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原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的“同群效应”研究

2022-02-13□方

企业经济 2022年1期
关键词:中原城市群效应

□方 颖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产业和人口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以城市群为主要形态的增长动力源。2016年12月,《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得到国务院的正式批复,中原城市群扩展到包括河南、山西、河北、山东、安徽5个省30个城市。中原城市群在国家层面优化区域协调发展格局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促进中部崛起作用上也得到了显著体现。2021年3月30日,《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通过审议。意见明确提出促进中原城市群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原城市群想要在中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需要进一步促进城市群内部的协调发展。本文采用心理学领域中的同群效应来对中原城市群进行研究,分析中原城市群内部不同等级城市间存在的相互关系,以探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方式。

二、文献综述

同群效应,英文表示为peer effects,也有文献称为peer group effects,表示某单个个体的行为决策会受到周围人群行为和特征的影响,而影响他的人是和他处于平等地位的“同群者”(peers)。这个概念最早来源于心理学上的研究,后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相关问题的研究。Winston和Zimmerman(2003)提出平等个体在交往活动中会受到同伴的正面或负面影响。Falk和Ichino(2003)在实验室提供了同群效应存在的证据。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引用相关成果来研究经济和金融领域问题。在经济学中同群效应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受到价格、收入等个体自身经济利益的激励影响,同时也受到周围的或与他相同地位的影响。赵颖(2016)发现同群效应同样也存在于中国非金融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中。

现在区域经济的发展已经逐渐从点轴发展阶段进入了更加现代化的网络发展阶段。区域发展更加重视城市群的发展。在这些复杂的空间网络结构中,城市群内部城市存在着异质性,同样也表现为多样化,单一的增长模式理论已经不足以解释现有的区域经济发展状态。很多学者在研究城市群经济增长问题时,一般只单纯考虑空间溢出这一个方面的效应,而对城市之间采取各自的策略导致的同群效应研究较少。Sacerdote(2001)研究认为,同群效应也是一种溢出效应,代表这一种特殊的外部性,这是由同伴的一系列行为与态度而产生的。同群效应主要是从更加微观的视角研究经济主体之间的策略互动。本文对中原城市群的城市进行分类,讨论空间溢出效应,研究不同规模城市之间的互动性。

大部分学者在对城市间相关作用研究时较少考虑区域内部的等级体系。但是,随着对空间效应的研究深入,更多的研究者关注了不同层次城市之间的相互关系。如Ke和Feser(2010)以中国中部地区为样本的研究表明:中心城市会对次级城市产生扩散和回流效应,继而影响非农产出和就业。Chen和Partridge(2013)研究得出:中国的特大城市对县级城市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正面作用。孙斌栋和丁嵩(2016)以长三角为研究样本,同一级的小城市之间相互作用较小,而高等级城市会对低等级城市有明显影响。陈玉和孙斌栋(2017)通过对京津冀地区的研究,发现中心城市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周边城市的发展,而且小城市与小城市之间也可能存在一定的负向效应。覃成林和杨霞(2017)研究发现通过空间的溢出效应,先富地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拉动周边的邻近区域经济增长。

从上面列举的文献来看:首先,较少文献研究不同层级城市间的同群效应来解释区域经济增长;其次,在研究内容上大多数文献都是研究城市群整体,较少考虑城市群内部的等级体系;第三,大多数文献是研究高等级城市对低等级城市的影响,很少考虑低等级城市对高等级城市的影响。本文的拓展在于:将中原城市群按照2019年市区常住人口区分为大规模城市、中规模城市、小规模城市三类。按照Losch的中心地理论来研究中原城市群2007—2019年不同等级城市组之间的同群效应,通过空间计量模型来验证假设,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动力进行分析。

三、研究假设和模型构建

(一)研究假设

本文重点研究中原城市群内部城市之间是否存在“同群效应”。在现代网络城市发展中,城市群的发展已经逐渐转向多中心网络模式。城市群中的城市之间存在着合作与竞争的交互关联,各个城市会根据自身条件和信息获得等因素,观察地理距离上或者规模相近的对象。中原城市群共有5个省的30个城市,经济上存在许多类似规模体量的城市,而且整体空间距离较近,在经济增长的措施中存在某些模仿的方式,会使城市经济增长行为决策与“同群”类似。依照这种思路,本文提出下面的假设:

