建站以来第4位。
受8 月6-10 日降雨影响,山陕区间多条支流出现明显洪水过程,其中汾河上游静乐站8月9日16时洪峰流量480 m3/s,达到保证流量(480 m3/s);三川河后大成站11 日12 时54 分洪峰流量1 510 m3/s,为1994 年以来最大流量,11日12时54分最大含沙量445 kg/m3。
受8月12-14日降雨影响,黄河兰州至托克托区间支流五当沟石拐站8月13日23时45分洪峰流量1 570 m3/s,为1985年以来最大流量,排建站以来第3位;东园站14日0 时40 分洪峰流量1 810 m3/s,为1952 年建站以来最大流量。受8 月21 日降雨影响,湫水河林家坪站8 月22 日2 时36分洪峰流量2 170 m3/s,为2010年以来最大流量,最大含沙量457 kg/m3;干支流洪水及无控区来水,黄河吴堡站8 月22 日8 时最大4 680 m3/s,22 日6 时最大含沙量267 kg/m3。三川河支流北川河圪洞站8月22日1时15分洪峰流量643 m3/s,超过保证流量(395 m3/s),列1960 年有实测资料以来第1位。
受8月下旬降雨影响,黄河刘家峡至兰州段区间支流大通河出现明显涨水过程,其中享堂站9月3日15时12分水位1 740.07 m(相应流量703 m3/s),为1950年以来最高。
1.3 旱情
6-7月,黄河流域甘肃、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等省(自治区)部分地区出现中度以上干旱,局地严重干旱。据统计,青海省109.83万亩农作物不同程度遭受旱灾,33.71 万人和13.79 万头牲畜饮水受到影响,其中7.63 万人饮水困难;甘肃省累计6.95万人次饮水受到影响或临时困难,干旱高峰期,有3.89万人、15.5万头大牲畜饮水出现临时困难;宁夏中部出现中度干旱,部分灌溉区及渠系末端区域阶段性供水矛盾突出;内蒙古农作物受旱面积1 240.16 万亩,其中重度干旱320.13 万亩,中度干旱579.7 万亩;山西省1.4 万人饮水困难,269万亩耕地受旱;陕西省陕北大部、关中、陕南东部部分区域出现严重干旱,局地出现特大干旱;河南省受旱面积1 615 万亩,其中轻旱1 125 万亩、中旱403 万亩、重旱77 万亩,因旱影响供水人口12 万人;山东省田农作物受旱面积334.15 万亩,其中轻旱272.49 万亩,中旱51.57万亩,重旱10.08万亩。
2 2022年水旱灾害防御工作回顾
(1)超前部署,压紧压实防汛责任。年初,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黄委)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突出“早、细、实、严”,开展各项备汛工作。3月,召开水旱灾害防御会议,明确五大类51项年度防汛重点任务。4 月27日,召开流域防汛抗旱工作视频会议,调整了黄河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以下简称黄河防总)领导和组成人员,全面安排年度流域防汛抗旱工作,核报并公布了2022年黄河重要堤段、重点水库、重点城市和主要蓄滞洪区防汛行政责任人名单,修订了黄委防御大洪水委领导职责分工和职能组设置,层层夯实委、省、市、县、班组5级防汛责任体系。
(2)持续排查,全面消除安全隐患。汛前,委领导带队开展防汛检查,在防洪工程普查基础上,重点排查水库、堤防险工险段、病险涵闸和在建水利工程等度汛安全风险隐患,查摆分析水库高水位运用、蓄滞洪区分洪影响因素,完善人员避险转移方案。完成黄河防洪工程及水文设施水毁修复任务。开展河势查勘,预判险情,提前做好抢险方案制订。细化完善滩区人员撤退转移预案和库区、蓄滞洪区运用预案,明确预警发布机制。开展应急演练,反复推演、堵塞漏洞。
(3)“四预”引领,全面提升防御能力。认真总结2021年黄河秋汛洪水以及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应对经验和教训,修订年度黄河洪水调度方案、调水调沙预案和超标洪水防御方案、应急水量调度方案,加强干支流水库水电站防汛抗旱统一调度与管理。开展流域旱情预警研究,细化预警办法和措施。印发黄委水旱灾害防御应急预案,进一步细化应急响应启动条件和响应行动。完成黄河中下游防汛会商预演系统建设,逐步升级完善防汛应用系统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功能。组织开展以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为背景的2022年黄河防御大洪水调度演练,预演、反演典型洪水过程,优化细化洪水调度方案,检验预案,锻炼队伍。
(4)严密防范,战胜流域暴雨洪水。强降雨期间,坚持每日会商,重要天气形势加密会商,分析研判洪水过程,安排部署防御措施。共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3次,派出47个工作组、专家组,赴各地检查指导。电话抽查降雨落区885座淤地坝和159座小型和病险水库“三个责任人”(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和巡查责任人)履职情况,督促地方压实责任,落实各项应对措施。加强流域346座大型和重点中型水工程防洪调度汛限水位监管,严禁违规超汛限水位运行,及时向相关省(自治区)通报汛情,压实水库安全监管责任。滚动分析研判融雪洪水以及强降雨过程,及时提请相关省(自治区)及工程建设单位加强在建工程隐患排查,细化实化安全度汛措施。及时向青海省那棱格勒河派出工作组、专家组指导洪水防御和险情抢护。全力以赴做好委管黄藏寺在建工程暴雨洪水防御,避免了人员伤亡和发生较大险情。指导陕西省东庄在建水利枢纽提前防洪预泄,有效应对泾河洪水,确保了人员、设备和工程安全。
