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创新路径探讨

2022-02-12薛帅通

山西青年 2022年24期
关键词:管理者管理工作管理

薛帅通

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江苏 镇江 212413

数字化、信息化是我国未来各行各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高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互联网平台将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内容以及目标进行创新和优化,以提升当代高校教育管理综合质量和效率,为我国培育出优质人才。为此,高校在开展教育管理工作过程中,要想确保教育管理有效性的提升,需要将教学管理规范能与高校大学生所处的实际教育环境相结合,从不同深度和维度树立教育管理新思维和新方法,为高校教育管理有效性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一、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创新优势

现如今,我国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为各个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手段和发展途径,同时,也促进了我国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教育领域中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将传统高校教育管理资源进行整合、实现资源的共享,还能体现出教育管理的个性化,是为教师提供精准教学数据的重要前提保障。[1]但部分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对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存在一定的时代滞后性,相关工作人员无法为教师开展教学管理提供最新的教育资源,导致教师开展的教学效果难以得到显著提升。针对以上问题,相关工作人员深入分析和学习大数据的应用手段和方式,将传统教育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构建网络教育管理平台,是学生和教师都能参与到平台中展开交流和互动以及信息的获取。但对于涉及个人隐私的数据,还需要专门的人员进行收集和查看,不仅能帮助师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还能弥补传统教学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时效性和有效性不足的问题。

二、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创新的现实困境

(一)教师信息化水平待提升

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者在开展管理工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信息化教育管理思想滞后的问题,而此问题是困扰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人员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信息化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对信息技术的掌握,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具备较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水平,才能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在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作用。[2]信息化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相关工作人员信息化教育管理意识滞后,是直接导致大数据技术在教育管理中应用流于形式的主要因素,难以有效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和融入到教育管理体系当中,并发挥其根本的价值和作用。此外,部分管理者和教师信息化水平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足,主要原因在于部分高校未注重对教师和管理人员展开培训,教师及其他成员没有充分的时间学习现代化教学理念和管理手段,在使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和管理活动等方面,青年教师和资历教师存在偏差,使得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对大数据技术运用仍旧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

(二)教育管理模式有待革新

大数据渗透性较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高校在运用大数据开展教育管理工作过程中,往往忽视了提高教育管理者和教师的信息化水平,导致相关工作人员在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教育管理工作过程中,对于大数据的了解不足,无法发挥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优势和功能,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流于形式,教育管理模式仍旧传统单一,无法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情况,不仅会影响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也无法为教师提供全面性的教育管理信息,不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三)忽视网络管理平台搭建

大数据具有较强包容性和便捷性,对于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不仅能提高相关工作水平的提升,还能实时进行数据的共享和整合,对于提高相关工作效率和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传统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只是针对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管理,工作人员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受到空间和时间阻碍,教育管理工作效率无法得到有效提升。[3]虽然网络管理平台的搭建,能为教师和相关工作人员以及学生提供沟通的桥梁,但如果网络平台搭建过程中忽视安全制度和系统的建设,则会发生信息共享过程中泄露和丢失的现象,出现安全隐患。

(四)教育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大数据技术能够帮助教育管理者收集相关信息和数据,使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但由于部分高校在构建网络管理平台过程中还存在管理制度未完善的问题,导致学生和教师相关数据分散于不同媒介当中,在进行数据收集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涉及学生隐私信息的丢失,甚至还可能会威胁到学生的个人信息安全,不利于学生在校期间的身心健康发展。

三、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创新的实施策略

(一)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开展的教育管理工作,需要跟随时代发展趋势,将传统教育管理工作进行创新和改革,发挥出教育管理工作的个性化和人性化,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增强高校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精准性,使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更全面地掌握学生在发展和学习过程中的各项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解决意见和建议,发挥教育管理工作的作用和价值,继而为我国培养一批优质的人才。[4]因此,高校领导者要意识到教育管理工作人员和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教育管理工作效果和有效性,运用大数据技术将传统教育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或改革。首先要提高工作人员和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因大数据的主要特征是包容性和便捷性,并且数据信息量大、类型多,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教育管理工作,不仅能及时获取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思想现状,还能根据片段数据和信息碎片,了解学生在生活娱乐、学习互动等各个方面的情况。但如果工作人员和教师并不具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管理能力,则无法发挥出大数据技术在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优势和作用,也无法对学生学习和发展起到监督预警作用。此外,高校领导者引进大数据技术的同时,还要注重管理团队和教师团队能力和素质的提升,为其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交流机会,使工作人员和教师能够完全胜任数据信息的管理和教育,能够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学生实施监督和管理,在网络平台中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评,了解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和生活困惑,对学生展开针对性指导和帮助,贯彻服务学生,使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促进学生向多方面发展。