假设1:中原城市群内部的城市会与经济水平相近的城市存在显著“同群效应”。

在早期的区域经济理论中,“回波—扩散”“极化—涓滴”或者“核心—边缘”理论等都认同大城市与周边地区之间既有集聚,又有扩散。在传统的空间周期理论中,对区域发展的规律解释为:在区域发展前期,大城市的集聚效应更加显著,会吸收周边地区的生产要素,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会有一些抑制效应;区域发展的后期,大城市的扩散效应会越来越明显,它的资源会逐渐帮助周边地区发展。在现阶段由于区域发展已经从单纯依靠中心城市发展转向城市群网络化发展,大规模城市应该对中小规模城市有一定的溢出效应。本文提出下面的假设:

假设2:中原城市群大中规模城市会对小规模城市产生正向的同群效应。

中心地理论最早由德意志地理学家Christaller提出,他将整个区域分为了高、中、低三个等级,随着等级的增加,所能提供的货品种类会越多。后来Losch提出了中心地模型,对Christaller的理论进行了提升,按照不同货品所必需的运输距离进行了自下而上构建中心地市场系统。商品并不总是从高向低流动,也有从低向高流动。另外,同级地区商品也可以相互流通。在他的理论中认为较低级别城市的经济增长为较高级别的城市提供了经济增长的动力。本文提出下面的假设:

假设3:中原城市群中小规模城市会对大规模城市产生正向的同群效应。

同群效应形成内在机制包含竞争性模仿机制和学习性模仿机制。竞争性模仿是指各个城市为了应对城市之间的竞争,对竞争者进行模仿的行为。学习性模仿是指通过模仿、学习和交流,城市之间互通信息对于已知和可能的风险进行规避的行为。一些学者认为改革开放后,中国一些地方出现了GDP竞赛现象。Yao and Zhang(2015)和Yu等(2016)对地方政府行为中的GDP竞赛进行验证,发现出现这种竞赛现象的根源正是以GDP为标准。同级城市之间的促进作用可能来自于相近市场配置和消费群体的需要。在此条件下,城市的经济主体会对规模类似的城市中经济主体行为进行模仿,这种模仿的行为可以更好地应对信息不对称,并且满足地方经济主体的风险规避偏好。在此条件下,本文提出下面的假设:

假设4:中原城市群中,同等规模城市之间存在着正向的同群效应。

本文以上述的四个假设,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并进行验证,分析中原城市群中大中小规模城市之间的同群效应的表现,并且试图探究同群效应产生的原因,研究中原城市群区域增长的动力。

(二)模型设定

检验同群效应存在与否要观察样本是否会受到同群者表现的影响。在城市网络中,如果一个城市群内存在经济增长的同群效应,那么最直接的表现是城市群整体经济实力增强,并且经济水平差距缩小,从而城市群的协同建设程度全面提高;拟采用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假说,选择条件β收敛模型对中原城市群城市群的同群效应进行检验。本文参考相关学者的做法,在实证模型中检验同群效应的存在与否,通过多形式的空间权重矩阵W来测量城市群内同群效应的发展。模型具体如下:

在模型(1)中:g是城市i的经济增长率,C为常数,ρ为同群效应系数,ρ>0则表示存在正向的同群效应,反之则为负向的同群效应。W表示n阶地区城市水平权重模式的表现,n是区域内城市的数目。在矩阵W中,w表示城市i和城市j在空间上的联系表现。X是城市的控制变量。本文设定经济水平、物质投入、劳动力资本、科技投入、对外开放作为控制变量。并且,设定μ代表城市固定效应,以及设定η代表年份固定效应,ε为随机误差向量。

本文中所有的空间矩阵中,相邻样本的范围都是外生的,所以不考虑自选择偏差,可以保证空间计量结果的无偏性。文中采用Lee and Yu(2010a)提出的经过正交变换后的拟极大似然估计方法(QMLE)来进行模型估计。对于模型中存在的个体固定效应和时间固定效应,它采用的是正交变换的方法来进行消除,这样就可以得到无偏的计量结果。同时,添加了空间滞后项从时间角度来弥补了个体不同特点和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作用。

在度量空间相关关系时,空间权重矩阵W的构造是非常重要的步骤。通过构造相应的W,可以将空间外部性引入到模型中来,也对识别结果中的因果效应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群效应”的检验正是通过将同一个归属的个体构建空间归属矩阵,让其进入空间的面板模型中。

(三)样本与变量设定

由于假设中需要探究的是不同等级城市之间的相互影响,因此需先对城市等级进行界定。虽然国家在《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明确提出了城市划分标准,但是对于中原城市群来说,单纯地把30个城市分为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在学术研究上并没有实质意义。而根据最新2019年底城市常住人口来进行城市等级划分,将200万人以上城市划定为大规模城市,中规模城市划定为100万-200万人,小规模城市划定为100万人以下。本文选择2007—2019年中原城市群30个城市为样本,将这些城市分为三个层级来进行研究。具体划分见下表1。

