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低段绘本阅读策略

2022-02-13马仙灵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小学低段家校共育绘本阅读

马仙灵

摘  要:绘本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本書,对他们今后的读书习惯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如何引导孩子爱上绘本阅读是他们学习生涯之初的重中之重。小学低段的孩子初入学校,自制力及读书的方式方法方面都很缺乏,需要教师的引导,更需要家长的配合。家校共育,才能使孩子从小爱上阅读。

关键词:绘本阅读;小学低段;家校共育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本给我们带来智慧,读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我们国家的人均读书量却让人堪忧,最主要原因是从小未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孩子接触书本之初,最先阅读的就是绘本,绘本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本书。如何引导孩子爱上这“人生的第一本书”非常关键,这对他们以后的读书习惯和读书量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在小学低段,家长应和老师互相配合,共同培养学生对绘本的阅读兴趣,为他们搭建一座坚实的通往独立文字阅读的桥梁。

一、小学低段绘本阅读的重要意义

绘本图画丰富,色彩鲜艳,给孩子们带来强烈的视觉刺激,符合六七岁孩子的审美发展,能充分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绘本中的图画大多数都是世界上知名插画家的作品,用笔精致,图画精美,构图配色高明,无形中会让孩子受到美的熏陶,进而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对孩子今后的品位和生活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绘本所讲述的故事虽然都很简单,但是其中却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耳濡目染,就会明白很多道理。例如生活习惯系列绘本,孩子看了以后就知道睡前要刷牙,便后要洗手,东西不能乱扔等。绘本中蕴含的道理远比千万次叮嘱有效果。

一二年级的孩子已经认识了一些汉字,但是并不多,当他们阅读绘本时,会借助拼音或者他人的提示认识更多的生字,增加孩子的识字量,对孩子的学习和今后的阅读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绘本中的文字虽然少,但是它的图画连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孩子阅读绘本,能够结合书中的图片进行联想,有效地启迪小学生的阅读思维,形成自己独有的思想和见解,使他们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想象力都得到很大的提升。如《逃家小兔》这本绘本,读完后让孩子思考“如果你是这只小兔子,你还想逃到哪里去?”引发了孩子的想象,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当父母将孩子抱在怀里,或者和孩子并肩而坐,给孩子读文字,引导孩子看图画时,这就很大程度地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感情,使孩子有了一个圆满而充实的童年。这幸福的童年有助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坚强面对磨难的勇气,能治愈一生中的所遇到的不幸,使他们拥有幸福的能力。

二、绘本阅读策略

(一)家庭方面

小学低段的孩子年龄小,自制力弱,持久性差,在阅读方法上也很缺乏,需要家长“陪读”“共读”。父母为孩子营造一个好的阅读环境,安抚孩子那颗想玩耍的心;父母坐在身旁,随时解决孩子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以免挫伤孩子的阅读积极性;父母时不时的正确引导,能避免孩子进入理解误区。对小孩子来说,这样的亲子阅读,才是真正的有效阅读,有质量的阅读。

1.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陪伴孩子最多的人,他们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当父母丢下手机,时刻将书本拿在手上时,孩子就会觉得读书也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他们也会跟随父母一起拿起自己的绘本来看。绘本要坚持每天读,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每天累积起来得有二十分钟至半个小时的时间保证,并形成规律,使绘本阅读成为家庭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 家长要在家中给孩子建立自己的图书架,让孩子有自己的阅读空间,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精神上的“富有”,培养与书的亲近关系,使书成为自己的朋友。同时还要将一部分绘本放在家中各个不同的位置,使孩子触手可及,以免孩子想看书时因手边没有书而影响了阅读的兴致。

3. 松居直先生在《我的图画书论》中强调了读书给孩子听的重要性:“图画书是通过优美的语言和图画表现出来的。这些语言和图画只有成为朗读者自己的感受讲给孩子听,才能被接受。当父母或朗读者把图画书所表现的最好的语言用自己的声音、用自己的感受来讲述时,这种快乐、喜悦和美感才会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图画书的体验才会永远的留在聆听者的一生当中。”因此,亲子读书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家长给孩子读,并且要注意自己朗读时的语气和语速,“声情并茂”地读,让孩子通过你的朗读与书本产生共鸣,从而对书中内容产生兴趣,爱上这本书。

