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桂的不同育苗方式生长效应分析
2022-02-12王永雄
王永雄
(三明市三元区林业局,福建 三明 365000)
1 引言
天竺桂(CinnamomumjaponicumSieb.)为常绿乔木,植物属性为樟科,高达10~15 m,胸径30~35 cm;别名:大叶天竺桂、竺香,山肉桂、土肉桂、土桂、山玉桂,是福建省主要乡土树种,列入国家重点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易危(IUCN标准)。我国利用天竺桂木材的历史很长,具备的特性耐久坚硬,高抗水湿,被广泛应用在车辆、建筑、家具、桥梁、造船等领域[1~3]。树皮和枝叶能够生产制作各种香料和香精,果核内的脂肪十分丰富,供制肥皂及润滑油等用于民生经济领域。此外,利用天竺桂长势强,树冠扩展快,可以露地越冬,同时具备病虫害少、抗污染,而且呈现出优美的树姿,也是极具观赏价值的园林绿化树,常被用作行道树或庭园树种进行栽培[4~6]。其根、树皮(桂皮)、枝叶:具有辛,温,祛寒镇痛,行气健胃,用于风湿痛,腹痛及创伤出血等[7~9]。通过对天竺桂播种育苗相关资料的查阅[10~15],尽管针对沙藏催芽和种子露白播种的试验经验有所报道,但研究却不够深入,并且没有进行两种播种方式的对比试验;也很少公开不同移栽时期对幼苗的成活率和苗木生长效果的影响试验成果。因此,本研究在2020~2021年期间,在三明市林业中心苗圃进行对比试验,试验对比的内容包括随采随播与沙藏催芽播种两种方式的出苗率,以及苗木生长效应的对比,对比试验效果明显,在此基础上进行天竺桂种子催芽育苗及芽苗移栽的技术要点的总结。
2 试验地概况
本研究以三明市林业中心苗圃为试验地,地理位置北纬25°17′12″~25°18′32″;东经117°43′05″~117°43′29″;试验地有良好的水源,适合灌溉,壤土为中性,深厚的土层且土质疏松,肥沃度适中,检测土壤无病虫害,有利于苗木培养。整地和苗床设置工作于2020年9月上旬开始。
3 研究方法
3.1 选种和试验设计
3.1.1 种子采集和处理
本研究于2020年9月中旬选种,选种地点为三明市梅列区城区行道绿化种子,种子为天竺桂母树种子,生长年限为15~30年,果实收获后应在阴凉处保存1~2周,放置后将水果搓浆,沙藏后,沙藏前使用1%浓度的KMnO4溶液对河沙进行消毒灭菌,河沙湿度控制在水分含量20%~30%。种子经过去皮后按照试验设计的标准将一部分种子播种。
3.1.2 试验设计
①进行两种播种模式出苗率的对比,即沙藏催芽模式和随采随播模式。②将种子通过沙藏催芽后播撒在苗床上,幼苗出土后根据芽苗的不同生长阶段进行分批移栽,分别是子叶长出后、一片真叶长出后、两片真叶长出后,针对成活率和当年生长效果进行比较[16~18]。该试验的设计采用完全随机,也就是随机对各个试验重复处理3次,设置各处的处理面积都是80 m2。
3.1.3 技术措施
表现为随采随播的特点,采集种子后进行马上处理,按照10 cm×8 cm的株行距密度在苗床上[19~21]开浅沟(深约2~2.5 cm)播种,沙藏催芽种子于翌年春季开浅沟进行播种,其要点是等待种子露白时,播种后覆盖1.5~2 cm的黄心土,将干草加盖在畦面上。翌年春季芽苗培育的要点在于,利用沙藏催芽待种子露白后播撒在苗床上,幼苗出土后分批移栽要根据相关设计进行,株行距规格为10 cm×8 cm[22,23],移栽后要在在苗床畦面的幼苗间加盖干草,并在一个月内在苗床上搭盖遮阳网,确保幼苗的避光,拆除遮阳网必须在幼苗正常生长后;在苗木生长过程中加强肥水和病虫害管理,并及时除草。
3.2 调查及统计分析
本研究采用了随采随播的方式,催芽利用沙藏的模式,该两种模式播种出的幼苗要检查出苗率,不同时期移栽的芽苗生长量调查于2021年12月中旬进行。调查检测主要造林苗木质量,根据“福建省地方标准DB35/T517—2004的技术要求进行[24]”每个试验处理设置9个样方,设定为1 m×1 m的样方,以平均值为标准设置样方内苗木的高度和地径,选择6株误差在±4%的标准苗,测定一级侧根数大于等于5 cm、主根长。可以通过dpsv9.50版软件进行分析和统计。
4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播种方式下天竺桂种子出苗率比较
通过试验和比较,出苗率最好的播种方式是沙藏催芽,高达85.8%的平均出苗率,比随采随播模式71.6%平均出苗率,高于随采随播模式的14.2%(表1),可以确定沙藏处理是种子发芽出苗的最佳方式。利用全面分析该两种播种模式出苗率指标方差性和显著性分析,表现明显的差异,达极显著性差异水平(表2)。