表1 城市等级划分及划分标准

本文的研究的是2007—2019年中原城市群各城市数据。各城市的经济增长率g用实际人均GDP增长率来衡量。模型中,经济水平Y用人均实际GDP水平来表示;物质投入K用滞后一期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在GDP中占比的对数形式表示;科技投入TECH用滞后一期的科技支出在GDP中占比的对数形式表示;劳动力资本HR用年末单位工作从业人员占城市常住人口比重的对数形式表示;对外开放OPEN用滞后一期的实际使用外资在GDP中占比的对数形式表示。

四、实证分析

(一)基准估计

本文采用准极大似然估计办法,添加合适的相关解释和控制变量,随后加入空间滞后变量的动态方程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模型(1)是单纯应用最小二乘法OLS的回归结果,其中并不考虑空间效应。由于提前固定了两种效应,能够发现经济水平(Y)、物质投入(K)、劳动力资本(HR)的指标测算的结果为负值,科技投入(TECH)的指标测算的结果为正值。上述的结果说明,对于中原城市群来说,单从传统的经济发展水平、固定资产投入和劳动力投入来看,已经不能促进实际人均GDP的进一步增长,反而会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在由创新推动的时代背景下,科技支出能刺激创新,从而促进城市经济增长。对外开放(Open)指标测算的结果为正值,但是不显著。这表明中原城市群实际使用外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未完全发挥出来,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利用外资的水平。

模型(2)-(4)分别是基于“行政相邻”“经济相邻”和“同省经济相邻”三种空间权重矩阵来估计模型的结果。观察表2发现这三种空间权重模型,同群效应的系数ρ全部显著为正,这表明中原城市群30个城市存在着正向的同群效应,也就验证了假设1,城市群内部各城市为了地区增长,确实会受到经济水平相近的城市经济决策影响,地方政府竞争所瞄准的标尺不仅仅是地理区域毗邻的城市,而且会关注与自己经济水平相近的同级地区。距离较近经济水平相近的地区经济发展会极大刺激本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观能动性。

表2 “同群效应”的基准估计结果

(二)不同规模城市检验

本部分主要研究不同规模城市之间的“同群效应”。由前文分析得知,中原城市群内存在显著正向的同群效应,根据经验,规模较大城市的经济发展经验丰富,有更多的信息资源和经验积累,会使用更多优势杠杆撬动地区经济增长,本身就处于有利地位,其他城市会模仿更大规模城市的经济增长手段。也就是说,较大规模城市是经济增长的“领导者”,较小规模城市更可能成为“跟随者”。按照前文所述,以2019年城区常住人口将中原城市群分为大规模、中规模、小规模城市,并以下面的方程进行估计:

在公式(2)中,g为不同规模城市经济增长率,Wg为不同规模城市在经济增长的同群效应,X为解释城市发展的变量,依照m的各种形式组合后分为9个模型,表3的结果展示了不同规模城市间的关系。

表3 不同等级城市的估计结果

从表3中可知,模型(2)、(3)、(6)的结果证明较大规模城市对较小等级城市的同群效应显著为正,假设2得到验证。模型(4)、(7)、(8)的结果证明较小规模城市对较大规模城市的同群效应显著为正,假设3得到验证。模型(1)、(5)、(9)的结果证明相对规模级城市间的同群效应显著为正,假设4得到验证。

较大规模城市对较小等级城市有显著的正向同群效应,其中中规模城市对小规模城市的同群效应系数最大。在中原城市群中,较大规模城市能够为较小规模城市提供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拉动区域内的发展平衡。中规模城市数量众多能够在更大的程度上影响小规模城市,并通过结合刺激经济增长的多种方法带动城市群内城市一起发展,形成良性互动状态。从研究的结果看,较大规模城市的发展并不会抑制较小规模城市的发展进程,随着较大规模城市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能为较小规模城市提供的资源和市场越多,较小规模城市的经济增长就可以借助这种正向的同群效应,在整个城市群的布局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较小规模城市对较大规模城市有显著的正向同群效应,其中小规模城市对中规模城市的同群效应系数最大,整体系数水平高于较大规模城市对较小规模城市的同群效应系数。小规模城市能够为大中规模城市输送人才和投资,促进大中规模城市的经济增长。在中原城市群中,小规模城市对中规模城市的效应系数是全部同群效应系数中最大的,小规模城市能够为中规模城市提供一定的资本和发展腹地,为中规模城市做一些配套产业。