(5)立足流域,探索水沙调控新举措。6 月19 日至7 月7日,结合汛前水库腾库迎汛,联合调度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水库,实施2022 年汛前黄河调水调沙,其间小浪底水库最大下泄流量4 400 m3/s,三门峡水库排沙0.14亿t,小浪底水库排沙1.048亿t,入海沙量0.346亿t。向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补水1.66亿m3,实现了水库排沙减淤、维持下游河槽过流能力、保障抗旱用水安全和持续改善下游生态等目标。
7 月17-28 日,面对泾河支流马莲河高含沙洪水,结合小浪底水库蓄水和河道来水,抓住时机实施汛期调水调沙,积极探索水库河道排沙减淤新举措。其间,控制花园口站2 600 m3/s量级5 d,小浪底水库初始水位223.8 m,结束水位221.61 m,最大下泄流量2 900 m3/s,排沙0.518亿t,排沙比55%。入海沙量0.368 亿t,三门峡水库敞泄运用,排沙0.945 亿t,下游河道没有形成大量淤积。利用东平湖滞洪区排泄大汶河洪水,为输沙入海增加动力,丰富了调水调沙调度运用样本。
在控制汛情发展的同时,强化上游水库水电站水沙联合统一调度。成功实施海勃湾水库低水位排沙,8 月27 日至9 月7 日入库沙量871 万t,出库沙量1 417 万t,净排沙546 万t,实现了预期的减淤效果。利用黄河上游较大洪水过程,8 月30 日至9 月9 日组织实施万家寨和龙口水库联合排沙调度,出库沙量分别为0.358 亿t 和0.495 亿t,两库区分别冲刷0.292亿t和0.137亿t。2022年汛期干流水库减淤成效显著,为今后全河水沙统一调控积累了宝贵资料。
虽然取得了2022 年黄河水旱灾害防御工作的全面胜利,但是在防洪工程体系、水文监测预报、防汛物资仓库和专业机动抢险队建设、流域抗旱能力与“四预”能力等方面还存在问题,需要今后逐步完善。
3 2023年工作计划
2023年,黄委防御局将深入研判黄河流域水旱灾害风险点,深入查漏补缺,强化“四预”措施,贯通“四情”防御,不断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1)全面完成2022年冬2023年春防凌任务。受强冷空气影响,10 月30 日黄河内蒙古河段出现封冻,较常年早3 d。为确保年度黄河防凌安全,10月26日,黄委提前召开流域防凌工作会议,全面部署防凌工作。下一步根据年度防凌调度预案和凌情水情实况,密切关注凌情发展,科学调度刘家峡、海勃湾、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等水库,控制封开河凌情平稳发展。强化工程巡查防守和应急处置险情,加强值班值守,确保黄河凌汛安全。
(2)落实各项防汛责任。召开流域防汛抗旱工作会议,总结交流防汛抗旱工作经验,分析黄河防汛抗旱形势,安排部署2023年流域防汛抗旱工作。调整黄河防总及办公室领导名单,调整防御大洪水委领导分工及职能组设置。做好防汛检查,查找薄弱环节,落实度汛措施,确保防汛安全。
(3)修订完善方案预案。进一步提高预案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修订完善2023 年度黄河上游重要水库群联合防洪调度方案和黄河中下游洪水调度方案,进一步实化细化洪水应急调度措施。持续挖掘增强调水调沙后续动力潜力,优化调水调沙调度模式,编制2023年调水调沙预案。批复干支流11座重点水库汛期调度运用计划。督促流域河务部门修订完善工程抢险、滩区蓄滞洪区运用、迁安救护、物资保障、通信保障等方案预案。
(4)强化水工程调度。按要求推进黄河水工程防灾联合调度系统前期工作和建设进度。汛前核定重要河流、骨干水库防洪特征值,明确预警对象及范围。汛期突出抓好水利防灾工程优化调度,精准调度干支流骨干水库,通过水库群联合调度,拦洪削峰错峰,确保水库河道防洪安全,避免和减少滩区漫滩。结合2023年汛前和汛期水库蓄水和河道水沙,相机实施调水调沙实施水库群水沙联合调度,实现水库河道减淤。后汛期强化蓄水调度,为流域引黄供水和生态用水储备水源。
(5)强化滩区库区蓄滞洪区管理。督促河南、山东两省修订完善滩区、蓄滞洪区运用预案,尤其是做好滩区迁安预案。督促做好滩区、蓄滞洪区居民财产登记,动态掌握滩区、库区、蓄滞洪区社会经济情况,为运用补偿及核查工作做好准备。更新完善黄河下游滩区洪水风险图系统,强化洪水风险图编制成果在预案编制、迁安预警等方面的推广应用。落实滩区库区蓄滞洪区涉水生产、休闲旅游等活动的监管责任,加强河道库区巡查,确保涉水生产活动安全。
(6)组织水毁工程修复和物资储备管理。汛前及时批复水毁工程修复方案,督促完成直属单位和流域省(自治区)水毁灾损工程修复;督促完成直属单位物资清仓查库,补充防汛物资,督促落实群众及社会备料。做好防汛(防凌)特大补助费、应急度汛项目组织申报及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