4. 家长还可以根据自己家孩子的情况采用丰富的绘本阅读方法。内向、不爱说话的孩子,家长可以引导孩子看着绘本给父母讲故事,无论孩子讲得效果如何,请家长保持听得“津津有味”的状态,以此激发孩子交流的欲望,感受到表达和阅读的快乐。话多好动的孩子可以跟家长配合,分角色演一演绘本中的故事,既满足孩子表演的欲望,又是对阅读内容的再认识。

(二)同伴之间

小伙伴们围坐一圈,拿起绘本,你一言我一语地讲故事,交流自己在书本中的困惑和发现,孩子的心灵是相通的,他们的世界,他们自己更懂。因而可以让孩子多参与社区或者通过其他途径组织起来的读书会,让孩子享受共读的乐趣。看到其他小朋友侃侃而谈,孩子自己也会心生羡慕,从而激发他们阅读的欲望。而且通过分享和交往能使孩子的社会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教师方面

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绘本是一种非常有魔力的书籍,只要学生一进入到绘本的世界,就会不自觉地被里面的图片和故事所吸引。因而每周一节的阅读课,教师们要进行精心地设计,利用有头无尾、设置悬念、问题引导等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走进绘本世界。例如引导学生阅读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时,老师说:“小约瑟从小有一条保暖又舒适的毯子,这是爷爷给他做的,每晚盖着它小约瑟都睡得很香甜。可是有一天,妈妈想把这条旧毯子扔掉,同学们,要是你是小约瑟,你会舍得吗?”“不舍得!”“小约瑟也不舍得,他抱起毯子去找爷爷,请爷爷帮他想办法。爷爷想出了什么办法呢?请同学们回去认真读一读《爷爷一定有办法》,读完你就知道了。”好奇心会驱使同学们回家继续阅读这本绘本。

2. 小学低段的学生自制力差、忘性大,但他们很听从、很重视老师的话,课堂上并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孩子去阅读绘本。老师可以留作课后作业,让孩子在家每天保证读绘本二十分钟至三十分钟时间,来校后以“知识竞赛”“我来分享”等形式检查孩子们的读书情况,以督促孩子认真并按时完成阅读内容。

3. 在孩子读书的过程中,老师要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了解孩子的进度,每隔一段时间在班级进行“我是读书小达人”“我是读书小能手”的评选,以督促那些不爱读书、读得慢的学生。

4. 一本绘本读完后,老师要在学校上一节阅读指导课,巩固孩子的阅读成果。孩子的阅读可能只局限于绘本上有的内容,所以需要老师用问题来引发学生思考,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如在绘本《蚯蚓日记》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续编故事或仿写故事,这样不仅巩固了学生对这本绘本的认识,还开动了他们的小脑筋,进行了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张开了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

三、结语

小学低段绘本阅读的意义重大,孩子阅读兴趣的激发光靠老师或者家长都无法独立完成,绘本阅读需要家校配合,家长和老师形成合力,共同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共同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使他们从小爱上阅读,并养成终身读书的好习惯。

(责任编辑:莫唯然)

参考文献:

[1]李丽娥,谢芬莲. 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6,35(06):42-44.

[2]范淑兰. 阅读教学的重要性——浅谈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6(S1):86-87.

[3]郑利. 绘本阅读教学实施策略[J]. 文学教育(下),2021(08):124-126.

[4]王柠微. 小学低段绘本阅读指导策略研究[J]. 好作文,2020(11):17-18.

猜你喜欢

小学低段家校共育绘本阅读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试论体育教学中语言的巧妙运用
敢“问”路在何方
绘本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恰当有效地提问促进幼儿积极情感体验的发展
新课改背景下英语绘本阅读分析
孩子们与绘本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