同规模城市之间有显著的正向同群效应,其中中规模城市之间的同群效应系数最大,小规模城市之间的同群效应系数最小。相同规模的城市之间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容易形成城市群内部的良性互动和优势互补,市场的互动更强,资源的流动也更加容易,能够通过各项资源调配、经验共享实现互相的繁荣进步。此外,各城市为了实现城市发展,往往会以城市群内同规模城市在经济增长效率为标尺来调节自己的各项政策内容,这容易刺激城市发展经济的积极性。相对来说,小规模城市最重要的任务是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小规模城市之间的同群效应系数相对较小。同规模城市间正向的同群效应十分显著,各层级规模城市之间的均衡发展非常重要,更多的同规模城市均衡发展才能更好地实现经济增长的正向同群效应,保证中原城市群内部的共同发展。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本文以2007—2019年相关数据为依据,以中原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内部不同规模城市之间的同群效应,主要结论如下:

1.中原城市群内部存在着正向的同群效应。各城市发展过程中会观察邻近城市的经验,城市经济建设会受到周围地理位置相近或者经济水平相近城市经济建设的积极正向作用。各城市会通过技术投入促进自身的经济增长。正向的同群效应体现了中原城市群共同发展的必要性,发挥地理位置的便利性和经济增长的互补性至关重要。城市群内部生产要素的自由流通、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都是中原城市群发展的关键。

2.中原城市群内部较大规模城市对较小规模城市经济增长都是积极的同群效应。这会起到刺激要素增长、激发本地区发展热情的作用,较大规模城市能够发挥自上到下的辐射带动作用,能起到好示范带动效果,通过分享经验、传输产业和交换资本让自身经济增长带动城市群整体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大规模城市能够利用自身的经济、科技、交通实力帮助较小规模城市进步和发展,实现区域协同发展。

3.中原城市群内部较小规模城市对较大规模城市有正向的同群效应。较小规模城市能为较大规模城市建设加速助力,可以为较大规模城市输送物质资源和消费市场,在经济增长上形成由下至上的促进关系。中原城市群同等规模城市之间的经济增长通过正向的同群效应相互促进,同等规模城市表现出与自身情况类似地区“求同”的特点,大规模城市和中规模城市的同群效应更加明显。

(二)政策建议

未来要促进中原城市群进一步协同发展,需要让各不同规模的城市一起良性发展,加强城市群内部的正向同群效应。

1.实施多中心空间战略,实现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较大规模城市对较小规模城市的正向同群效应显示了正向的外部效应,通过较大规模城市提质增效和协调带动,能更加凸显大规模城市在中原城市群中的重要战略作用。通过多中心空间战略更好发挥大规模城市的经济溢出、辐射、带动功能,塑造出多级网络状发展格局,充分考虑不同规模自身的比较优势,保证不同规模城市都有自己的示范引领角色,实现明确合理经济分工,实现经济协调发展。中原城市群要运用好一体化的机遇,在人才资源、技术互动、金融服务、政务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

2.对不同规模城市科学定位,实现城市群协同发展。每个不同规模城市都能发挥出正向的同群效应,说明中规模和小规模城市也可以借助城市群发展的机会,思考自身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实现差异化增长。中原城市群以大规模城市为引领带动中规模和小规模城市的发展,完善大规模城市的功能,进一步发挥大规模城市的集聚作用。促进新旧动能转化,培育新产能,进军智能化,实现大规模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完善区域合作机制,协调处理好大规模城市与其他大规模城市、大规模城市与中规模和小规模城市的关系,创新城乡统筹发展机制,全面提高城市群发展质量和水平。中规模和小规模城市应结合地区发展基础,吸收大规模城市转移的优势要素资源,发展劳动资本密集型企业和服务业,探索出适合当地发展的新经济模式。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不同规模城市之间要素流通便利。城市群中不同规模的城市要发挥出正向的“同群效应”,一方面跟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也与城市间的基础设施条件和制度条件有直接关系。加快中原城市群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城市群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航空网络,促进要素流动。同时消除制度障碍,促进生产要素在中原城市群内部实现顺利流动。扩大不同规模城市以及不同规模城市之间的正向“同群效应”,实现正向“同群效应”的全域性释放,最终实现中原城市群整体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中原城市群效应
画与理
新时代的啊哩哩
绿色农业逐梦中原
校园足球中原行活动掠影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获批发布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19城市群规划2017年将完成
中国将形成5个超级城市群
偶像效应
中国城市群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