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溃疡病发病规律及绿色防控技术
2022-02-13李光花
李光花
猕猴桃溃疡病是全球普遍严重发生的一种病害,这个病害不仅会危害猕猴桃枝干,还会危害叶片、花苞花瓣,甚至根系也会受到该病害的危害。猕猴桃溃疡病是猕猴桃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本地区在引进猕猴桃种植后不但要解决猕猴桃安全越冬的问题,同时也面临着猕猴桃溃疡病的困扰,这两项因素严重制约了猕猴桃在本地区的大规模发展。猕猴桃溃疡病一般在春季表现发病症状,在夏季病菌处于休眠状态不表现发病症状,但此时病菌大多在树体表层,因此是药剂防治的最佳时期。笔者经过几年的调查研究,积累了猕猴桃溃疡病的防治经验,在此分享给大家,以便为大家种植猕猴桃提供参考。
1 危害症状
1.1 危害枝干
溃疡病危害植株枝干最严重,常造成枝干伤口、皮孔、芽眼、叶痕、树枝分杈处等部位溢出清白色黏质菌脓,皮层与木质部分离,造成烂皮、枯枝,韧皮部溃疡腐烂后病斑可环绕茎迅速扩展,导致木质部发黑,严重时造成整株死亡(图1)。
1.2 危害叶片
嫩枝感病后其上的嫩叶叶缘焦枯、卷曲,叶片感病后先形成红色小点,随后呈现不规则形褐色或暗褐色病斑,在春季雨水较多时大暴发,病斑在潮湿条件下迅速扩大,导致叶片焦枯失绿、皱缩甚至脱落,失去光合能力(图2)。
1.3 危害花器
猕猴桃溃疡病危害花器,直接影响当年的产量,溃疡病不但危害花苞还会危害花瓣,会使花粉带病菌,危害花梗可以导致花梗直接枯萎,那么整个花就枯死了。
2 发病规律
2.1 时间
11月到翌年1月枝干初发病,皮孔、伤口、枝杈等部位流胶,树皮出现红色、褐色小点。2—3月份枝干盛发期,树皮病斑扩大、爆皮、皲裂。4—5月叶、嫩梢、花发病,叶片焦枯、卷曲,嫩梢干枯,花蕾感病后不能张开或引起花腐病,随后变褐枯死并脱落。进入高温的夏季后病斑就受到抑制,超过30 ℃则不发病,但病菌会随雨水、风力继续侵染枝干皮层。秋冬季处于潜伏状态。
2.2 环境
冬季寒冷,树体遭受极端低温危害,早春倒春寒严重时树体受到冻害,发病严重;早春低温多雨有利病菌传播,病害发生严重。
2.3 树体
抗性品种抗病能力强发病轻;树龄越大,溃疡病的发病率和感病指数越高;一年生枝条感病率和枝条死亡率最高;一般皮孔易流胶,其次为枝杈裂缝、伤口及芽眼。
2.4 管理
建园前将园区土地深翻,增施有机肥,提高有机质含量,起垄栽植、树体整形修剪科学,负载量合理的果园发病轻;果园密闭、负载量大、偏施大化肥、有机质含量低、树势衰弱的果园易感染溃疡病。
3 发病原因
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是一种低温、高湿性病害,容易在冷凉、湿润地区发生并造成大的危害。该病菌主要是借风、雨、嫁接、修剪等农事活动进行近距离传播,并通过苗木、接穗、花粉的运输进行远距离传播,通过冻伤、雹伤、擦伤、剪口伤、裂皮等伤口侵入发病。它不但危害树干皮层甚至能危害韧皮部和木质部,可以在皮层组织中上下传导,受害的部位之多远远超过了肉眼能看到的部位。致病菌可以在土壤中、病残体中存活。
4 防控技术
4.1 提高树体抗性
选择抗冻性强的品种,本地区表现比较好的嫁接组合是泰山一号品种/水杨桃砧木,抗涝、抗冻、抗病虫害能力比较强。猕猴桃溃疡病菌致病力较弱,其发生必须首先要有伤口,所以在猕猴桃生产管理中要避免造成伤口,对于剪口要及时涂抹愈合剂。增施有机肥、补充微量元素肥,平衡施肥,提高树体营养水平,增加抗病性。
4.2 减少病源基数
落叶后要及时清理果园,将枯枝烂叶带离果园或深埋,冬季树干涂白减少冻害的发生,还能清除越冬的病虫卵。涂白剂配方:生石灰、石硫合剂(残渣)、食盐、动物油、水的质量比为10∶1∶1∶2∶40。春季清园,全园喷洒5波美度石硫合剂,果园周围的杂草土壤也要喷到,以杀灭越冬虫卵及病菌。
4.3 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检疫,减少带病菌苗木、花粉,切断长距离传播途径;修剪完发病植株的剪刀、锯要用75%的酒精或84消毒液消毒,再使用其修剪健康植株,以切断病菌短距离传播途径。
4.4 化学药剂防治
花前花后全树喷药2~3次,可以防治花腐病和叶斑病,此时花器特别敏感,容易造成药害,应选用春雷霉素、中生菌素等生物药剂,喷药时要全树喷匀喷透,特别是对花梗部位,以预防花梗腐烂。
采果后至落叶前,药液喷淋或涂刷树干以及大侧枝基部,有效预防第二年春季枝干发病,用抗生素和銅制剂,涂刷枝干的药剂浓度要比喷洒药剂浓缩10倍。一定要涂刷均匀、细致,不留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