表1 不同播种方式下天竺桂种子出苗率指标
表2 不同播种方式下天竺桂种子出苗率方差分析及显著性检验
4.2 不同移栽时期天竺桂的芽苗成活率及生长量对比
通过调查分析,天竺桂芽苗成活率因为移栽时期不同会表现一定的差异,芽苗成活率最高的时期是叶长出至真叶长出1片,子叶长出时期的成活率为96.0%,真叶长出1片时期的成活率为92%,移栽成活率分别比芽苗长出2片真叶时期移栽高出13%和8.1%(表3)。不同移栽时期天竺桂苗芽苗成活率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表4)。
不同移栽时期的天竺桂芽苗会影响到后期的生长,通过调查比较秋季苗木的生长量,其生长量最高的时期是子叶长出阶段,其中:苗高平均达到103.2 cm,比1片真叶移栽高14%,比2片真叶移栽高32%;地径平均为1.02 cm,比1片真叶移栽高出9.7%,比2片真叶移栽高出30%;平均主根长度达38.0 cm,比真叶1片移栽高出19.3%,比两片真叶移栽苗木高35.8%;合格苗产量实现38.20万株/hm2,达97.2%的合格苗率,子叶长出移栽的天竺苗木产量对比1片真叶移栽高19.12%,高出两片真叶时移栽的37.24%,如表3所示。天竺桂芽苗移栽时期不同苗木生长量和相关质量指标间表现为极其显著的差异水平,如表4所示。
表3 不同移栽时期天竺桂的芽苗成活率、生长量及苗木质量指标
表4 不同移栽时期天竺桂的成活率、生长量及苗木质量的方差分析及显著性检验
4.3 提高成活率情况对比
把沙藏的种子进行前处理,沙藏前使用1%浓度的KMnO4溶液对河沙进行消毒灭菌,河沙湿度控制在水分含量20%~30%,此种处理后进行播种;直接播种时0.3%福尔马林溶液浸泡30 min,将多余药液倒出,用清水冲洗掉附在种皮上的药液,用水浸泡24 h进行播种;如果种子没有消毒,用40 ℃左右的温水浸泡种子也可以提高发芽率;实行袋播或袋栽生产商品苗,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发芽率和成活率。具体情况如表5所示。
5 结论与讨论
(1)天竺桂不同播种方式对天竺桂出苗率有显著的影响。调查比较表明,利用沙藏催芽的播种方式出苗率最好,可以达到85.8%的出苗率,比随采随播模式高14.2%。究其原因,是沙藏催芽模式中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透气性,对天竺桂种子的后熟和催芽更有利,不仅出苗率高,还可以促进种子及早发芽,创造整齐的苗情和优良的苗质;但因为在透气性和透水性方面,土壤不及湿沙,种子发芽环境不佳,不仅出苗率降低,幼苗的整齐度也不够。
表5 提高成率的方法对比
(2)因为天竺桂移栽的时期不同,芽苗成活率和生长量的状况也不同。芽苗成活率高的时期是子叶长出移栽及真叶长出1片移栽的时候,成活率平均为96.0%、91.5%;芽苗长出真叶2片时移栽的成活率83.3%,显著降低。究其原因,就是子叶长出后到真叶1片叶长出的阶段芽苗比较小,芽苗需求水分不大,移栽后脱水的现象不容易发生,不仅成活率高,而且对根系的损伤较轻,能够快速缓苗,并且最短的时间里恢复正常生长,进而后期苗木的生长量也极高。如果在2片真叶时期进行移栽,苗龄大对水分的需求量很高,一旦在操作环节里技术含量低和移栽后管理不到位,极易导致芽苗缺水,成活率会有所降低;同时,因为苗木的侧根已经很长,移栽过程中容易损伤根系,会放缓侧根的生长,影响缓苗过程,势必会影响到苗木后期的生长速度。调查显示,秋季苗木生长量显著低下。
(3)沙藏种子应放置在阴凉的地方,注意防止种子发霉,种子开裂后露出白色,行播或袋播。这种方式占地和维护时间较长,成本较高,且防止霉变是关键;沙藏前使用1%浓度的KMnO4溶液对河沙进行消毒灭菌,河沙湿度控制在水分含量20%~30%,可以提长发芽率2%~3%。对未进行沙藏催芽的种子,用0.3%福尔马林溶液浸泡30 min,将多余药液倒出,用水冲洗掉附在种皮上的药液,用水浸泡24 h,可提高发芽率77.9%,比直接播种的71.6%提高6.3%。如果种子没有消毒,用40 ℃左右的温水浸泡种子也可以提高发芽率,发芽率为75.7%高出4.1%。然后实行袋播或袋栽生产商品苗,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2%~5%,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