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案例的创新应用
2022-02-13俞华斌
俞华斌
摘 要:我国一直在大力推进法治社会的进程,努力为人民创建和谐美好的家园。于教育领域,对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也愈发受到学校、社会各界的关注。鉴于小学是学生思想观念的塑造期,高效率、高质量的思想道德与法治教育对于其日后的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在小学的思想与法治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最大程度地发挥这门学科的核心价值。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生活案例;创新;小学;核心素养
“少年强,则国强”,鉴于小学阶段学生尚处于一张白纸状态,对外界的认知浅显,正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最佳可塑期。因此,在小学阶段所接受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能够为学生日后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小学教师亟须关注此时期的特殊性,把握时机提高对学生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将生活案例融入课堂之中,重点关注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的素质教育。
一、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越来越重视道德与法治教育,现在中学生犯罪案件屡见不鲜,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比如近年来兴起的“放贷风暴”,让诸多大学生损毁了个人的生活,甚至部分学生因为贪图一时享受而丧失了年轻的生命。小学是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念的开端。因此,在小学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不仅能使尚处于低认知能力的学生懂得何事可为,何事不可为,还能让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守住法律和道德的底线。教师通过运用生活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地降低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难度,对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现阶段我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现状
首先,是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忽视了这门学科开设的初衷,教师在实施本门学科的教学时,仅简单地带着学生梳理一遍教材中的知识,尚未关注到小学阶段学生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较弱的事实,如此教学方式导致这门课程形同虚设,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标准,更没有达到课程教学的目标,部分学校甚至将道德与法治课私自改成数学、英语等文化课,让学生完全丧失了在校接受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机会。除此之外,道德与法治课堂脱离实际生活也是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重大问题,针对小学生开展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明白何事可为,何事不可为。脱离实际生活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展开教育,会增大学生的理解难度,并不利于学生从小开始提高其道德与法律意识。
其次,有不少家长未把孩子的思想与道德教育、核心素养的培养放在心上,并一致认同孩子仅文化课成绩优异就足够,孩子长大以后自然会懂得道德与法治。如此的家庭教育思维,导致学生在未来呈现各种心理、思想道德等方面上的问题。
因此,学校和家庭两类影响层面给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开展带来较大的掣肘,不利于学生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学习培养其核心素养,真正理解道德与法治的意义,树立起正确的道德与法律意识。
三、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案例的创新应用
(一)教师要注意加强自身的学习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一般都是将老师作为自身学习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会成为学生效仿的对象。因此,教师们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尤其是教道德与法治的教师,更要以身作则,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对于自身的核心素养更要进一步地巩固充实,时常反思个人的教学思维与方式是否科学合理。与此同时,积极学习新知识、新思维,开阔自己的眼界并打破自身的固有思维,不断进步与完善,为学生树立正面积极的榜样。
(二)教师要联系实际生活开展教学
小学的道德与法治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避免将课堂教学内容仅囿于教材知识。道德与法治的思想是与日常生活相融合的,因此,学生学习此门学科时,也不能脱离实际生活,教师要注意到教材上的知识只是抽象的理论,停留在教材的教学并不能帮助学生有效地体会到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意义,更难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只有教师突破传统教学的界限,改变自身的传统教学思维,利用创新的教学方式,让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不再是枯燥乏味的理论输出,而与实际生活相关,从学生身边找出教学案例,让其明白道德与法治课源于生活实际,更能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只有学生愿意学习这门学科,才有机会通过这门学科培养其核心素养。
例如教师可以自主设计一个生活情景:假如你在上学的途中,遇到一个不小心摔倒的老年人,你会不会去扶?你应不应该扶呢?抛出这个在实际生活中极大可能发生在每一个学生身边的案例问题,然后让学生自主选择角色扮演,在小组内进行合作探讨,形成自己的判断性见解并给出理由。讨论结束之后,教师优先让学生发言,表达个人的观点并给出原因,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对其回答做出点评,并清楚细致地给学生讲解,当面对如此情景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并将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渗透其中传递给学生。如此利用实际生活中的情景去讲解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模式,相比较于课堂上单向度地进行理论讲课更能提高教学有效性和质量,还可以给学生空置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自主想象和消化,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与法律观念。
(三)教师要勇于突破并善于创新
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内容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较为乏味枯燥,对于此阶段的学生来说,本门课程的学习是一种“折磨”,一旦教师不能勇于突破传统的教学桎梏,挖掘出新的教学模式,本门课的教学有效性与质量就始终难以提升。因此,本门课就要求教师能够通过自身突破,为学生创造出有趣、有意思的课堂,营造出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课程知识,以此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师可以给学生设计出有趣的道德法治相关活动,例如让学生向自己的家人或者同伴普及在课堂上学习到的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如此让家长也能重视孩子道德与法治的学习。通过与家人、伙伴的有趣互动,促进学生与他人的情感交流,同時也能让学生回顾所学道德与法治的知识,形成更为深刻的印象。再例如实施“主动做家务”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播放相关的视频材料引入主题内容,通过对比,向学生介绍两个孩子在家中截然不同的表现,一个听话乖巧,不仅认真学习还会主动做家务帮妈妈减轻负担;另一个好吃懒做,还不听话跟妈妈顶嘴。在看完视频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发表个人观点和看法,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回到家后按照自己认为对的方式跟父母相处。笔者相信通过这样的案例教学,让学生们真正意识到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从小就树立正确的道德与法治的思想。教师勇于突破和善于创新,能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外部环境。
四、结语
对于小学生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而言,教师仅仅教会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更应该注重引领学生如何将知识有效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培养。因此,鼓励学生实践也是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意义,并指出现阶段我国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随后对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案例的创新应用进行探讨,以期提出几项在教学实践中所能使用的策略。
(责任编辑:秦 雷)
参考文献:
[1]王怀越. 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安全教育策略探讨[J]. 高考,2021(04):146-147.
[2] 黄雅芳. 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安全教育[J]. 华夏教师,2017(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