(二)革新教育管理模式

传统教育理念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相关工作人员受到传统理念的影响,在开展教育管理工作过程中受到一定限制,因传统教育管理工作涉及的管理内容比较单一,只是对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相关信息的收集和管理,没有对高校其他方面的信息进行收集和管理,导致高校部分教育活动开展受到限制,不利于高校教育管理水平的提升,也无法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实时数据,不利于校内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5]因此,高校应根据时代发展趋势,为教育管理者提供新的教育管理模式和手段,将信息技术教育管理模式设定为相关工作人员开展教育管理工作的主要模式,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水平,使工作人员能够合理运用大数据技术,对教师教学情况以及学生学习情况等相关数据进行收集,不断在网络平台中进行教学资源和管理资源的拓展,让更多的教育资源和管理资源融入到高校教学管理体系中,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和管理资源,实现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和有效性提升。此外,相关工作人员除了要对传统教育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和优化,还要深入分析和了解高校信息化教育管理和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足,构建符合高校发展的教育管理新模式和新路径,减少受传统教育管理框架和理念的限制,促进高校教育管理模式中教育资源运用的多样性,以此不断提升教育管理工作有效性。最后,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要转变自身教学管理理念,深刻意识到大数据技术运用到教育管理工作中,对提高教育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性。打破传统教育管理模式,与教师和学生以及其他工作人员的沟通和交流更加便捷,消除沟通过程中的心理和思想隔阂,确保工作人员自身的教育管理方向与教师和学生教育学习方向相统一,以及教育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内容和模式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搭建网络管理平台

当前,高校教育管理者应根据时代对教育管理和人才提出的需求,大胆运用大数据以及科学技术进行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合理运用大数据技术和相关技术,还需提升自身工作水平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发挥大数据在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作用的重要举措。因此,高校要根据教育管理者在开展教育管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新的需求,积极为教育管理者利用大数据技术搭建网络教育管理平台,为教育管理者提供多元化教育管理模式和手段,使教育管理者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规律,展开针对性的教育管理工作,增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针对性、精准性和全面性。[6]大数据分析的基础是从多方面获取学生的相关信息,因此,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学生发展的新需求和高校实际管理情况,共同与领导者构建教育管理信息平台,对学生的阶段性学习和发展信息进行收集和管理,对学生进行实时监督,了解学生在学习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困惑,及时利用网络平台与学生展开交流和沟通。打破师生之间存在的隔离壁垒,实现高效率沟通和交流,为学生提供针对性指导和帮助,不仅能为教师提供学生更加全面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还能及时全面收集和更新以及共享学生的所有数据,有效提高教育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四)完善教育管理制度

因大数据技术的主要运用,是对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基础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及分析,但由于部分高校教育管理者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收集过程中,对于大数据使用手段和管理制度并未完善,会不可避免地涉及学生隐私的泄露或丢失,在一定程度上会威胁在校学生的个人信息安全和人身安全。因此,要想实现大数据技术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应用价值最大化,必须在运用大数据及相关技术开展教育管理工作过程中,建立并完善相关大数据技术的使用和管理制度,高校也要为教育管理者统一大数据使用标准,确保教育管理者在利用大数据进行信息收集和共享过程中存在泄露或丢失风险的保护,最终实现数据的应用最大化,实现数据的共享和整合。[7]此外,教育管理者在进行学生教育数据采集过程中,对于数据的共享和整合,高校要明确数据共享和整合的范围以及权限,各个管理层的工作人员所掌握的信息查看和共享权限不同,明确大数据应用和查看的管理制度,减少在校大学生相关信息数据泄露的风险,不断提高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确保相关数据的安全。

综上所述,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强教育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是做好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为此,高校应根据教育管理者开展的教育管理工作实际情况以及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和学习新需求,在此基础上进行信息化教育管理工作的构建与完善,推动信息化教育与实践教学管理的有机融合,提高大数据技术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实践应用的可行性,弥补传统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开展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使教育管理中能够高效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相关工作的开展,为提高高校教育管理科学性、合理性和针对性奠定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管理者管理工作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给中青年管理者一片天地